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抖音明年还没有商业化的规划,既不会让用户消费,也不会推出广告,一旦更改合作模式,将会分无可分,但这种事自然是酷派不会知道的。
钟志凌不得不佩服师兄这个脑子,这真是“以人制人”彻底入脑,转个念头就冒出来应对的方法。
恶人还得恶人磨啊。
他在心里稍微品鉴了师兄的策略,补充道:“过了明年,酷派的光景也未必能好了,听说它销量有6成都是依赖运营商的渠道,但工信已经出政策了,要求运营商削减营销费用。”
酷派有60%的销量是与运营商合作的订制机,恰恰又因为过去依赖这种省事的渠道,它线上的运营与线下的经销渠道都比较薄弱、混乱。
一旦运营商渠道出现问题,这个品牌面临的将是愈演愈烈的手机市场竞争。
“明年是很关键的,如果一年时间里分不出高下,恐怕后面就比较难,所以,该花花,融到的钱都打到需要的地方。”俞兴表态,“如果预装内置市场再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可以先按照这种方式来处理,你不仁我不义,也没什么好说的。”
钟志凌点了点头,本来是两边合作愉快,碳硅数据这边走量,但考虑到预装市场也比较激烈,这种与酷派等厂商的合作也有适当的空间,但现在被对方拿着竞争要挟,也就只能这样了。
“鹅厂是真的浑身解数都弄出来了。”俞兴在窗边往南眺望,仿佛瞧见刘炽平坚定的决心,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
不管鹅厂之前有什么内部掣肘,从目前遭遇的多方面的情况来看,企鹅总裁已经彻底汇聚多方力量,试图推进微视的发展,并遏制对手的增长。
钟志凌笑道:“但抖音的增速还是挺不错的,我看三家软件的内容输出,还是抖音的更全面更活力,乐音接入微博流量,全力发动明星资源,还做了类似的热榜,那些粉丝打榜真挺疯狂的……”
他啧了一声,重复并强调道:“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疯狂,但我用乐音刷短视频,十条里至少有一半是打榜的视频,还要拼什么评论量、转发量之类的东西,简直和微博如出一辙。”
“至于微视,我觉得它是真有东西的,兴哥,我觉得企鹅在娱乐内容方面有积累,只是还没做好内容的转化与分配。”
阿里是做电商起家,微信又是与微聊亦步亦趋,而且,它很大程度上也偏向工具性,现在自己动手做乐音,接入微博简直如有神助。
企鹅毕竟做了很多年的社交和内容,相关经验和储备都更足,但内部战略反复变动,技术算法又是临时上阵,也就出现钟志凌所体验的“转化和分配”。
“大厂嘛,绝对值得尊重。”俞兴微微摇头,“给企鹅时间,它肯定也能把技术算法适配出来,而且……”
他叹了口气:“我也确实没想到,企鹅对临港的重视程度有这么高。”
微视的复活,微视的转向,微视的烧钱,这都比想象中更快。
钟志凌笑道:“兴哥,这就是对你的尊重啊。”
俞兴摊手,他之前提到蔡崇信直接了当的“尊重”,企鹅显然也一样,并且,可能还带着点积怨。
两人又聊了一会碳硅数据与抖音,钟志凌没出办公室就先把应对方案打电话告知飞去酷派的副总裁冯景福,转而又询问碳硅集团对于新车上市的筹备。
“千头万绪。”俞兴踌躇道,“但被阿里和企鹅这么一袭击,本来觉得非要亲力亲为的事,好像不用我也行,大家都很奋力,就看市场的接受度了。”
短视频的竞争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好在碳硅集团的工作已经完成大体脉络,现在就是接受考验之前的细节。
他说到这里,想到今天开会讨论的事,对师弟说道:“我们今天讨论了碳硅集团从明年元旦开始施行的年金制度,你觉得碳硅数据有没有这个必要?”
“年金?”钟志凌迟疑两秒,“增加成本,兴哥,这个……”
企业年金是企业和员工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补充,由双方按照不同比例共同缴费,算是一项福利。
比如,工资1万,个人缴纳400,企业缴纳800,合计1200拿给银行或者基金配置投资,等到设置的归属期结束或者退休,这笔钱再发放下来。
个人缴纳的资金和收益始终归属于他,而如果在企业归属期没到的时候提前离职,也能获得部分企业缴纳的资金和收益。
钟志凌的反应就是最直接的影响,正常的五险一金就够了,公司没必要出这笔钱,只会增加成本。
“我不是要求。”俞兴瞧着师弟的表情,“嗯,也不是建议,就是……就咱们之间聊一嘴。”
他想了想,说道:“碳硅集团不比你们碳硅数据搞互联网,我觉得福利待遇还是要好一点,也希望培养更多和公司一起成长的员工,以前福特说是希望让员工都能买得起自家的车,我也很希望碳硅集团的员工能更好些。”
钟志凌“嗯”了一声,没有表态,只是说道:“我似乎能听到崔总他们的反对声了。”
俞兴笑了笑,他今天上午的会议提到这个,确实遭到反对,理由也都很现实。
钟志凌注意到师兄的神色,试探着问道:“讨论结束了?通过了?”
“这个真是我说服大家了。”俞兴耸耸肩,“现在就希望明年能更好一些,不然方方面面确实存在压力。”
钟志凌因为自己很忙,也因为师兄很忙,最近都没怎么聊工作之外的事,但今天忽然又想起以前和他在路边摊喝酒的场景。
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希望碳硅集团这次不让人失望。
……
临港两家碳硅的内部气氛都明显在今年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变得紧张。
这边是已经开始对市场验证的焦虑,那边是对竞争加剧的上头。
酷派公司横生的枝叶最终还是以两边对合作的重置而安抚下来,对方没有选择5000万的新报价,而是挑中看起来能带来更多收益的分成方案。
俞兴没有接触酷派的人,但心里还是存了一笔这次的友好交流,觉得以后总有见面的时候。
不过,过山峰的身影只是在他心底闪过,并不打算近期出现,但在媒体新闻里却以一种重临的姿态忽然在12月18日出现。
12月18日,下午两点钟,俞兴刚刚返回公司,忽然就听见秘书章阳煦的声音。
“过山峰又出手了,啧,没想到这次是比亚迪啊。”
俞兴愕然回头,难以置信的说道:“什么?你说什么?”
章阳煦重复了一遍,又说道:“比亚迪的股价开始暴跌了。”
“过山峰对比亚迪发做空报告了?已经开始暴跌了?等等……”俞兴既难以置信,又十分茫然,“你说的这是什么?”
“呃,做空报告倒是没看到,就是突发的新闻,微博和百晓生上面都有这样的论调,嗯,过山峰官网好像也没动静。”章阳煦查着手机上的消息,“但比亚迪股价暴跌,这会都跌20%了。”
俞兴大吃一惊!
他匆匆返回办公室,一边询问小英,一边翻阅网上流传的消息。
结果,刘琬英当然是否认了过山峰的出动,但比亚迪的港股确实午后狂跌,而似乎是因为这种不同寻常的走势才让大家认为是过山峰又一次针对中概股的出手。
中概股暴跌当然不一定就是过山峰,只是,过山峰今年博得一个“空头之王”的匪号,在欧洲掀起的风云太过引人注目,这无来由的出现暴跌现象,便被人直接把帽子扣在了它身上。
至于过山峰的官网为什么没有做空报告,这也被补充了细节,是过山峰发给媒体的邮件出现泄漏,进而导致做空资金的先行。
俞兴:“……”
刘琬英:“……”
两人对完账,瞧着网上有鼻子有眼的细节,只觉荒谬。
俞兴确信过山峰没有出手,又找了找同行的声音,也没瞧见针对比亚迪的做空,又打听一番基本面的情况,没发现存在什么问题,而市场上现在又开始流传是巴菲特的减仓。
“这个……不太对吧。”俞兴琢磨十分钟,商量道,“上次买阿里的钱还能用,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你觉得怎么样?”
“临港小股神又蠢蠢欲动了是吧。”刘琬英虽然这么说,也觉古怪和诧异,“我不提供参考意见,你亏了就是你亏了。”
俞兴左想右想,无非是和阿里一样被套着一阵,还是可以投机试试的。
他这边刚有了决定,市场上出现新的情况。
比亚迪火速否认,声称巴菲特没有减持,股神仍旧持有2.25亿股比亚迪H股,而市面上其它的类似俄罗斯业务出现巨额汇兑损失也不存在。
然而,它否认这,否认那,就是没有否认过山峰的参与,这也让空头之王来袭的声音甚嚣尘上。
第523章 多米诺骨牌
比亚迪股价的暴跌十分蹊跷。
作为过山峰本峰,俞兴和刘琬英已经率先排除市面上让很多人深信不疑的空头之王降临论。
至于DLF基金会的资金到底是否要砸进去……
刘琬英虽然没有提供明确的建议,但从目前能看到的所有消息来看,不认为它们能够造成如此大的利空杀伤,除非比亚迪还有没透露出的剧变。
俞兴有了她专业层面上的看法,他所能提供的就是对汽车市场以及新能源政策变化的了解,同样不觉得存在能够制造这种杀伤的变化。
然而,比亚迪的股价确实已经接近腰斩了,开盘36.2港元,现在已经暴跌到19.1港元,疯狂蒸发超过400亿的市值。
这种暴跌骤跌又是汽车上市公司的局面极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山峰在欧洲市场的手笔,也难怪被很多人认定是空头之王在2014年的收官之作。
但俞兴知道事实绝对不是这样。
他还是通过小英下达了买入比亚迪港股的指令,考虑到市场的尊重,没有把所有资金全部投入,只动用了2500万美元。
然后,俞兴使用许久没用的百晓生账号在论坛上公开发声,一是以风格不符的理由不认为是过山峰出手,二是简明扼要的分析比亚迪的基本盘与财务情况,顺带也提到新能源政策的稳定性,表达了对这次暴跌的不解。
巴菲特没减持、传说中汇兑损失的俄罗斯业务其实规模小到不足100万美元、电动客车订单没有萎缩且公司运营也正常、政策没有变动……
以及,压根不是过山峰动手。
虽然是百晓生,是俞博士,是创始人,但俞兴这番在股价暴跌面前的看法还是遭受了嘲讽。
“空头都是利益熏心的,风格这种东西只能参考,你说不是过山峰就不是啊,恰恰就是过山峰反其道而行之,不愧是华夏人运作的空头,深谙兵法啊。”
“俞博士这么头头是道,你倒是买啊!”
“比亚迪这两年在走低啊,大众都能造假,更何况是它了。”
“我能理解俞总的兔死狐悲,都是搞新能源的,利益相关嘛。”
俞兴没法一一回复热情的网友,只能在让自己买股票的声声催促下表示已经买了点,又指出股价跌幅正在收窄,重新站上了20港元之上。
比亚迪是港股和A股都有上市,眼见股价确实回暖,还真有犹豫不决的百晓生用户在瞧见俞博士的侃侃而谈后试着在A股抄了些底。
港股暴跌是从1点55开始,最大跌幅49%,市值惊人的蒸发了429亿港元,而截止到4点钟的收盘,比亚迪的跌幅收窄到29.4%,但仍然还蒸发了257亿港币。
短短两个小时,比亚迪的二级市场上演了惊魂一幕。
DLF基金会的2500万美元最终买入的港股价格是19.83港元,相较于收盘的25.557港元已经拿到28.88%的浮盈,仅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变为3200多万美元。
股市收盘,比亚迪又再次发布公告,回应市场传闻,否认负面猜测。
然而,各路媒体在报道下午的异变时又都在默默加班等待,准备见证“空头之王”过山峰的登场。
大抵是先上船后补票吧。
等啊等,等啊等,迟迟不见过山峰的做空报告。
俞兴知道根本不会有什么做空报告,不光没有过山峰,甚至可能连空头同行都不会宣布对本次袭击负责。
他在办公室倒是等来了余凯的询问电话。
余凯期期艾艾,先提到比亚迪的暴跌,又提到俞总在百晓生上的回应,最后问道:“俞总,你买了比亚迪的股票?”
俞兴否认:“没有,我没买。”
余凯有些惊讶,没想到俞总居然是在论坛上嘴硬。
俞兴继续说道:“我是用DLF的钱买的啊,我自己又不缺钱。”
“俞总,俞兴,你!”余凯愕然,雷同的话脱口而出,“你怎么能没经过允许就动那……”
俞兴自顾自地说道:“已经赚了几百万美元了。”
余凯的责问戛然而止:“俞总,你……这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难怪你在临港打下这么一大片基业,什么叫临机决断,这就是临机决断啊!你压根不是什么临港小股神!”
俞兴笑道:“嗯?这一手投机还不能算小股神吗?”
余凯盛赞道:“当然不,你就是临港股神啊!”
俞兴实话实说:“就是和阿里一样,想着大不了套一阵,就算赔了,以后也能涨回来,只是投机而已,大家开开玩笑,当不了什么股神。”
“哎呀,俞总,但我还得指出一点你的缺陷。”余凯消化了盈利的消息,心里有些热乎,“就是你碰见机会了,怎么不能拉兄弟一把呢?你告诉我,我也买啊,我地平线公司也很缺钱。”
俞兴沉吟:“我就是临时研究,投机这种事没那么好碰上,这笔盈利会拿出一小部分买入一些大公司的股票,然后长期不动,看看以后能不能撑得起基金会的运作。”
这是他之前就想好的,DLF基金会前期有些困难,但后面肯定能自给自足。
余凯指出问题:“投机,投机,俞总,你上次说阿里也是这么说的,什么不好碰见,这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又碰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