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F基金会在双十一前夕抛售了阿里的股票,而随着大促成绩的验证,阿里股价开始一路走低,已经从115美元的高点跌到了105美元。
尽管余凯觉得是不是还能再逢低买入,但这个想法已经被俞兴明确的否决了,认为还可以再等等。
总而言之,先是阿里,再是比亚迪,他现在真觉得俞总在炒股方面是有一手的。
“运气而已,主要是我不认为这是过山峰过来做空。”俞兴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不然,也不敢就这么砸进去2500万美元啊。”
余凯尊重盈利,俞总说不是,那就不是。
只是,他还是难免咋舌,俞总觉得不是过山峰,但万一判断错了呢……
哎,只能说,俞总这一手胆大操作确实让人无话可说。
俞兴不觉得这次操作有什么太多值得聊的,转而和余凯聊了会他创业的进展情况,最后挂电话的时候嘱咐道:“买股票的事就别和别人说了。”
他想起上次“临港小股神,碳硅巴菲特”的玩笑就是被对方泄漏的。
大嘴巴的余凯满口答应。
他挂掉电话,又浏览了一会仍旧在讨论比亚迪情况的百晓生论坛,再看俞总在里面的分析,不由得心驰神往。
余凯忍到晚上,终于还是和自己的合伙人聊起小股神的操作,但嘱咐了对方不要把消息透露出去。
深夜时分,加班的媒体始终没等来空头之王的露面,转而倒是有新的消息传出来。
据说,引起这次暴跌的源头是资金面的问题,是某位持有比亚迪股票的富豪大户因为补仓不及时被券商强制平仓,继而在港股的机制下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形成了恐慌性抛售。
这种理由……
百晓生论坛对此将信将疑,总觉得是用来掩饰空头袭击的。
然而,随着董事长王川福要增持股票的消息传出,大家对于之前的消息多出了一些信任,但仍旧觉得太过荒谬……难道就因为这样让市值蒸发了那么多?
暴跌次日的下午,有消息指出碳硅集团董事长俞兴在昨日下午斥资2500万美元抄底比亚迪,这个消息再次让市场信心有所回暖。
百晓生论坛对于俞博士“买了点”股票的规模十分愕然,这是特么的多相信他自己的判断才这么下手啊……
以及,部分被“蛊惑”抄底的用户则纷纷发帖表示遗憾,只是尝试买了一些,没敢下重注。
第二天交易日结束,随即便是周末两天的休盘,相关消息必然能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反正,空头之王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
俞兴在这天晚上接到王川福的电话,听到了对方的感谢。
他很客观的阐述了情况:“王总,这没什么好谢的,我这边就是需要一笔更多的资金,正好碰见你那边的机会,如此而已。”
“俞总,不管是那天的买入还是你这个消息的出现,都是支撑啊。”王川福也很客观的继续感谢,“更何况,你还在百晓生上面为我们发声,俞总,真是特别感谢。”
俞兴有这样的机会,也就进一步求证这次暴跌的情况。
王川福透露的消息与之前流传的一样,就是大户所造成的连锁问题。
他又说道:“也怪那个过山峰,它今年疯狂做空车企,我们这个情况正好碰上,肯定也跟着承压了。”
俞兴“嗯”了一声,换了个话题,继续聊了聊自己这边的进展以及比亚迪新车的上市,“唐”将会在下个月20号官宣售价并开放部分预售。
比亚迪最终把它的价格定在了普通版预售30万元,极速版预售60万元。
俞兴听到这个价格,感同身受的说道:“这个市场不好打啊,得看大家的接受度了。”
王川福是同样的心态,而且,上次被俞总过来交流车型情况,他现在心里更多了些忐忑。
截止到今天为止,从没有自主品牌在这个价位卖好过。
俞兴结束与王川福的通话,对于DLF买入的资金更觉稳了,虽然股价受到影响不会立即回暖到之前的高点,但随着市场情绪的最终缓解以及比亚迪在新能源上的动作,这次投机时间一定不会太久,也就不会影响DLF基金会的正常需求。
周末两天一切顺利,仍旧期盼着过山峰露面的部分媒体彻底失望,也基本认同本轮暴跌的荒谬理由。
周一中午,俞兴见到了来访的徐欣。
徐欣近期忙着出差,连一切必要的程序也是由别人出面,这次来临港除了看“九州”的最终车型与销售安排,也提到她对短视频市场竞争的观察。
她没有谈阿里和企鹅,反而提到了不太有存在感的快手,提到它的日活。
快手的日活已经超过800万,这个数字远超饱受舆论重视的抖音,而因为不清楚“乐音”和“微视”的数据,无法和它们比较,但应该也是领先的。
今日资本正在接触快手,所以,当徐欣第一次明确知道快手数据时,确实被深深震惊了。
作为和微视同样最早做这个市场的软件,它在今年年中彻底砍掉之前的GIF版块,成为一个纯粹的短视频APP,而依托先前的用户,累计注册已经达到1亿。
尽管累计存在大量水分,快手这样的体量和日活还是让人炫目。
徐欣考察结束之后再想着快手的差异化竞争,忽然生出一个念头,难道最后是快手要和阿里、企鹅、碳硅三家之中的胜者决一雌雄?
“快手很下沉,它那个日活的统计可能也和我们不同。”俞兴告知了抖音的日活数据,“我们目前的日活超过400万,昨天我还问小颖,最高能到420万,28%的比例相当高了。”
抖音目前1500万用户,420万日活,表现十分不错,而这种比例还是因为部分导流渠道的质量不够高。
相较于快手的注册1亿,日活800万,比例8%,如果两边都挤一挤水分,或许能上升到15%左右,也有理由相信不会超过抖音,同时,两款软件的发展时间也还相差很多。
徐欣听完俞总的一番分析和推测,心里的惊讶算是消解很多。
她沉吟道:“不知道乐音和微视到底怎么样。”
“肯定不会有我们高的。”俞兴对于这一点很自信,“1.0微视导了5000万用户,春节又把日活注水到4500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看刘炽平这次主导2.0的微视,肯定是狠狠挤水,没有搞那些乱七八糟的数字领先,乐音情况比较特殊,微博那些流量活性也许也挺高,但我们认为,它已经有点靠近1.0的微视了。”
1.0的微视问题很多,不然也不会做到5000万用户又忽然崩溃。
因为邢宏宇跳槽到了临港,俞兴对这些数据很清楚。
俞兴聊了聊对手,再次回到抖音自己身上,说道:“得看春节的裂变机会到底能把握的如何,他们现在的信心倒是很足,明年的智能机又更多,市场都在飞速发展。”
就在这个月,4G牌照正式发放,而依赖于正式发放前的测试和部分城市开放,国内4G用户实质已经超过9000万,像苹果5S、小米4、华为meta2等乃至酷派F1这种4G千元手机也早就上市,而明年必然更加火热。
这种硬件基础的快速渗透自然与软件市场息息相关,将会继续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524章 我杀我自己
微信当年发展曾经碰见一个很现实的上限问题。
智能手机不够多,诺基亚等手机又难以支持。
如今对于短视频来说,智能手机是够多了,按照艾瑞咨询等第三方机构的调研,2014年1-11月的4G手机出货量已经达到1.4亿部,但受套餐及流量费用影响,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还不足10分钟。
有意思的是,按照抖音对用户行为的追踪,白天和晚上的使用时段明显更多,中午和傍晚则显著减少,再细化到由Wifi万能钥匙导流来的用户,他们在中午、傍晚的使用比例反而又高于其他用户。
抖音内部的判断就是,白天能蹭公司网,晚上能用自家网,中午休息或者傍晚下班则因顾虑流量费而减少了使用。
至于Wifi万能钥匙侧的用户,他们在中午和傍晚更倾向于通过Wifi分享使用抖音。
国内目前对于提速降费的呼声很高,也看到一些上面的回应,如果明年能够有效达成,考虑到4G基站与Wifi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抖音对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的目标是提高到20分钟。
俞兴对于明年的4G与短视频发展是相当乐观的。
这不光是因为快手“曾”用下沉打法成功过,也是因为现有4G发展的特殊情况。
国内在4G牌照正式下发前已经拥有超过9000万的4G用户,其中占据90%的又都是移动用户,因为需要保护和优先发展自主研发的TD-LTE标准,移动已经先跑了一段路,而随着竞争的解禁,联通和电信也必然要在4G赛道上大力追赶。
随着运营商的发力,再加上智能手机品牌的出清淘汰,明年的4G用户极可能会超过3亿。
俞兴甚至觉得,3亿都估保守了,小米已经推出红米,华为已经推出了荣耀,明年的4G普及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数百元价位的产品。
虽然智能手机大发展,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等品牌的屏幕都有720P乃至1080P的分辨率,但受限于带宽,抖音今年和竞品对于流量的处理都是类似的。
包括快手、秒拍、微视等等,大家一般都是360P的默认清晰度,能够在200-300kbps码率下实现流畅观看,单条15秒视频消耗的流量大约450-675KB,而根据机型还会提供480P选项,码率控制在300-500kbps,流量消耗约 675-1.125MB,能够兼顾画质与成本。
碳硅数据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既能根据用户的网络情况及时调整分辨率,也在视频压缩技术方案上一直在进一步优化,比如,针对舞蹈类视频增加了运动补偿,减少动态模糊,音频上也采用AAC编码和码率限制,甚至还留出了仅保留单声道的选择,可以进一步节省流量。
抖音在分辨率这方面的判断是明年下半年可以做480P的默认,而等到支持H.265的设备更加普及之后就能进一步为高清化的720P铺路了。
徐欣听俞总聊了很多,既有对当下工作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等到这天晚上回到家里,她琢磨着白天听到的种种情况,再在手机上一一上手抖音、微视、快手、秒拍等短视频产品,也就开始留意各自软件上的诸多细节。
微视有360P默认,快手没有关闭声道选择,秒拍好像不能动态切换码率……
“嗯?乐音为什么……”徐欣把玩到乐音的时候习惯性的浏览各种设置,忽觉奇怪,“乐音默认就是480P啊。”
她思考了一会,把这个发现带着疑问用短信发给了俞总。
“是啊,480P也能做,但我们做了不同范围的A/B测试,360P的次日留存率要高出来10个点。”俞兴回复的很快,没有谈乐音,只是谈自家在这方面的决策理由。
徐欣盯着俞总的短信看了好一会,又再次体验阿里的乐音,心里出现一个判断,阿里的技术水平肯定是有的,但它到底能不能老老实实为用户服务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回看微视,觉得反而是企鹅可能已经在1.0版本踩过坑又反思了,这方面的表现更好一些。
徐欣陷入思考,技术与市场的适配问题很容易被忽略,这会成为短视频竞争里的决定性因素吗?
她心里忽然又想起另外一家碳硅,“九州”同样是很重视用户体验的。
良久之后,徐欣自言自语:“傲慢,是傲慢。”
然后,她听到旁边冷不丁的传来搭话声。
“什么傲慢?谁傲慢了?”
李松翻着文件,随口问了句。
徐欣吓一跳:“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天天神出鬼没,不知道在干什么!”
“啊?”李松有点委屈,自己又不是钻墙钻回来的。
“是阿里,说起来,阿里确实是第一次‘自主’的做内容和社交平台。”徐欣的注意力迅速回到自己的思考与判断之上,又谈了谈今天与俞总的会面,以及产品的使用细节。
李松这么一听便笑道:“我要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我也傲慢啊,他临港算老几,不过是卖软件求生的草根罢了,他企鹅算老几,即时通讯就被干走一半,其它的像什么微博,不过是我的流量池,快手之流还在土里刨食,又能算什么?”
“我要是阿里,那肯定要一统国内电商市场,放眼全球与谷歌、脸书之流争雄。”
徐欣听着丈夫略显夸张的语气,怔了一会也不由得点头赞同,没有公司是完美的,傲慢也好,大公司病也罢,就乐音目前的表现来看,尽管表面数据不会差,但后续确实要打个问号。
“哎,你今天去临港怎么没说一声啊,你要是说了,正好问问他对360和酷派合作做手机有什么看法。”李松有些遗憾,他虽然近期一直在挖掘乐视的情况,但对于最初尝试做空的360也有余情。
徐欣斜了眼丈夫:“你怎么不直接问?”
李松摇摇头:“临港那么忙,汽车要上市,短视频也在疯狂竞争,我之前就麻烦他很多次,现在都不好意思打扰了。”
徐欣拿过手机:“没事,我好意思。”
李松刚要点头,忽然反应过来:“你好意思,你用自己手机啊,你拿我手机干什么?”
但他终究还是半推半就的看着老婆用自己的微信给俞总发消息。
就在这个月16号,360和酷派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前者投入4.09亿美元获得45%的股权,双方将会共同运营手机品牌“大神”。
这被视为360再次试图向硬件与线下跨界扩张的标志。
360这么搞不是第一次,它在2012年就和阿尔卡特、华为等手机厂商合作做特供机,但一直没有产生什么反响,如今“贼心不死”倒也不是那么让人意外。
只是,相较于以前搞特供,这次投入巨资的成立合资公司似乎更能彰显决心。
李松很想听听俞总对这件事的判断。
很快,俞兴的回答就过来了。
“肯定做不成啊,智能手机本身竞争就愈演愈烈,一个搞软件的,一个搞硬件的,只会同床异梦,360就是想找代工厂,酷派肯定不会甘愿这样的定位,这种互联网公司和传统手机厂商的媾和压根不可能成功。”
俞兴用闲聊的语气给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判断。
李松和徐欣面面相觑。
俞兴又发了第二条语音:“再说了,看360过去搞的这类动作就没成功过,实在没有理由相信它这次能有突破,等着吧,肯定是一地鸡毛。”
李松听着最新的回复,心里又转起了关于360的小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