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59节

  昨天从魔都离开的时候就下雨了,这几天又突然转温,前些天还说这秋老虎怎么还没过去,依然挺热的。

  可前几天气温好像突然一夜之间就转凉了,昨天从魔都出来,下午让郑可开车顶一会。她感冒的症状就出现了。

  昨天吃了药,现在郑可好像也没多少好转的样子。

  “我身体强的很,很少生病,感冒而已,抗一下就过去了。不过你这样子好像不对劲,好像挺严重的。”江成揉了一下鼻子说道。

  “我头有些晕,身体有点发凉。”郑可半眯着眼说道。

  现在车子已经快开出浙江地区了,这边的道路不太好,泥巴路多,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根本开不快。

  江成把车靠边停了一下,犹豫了一下后,把手伸向了郑可的额头。郑可并没有抗拒,摸了一下她的额头,又摸了一下自己的,感觉好像比自己热一点。

  来回试探了几次,江成感觉她是发烧了,低烧不太明显。江成也是有几个小孩的人,小孩发烧,额头对着额头一靠,江成就能感觉出来。但是有手接触额头,感觉没那么明显。

  “有点发烧,等会到前面的城市医院里去看看。”江成询问道。

  “我有带退烧药,不用去医院。”郑可回应道。

  这年头出远门,头疼脑热的药能带都会带上一些。谭雅萱给江成也备了一些的,但是江成感觉发烧的话吃药效果慢,去医院看看比较好。

  现在郑可不愿意去医院,而且只是发低烧,江成也没坚持带她去医院的想法。

  江成下车拿了药,本来他是不想吃感冒药的。但既然拿药了,就顺带拿了感冒药自己也吃点。

  两人吃完药后,江成继续开车。雨天车子行驶的很慢,江成这种很少生病的人,对药没有什么抗性,吃药的效果很好,车子开了一会就感觉好多了,不打喷嚏了。

  “郑可,你怎么样了。”江成询问道。

  “还是有些头晕,你帮我再摸一下看看还发不发烧。”郑可说道。

  江成点了点头,把车又停好,又在郑可的额头上摸了好几下。他是感觉比刚才好像要好一些了,但看郑可的样子,又好像没怎么好转。

  “还有点发烧吧,你躺在副驾驶位置上应该不舒服,到后面的座位上躺着吧,会舒服点。”江成说道。

  郑可点了点头,她其实感觉自己吃了药后好多了。但是她二十八了,还没有异性这样嘘寒问暖的照顾过,自己是不是还在发烧不清楚,她感觉可能有点发SAO。

  自己生病了,可以表现的柔弱一些,郑可让江成扶她下车去后面的车座里。

  说实话,江成也曾对郑可想入非非过,但这个时代的环境和道德观让他恪守本分。偶尔想想而已,他也觉得不为过,以前读书的时候,他想入非非的对象多了去了。但没有付出行动,别人还不是照样说他像个老实人。

  认识几年了,江成还是第一次搀扶郑可。在这个夫妻在外面都不好意思牵手的年代,这种行为已经算是很亲密的举动了。

  江成把郑可扶到后面位置后,把毛毯给她盖好就回到了驾驶室。

  “怎么活的这样窝囊了,就扶个女人都能把自己刺激到,以前扒精神小妹的裤子内心都没有这样。”江成启动汽车,内心自嘲了一下自己。

  环境真是能改变一个人,江成发现在这个年代生活久了,真他娘的会变纯。这种的亲密程度竟然让他感觉很那个。

  不过有一点江成也可以确认了,他以前所认为的什么红颜知己,只不过是一种欺骗罢了。就算江成想把郑可当红颜知己,郑可可能也不是这种想法。

  江成能肯定,如果是谭雅萱生病了,绝对不会让异性男同事去摸她的头,还有搀扶这种举动。

  路上又开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达下一个城市,江成在饭店买了饭菜,除了米饭也就是萝卜片和炒白菜。

  车上有肉罐头,不需要到饭店里去吃。

  吃饭的时候,江成让郑可起身了,两人坐在车后座一起吃的饭。行为比以前更亲密了,但又都是心照不宣的那种。

  江成不会做太出格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现在还能约束他。一旦走出那一步,就没有只是一次的可能,只有零和无数。

  昌城到魔都的路程比到广州近,但是中间的路程道路不好开车,反而形式时间要长一些。

  还要一天才能回昌城,江成在途中让郑可去医院看看也不去。但问她好了没有,也一直说没好。

  所以她这一路上病了两天多,享受了江成的照顾。

  到了昌城后,郑可的病就好了,而且还非要先去江成家,给干儿子和女儿看看她在魔都给买的铁皮玩具。

第271章 大货车补助减半

  回到昌城的江成,晚上给谭雅萱交公粮了。

  江成觉得他跟郑可两人在精神上稍微有点问题,都是有家庭的人,玩什么暧昧。

  反正江成等孩子睡着后,变成蛆体在媳妇身上蠕动到深夜。

  江成敢打包票,他对郑可没想法,她就是光着身子站自己面前,又有什么意思,不就是~~。

  “老江,你这还能来呀。”谭雅萱在被子里惊奇的询问道。

  小别胜新婚,但这样的小别又不是第一次,谭雅萱感觉今天自己的男人有点厉害。

  江成感受了一下自身的身体,然后抱着谭雅萱在她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请求的话。谭雅萱听后笑了笑,又是老一套的垂死挣扎而已。

  没有公粮了,还要到粮库里转转。。

  不过谭雅萱也没拒绝,顺从了江成的意思,没多久两人相拥而眠。

  凌晨三点多,谭雅萱睁开了眼睛。江婉才两个半月,半夜要起来喂一次奶,然后才能睡到清晨。

  这个季节抱着睡觉很舒服的,但孩子要吃奶,只能起身。

  现在其他三个小孩都直接分开睡了,江平江安和江婷睡一个房间,江婉睡在床旁边的木桶摇床里。

  起身的时候,谭雅萱摸了一下想躺粮库的家伙。在黑夜中,谭雅萱嫌弃的笑了笑,不是不让他过夜,是他自己不争气。

  谭雅萱起身后,开了一下灯,喂完奶后就躺下了,这躺下后感觉睡的不自在。翻了一下身子,然后抓着江成的手放在了他习惯放的部位。

  这在一起久了,江成睡觉喜欢抓点东西睡,谭雅萱也习惯被抓着睡。

  次日清晨,谭雅萱又一大早起来了。先给江婉喂奶,然后要给这一大家子做早饭。

  江成在睡的迷糊中被一屁股坐醒了,小孩溜到这边房间来玩闹了。江成看了看时间,七点还没到,可以跟孩子们玩闹一会。

  对于孩子,江成主要是陪着玩,管教方面都是谭雅萱在负责。小孩要是犯事了,江成也是喊谭雅萱来教训他们。

  恶人谭雅萱来做,江成在孩子面前是一个陪着他们玩的好爸爸。所以平时虽然带的少,但都跟江成亲,喜欢跟江成玩闹。

  到了七点出头点,谭雅萱就在楼下喊吃饭了。早饭红薯粥,鸡蛋是带壳水煮的,煮好了切成一半。

  能在这旱灾期间,小孩能经常吃到半个鸡蛋吃是特别不错的家庭了。

  如果只是高级技术干部的职称,江成每个月只有三斤的鸡蛋照顾是不够这样吃的。但他还兼任第一副厂长,额外还有一斤鸡蛋补助。

  每个月四斤鸡蛋,小孩吃半个鸡蛋不能每天吃,而且有时候还要鸡蛋炒菜什么的。

  小孩不挑食,而且小孩多了有一个好处,喜欢比谁吃的快。两岁多的江婷用勺子自己吃都吃的挺好的。

  吃饭早饭,一家子就出门了。

  现在比以前麻烦的就是孩子的接送问题,三岁以下的可以带到厂里的托儿所,一岁以下的是托儿所的哺乳室。

  江婷和江婉现在可以放托儿所,只不过江婷是幼儿班,江婉在的地方叫做乳儿班。而江平和江安超过三岁了,得去幼儿园。

  好在都离工厂比较近,干部房又是在工厂附近。有小孩在幼儿园的,厂里还可以让家长提前二十分钟下班去接孩子,这年头对于工人的方方面面是考虑的真周到。

  接送小孩成了谭雅萱的日常,起码得熬到小孩上小学。这个年代小孩上小学了就不接送了,都是放学让孩子自己回家。

  别说市区里的学习离的近,就算是在八九十年代,一些农村地方,小孩刚上小学就不接送了。小孩从农村走到镇里去上学,每天路过田野间,春季放学的时候,小孩经常在田里抓青蛙,沟渠里抓小鱼泥鳅玩。

  江成开车送两个儿子去幼儿园后,再去的厂里。

  幼儿园的老师和校长对江成的两个小孩很关注的,毕竟是江成的小孩。幼儿园也是汽车厂开办的,接收附近的居民小孩来读幼儿园,但要收费。汽车厂自己职工的子女读幼儿园免费,厂里承担费用。

  其实这样的日子江成和谭雅萱都挺享受的,有儿有女不愁吃喝。

  江成上班后,开始投入到设计大货车当中,大货车其实还是卡车。只不过已经有轻卡,中卡和重卡的吨数标准,这重卡标准之上就没重量定位了。

  所以一般能称为大货车的,基本上载重量都在十四吨。大货车的设计主要部分就是底盘了,车架的承重能力一定要强。

  而且根据中国现在的运输驾驶情况,如果计划载重十四吨的,车架起码要按照二十吨以上的载重去设计。

  超载是常态,司机都是以拉不拉的动为考量的,根本不参考你规定载重量。

  车架必须使用高强度的合金钢,之前一直使用的是苏联进口的镍铬钢。现在是进口不到了,不过我国锰和硼元素丰富。

  所谓的镍铬钢都是冶炼的时候加入的镍铬元素,加入锰和硼,一样能大幅度提升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不过跟镍铬钢对比,还是有些差距的,不管是强度还是耐腐蚀性都差不少。

  这就意味着用锰硼钢作为大货车的底盘车架钢材,厚度得比镍铬钢厚一些,另外就是防锈工作要做的更到位一点才行。

  但是只要不生产载重超过二十多吨的货车,锰硼钢还是能达到要求的。江成也只打算设计十四吨载重的大货车,保证超载总量不超过二十来吨的情况下,车身也能抗的住就行。

  另外就是发动机了,肯定是省钱的柴油发动机。扭矩得大,毕竟负载的情况下,得爬的动坡。得用大型发动机,考虑到这个年代的柴油质量问题和发动机自身的性能,起码排量得在八升左右。

  除了发动机,还有很多细节是得慢慢考虑的。比如车子拉货后重量太重,这刹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普通汽车的刹车片根本刹不住,就算更换刹车片,可能制动力也不够,得设计气压制动了。

  反正从魔都回来后,江成就一头栽到大货车的设计当中去了,而郑可比以前更喜欢串江成办公室的门了。不像是副总工程师去负责一些项目,更像是总工程师的助理,给江成打下手。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份,这十一月份又出台了一个内部文件。对于知识分子和中高级技术人员来说这消息很不好。

  本来之前国W院那边制定了一套对于高级技术人才和知识分子照顾的计划,现在发现实行不了。

  那套制定的计划本来就已经砍掉了大家之前很多福利了,现在依然执行不了,直接把之前的计划再减半了。

  也就是从十一月份开始,江成作为高级技术干部,每月只额外供应两斤肉,白糖一斤,甲级烟两条,鸡蛋一斤半了。

  香烟倒是没减半,毕竟不是吃进肚子里的。

  除了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行政人员也是一样减少了大量的福利补助。江成加上兼职的副厂长补助也多不了多少。

  好在工资是没有减少一分钱,江成能弄到侨汇券,倒也不太在意,本来也不指望靠补助的几斤肉来补充油水。

  只是就在江成以为上面对大家一视同仁的时候,没多久后黄文仪的一封信让江成差点变成怨妇。

  在四九城那边,一些重点科研人员竟然有额外的照顾。

  黄文仪她们补助没有减少,而且还丰富了品种,海军给科研部门送鱼虾和海带。其他军区送猪肉,黄豆和鸡蛋。还有人专门去内蒙古给科研人员抓羊。

  江成觉得自己好歹也是科研先进工作者,研发的一些技术也运用到了其他领域里。自己就因为不在那些要保密的部门,是真的一点都不照顾呀。

第272章 上海牌汽车

  给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照顾的计划减半,跟旱灾依然在持续,秋收的粮食不够有很大关系。

  下阳公社开始了第一次用工分来购买粮食,江成还是没了解这个时代的公社制度。工分不够的情况下,是可以花钱买到平均分配的指标粮食的。

  在交完公粮留下种子后,剩余的粮食大队里会留少量的备用,其他的是按照人均来计算的。而工分是按照整个公社的收益来计算的,包含副业。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每天挣十工分,如果公社效益好,有些公社可能一天挣三工分就够买粮食了。

  而且就算工分不够买粮,属于缺粮户,也是可以用钱购买粮食的。

  江成让下阳公社的社长给江云堂那边使绊子,也就是安排生产队的人让他们少挣些工分。但是江云堂的几个儿子在城里干了两年活,身上有点钱可以用。工分不够,掏点钱买点指标的粮食就可以了。

  所以江成只能让江云堂那边收益少一些,倒是饿不到他们。

  不过这前提是的一家子人和睦,江云堂的儿子也都成家了,在城里也见过一些世面。工分不够的确可以用钱买粮食,但是这买粮食的钱谁出是一个问题。

  而且江云堂的儿子,有两个因为工作的单位关闭才被遣返回公社的,还有一个儿子在城里挣工资呢。

  以前是田地一起种,饭一起吃。起码相对公平,现在几个儿子在外面体验过当家做主的日子了,手头也有点闲钱,碰上分配不公平的时候,容易闹意见。

  公平在很多时候都是很难的,一家子人挣的工分不一样。挣的多的等于在帮衬挣的少的,哪怕是自己的爹娘也不例外。

  如果是帮衬,那么在城里上班的那个也得出钱一起帮衬。

首节 上一节 159/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