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祝仁按照早上的流程走了一套,找到了自己下午的考场。
往里面一看,乐了。
监考老师是熟人啊。
教室里面拿着金属探测仪正准备往南祝仁身上扫的年轻老师,不正是白庆华课题组里面的好运师兄吗?
南祝仁中午刷的考研真题都是这个师兄整理出来的!
“……”好运师兄看着南祝仁,眨了眨眼睛。
这种大型的全国性考试,在设立考场之后,一般也会在主办单位招募一部分的监考老师。
多数时候,这些监考老师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名额会发给在读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监考一天之后会有相应的补助,也算是勤工助学岗位。
之后笔试改卷说不定也会找学生来帮忙。通常情况下,这种名额会优先考虑贫困生,按照一张卷子几毛钱的绩效,一些改卷狂魔一天能赚好几千。
当然,考生不用担心监考老师为了钱乱改卷。因为试卷是交叉审核制,如果出现意外被评判为无效改卷的话,反而会扣钱。
“……请考生把双手打开,配合一下。”好运师兄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南祝仁,强行绷住了表情,开始走流程。
南祝仁乖乖配合。
叮铃铃——
很快,开考铃声响,试卷开始分发。
和上午的【理论知识考试】不太一样,下午的【专业能力考核】主要考核临床思维和实操能力。
选择题部分,通常会先呈现一个案例,然后根据案例让考生选择答案——这部分南祝仁也没什么问题。
南祝仁快速完成,很快做到了论述材料题的部分。
他定睛看过去——
……
【一位已婚男性求助者对你(咨询师)表达了强烈的喜爱之情,并提出希望发展咨询关系之外的私人关系,并承诺会支付高额费用。
请依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论述你会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并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伦理议题。】
……
只是做题而已,南祝仁绷住了表情,开始整理做题思路。
简答题和论述题部分的题目虽然也是以案例为根据,但直接回答案例有关的部分是不行的。
打个比方,如果案例中有涉及【反社会人格障碍】,那考生在分析题目之前,要先默写下【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和诊断标准,然后再分析材料中的患者符合了其中的哪几条;随后给出自己的治疗干预思路的时候,也要先默写出书本上相关的理论依据。
像是南祝仁这一题,就先需要默写与这个题目相关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
正常人谁会去背这东西?
不要说这种守则,就算是具体病症的诊断标准,平常的咨询师也很少能够如数家珍地背诵的。他们通常都是在做完咨询之后,再根据自己在咨询中的判断去翻书,然后再制定诊断标准。
“噗嗤……”
台上突然传来压抑的笑声。
监考老师手里也有多余的卷子,闲着无聊也会看一看,显然他们也是看到这道题而绷不住了。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其实也属于超纲的部分了,这个题目的本意可能就是为了拉分。
一般的咨询师,哪怕再怎么资深——哪怕是白庆华——面对这个题目,估计也要丢一半的分。
南祝仁也算是一般咨询师,他其实是裸考的。
他压根就没有复习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考到现在全凭自己的职业积累。
但另一种程度上来说,他又不算是“一般咨询师”。
他的实力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扫了一眼后面的题目,确定整张卷子只有这道题有这么难搞的部分之后。
南祝仁稳下心神。
【情绪重调】、【情绪重调】、【情绪重调】、【情绪重调】……
“咚”
在讲台上看乐子的好运师兄抬头,入眼的是头磕在桌子上后就没动静了的南祝仁。
他一下子迷茫了,这师弟……搞什么?
最近学习压力太大没睡好,导致在考场上昏过去了?
不是没可能啊……他还在考研来着。来靠这个资格证应该是老师的任务吧,老师也是乱弹琴……
坐在南祝仁身后的考生都有些惊慌了,不确定南祝仁到底是睡了还是什么急病发作了。
正当这个学生准备举手报告、好运师兄正准备下场查看南祝仁的时候,
下一秒,南祝仁又像是被打了一针肾上腺素一样弹了起来。
随后他的眼神露出一种迷茫,瞳孔短暂地失焦。
【心流状态】,启动
南祝仁第一时间抓起笔,下笔如有神。
南祝仁身后的考生、台上正准备下来的好运师兄、以及考场里面另外一个察觉到动静的监考老师,同时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
第557章 莫凯:这题我刚刚是不是刚做过?
不管是出于同门情谊还是出于监考职责,想了想之后,好运师兄还是从讲台走到南祝仁的桌前。
“同学?”好运师兄装作不熟的样子,轻声唤了一下南祝仁。
【心流状态】中的南祝仁心无旁骛,奋笔疾书。
头都没抬一下。
好运师兄:“……?”
这状态让人更加担心了。
“同学。”好运师兄压低了身体,以不会打扰其他考生的声音,用指节在南祝仁的课桌上轻轻敲了一下。
这一下终于把南祝仁的注意力抓了回来。
“同学,身体不舒服吗?”
南祝仁很快明白了好运师兄话里面的意思,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啊老师,刚刚突然犯困……”
他也装作不认识对方的样子,措辞很严谨。
好运师兄抿了抿嘴唇。就你刚刚突然失去意识然后又马上醒过来奋笔疾书的样子,可不是一般的“犯困”啊。
得亏你现在人在北都,要是往中国地图的右上角移一移,说不定都有人会怀疑你请大仙上身了。
话说有什么大仙是管心理考试的吗?
低声再次确认了一下南祝仁的状态之后,得到肯定的回复,好运师兄摇摇头作罢。
但是心里打定主意回头要跟老师好好报告一下。
应付完师兄突然的关心,南祝仁重新把注意力投入到这道“已婚男性来访者想用金钱发展不正当关系”的论述题里面。
一般的考生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可能还会想不同性别的咨询师面对这种情况可能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其实没有必要。
从出题的角度来讲,这道题考的只是单纯的咨询师伦理道德,考虑进性别因素反而有偏题的风险。
这题的解题思路其实还是比较标准的。
一、通过伦理守则,表明咨询师的立场。
二、分析具体的伦理议题。从这个题目来看,存在【双重关系】、咨询师可能的【经济剥削】,以及【咨询关系不对等】。
三、探究来访者行为的背后动机。及【移情】。
四、最后论述后续的咨询计划。是和来访者针对【移情】去探讨,还是及时果断地把案例转接出去。
南祝仁刚刚已经打好了框架,眼下继续默写刚刚在【记忆宫殿】里背诵下来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相关内容。
直接按照原文默写就有点太假了,这么短时间的背诵下来也不现实。
南祝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合的作答。
【1.心理师要清楚地了解多重关系对咨询的不利影响和潜在损害。不得与来访者发生任何形式的性和亲密关系,也不得给有过性和亲密关系的人做心理咨询。不得与当前来访者的家庭成员、伴侣、照顾者、监护人等发生亲密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利用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和依赖,不能利用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权威性影响谋取私利,进行情感或者经济上的剥削。】
【3.心理咨询师应清楚设置专业服务的收费标准,并且对来访者在相关方面做到信息公开。】
【4.……】
南祝仁洋洋洒洒地写着。
一道论述题,题目可能只有三四行,但分点答题却写了慢慢的一页答题纸,堪比一篇小作文了。
南祝仁揉了揉手腕。对于文科内容的考试来说,书写速度反而是最制约考生的,经常会出现答案在脑子里面,但是没时间写下来的窘境。
OK,这题过。
南祝仁把视线放在最后的一个大题上。
这才是正经的案例分析题。一般的考生最害怕、却也最是南祝仁好球区的题目。
……
【案例背景:
林女士,28岁,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因“长期情绪波动、身份感混乱及近期严重的自毁冲动”被其医院转介至你的心理诊所。首次会谈时,她迟到45分钟,身着昂贵但沾有颜料且不协调的服装,手腕上有新旧交错的浅表划痕。】
【主诉与现病史:
林女士描述自己长期感到“内心空无一物,像一个黑洞”,但间歇性会被强烈的、无法承受的情绪淹没,包括愤怒、悲伤和兴奋。这种情绪波动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通常与外界影响有关。
她的人际关系史极端不稳定,形容所有亲密关系都是“从极致的崇拜到彻底的厌恶”,并伴有对他人“随时会抛弃我”的强烈恐惧。
近一个月,因一场重要的个展差评如潮,她陷入深度绝望。她开始频繁出入高端酒吧,与陌生人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并深夜超速驾驶“以求片刻的清醒”。
一周前,在与一名仰慕者激烈争吵后,她吞服了大量止痛药(需急诊洗胃),但出院后第二天,她却为您精心挑选了一份极其昂贵的限量版画册作为礼物,并坚持您必须收下。】
【重要个人史:
家中长女。父亲是成功企业家,常年缺席,情感疏离且要求严苛;母亲是音乐家,情绪化,曾因“神经衰弱”多次住院。
8岁时被父母送至海外寄宿学校,描述那段时光“像被世界遗忘”。13岁开始有自伤行为(用橡皮筋弹手腕、掐自己)。
曾有2次短暂的心理咨询经历,均因“觉得治疗师愚蠢且无法理解我”而在3-4次后终止。
其艺术作品多以“碎片化的自我镜像”为主题。】
【问题:
1.请给出您的初步诊断,并列出至少三条核心诊断依据。注:此案例需与双相情感障碍进行精密鉴别。请详细阐述您的鉴别诊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