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60节

  江成得知工分不够可以用钱买粮食的时候,还在叹息,饿不着江云堂一家子了。他没有想到江云堂一家子此时正因为分配不公,在内部瓦解。

  除了江云堂的大儿子,另外一个儿子儿媳要求分家。而在城里的儿子,他以为自己躲过了一劫。自己是城里人了,又不需要回下阳公社,等于是分家了。

  这粮食是有的吃,省着吃是能吃到明年春收的,但江云堂这一家子的日子过的是一地鸡毛。

  而在十一月份,魔都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出口的汽车依然叫做大众轿车。

  但是‘上海-大众’这个名字既然对出口不好,那在国内干脆更加的体现上海制造好了,也别叫什么‘上海-大众’,直接更名上海牌轿车好了。

  也就是说同一款车两个名字,在国内叫上海汽车,出口的车叫做大众汽车。

  对于魔都那边的行为,昌城汽车厂的一些干部领导是有意见的。如果一开始这样的话,昌城汽车厂直接不生产国内的大众轿车就是了,让魔都那边来生产低档的轿车。

  大众轿车继续让昌城汽车厂生产,只负责出口,不对内销售。还不用更改造型,车顶面平的,不但制造简单,而且还节省材料。

  昌城汽车厂也不用调整生产重心,增加其他车辆的产量。

  就这一来二去的,历史竟然回到了原点,魔都依然在生产上海牌轿车,而且还提前了几年。

  如果按照历史,凤凰牌轿车故障多,加上这几年的困难时期和车用钢材紧张,上海牌轿车得六四年才出来的。

  现在魔都那边倒是借着大众轿车出口的名义,让上面优先提供可车用的钢材。倒是让上海牌轿车提前诞生了。

  这让江成也感觉到有些恍然,自己造桑塔纳车型,起名大众牌汽车。搞出口几年,到最后难道就是为了上海牌轿车提前几年诞生嘛。

  而且借助大众轿车的技术力量,上海牌轿车没有了历史上的隐藏故障和一些短板。在改革后,可能不会因为技术和性能差的问题,竞争不过历史上的桑塔纳而停产。

  昌城汽车厂的人抱怨又如何,就这样转几下,大众在国内还没有牌子了。出口订单好像也等于白给了魔都那边。

  江成倒是没有在意这个,他考虑到汽车厂汽车品种越来越多,产量肯定跟不上,他是打算以后出口只走中高端路线的。

  现在江成除了在设计大货车,还打算在明年开始升级麒麟轿车,把A6搞出来。弄一辆商务轿车,看看能不能打入国际市场。

  品牌是要养的,老品牌在新品牌面前有天热的优势。麒麟轿车不可能就一个款式的汽车,以后还要出来A8。而A4也会跟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进行改良。

  转眼日子就到了十二月份,江婉四个月大,谭雅萱又开始备孕了。

  江成问过谭雅萱,要是再生一个女儿怎么办。谭雅萱的回答是继续接着生,她还年轻,不相信生不出三个儿子。

  当初谭雅萱说要给江成生五个孩子,那时候江成还以为玩笑话。这放在后世可不得了,但在这个时代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十二月中旬,终于开始大炼钢收尾了。

  两年前很多农村人进城工作,导致城市的供应差不多翻倍了。现在虽然已经已经精简掉五八年在之后,开办的没有效益的工厂职工。

  农村来的人,直接回农村,城里的人变成待业。

  而是十二月中旬,依靠是感受到城市的供应困难,打算继续精简。从六一年年初就开始精简,在五八年之后进城工作的农村人,都是精简对象。

  分批次的精简,让公社慢慢接收消化掉返农村的人。

  陈于雄得到这个消息,那是真的开心。汽车厂底层职工臃肿,工资倒是没什么,汽车厂的效益不在乎那一点。但是食堂和福利压力大,随便考虑点东西,都得按照二万四千多职工的基数来安排。

  哪怕是给每个职工发一块肥皂,都是按照几万块来准备的。而且分厂的福利也是依靠总厂这个来安排的。

  陈于雄得到精简的消息后,立刻让人事部统计五八年之后入职的职工,然后把五八年之前是城镇之外的户籍职工统计出来。

  一九六一年的新年是二月十五号,还有两个月呢。陈于雄打算年前先清理一批,这留着过年的话,国内的福利得不少。

  跟陈于雄这样想法的人很多,这年头物资太难搞了。临近过年的时候,不管是企业还是单位,都在各显神通,给职员弄福利。

  江成的二叔和姑姑的子女,在汽车厂上班的,他能出面照顾一下,起码不是被安排在前面遣返回公社。

  一九六一年很快到来了,这也算是旱灾的第三个年头,对于旱灾来说是今年要结束了,但并不是说大家能立刻恢复到三年前那样。

  三年的时间,早就把储备粮给消耗的干干净净。就算今年下半年很多城市迎来充足的降雨,也不可能丰收一季就立刻恢复供应。

  外一还没到一年的世界又来一次干旱呢,粮仓必须到到某警戒线之上才会开始恢复大家之前的供应。

  也就是说需要两三年的休养生息才能行,这两年大家的定量还有可能再次降低。

  只不过这样算下来,江成感觉这城市居民的定量就算恢复了,那时候要不了几年就可能面临知青下乡的年代来临了。

  对于那个时代的接近,江成还是有点发怯的。

  (昨天没睡好,今天先写到这,眯一会,抱歉。)

第273章 半停产

  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号。

  按照农历算,其实是一九六零年年底的前一个月。

  昌城汽车厂开始紧急遣返五八年后农村乡镇来的职工,本来是打算按批次进行遣返农村来的职工的。

  但是其他单位可以缓慢进行,昌城汽车厂不行,有时候有一些事情总是来的那么突然。

  生产汽车的专用钢材竟然不足了,因为无法进口苏联的钢材,也没有其他国家能进行钢材补充。

  用锰硼钢来代替镍铬钢,虽然是可以,但也只是这两年开始代替生产。而且不光是汽车行业里需要专用钢材替代,其他还有很多行业也是一样。

  本来计划委认为是够应付的,但发现这两年生产出来的材料,竟然有三分子之一多的钢材不合格。

  现在上面直接下了通知,有些内销的车辆准备直接停产。外销的车辆,进行调整生产。利润低的减少生产量,利润高的车辆能优先供应材料。

  这不光是昌城汽车厂,第一汽车厂那边除了红旗轿车,解放汽车基本上全面停产。而红旗轿车的产量本来就低的吓人,整个第一汽车厂跟全面停工差不多。

  魔都汽车制造厂那边,除了生产大众汽车进行出口外,也不生产上海汽车了。

  昌城汽车厂这边对内的只生产少量的红星汽车,卡车的出口可能普通订单都要停了,只生产一些带有外交关系的车辆。

  比如跟当年苏联援助我们一样,贷款性质购买的车辆,这是要帮助一些地区发展的。

  不过边三轮倒是不用停产,甚至可以加大产量。因为那些不合格的钢材用在要求不那么强的车辆上还是可以的。

  这就像是自行车一样,它虽然说不是用的最普通的钢材,但强度要求指标也不会太高。

  江成其实没关注这个年代的汽车生产历史,在历史上第一汽车厂今年只生产了一千多辆解放汽车,而且还是在八月份开始逐渐恢复生产给产出来的。

  因为江成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历史,别看第一汽车厂依然是在今年停产了。但因为昌城汽车厂的出现,国内对锰硼钢的生产提前加大量了。

  如果没有前提加大产量扩张,外贸易的汽车可能都要停掉了。

  昌城汽车厂在计划遣返五八年之后农村来的职工时候,江成还出面让人事部把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安排到最后,能多拖一个月,大家也多挣一个月的工资。

  只是没有想到汽车厂会面对如此的情况,陈于雄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后,准备直接一刀切。因为从现在开始,就算把农村来的职工全部遣返回去,厂里也将闲置大量的人员。

  当然了,很多工人虽然没有活干了。但也不是休息,可以在厂里互相学习技术,提升自己,而昌城汽车厂这边最多就是半停产的状态。

  另外研发部门的研发工作是不会停止的,研发的材料还是能保证提供的。

  昌城汽车厂在一月底,一下遣返了四千多人,并且调了一些工人去分厂那边。汽车厂的职工人数直接到了两万人数以下。

  其实就这职工数量,只要有材料,合理安排每一个工人,汽车厂的产量都不会下降。江成本来还想把生产线流水化搞的更精细一点,现在也放弃了。

  遣返工人,厂里也是给发了一定补偿的,只不过都是一些过渡性的补尝。

  这工人遣返走后,汽车厂才给大家发过年的福利。厂里一下少了五分之一还要多的人,大家今年的福利也要稍微好一些。

  这没了材料,江成倒也安心搞研发了,其他厂内的事情陈于雄带着梁同远就能搞定。现在汽车厂没有生产压力,陈于雄只要维护厂内的稳定,就算是履行了厂长的职责了。

  二月十四号,大年三十。

  谭雅萱在家里弄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有鱼有肉有鸡蛋。在这灾荒年,多少领导家里都没这丰盛。

  “老江,没有想到强子他们在厂里都没待到过年就回下阳公社了。”谭雅萱给江婉喂着奶粉说道。

  江婉才半岁,谭雅萱就没奶了,又怀孕了。应该是江婉四个月多点的时候怀孕的,女人怀孕没奶水是有缓冲期的。

  她跟江成在要孩子的态度上积极一点,有些人的体质怀孕真不难。当然这事情男女都有关系,这个年代的人虽然少油水,但体质总体是健康的。那方面的存活率都很高,这也是这个年代孩子多的原因之一。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别说江强他们了。有些表现好,还有在车间当上了组长的,不也直接遣返回去了。”江成给女儿江婷夹了一块鸡蛋说道。

  江成感觉女儿江婷在吃饭上有些遗传她妈,别看才两岁半,还只能用勺子自己吃,菜都要帮她夹。但是干饭有点猛的样子,吃饭的时候,小嘴跟兔子吃东西一样,不停的咀嚼。

  “最近乡下的日子不好过,前几天我妈还找我了,说农村的亲戚又问他们借粮食了。”谭雅萱说道。

  “问妈借粮,妈那样了,家里还能有粮食外借?”江成好奇的问道。

  因为谭雅萱的妈妈现在每个月都要吃药,算是慢性病的一种。这除了吃药外,自身的营养也是很重要的。

  哪怕现在就老丈人和丈母娘两口子过日子,就老丈人的工资也只能勉强两人的开销和吃药的钱,其他的钱都尽量在给丈母娘买营养品上。

  谭雅萱还经常拿家里东西给他们,他们那里有粮食外借。

  “我家里现在是不怎么样,但亲戚都知道我爸妈有你这个好女婿呗。而且谭悦和妹夫同远现在也过的很不错了,也能照应点。”谭雅萱笑着回应道。

  现在魔都和广州都有办事处,梁同远作为厂长秘书,替厂长去办事处视察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梁同远也能弄到一些侨汇券,买一些东西带回家。

  不过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梁同远是可以在办事处那边买点东西回来。但是他家亲戚多,他和他父母又好面子。

  亲戚吹捧几句来借点东西应急,梁同远和他的家人总难以拒绝。而且在这个年代做人,亲戚和邻居之间也要维护良好的关系。

  梁同远明显是要混行政的,他以后要担任什么领导岗位,自身的口碑其实也是考量的标准之一。

  所以很多当领导干部的,面对一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就算要打发,也要表明客气对待一下。

  “那你爸妈那边也没来找我呀。”江成问道。

  “我妈想办法没答应那些亲戚呗,这年头谁家不缺粮,哪里帮的过来。”谭雅萱说道。

  谭家那边的农村亲戚并不是下阳公社的,下阳公社靠近市区,能有一些副业。日子过的并不算艰难,但有些地方不一样。

  昌城就算是省会城市又如何,下面山沟沟的地方多的很,比较艰苦的公社也多的很。

  谭雅萱的父母没有儿子,女儿过的好就行。他们可不想因为女儿帮衬娘家人跟女婿闹矛盾什么的,所以那些亲戚打他们女婿的主意根本没用。

  这没有儿子,他们两口子一去世,以后跟谭家这边的亲戚也就没关系了。难道两个出嫁的女儿还能为谭家开枝散叶不成。

  女儿生的孩子可不姓谭,所以谭雅萱的父母自己都说了,他们要是过世了,就不用再跟这些亲戚有来往了。

  这除了花钱孝敬那些谭家可有可无的长辈,就不会有互相帮助的时候。

  如果谭雅萱的父母有儿子,作为谭家的继承人。就算在外面惹事了,也可以喊谭家亲戚出面。

  但是谭雅萱和谭悦这种外嫁的女儿,惹上事了就不一定会帮。

  江成点了点头,这丈母娘是真明事理。起码知道站他这个女婿一边,女婿才会给他们养老。如果不是身体问题不能操劳了,之前谭雅萱生孩子坐月子,丈母娘都是亲自过来照料,还会自己想办法去弄只鸡来给女儿补身子。

  那老丈人以后也会有退休工资,所谓的养老,也就是他们在身体动弹不得了,身边需要有人能照料,并不需要江成给他们钱去养老。

  而现在请保姆的虽然没有,但可以请人去打扫卫生,做家务烧饭是可以的。很多日子过的苦的女人,对于这种活都是抢着去干的。唯一跟保姆不同的可能就是不住雇主家里,甚至还不吃雇主家的饭。

第274章 三年又三年

  三年又三年,再三年。

  一九六四年,三月,开春,风和日丽。

  在一栋两层的红砖楼房后面的院子内,江成望着在嬉闹孩子,内心有些感慨。

  他是在五六年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一个普通人,算上原身回国的日子,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

  前三年,江成锋芒毕露,后世的见识与学识让他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混的风生水起。娶了媳妇也有了小孩。

  中间三年,已经成为汽车领域里让人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并且安安稳稳的度过了困难时期的三年。

  后三年,江成开始低调起来,有点像是江郎才尽,没有了当年的傲气与棱角。

首节 上一节 160/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