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赫特笑了起来,也佩服陈光良起来。
此时的陈光良已经47岁,但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多岁,确实算得上年轻。
稍后,陈光良说道:“沙赫特先生,不满你说,我这次来德国找你,是有一个合作的项目,和你!”
“喔?请讲”
陈光良说道:“我听说德国的宝马公司碰到麻烦,所以我想投资它。只是投资!”
1956年宝马亏损600万西德马克(约150万美金),之后财务危机不断,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沙赫特思考一下后,说道:“宝马的大股东基本都是银行家,也确实遭遇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只不过这毕竟是德国的汽车工业,陈先生作为海外投资者,很难!”
陈光良当即说道:“所以,我才想和你合作。我们可以合资成立一家公司,以这家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
沙赫特问道:“陈先生如此看好宝马,要知道德国的汽车业中,奔驰独占鳌头,其次是奥迪而此时的宝马,确实问题很严重。”
“我一直钦佩德国的工业精神,我相信未来的世界中,德国的汽车产业会超越美国。所以,既然宝马也是德国的品牌,困难只是一时的。如果沙赫特先生愿意合作,我相信这会带给你家族庞大的收益。”
很快,沙赫特被陈光良说服,他其实挺佩服陈光良的。
从一些事迹中,他也发现陈光良当年在三十年代,也为民国政府解决了一些经济上的麻烦(进口白银、白糖、招商局等)。
“好,我愿意和陈先生一道投资。”
达成一致后,双方决定成立一家‘基金公司’,表面上是以沙赫特为代表,实际上沙赫特只占三成股权。
很简单,沙赫特的财力不济!
而投资宝马公司也很简单,那就是马上在市场上收购宝马公司的散股,待持有一定的数量,沙赫特则进入宝马公司的董事会。
最后,就是说服宝马公司董事会发行新股,一举夺得宝马公司的大股东宝座。
而陈光良的代表,实际上也是奥黛丽赫本,他并不打算亲自持股。
结束德国之行后,陈光良和奥黛丽赫回到伦敦。
目前来说,奥黛丽赫本的事业虽然分布在美国(奥黛丽玩具)、摩纳哥、英国、德国等,但主要还是居住在伦敦。
两人已经拥有两个儿子,长子陈文欧今年已经6岁,次子陈文西今年则4岁不到,平常自然也生活在伦敦,由外婆照顾居多。每年,奥黛丽赫本会带两个孩子去香港,度假一段时间。
“艾拉,你好!”
奥黛丽赫本的妈妈艾拉,一见面假装抱怨道:“陈,你的两个孩子实在太聪明了,我已经回答不上他们的问题了。”
陈光良抱了一下艾拉,说道:“看来你挺喜欢带孙子,要不我们再生一个!”
艾拉脸上一喜,说道:“那真是太好了,不过我希望这一个是女儿。可是我所了解到的,你的子女中,儿子比例非常大,这是什么手段?”
陈光良笑道:“我就两个女儿,但现在有9个儿子。我也不太懂!”
实际上,他还有两个‘私生子’也是儿子,由日本人司叶子诞下。
“厉害”
艾拉只能丢下一句话。
随后一家人高兴的团聚,陈光良也趁机和两个儿子说说话,联络一下感情。
不一会。
奥黛丽赫本换上‘公主礼裙’,出现在众人面前,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这是一种情趣,只有艾拉这个成年人明白,这个男人太会享受了,自己女儿可是什么都依着他。
当然跟着这样的男人也不错,奥黛丽赫本在摩纳哥,比起王妃格蕾丝还知名度高,因为海水浴场就是摩纳哥的主要经济,欧美富人贵族都知道海水浴场的有一位漂亮的股东或老板。
在和奥黛丽赫本跳舞的时候,她趴在陈光良肩膀说道:“亲爱的,你就这么喜欢公主?据我所知,你和玛格丽特公主是朋友!”
“别闹了,我做事还有分寸,有些女人是不会惹的!”
“嘻嘻,没想到也有你怕的!”
在奥黛丽赫本眼中,自己的男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所以哪怕是玛格丽特,也没有其身份高贵。
是夜,两人自然免不了一场大战,如今的奥黛丽赫本,身材虽然较小,却非常健康。
哪怕是长达一小时的鞭策,她也迎合得了!
第426章 兵强马壮
结束欧洲之行后,陈光良来到美国。
他先是带着妻子蒋梅英和儿子陈文锦,在超级游艇上,招待了肯尼迪夫妇,为儿子陈文锦在美国发展扩展人脉。
陈光良在五十年代初中期,便结识了肯尼迪,他和丘~吉尔都是‘英美号’超级游艇的常客。
当然和这些政客的交往,陈光良都比较谨慎,也没有太多的利益往来。不过在关键时刻,却是可以派上用场,例如当初收购香港航空,丘~吉尔就出过力。
至于和肯尼迪的交往,目前依旧没有派上什么用场。
“陈先生,你有多少船只?”甲板上,肯尼迪享受着翘起二郎腿,好奇的询问道。
“100万吨吧”陈光良平淡的说道。
肯尼迪尚未回答,其妻子杰奎琳说道:“偶买噶,你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船东吧?”
陈光良谦虚的说道:“我的船队有不少二手船,所以应该还算不上。”
虽然如此,但依旧震撼了肯尼迪和杰奎琳。
事实上,1957年后,环球航运的船队增长很慢,主要是购入二手船为主,另外环球集团有着上亿美金的现金流。
至于什么时候造船,陈光良预计明年是个好时机,毕竟今年的航运已经走下坡路,明年就是航运寒冰期。
肯尼迪随即说道:“如果说美国和英国是第一代航运强国,那么希腊、日本算是第二代,香港应该也算得上二代。”
陈光良回道:“香港应该算二代半,比希腊晚半代。”
这是事实,目前香港的大船东中,环球集团以绝对的优势领先,断崖式的领先,其他像是董浩云、赵从衍、包宇刚等,只能算是小船东,在世界航运里是这样的。
肯尼迪说道:“没想到,美国这么快失去航运和造船产业!”
航运业转移,造船业也全线溃败,无疑有些让政客感到失望。
陈光良笑道:“以自由轮为例,美国船员觉得上面条件恶劣,但我们香港的海员则觉得上面是天堂,设备齐全。这是一种产业转移,也是美国产业升级的体现。”
大家聊的范围很广,期间肯尼迪主动询问陈文锦道:“George,你在美国从事什么事业?”
这一次陈光良将儿子带来见他,肯尼迪也明白里面的深层含义。
这个狡滑的华人,意图打造一个遍布全球的家族,显然野心不小。当然,他依旧选择和陈光良交往,因为可以从陈光良这里听到一些远东的事情。
“成立了一家地产企业,正在加州旧金山开发了一个购物中心!”
“很厉害呀,你应该才20多岁,居然已经可以独立做事。”
“24岁了,我大学已经毕业三年,哈佛毕业的。”
“那我们是校友”
一切进展很顺利,当肯尼迪听说陈文锦找了一个加州议员的女儿做女朋友时,更是热情了起来。
这充分说明,陈文锦是在本地发展。
两天后,陈光良、严人美来到旧金山,考察了陈文锦正在建设的亚马逊购物中心。
“父亲,这个地盘一共是59000平方米占地面积,通过融合购物、餐饮、文化为一体的购物中心为此,我们还准备在周边开发了住宅公寓,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陈文锦介绍的很认真。
这是一幅比较空旷的土地,如果是在香港,陈光良一定认为太偏僻。
但这里是美国,购物中心普遍都不会在市中心。
因为购物中心本身就是一个‘聚群效应’,其次美国家庭拥有车辆比例很高。
“这附近拥有多少人口,你觉得这个项目能辐射多大的范围?”
陈文锦详细的做了工作报告,心中很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在1956年,美国真正意义的第一家购物中心——南谷购物中心开业,拉开了美国购物中心的历史。
而陈文锦在1957年,就组建地产企业,然后募集资金,筹建了这个亚马逊购物中心。
目前,陈文锦占这个项目的60%,其余40%有陈光良的人脉,也有陈文锦的人脉。
不是陈文锦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是他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在美国的人脉。
“它是面向整个旧金山,我们是做旧金山最大的、最先进的购物中心,是地标性建筑模式。”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好小子,有野心!”
第一座亚马逊购物中心的设计,陈光良也参与了一些,主要设计方是美国的一家知名设计公司。
预计在1961年开业,这期间陈文锦主要就是做这一个地产项目,因为只有这个项目成功,才代表着他的经验充足。
接下来,陈文锦就可以在商业地产中大展拳脚。
当然,陈文锦还在做证券和风险投资,总之事情还挺多的。
考察结束后,陈光良没有见陈文锦的合伙人,他将这个儿子扔在美国,就是锻炼来的。
主意,他可以出!
资金,他可以出!
人,他就是不能出自己。来考察,就是看看进展而已。
如果失败,那就给钱继续再来。
当然在地产领域,陈文锦想不成功也难!
现在美国在建的购物中心不少,甚至在去年,美国还成立了购物中心协会。
但,唯有陈文锦在建的亚马逊购物中心,才是在做品牌,做连锁。
回到旧金山的别墅,女儿陈乐怡也从大学里请假来团聚,一见面就挽着陈光良的胳膊。
“爸爸,我想你了!”
陈光良顿时心都化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陈乐怡是他唯一的女儿,可谓家族的掌中宝。
而如今这个掌中宝,也是20岁了,遗传了父母的长相,非常的清纯美丽。
“好啦,都多大了,还想着撒娇呢!”
“我再大也是你女儿是不是?”
“是是”
一家四口齐聚在这里,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蒋梅英这一房,长子陈文锦今年24岁,长女陈乐怡今年20岁,次子陈文骅今年16岁,而幼子陈文海才6岁。
随意目前来说,在美国创建事业的就是陈文锦。
坐下来后,陈光良询问道:“乐怡,还有两年时间毕业,你有没有打算?”
她是名牌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找工作是不难的,当然陈光良希望她加入家族企业。
“我当然是加入妈妈的企业中,帮妈妈打理财务了!”
蒋梅英手中有家投资企业,资产将近6000万美金,投资项目包括地产、证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