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54节

  二叔和姑姑那边,也就是过年前提前送了点东西过去。

  现在要低调,别说过年喊亲戚吃饭了,有些人结婚都办不了几桌。结婚不请外人,就男女双方家人吃一顿的都有。

  在农村就更不用说了,下阳公社因为属于市郊区,食堂取消算慢的。有些偏僻的地方,早就取消了食堂,这没有免费的食堂,粮食就显得精贵起来。

  二十斤红薯干现在就能在农村娶一个条件还算不错的媳妇,关键是很多男人选择不娶媳妇,不是娶不起,而是家里多一张口,不好养。

  之前逃荒的适婚女子到了赣省这边,有口吃的就嫁给你当媳妇。让很多农村男人什么都没出就有了媳妇,现在什么都不要都不行了。

  因为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去娶这些外地的女人了,本地适婚女子怎么办。

  一开始娶外地女人,公社里的人也同情这些外地逃荒过来的人,都要饿死了,也是可怜。

  所以娶了外地女子后,一开始公社也让她们上户籍,安排干活挣工分。

  但是这样导致本地女子都无法收聘礼了,家里只要是饿不死的情况下,总不能养了十几年的女儿白送人家当媳妇吧,多少也得走个流程。

  因此现在取消了集体食堂的地方,男子娶外地女子,不给落户。外地女子干活也不给工分,娶来只能照顾家里的人,煮饭洗衣服什么的。

  可就算如此,依然导致农村的聘礼很低了,一小袋粗粮就能娶一个媳妇。

  ~~

  “老江,你看这是什么。”

  “怎么又弄一个金戒子来了,跟那些逃荒的人换的?”

  江成在家里抱着女儿询问道,老大江平现在已经三岁半多了,调皮的很,跟江安在楼上不知道干什么。

  “买的,刚才去菜市场买萝卜,一个大妈卖我的。你猜花了几块钱。”谭雅萱笑着说道。

  一个大金戒子花了几块钱,这还真不太好猜。

  而且江成刚才为什么说‘又’弄了一个金戒子,是因为年前谭雅萱拿一袋苞米面跟逃荒的人换了一个金手镯。

  解放之前,普通人的确没有金银之类的东西,农民都穷的叮当响。但的确有一批人被清算,有些人把一些东西埋在各种地方。

  然后有不少埋东西的人出事了,后来这些东西被各种碰巧被人挖到。这些挖到东西的人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换钱,然后就在民间通过各种渠道分散开来。

  银行回收金银,但这些逃荒的,宁愿拿金首饰换一袋粮食都不去银行换钱。就是因为这些东西一般来历不明,去银行一般都被没收。

  “三块钱?”江成猜测道。

  “你怎么猜的这样准,就三块钱。”谭雅萱惊奇的说道。

  “超过三块你是傻子,但不是那些逃荒的人卖的,太便宜了人家也不舍得处理。”江成笑着说道。

  三块钱能在黑市买不少粗粮,其实花三块钱买这个金戒子,还没上次拿苞米面换金手镯划算。

  但是在这年头能换点金子或者买点金子的确很划算,除了逃荒的,也有日子过不下去拿金子换钱的。

  黑市的粮价上涨,定量又不够吃,一般情况下在城里家里只要有一个有工作的人,都能撑的住。但是谁要是病一下,或者出现什么状况,就会出现变卖点东西的情况。

  现在天气还有些冷,谭雅萱穿着以前在魔都旧货商店买的羊毛袄子,看上去还不错。她这样走到外面去,别人一看她的穿着就感觉她的生活条件好。

  所以谭雅萱出门去买菜,容易被人盯上。除了金子,上次还有问她要不要家具的。

  “喜欢儿子结婚,留着给儿媳妇。”谭雅萱把戒子放回口袋里说道。

  在魔都的时候,江成在旧货商店给她买了点金首饰,就是价格有点贵。谭雅萱也自己的项链和戒子,不会带这种老款式的金手镯和戒子。

  “江平才三岁多,你这就想着儿媳妇了,赶紧去弄饭吧。”江成回应道。

  他是真的佩服这个年代的女人,成家了基本也把自己束缚住了。年轻的时候生儿育女,还不嫌多。这到了中年可能又要操心子女成家的事情,然后带孙子孙女。

  基本上没有多少女人有那种自我的思想,吃饱穿暖儿孙满堂就很满足了。

  谭雅萱去买萝卜,为的是炖个肉罐头,午餐肉炖萝卜加点调味品也很不错。三个小孩了,加上谭雅萱又怀上了,如果不是能弄到侨汇券,江成想维持这种还不错的日子也很难。

  “行,江平和江安怎么没什么动静,你去楼上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谭雅萱点头回应道。

  “嗯,那两小子别又在搞破坏,还是女儿好,乖乖的。”

  江成说道,这年头什么东西都能成为小孩的玩具,是真的能折腾。在城里的小孩还算好一点,在农村的小孩,只要没毒的东西都是玩具。

  虫子,青蛙,小鸟,抓住了基本活不长,死的老惨了。青蛙能被小孩用根空心的草杆爆菊,然后吹气把青蛙的肚子吹的鼓鼓的。

  这小孩没动静才是最可怕的动静,一旦没动静,基本是在作妖。

  江成抱着江婷上楼,然后发现两小子钻在床底下在玩,不是江成上楼后,床底下传来喊爸爸的声音,他都不知道两小子钻床底了。

  反正衣服不要他们洗的,这两小子准备挨他们妈妈的揍吧。江成不动手打小孩,打小孩的事情都交给谭雅萱。

  家里的日子每天都是这样过,有几个孩子在,让江成也觉得很充实。

  很快就到了二月中旬,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开始为新的一年奋斗了。

  余开宏也在转交工作,陈于雄在今年担任汽车厂的厂长,想大展拳脚很难。的确有不少烂摊子要处理,能把内部的事情处理好就算不错的了。

  而年后又出现了援助的生产任务,阿尔巴尼亚过完年就开始要援助,汽车成了每年的必备援助品了。

  虽然援助的数量不算多,但也得看阿尔巴尼亚总共多少人口呀。一百六七十万的人口,算他每年有一定的人口增加,每年两百多辆汽车的援助,还有自行车和边三轮。

  他们都不用造车了,这人均拥有的车辆不比现在的昌城市少。

  年底的时候,老康还跟江成在猜测着玩,说年后厂里会不会又有援助的订单。江成也开玩笑说再有援助订单,车子给造差一点,节省点成本。

  但是只能开玩笑的说说,因为怕碰到脸皮厚的,白拿的东西还要对比一下是不是给他们的差了。

  这要是引起外交问题就不好了,等下阿尔巴尼亚说他们把中国当哥哥,当哥哥的就这样对待弟弟的。

  如今跟苏联的关系几乎要断了,西方又在进行封锁,真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我们国内都十分重视。

  可以说现在是勒紧自己的裤腰带在搞外交,除了阿尔巴尼亚,真正援助最多的是越南。另外就是朝鲜,刚果,老挝等国家。

  但是援助的国家当中,就阿尔巴尼亚脸皮最厚。既要又要,在自己的国内是一点都不规划,感觉需要什么了,就朝‘哥哥’开口。

  这搞的江成这个穿越者都羡慕的很,让他都幻想自己要是穿越一个小国,能当上外交官就好了。

  什么都不用做,就跪拜中国,当一个小弟。然后各种伸手要,你只要伸手,中国是真给呀。

第263章 纪录片

  六零年年后,魔都汽车制造厂就派人来昌城汽车厂了。

  要承接制造大众轿车的生产,魔都汽车制造厂还要学习技术,得要大众轿车的制造图纸,甚至顺带参观一下昌城汽车厂的生产线。

  对于转移生产的事情,江成是看的很开,但不代表厂里所有人都看的很开。所以对魔都汽车厂的人不算太友好,底层的人不知道上面的决策,但是汽车厂已经不对外招工普通工人了,这让很多职工认为是魔都汽车厂造成。

  实际上没有魔都汽车厂的事,昌城汽车厂短期也不会招工了。厂里的设备在不断升级,而且还跟电机厂共同在研发电动工具。

  就算不招人,昌城汽车厂的产量也会逐渐提升。一个二万四千多工人的汽车厂,平均产量却不高,不加班的情况下,产量才三万多辆。

  不过昌城汽车厂目前‘不务正业’的人比较多,光研发人员就有好几百人了。自身也加工很多零部件,不能算是单纯的组装厂。

  后世第二汽车厂四万多人,年产量汽车也不过二十万辆。而比亚迪有两个超级工厂,同比例的人数,大概产量是现在昌城汽车厂的二十倍。

  而小米工厂的话,就是单纯的组装厂,自动化程度很高,二千人的组装厂每个月就能有三万辆车左右。

  在江成看来,昌城汽车厂要是自动化高,二万四千人的工厂,产量翻十倍都不成问题。但是以现在的技术不可能实现,江成预计各部门精简一下,产量翻倍倒是没有问题。

  所以昌城汽车厂目前根本不需要招工,而是内部的工人要提升技术,扫除文盲才是真的。

  余开宏简单的跟陈于雄进行了交接,在二月底离开了汽车厂。老康倒是组织了一个欢送会,其实余开宏不是卡了江成的研发项目,认为有些技术的研发不合理,说不定也能相处愉快的。

  到了三月份,魔都汽车厂派来的人也回去了。他们有研发凤凰牌轿车的基础,然后在有现成的制造图纸和技术指导的情况下,要造出大众轿车不难。

  而且跟第一汽车厂一样,电子控制技术方面,只要不学集成电路制造和一些电子元件,只是学如何使用那些电子产品,学起来也很快的。

  这集成电路和电子产品,甚至硅晶体材料什么的。倒是出售的产量在提升,利润其实不小。

  魔都汽车厂在离开昌城的时候,跟昌城汽车厂达成了一个协议。那就是在‘上海-大众’轿车没有制造出来之前,昌城汽车厂依然负责所以的订单产量。

  等魔都汽车厂制造出轿车后,也是先暂时魔都那边负责国内的需求生产。昌城汽车厂负责海外的车辆生产。

  魔都汽车制造厂要把大众轿车的海外订单吃下,要建设不少生产线。就算很多零部件都进口,需要的时间也不短。

  魔都汽车制造厂倒是想从昌城汽车厂要一些技术工人过去,至于底层没有多少技术的工人却是不需要。

  对于魔都汽车厂的想法,江成只想说他们想屁吃。要是普通工人,直接让他们带走五千一万都可以。

  三月十二号,小雨。

  “江总工,郑副工。你们在忙事情呀。”

  “老王,看你这样子是有好事呀。”

  江成说笑着对进办公室的王启明说道,对于他称呼的郑副工,指的自然是郑可。她也已经晋升为六级工程师了,属于中级技术干部。

  这几年,江成设计的很多款式汽车都是郑可负责去实施制造的。而且她跟陆振华还一起独立设计过挖掘机,担任厂里的一个副总工不算什么。

  而且副总工也只是一个岗位名称,协助总工程师工作的。其他人如果不是有独立的项目,如果只跟从江成的安排,王启明要成为副总工早就可以了。

  不光是郑可升为了六级技术干部,最早一批来汽车厂的,李金生和陆振华也都成为了中级技术干部。

  李金生负责汽车模具制造,他的能力不能算顶尖,但是占据了先来的优势。除非是有模具制造设计能力超过他很多的,只是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很多项目都是由他去主导。

  而昌城汽车厂又因为车辆款式多并且样式好看,硬生生给李金生加了很多资历。比如大众车型的模具是他设计出来的,红星越野车,面包车,皮卡等等。

  他身为模具部门的负责人,就算不是他带头研发的模具,可能也是他参与了的。这履历拿出去很亮眼,而且昌城汽车厂也的确锻炼人,并不是说李金生完全是在混履历。他的能力也在这几年提升了很多。

  陆振华负责机械工程设计,现在汽车机械组装车间的布置都是他在完成。而且一直在带着团队研究机械臂铠之类的,他要是离开昌城汽车厂,去第一汽车厂或者现在的魔都汽车厂会很抢手。

  倒是跟江成最早认识的张工,现在只是一个八级工程师,也是因为在汽车厂跟着学习升级了一些设备。

  如果其他厂想升级一些设备,张工倒是可以去指导。但是他自身的创新和设计能力比较差,这几年也就升了一级。

  “彩色摄影机研制出来了,这彩色电视机可以派上用场了。”王启明说道。

  “还真是好事,可以让宣传部进行宣传,并且通知本地报社。”

  听到是彩色摄影机给研制出来了,江成是真的挺开心。

  现在可能不会用彩色摄影机去拍摄节目什么的,毕竟设备有限。基本上跟国外那样,早期的彩色摄像机都是录制一些广播的。

  并且可以录制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阅兵仪式和一些接待外宾的场面。

  “江成,要不要用彩色摄影机给我们汽车厂录制一个节目,看看能不能在电视台播放。”郑可也是有点兴奋的说道。

  电视机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新奇的东西,更别说是彩色电视机了。郑可是想看看自己和江成等人出现在电视里是什么样子。

  厂里有自己的电视机和摄影机,录制汽车厂的情况,就算不能在电视台播放。也可以在内部播放一下,甚至可以搞一个工厂内部的电视节目。

  江成听到郑可这样一说,也是眼神一亮。对呀,完全可以拍一个昌城汽车厂的纪录片,跟马云以前创业的时候那样,记录着他早期的一些经历。

  而且昌城汽车厂的发展史,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绝对很励志。

  “不错,找一个摄影师来派一部我们汽车厂的记录宣传片,就算不能在电视台播放。我们汽车厂加上分厂,还有合作的工厂,都可以播放一下。这记录片也可以邀请其他工厂和一些部门单位也参与进来。”江成兴奋的说道。

  现在麻雀已经被定为益鸟了,江成除了去电鱼,很少去打鸟了。以前用气枪打鸟,并不需要跑去山林里面,就城里的树上和房屋上都有麻雀可以打。

  拍一部纪录宣传片,这对于后世过来的江成很感兴趣。

  毕竟拍摄昌城汽车厂的纪录片,江成肯定是最主要的人物,由他来贯穿主线,讲述汽车厂的发展。

  江成还没有达到淡泊名利的地步,也想学后世的大佬都有自己的‘史记’。就连后世胖东来的创始人都有一些特殊的经历,比如捐款两万块给国家造航母。

  而江成完全可以借助纪录片给自己塑造金身,起码可以从他‘一腔热血’回国开始说起。

第264章 组织部谈话

首节 上一节 154/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