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除了在汽车行业领域里偶尔有人提及江成这人,在昌城也很少有人提及江成这个名字了。
在一九六一年的时候,因为苏联进口不到钢材,大炼钢那几年又生产出来大量不合格的钢材。导致汽车行业除了出口的车辆,几乎是停产了大半年的状态。
一直到六一年的下半年八月份所有汽车厂才恢复生产,那时候大家都认为江成会带领昌城汽车厂再搞大动作。
不过也的确在年底的时候带领大家搞出了大货车和新款式的麒麟轿,只是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大家再次聊起江成这个名字,是六二年的十月份。
十月份让阿三这个跳梁小丑跳不动了,到了十一月份更是让阿三直接‘趴窝’,不敢出来跳动了。
然后我军再迅速撤退主动停火,没有让其他势力找到合适谴责的理由。
如果不停火撤退,可能就会被其他势力扣上什么不好的帽子。到时候也理都说不清,迅速撤退也体现了我国高层领导人聪明的智慧。
那时候我们国家要占领阿三的一些领导或者要求对方赔偿什么的,真是轻而易举。但只要那样做了,就会被其他国家恶意扣上什么帽子。
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会变,但选择跟大家和平共处不代表是软弱没实力。
也就是这次的反击战,由江成参与设计的全地形车跟东风猛士越野战车正式亮相。直接加快了反击的速度,也减少了我国人民子弟兵的伤亡。
不过全地形车和东风猛士也都是在六一年之前生产设计的,六二年开始,江成其实就没有什么动静了。
或许是真的江郎才尽了,也可能是他自身一个人的能力有限,随着汽车厂的技术研发深入,江成当年在老美那边连研究生学历都没有,他的能力可能已经跟不上昌城汽车厂的发展了。
现在江成依然是昌城汽车厂的总工程师,但是他没有只负责统筹和研发方向指导,自己已经不参与任何的研发工作了。
所以这三年江成过的很清闲,甚至把兼任的第一副厂长职位都辞退了,那分厂的厂长陈峰给调了回来,担任副厂长协助陈于雄的工作。
而分厂那边由江成小姨子的丈夫梁同远担任代理厂长,可谓是一步登天,通过婚姻实现了快速晋升,少奋斗可不止十年。
“老江,带孩子们来吃饭了。”
“哦,江平,赶快带着弟弟妹妹们去洗手吃饭。吃完饭,爸爸拿枪带你们去打小鸟。”
听到媳妇喊吃饭的声音,江成才回过神来,然后立刻喊着家里的老大江平带弟弟妹妹去吃饭。
这几年江成的日子过的挺开心快快乐的,就是一直有点心事放在心里,也是这几年他选择低调起来的原因。
六二年的时候,大家突然开始讲出身了,根红苗正成为了这个时期大家看人的方式。
工人,贫下中农和当年参加了革命的一些人,属于出身比较好的,不少人喊出了我穷我光荣的口号。
至于其他类型的人,就真不好说了。
五五年后开始的公私合营,虽然所有的企业国家成为了主导,公私合营也基本上是国家说了算。商人只是还有一个挣钱的渠道,可以跟国家合作。
但这也表面现在依然有商人,只是没有小摊小贩那种个人商户了。商人的头脑都比较聪明,感受到了这根红苗正的威力。
有些聪明的商人已经让自己适婚的子女嫁给看上去还不错的普通工人,娶也娶出身可以的女人。
江成现在的出身很不明确,因为这原身的父母小时候也是农民呀,他的那些亲戚不也都是农民嘛,只不过后来经商了几年。
而且也不算是多么的大富大贵,后来请的工人都是自己的亲戚帮忙,这算不算剥削他人不好说。
关键还是出过国的身份,可能以后会被引导。
要说阶级,江成只是技术干部,他媳妇一开始也只是普通技术人员也属于工人的一种。
反正现在没有谁高攀谁了,可以内心看不起穷人,但是不能明面上嫌弃,因为那是无产阶级。
江成还看过电视剧,富家小姐嫁给一个放映员。因为生不出孩子,在后来被丈夫反手举报的。
江成对自己的出身有点拿不准,感觉低调一点比较明智。而且这边是昌城,不是中心城市,希望能没事。
其实有些精明的人,看到这种拿出身说事情的风气一直没有过去,已经感受到不同寻常了。一些公私合营的商人甚至主动明哲保身,公司或者企业里的股份主动不要了,算是捐赠给国家。
另外就是有渠道的人,已经在收拢财产想办法去海外了,在旧货市场现在又能看到很多不错的古董和名贵的家具之类的东西。
“老江,现在河里的鱼都不让抓了嘛?”谭雅萱给孩子和江成盛好饭询问道。
“不是不让抓,是不让电鱼了。渔业部门自己都不允许用电瓶去电鱼。”江成也坐到了饭桌上。
五个小孩,加上他和媳妇谭雅萱,也成为了热闹的一个大家庭了。
以前为了家里能吃到新鲜的肉类,江成每个月都会用电瓶去电一些鱼。
旱灾那几年,江成虽然有办法弄到肉罐头。但肉罐头太单一了,江成在那几年自身的肉定量也不高,要想吃新鲜的肉食就靠鱼肉来补充了。
这到了六四年,应该是渔业部门也知道电瓶捕捉鱼类对鱼类的伤害过大。现在禁止用电抓鱼了,就跟早些年不允许用雷管炸鱼一样。
但是钓鱼或者弄陷阱抓鱼还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这年代的人连打窝的饵料都不舍得,钓鱼水平不高的真钓不到。
“那以后要吃鱼,还得花钱去买了。”谭雅萱说道。
这样多年都吃自己抓的鱼,能抓到鱼,自然不会去市场买鱼。过年的时候,可以不用票限量购买的鱼,都是不去买的。
“家里又不缺钱,这有什么好在乎的。”江成说道,这真是吃习惯了不要钱的东西,一旦要钱了就接受不了了。
其实这两年赣省这边已经彻底恢复了城镇居民的定量,江成的福利补助也一样跟着恢复了。就算不去广州或者魔都那边买肉罐头,家里也能隔三岔五的吃上肉了。
只不过五个孩子,加上一家人自身的定量肉和补助。就算有十斤肉,每个月也要计划着吃。
江成现在不兼职汽车厂的副厂长了,这方面的补助自然也是没有了。高级技术干部,每个月有六斤肉,五斤鸡蛋和其他不少东西。
怎么说呢,虽然跟后世一个普通家庭都比不了,但在这个年代足够让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羡慕了。
谭雅萱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干饭了。
五个小孩,干饭都很积极,而且都不挑食。江成发现自己的五个孩子,哪怕是最小的儿子江伍,吃饭都能吃的跟后世一些饭量不大的成人那么多。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人上人。干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反正家里每次吃饭,如果江成或者谭雅萱不干涉,都会争抢起来。一些菜吃的差不多的时候,谭雅萱基本就会给大家分一分,小孩还不太会礼让,让小孩礼让有些不现实。
几个大的是教会礼让了,但小的不礼让,对于江平来说就是不公平。
特别是江婷这个丫头,不但干饭积极,还鬼精。她看见什么菜快要没了,就会提前往碗里夹菜。
也不知道哪里学的,还会偷偷埋菜。
如果这也是遗传的话,那就是遗传谭雅萱了,就跟谭雅萱以前吃接待餐。夹肉的时候也是趁人不注意赶紧夹碗里。
一家人,应该是边吃边夹的,为了公平起见,所以每道菜吃的差不多就分一下,也方便清盘。
第275章 各技术领域的窥视者
江成在家里吃过午饭,去带着孩子外出打鸟玩了。
就算是带着孩子去玩乐,江成也老是分心,因为他的出身成分上面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
而且在第十一届广交会的时候,江成是去广州那边了的,那时候国内刚开始关注自身的阶级出生身份。
第十一届广交会就是六二年的四月份中旬,也就是在那时候,江成目睹了一次偷渡香江的浪潮。
就广交会的那一个月里,有十万多人想突破封锁,跑去香江。每天都有数百人成功前往香江,而最高峰的一天是在五月十五号,一天就有好几千人成功去了对岸。
江成在那时候也起了一下心思,因为他知道这些人是对的。
但那是偷渡,有风险的,江成不可能抛弃国内的媳妇和孩子。
江成现在是在赌,赌他为国家做的贡献足够大,并且他自身也积攒了几道附身符了。
可就算是如此,要是上面给他定为商贾出身,那他会倾向于离开国内。因为原主出身的时候,也是过了十多年农民的生活,又不是一出生父母已经开始经商了。
‘噗’,一声枪响,一只鸟从树上掉了下来。
小孩眼尖的很,江平迅速往鸟掉落的位置跑去,其他几个也是一窝蜂的跟着跑过去。捡到鸟了就用麻绳绑着,五个小孩都会用麻绳绑小鸟的腿,绑好了就提在手里。
打的小鸟几个人轮流绑,一人一只。
江成看着现在无忧无虑开心玩耍的儿子和女儿,也不再想那么多,只要人不出问题,就算以后苦难一些,人在一起就是好的。
他不想自己跟原主和父母那样,离开的时候把妹妹江燕一个人留在国内,如果不是‘卖’的人还不错,碰到差的,那江成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江云堂一家子人。
只要江成在国内,起码他们内心有个寄托。
“爸爸,你好厉害。”
“你个马屁精,今天爸爸多打一点,晚上给你炖鸟肉吃。”
江成笑着摸着江婷的小脸蛋说道,五个孩子里,就这丫头最鬼精,会讨好人。可能跟她小时候喝的奶最多也有关系。
因为五个孩子里面,就江婉跟江婷隔了两岁的年龄,算上怀孕期,最少喝了将近一年的奶。其他几个就相差一岁多,也就是说他们刚出生基本四个月后,谭雅萱就开始备孕了。
江伍是家里的第三个儿子,排行老五就叫江伍了,江成给孩子起名一直都很随性。因为江伍的出生,也算完成了谭雅萱要三个儿子想法。
其实后来谭雅萱还问江成要不要再来一个,江成是打住了她的想法。生孩子也不能没完没了,她是心大,觉得养活了就行。
等孩子长大后,给儿子弄份工作,娶个媳妇就算完成了抚养的任务了。
但是江成知道,以后子女面临的是巨额财富的分配。他会尽量对子女一视同仁,不管儿子还是女儿,都会为给他们一份家业,子女越多越容易出现勾心斗角的事情。
枪声在林子里不断的响起,麻雀虽然不是四害了,但也没说不可以打。不过江成一开始不会打麻雀,尽量打大一些的鸟。
江成现在的枪法很好,只要林子里的鸟足够多,就不怕没收获。
打了将近一个下午的鸟,五个孩子身上都用麻绳挂了不少的鸟,还有好几只体型不小的鸟,足够他们吃两天了。
今天是周末,小孩都放假,谭雅萱调休,江成也干脆在家里休息一天。
在厂里,现在江成主要就是‘瞎折腾’,学习各种技术和知识。但他现在一般是光学习,不怎么去运用。
比如光学,空气动力学,热力学等等。厂里的技术只要有进展,他都会去观看学习。
通过学习,江成发现很多有很多学科其实并不需要太精通,只要学会了。在面临一些产品研发的时候,你就会有更多的思路用不同的办法去解决一些问题。
就像一些科研部,在研发一种产品的时候,很多研发部共同参与,用各种不同原理的角度去尝试产品的开发。
像以前江成研发产品,就不会想到光学和热力学什么,当然材料学他也开始涉及。涉及材料学,不代表要去研发新的材料,起码江成能懂哪些材料的性能。
面对一些有高要求的零配件时候,江成以前心里就没有数,老是要安排人去打听有没有合适的材料。
而现在江成无聊的时候学了一下材料学,起码知道了各种材料元素的作用。以前只知道制造汽车是要用专门的钢材,会比较硬一些,防腐蚀性一些。
但那些钢材具体叫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那江成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材料学其实是概率学,因为很难知道到底什么温度跟什么材料融合是最佳的。又有哪些材料元素融合,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合金钢材。
比例,温度,元素种类,性能,这是一门庞大的学科。的确不稳定因素太多,所以说成是概率学有一定的道理。
在没有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之前,材料学的进展真的会很慢。有了计算机,可以进行一定的模拟。
虽然还是概率学,但是人工调试一万次跟电脑模拟调试一万次完全没有可比性。可以说计算机的出现,让材料学有了重大飞跃。
江成学了材料学后,有一段时间还有点神经质,看什么东西都要去想一下这东西有什么元素。甚至一坨屎,他都能盯着看一阵子。
而赣省可是有宝贵的重稀土地区,好像改革开放后,国内因为不知道稀土的宝贵价值,还贱卖了一阵子稀土。
甚至还有一些无知的人在嘲笑那些买稀土的外国人,说外国人是傻的,花钱跑来中国买土。
可江成知道稀土这东西精贵又如何,要知道在后世稀土的提炼都能卡老美的脖子。
当然了,高端的提炼做不到,但普通稀土的提炼运用还是能行的。
比如铕用于红色荧光粉,还有含铕的一些元素组合可以用于蓝色荧光粉,铽用于绿色荧光粉。再加入钇元素,钇元素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性和稳定性。
这些元素都是从稀土中提炼出来的,用于彩色电视后,彩色电视的色泽度,光亮度和饱和度都能得到解决。
现在江成只是在学习,在认识各种元素。学习材料的时候是会觉得很有意思的,但是千万别上手,在这行业里的人,要么是为了混一口饭吃的,要么就是疯子。
疯狂的做实验,关键是一个比例问题,就能枯燥到你怀疑人生。因为每一次实验的过程和时间并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