1848大清烧炭工 第237节

  周天爵是北殿的老对手,在武宣县作战的时候,周天爵为北殿输送了不少粮秣军需,“帮助”北殿渡过了初期的难关。

  丘仲民很希望周天爵这个奇葩能留在湖南当巡抚,现在看来,这个愿望要落空了。

  劳崇光在桂林战役期间表现可圈可点,劳崇光被提拔为广西巡抚,顶替周天爵合情合理,是咸丰作出的比较明智的人事升迁。

  周天爵出了广西之后谨慎了许多,无大功也无大过,升迁虽无望,但周天爵平调为湖南巡抚,顶骆秉章升迁留下的空缺还是合乎情理的。

  周天爵离开湖南,彭刚也颇为意外。

  “周天爵不担任湖南巡抚确实是咱们的一大损失。”黄秉弦笑道。

  “江忠源,向荣,罗泽南近来有什么动作?”彭刚环视众人,问道。

  赛尚阿,周天爵相继离开湖南前往江西,说明咸丰是要用赛尚阿和周天爵所部清军对付太平军主力。

  两广总督徐广缙又无音讯,似乎是又溜回了广东。

  湖南能打的清军只剩下了江忠源的楚勇、向荣的镇筸兵、罗泽南的湘乡勇。

  “这三支部队全部都驻扎在长沙附近,江忠源,向荣,罗泽南三人都在闷头练兵。”张泽汇报说道。

  “不过近期长沙的清军军营出了好几起闹饷的事情,向荣的镇筸兵还哗变了,不少镇筸兵跑回了湘西。最后还是骆秉章出面,说服长沙府的大户,问他们借了钱粮,才得以暂时平息此事。

  赛尚阿和周天爵似乎从长沙带走了不少粮饷,留在长沙的粮饷有些不太足。近期长沙府的清军没有新动作,属下觉得很可能是因为长沙的粮饷难以为继。”

  长沙战役期间,十几万清军齐聚长沙,每月所需军费,至少在百万两以上,长沙清军粮饷告罄,彭刚一点也不意外。

  不过长沙清军闹饷哗变,也不能说明清廷财政已经破产。

  毕竟清廷还没设厘卡,开征厘金。

  目下清廷财政只是紧张告急,还没走到彻底破产的那一步。

  湖南清军营勇缺粮饷,除了赛尚阿、周天爵带走了部分粮饷之外。

  岳州府以下的长江水道被太平军截断,东南告急,东南地区的粮饷无法协济湖南也是重要的原因。

  彭刚走到地图家悬挂的舆图前,凝视洞庭湖良久,说道:“骆秉章借长沙大户的钱粮,总归要还。再者,驻扎长沙附近的清军兵勇人数众多,长沙大户提供的那些钱粮,也只能解湖南清军兵勇粮饷的燃眉之急。

  骆秉章必向邻省协饷,周边能为湖南协饷的省份,除却广东,仅存四川。若从四川协饷,清军必走长江入洞庭。

  命罗大纲和陈阿九,让水师部队加强在洞庭湖的巡逻,若发现清军协饷的船队,不惜一切代价,截了湖南清军的粮饷带回来,咱们好过一个好年。”

  湖南周边的省份,湖北的膏腴之地在北殿手里,江西自身难保,广西、贵州的绿营本就要靠外省协饷。

  眼下能为湖南协饷的省份只有广东和四川。

  两广总督徐广缙、广东巡抚叶名琛要为湖南协饷,北殿拦截难度较大。

  不过四川,乃至北边的京师方向为湖南协饷运粮,肯定是要过洞庭,北殿还是能够想办法截住。

  在参谋部听完参谋们汇总的情报,了解了近期的战局以及湖南地区清廷官场和清军营勇的动向,彭刚在西花厅接见了彭毅、他的三个舅舅、以及韦守山等人。

  彭刚舅舅、韦守山等人是平在山时期就追随他的老人。

  他们虽然不直接参战,不过在转战各地期间,一直负责管理以军属为主的老弱妇孺营伍,稳定住了后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人不仅忠诚可靠,转战各地的近两年时间里,他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彭刚决定以这些人为班底,组建江夏县的农会。

  负责为接下来分到田地的北殿军属、江夏县农民生产资料供应、政策宣传实施、调解农事纠纷等工作。

  只分田,不分生产资料,不可能恢复江夏县的农业生产。

  彭刚总不能指望分到田地的北殿军属、江夏县农民空手从地里种出作物来。

  再者,杨秀清等人宰杀了大量从岳州府、武昌府、黄州府所获之水牛、黄牛充作军粮,彭刚实际上从杨秀清他们那里得来的耕牛,只有一万一千八百余头。

  一万一千八百余头耕牛,显然无法给每户北殿军属和江夏县农民都发上一头。

  只能全村共用,至于怎么共用耕牛,必须有专门的机构组织协调。

  “江夏县半个县的草册已制定完成,可据草册为部分北殿军属和江夏县归乡农民分田地,农具。”

  彭刚见主要负责管理北殿老弱妇孺营伍的人员都已经来齐了,开口说道。

  “田地山塘,可根据军属的偏好,只想种地的分田。想养河鲜的,少分些田,多分些鱼塘。

  以村为单位,凡分到田地的耕者,无论是北殿军属还是原来的江夏县农民,俱要加入农会。

  分到各村的耕牛,由农会进行分配使用,后续提供的农具、口粮、种粮等物,也由农会进行发放。”

  江夏清田队清丈完江夏县的田地后,还要负责对汉阳县以及武昌府、黄州府两府境内其他县的田地清丈工作。

  清田队的人数也很有限,彭刚不能指望所有的事情,全部都由这一百四十人来做。

  “农会?可是行会?”萧国英凝思良久,开口问道。

  提起会,萧国英首先想到是上帝会、天地会这些以造反为己任的会。

  毕竟这是萧国英在平在山的时候直接接触过的两个会。

  不过转念一想,彭刚已是上帝会中人,没缘由再立造反的新会。

  农会带农字,萧国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在平在山烧炭时的炭行行会,和江口圩的那些商业行会。

  “不一样,农会是所有耕者俱有权入会,也唯有耕者,劳作者方能入会,会员之间互助,商议本村农事。”彭刚以萧国英等人熟悉的平在山炭行举例,问道。

  “你在平在山烧炭时,平在山也有炭行,平在山的炭行都是些什么人?可有炭工?”

  “能入炭行说话的,都是山场主,炭行的掌柜。至于烧炭工,莫要说我们这样的烧炭工,就连炭头都没资格入行会说话。”萧国英仔细回想了一番,摇摇头说道。

  平在山的炭行行会,让这些苦哈哈连踏入门槛的机会都没有,遇到不公只能忍着,只有忍无可忍,快活不下去的地步,才会闹上一番。

  “行会是谁有钱谁就能在农会说得上话。我们的农会只有自己有田种的自耕农,或者租田种的佃农,还有帮人做长工短工的雇农,只要是靠种田、养鱼、种果子、种茶这些农事活路吃饭的,才能入会做农会成为会员。

  那些开粮铺的、放债的、收租的地主,可以出钱来农会买卖东西。但是,他们没资格选农会管事,也没资格决定农会的大事。以后农会由真正在田间地头流汗的人说了算,一人一票选出来的管事才能算数。”彭刚耐心地解释说道。

  江夏县的大小地主不是被杨秀清等人杀了,就是被裹挟走了。再经彭刚这次清地均分田地一洗牌,江夏县境内基本没有地主,至少中大型的地主肯定是没有了。

  不过江夏县只是特例,临近的其他府县,比如汉阳府境内仍存在地主富户。

  不让那些开粮铺的、放债的、收租的地主入会这些要求,针对的是未来在汉阳县成立的农会。

  如果让这些人积累了一定资本的富户入会,自耕农,佃农,雇农竞争不过他们。农会马上就会变味,迅速蜕变为传统的行会。

  “农会能将大家伙拧成一股绳,固然好。不过最头疼的还是钱的问题!”萧国伟说出了他的顾虑。

  “种地最怕的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或者要买好种子、买秧苗、修农具的时候,手头紧,没有钱,没办法只能去求地主或者钱庄借印子钱。”

  彭刚看向主管圣库的彭毅,专程让彭毅也参加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解决钱的问题:“圣库会抽出人手在各县开设一个农会信用社,就像是农民自己开的钱庄。大家伙可以把平时攒下的一点钱存进去,安全!

  当大家伙需要钱买秧苗、修农具的时候,不用再去求那些地主、钱庄,直接找农会信用社借。农会信用社的利息会设的很低,每年只收半成的利息,用于维持农会信用社运营。”

  湖北钱庄抵押借款月息是2%~5%(年息24%~60%),农民向地主借的印子钱年息通常在120%以上。

  半成的年息借贷,打着灯笼都没处找。

  “三哥要拿出多少银子办农会信用社?”彭毅问道。

第287章 均分田地山塘

  “银子不必拿太多,多拿出些吊钱。”彭刚思虑一番后说道,“先拿出二十五万两银子,合七十五万两银子的吊钱。”

  吊钱即铜钱,尽管从明朝中叶至今的四百余年,中国通过贸易顺差,赚取了海量的白银。

  但海外流入的白银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京师财政系统。

  流入的白银通过外贸商帮、税赋渠道进入官库和富商阶层,沦为达官贵人的窖藏,基本不参与市场流通。

  明清两大帝国虽皆坐拥白银帝国之名,普通民众仍不得不在铜钱的方孔中挣扎求生。

  寻常百姓日常生活基本都使用铜钱,只有在交税,大宗交易的时候才会用上银子。

  彭刚创办的农会信用社,服务对象主要是自耕农、佃农、雇农这些小门小户。

  全拨付白银反而不方便。

  “寻常人家多用吊钱,多拨吊钱也方便。”彭毅点点头觉得这么安排合适,随即问及军属安家费的问题,“给军属们的安家费,是否从这百万两银钱之中支取?”

  彭刚此前有和彭毅讨论过北殿人员的安家费问题。

  讨论出的结果是军属每人给合三两银子的银钱,稻谷一石,粗粮两石,非军属每人给合二两银子的银钱,稻谷一石,粗粮一石。

  以帮助一路追随他们北殿人员度过开荒期,在湖北安家落座。

  北殿登记在册的人数近二十万,除却在役的大三万将士,剩下的十五六万人,大部分都是军属。

  如果这些银钱从办农会信用社一百万两启动资金里出,恐怕就剩不下多少钱了。

  “安家费从圣库出,不动农会信用社的这一百万两银钱。”彭刚对彭毅说道。

  “圣库为我北殿人员发了近两年的物资,圣库在我们北殿成员中很有信誉,北殿中人都很信任圣库,一定要利用好这一优势,把农会信用社办起来,造福于民。这是《农会信用社章程》,你先看看,有无可增改完善之处。”

  说着,彭刚把起草的《农会信用社章程》递给彭毅查看。

  彭毅低头认真阅读彭刚起草的《农会信用社章程》:

  本社为农务总会附设之信用社,专司农会金融调剂,以储粮平粜、抵借济农为事。

  本社置总司理一员、副司理二员、总司库一员、副司库二员、总司账一员、副司账二员、值年董事监理二员,各县各乡分社设总副司理、司库、司账并分社值年董事监理二员。

  北殿圣库岁拨圣帑银钱合白银一百万两为母银,遇荒当年免息,丰年年息五厘。

  积谷储银:劝农户岁储粮一斗,可按当年市价折银,例折银一钱,发给储单。

  零存整借:储满十两最高可抵借二十两,限生产用途。

  萧国英等人出于好奇,凑到彭毅身边看起了《农会信用社章程》。

  奈何萧国英等人泥腿子出身,虽说跟自1848年起,他们就跟在彭刚身边认了些字,学了算术。

  但他们文化水平还是较为有限,彭毅手里的这份《农会信用社章程》,他们只能看个大概。

  至于算术,由于经常经手钱粮,倒都掌握得不错。

  萧国英和萧国伟甚至学会了拨算盘。

  “别光盯着《农会信用社章程》的章程看,农会我也起草了章程。”彭刚挥挥手,示意李汝昭把《农会简明章程》发给西花厅内参会人员。

  考虑到参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彭刚让李汝昭把《农会简明章程》念出来给大家听:

  本会奉北王圣谕设立,定名农务总会,各府设府分会,各州县设州县分会,为阖府、阖州县农界公益之枢纽。

  本会以开识通智、改良种植、联合群力、共图利源为宗旨,凡属本境业农者,皆得受本会保护劝导。

  会员资格与会员分类:

  会董:由本地耕者公举,禀府州县衙署核定,每万人举会董一员。

  会员:自耕农、永佃农、雇农,无恶意不纳粮赋者,皆可入会,凡会员皆有公举之权。

  观察员:非业农者,可经三十名以上正会员引介作保为观察员,观察员岁纳会费一两、发给凭证,可购买农会生产之产品,自行售卖牟利。观察员无公举之权,不可任会董,违制者严惩不贷。

  凡劣迹昭著、拖欠钱粮、身家不清白者、不剪发辫者、与清廷暗通款曲者、辛亥年(1851年)后家中仍有女眷缠足者,虽合例不得入会,不得引介为观察员。

  职掌分工:

  每县设总理事一员,统辖全会,接洽官府。

  总理事由会董互推,禀明知县,授予扎委。

首节 上一节 237/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