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384节

  邱医生终究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机会,因为刘警官很快接过了现场,带着南祝仁到一旁去了解情况。

  等二人结束对话之后,医生们都消失不见了,他们今天的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

  其他没什么事情的员工早就已经回了公司,有点事情的小前台直接被安排住院观察。

  白庆华让重晖开车,一行人慢悠悠地往学校的方向走。

  “你也听到了,医院方面会和我们对接几个来访者。”半晌之后,白庆华突然道。

  南祝仁点头。

  “但是我不打算交给你。”白庆华又道。

  南祝仁依旧点头。

  这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场事故而需要做咨询的医务人员,都和南祝仁有着或多或少的接触。

  尤其南祝仁还在现场力挽狂澜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也形成了一种【双重关系】。

  谁知道会不会形成什么【吊桥效应】之类的东西。

  不让南祝仁接手,是明智的选择。

  看到南祝仁明白这一切,白庆华点了点头。虽然知道这个学生会很懂事,但是该交代的事情还是要交代一下的。

  “不过如果之后这些医务人员在咨询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意外,需要转接的,可以先让我看看。”南祝仁又道,“可能的话咱们还是尽可能把案例留在自己公司里面。”

  这话说得毫不客气,非常自负。

  但是联想到南祝仁丰富的接锅经验,他说这话也貌似没有什么不对的。

  白庆华瞥了南祝仁一眼,没有多说什么:“行。”

  随后车厢内安静了下来,一行人默然无语地回到学校。

  南祝仁回宿舍学习,重晖回课题组分析数据,白庆华在接了几个电话安排了一些事情之后,回到了自己的电竞房。

  时间也在这里按下了加速键。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

  南祝仁手头剩下的长期案例都是比较正常的来访者,不需要他在现实中再予以什么支持;而由于学习,他每个月都只在第一周完成十个小时的咨询就好。

  这些咨询也都中规中矩,没有超出【心理问题】范畴的来访者,更没有足够激活【案例归档】的来访者出现。

  【月度目标】的奖励也不是值得反复去刷的类型。

  唯有公司年轻咨询师们的认知被南祝仁的工作方式又冲击了几次,有的人见多了之后就习惯了,有的人反而跃跃欲试想要学习。

  想要效仿南祝仁的年轻咨询师最后都在公司的厕所里面出现了,伴随的还有令人忍俊不禁的呕吐声。

  白庆华没有像翁娉婷一样,会在新咨询师入职的时候强制性地安排饱和询去试探员工的极限,所以这里的年轻人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据说他们的最高记录是一天七个咨询。

  这个纪录保持者的最后两个咨询,因为咨询质量过低而被遭到了投诉。

  波澜不惊中,几个月的时间又流淌了过去。

  时间到了十一月的第三周。

  清晨,南祝仁睁开眼睛,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背包。

  下楼,重晖已经等在了门口。

  “走吧。”大个子师兄朝着小师弟招招手,“我带你去考场。”

  今天,是最后一次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考试的日子。

第556章 真心希望这些考题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算了,想想就好

  今天的校园内部,来来往往多了不少打扮各异的人。

  有不少从学校的宿舍楼出来的学生神态的模样,他们的表情还算是比较轻松,毕竟这次考试的考场就设置在本校,主场作战,优势不少——最起码交通方便,可以多睡一会。

  但是更多的,还是三四十岁职场打扮的人。

  他们的表情相较之下就严肃了很多。

  和象牙塔里面的大学生比起来,打工人更明白证书的重要性。

  更何况,这次考试是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最后一次考试了。如果失败,那么前期投入的所有金钱和时间成本就全部打了水漂。

  当然,下半年的咨询师考试如果在正式考试不通过,几个月之后其实还有一次补考机会的。

  不过就像是NBA的季后赛一样,能够4:0把对面横扫,就不要搞到3:3最后要抢七大战的程度。虽然观赏性更强,但实在是太折磨人。

  人生没有观众。

  如果你自己是个人生乐子人喜欢玩极限,那就另算。

  重晖把南祝仁送到考场口之后就挥手告别,留下一句“加油”后就转身离开。

  被临时征用做考场的教学楼此刻还拉着警戒线。大约在十分钟之后,伴随着一阵考试入场的铃声,警戒线很快被收走。

  南祝仁走到门口的指示牌前,根据自己的考号确定了自己的考场教室,很快找到了地方。

  上交准考证、签到、金属探测检查……完成一系列的程序之后,南祝仁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和周围人紧张的表情不同,南祝仁满脸轻松。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作为一名心理学本专业的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其实是很容易的。

  二级的职业考试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知识考试】、【专业能力考核】和【综合评审】。

  其中【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都是笔试,在一天之内的上午、下午分别进行测试,等笔试成绩出来并且合格之后,再按照通知参加【综合评审】。

  眼下南祝仁的考试科目便是【理论知识考试】,主要考察《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六个部分,以及一些额外的相关技能知识。

  这部分的考试只有选择题,总共125道,25道职业道德题,100道专业理论知识题。

  这一部分——南祝仁根本没复习。

  是的,没有复习,因为根本不需要。

  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就行。拿到证之后,80分通过和100分通过并没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这一科考的都是选择题。如果有论述知识的话,那一些条例框框的东西还要背一背,但选择题——如果南祝仁不会做,那这么多年的咨询就相当于是白干了。

  考卷下发之后,南祝仁第一时间扫了一眼所有的题目。

  然后露出了歪嘴龙王式的微笑。

  【一位高中生求助,主诉最近3个月成绩大幅下滑,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感到“大脑一片空白”。自述压力很大,担心考不上好大学对不起父母。伴有心慌、手抖和失眠。

  问题:导致该求助者注意力困难的最可能原因是?

  A.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B.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C.重度抑郁发作(MDE)

  D.学习困难综合征】

  这题目的难度稍微大一点,甚至可以算是整张试卷最难的那种题目,那种光靠背书的考生乍一看可能还真的要懵一下。

  但对于南祝仁来说是小意思。

  先读题干,问题中已经额外点出了“注意力困难”这个症状。

  一个症状,可能是好多种精神疾病的呈现方式,比如【抑郁】和【焦虑】,这两个症状就广泛地出现在大量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中。

  因此需要进行特定的分析,尤其是病因的分析。

  南祝仁开始思考。

  选项A【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通常是发育性问题,是从小就有的,而非近期出现。案例中“最近3个月”是关键,排除。

  选项C【重度抑郁发作(MDE)】:抑郁确实会导致类似“思维迟缓”的认知功能受损,但其核心是心境低落、兴趣丧失,注意力困难是只原发症状的一部分,而且题干中的高中生也没有【抑郁】相关的症状。

  选项D【学习困难综合征】:这就不是一个标准的诊断名称,单纯的干扰项……

  所以正确答案是B【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以焦虑为核心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是由于过度担忧和思虑占用了认知资源,导致“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同时这个注意力困难是继发性的。

  解题线索在于“压力很大”、“担心考不上大学”、“心慌、手抖”这些明确的焦虑症状群,表明注意力问题是焦虑所导致的。

  当然,就这个题目来说,患者的【焦虑】还不太“广泛”,直接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但是对比起其他过于离谱的选项来说,这算是最合适的答案了。

  考试嘛,选择题嘛,就是这样。

  南祝仁在心里默默地评估:这次的出题人不太行啊,题干不够严谨……

  靠着自己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南祝仁刷刷地答题,90分钟的考试,他几乎只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完成了答题。

  甚至都没有用上【心流状态】。

  在用2B铅笔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之后,南祝仁很快举手示意:“老师,交卷。”

  “……”

  “???”

  其他连一半都没有写完的考生都震惊了。

  不是哥们,你专门来搞人心态的?

  考试的时候最讨厌你这种人了!

  ……

  没有管考生和监考老师的反应,南祝仁在获得允许之后,自顾自地离开考场。

  离开教学楼的时候,他甚至有些惆怅——可惜职业资格考试不是高考,外面没有记者。

  不然这时候如果有个记者过来采访一下自己这位第一个出考场的考生感受的话,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放在小说里面估计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爽点。

  可惜了,当初高考之前怎么就没有获得外挂呢?

  回到宿舍,南祝仁没有看职业资格考试的复习资料,而是回头继续刷考研的真题。吃过午饭之后,还睡了一会。

  这就是主场作战的优势。

  外校的考生这个时候会比较麻烦:因为上午和下午考试的时间很接近,去除掉用餐时间之后根本没有多少空档留给通勤。

  因此这个时候,可以在学校的躺椅、图书馆、各个大楼的阴凉处看到各式各样的考生,他们或是拿着复习资料念念有词临时抱佛脚,或是直接就近席地而卧补充精神。

  场面堪比春运时候的火车站。

  这些人要么是年轻一点的职场人,要么就是外校过来的考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母校还是挺好的,在大型考试的时候都能够作为主办方,能够省不少事情。

  倒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职场人稍微舒坦一点,开车过来的直接睡车里,没开车的可以就近找咖啡厅坐一会。

  也算是带动周边消费了。

  短暂地休息时间很快过去,下午考场开场十分钟前,南祝仁依旧临近踩点到达教学楼外。

  到了下午,考场会重新分配,监考老师什么的也会更换,目的是防止作弊。

首节 上一节 384/4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