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499节

  俞兴知道临港对于碳硅集团有着殷殷期盼,倒不是很奇怪朱主任的惴惴不安,政策也好,价值也罢,没有看到市场的表现就是没法让人踏实。

  碳硅集团向市场发起冲刺,工作繁复且细致。

  俞兴脚不沾地的忙了几天,刚要准备欢迎即将从欧洲过来的投资财团,冷不丁接到小空头李松的电话,还觉得有些亲切,特别是听到他问的问题就更是如此。

  “乐视造车的情况,唔,我具体没怎么了解,这种事一时半会都是看不出来的。”

  “贾总属于激进的那一型,听说和北汽有合作,你应该去问问北汽啊。”

  俞兴不咸不淡的回答李松的问题。

  李松听到这样的话,就觉连激进的俞总都觉得贾总太激进,那就真是特激进了。

  他又问道:“俞总,我听说你们围绕资金补贴有很多想法,那你觉得乐视能利用这一块吗?”

  俞兴忍不住笑道:“等到乐视的车能出来,这块的补贴就没那么大规模了,他们大概得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这个都很远啊,没听说贾总开始融资啊,造车的钱不知道是怎么投入的。”

  李松慢慢的说:“听说贾总质押公司股份的比例不小。”

  “那就不清楚了。”俞兴思考道,“乐视是上市公司,质押要有公告的啊。”

  李松没有谈自己的消息源,现在几乎能确定那边质押的比例没有完全通过公告反映出来,而这对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种不稳定因素。

  相较于‘真实研究’之前的作为,他觉得这次注意到的乐视存在太多模糊的东西,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有很大运作空间,或许是个不错的目标。

第509章 顺利

  李松不看好乐视造车。

  这一点最初也是来自徐欣和俞兴对于乐视这一决策的交流,只是在他筛选国内上市公司问题时绕了一圈又重新进行了研究。

  乐视对于自家生态吹得很响,但就他观察并与徐欣讨论来看,那些生态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并没有那么高,而乐视的主营业务虽然存在盈利,但去年只有2亿多华夏币,今年更是增收不增利,目前已经披露的财报显示净利润必然面临大幅的下滑。

  除此之外,李松围绕着心中疑问,走访探究到一个问题,乐视的子公司“乐视致新”在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把电视卖给上市母公司,最终就极可能虚增了上市公司的净利润。

  这属于典型的逆流交易。

  徐欣同样对乐视这种过度依赖硬件补贴和关联交易的生态未来不看好,单是乐视上市与非上市体系就存在不少值得考虑的问题。

  所以,乐视造车的钱要从哪里来?

  从乐视宣布造车到现在,它始终没有进行公开的融资,因为一旦如此,很可能又要牵扯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会面临资方的视线,钱到哪里去?

  贾跃庭在今年已经进行了12次的股权质押,但质押后得来的钱不是免费的,如今乐视股价正高,一旦股价出现挫折,他资金辗转腾挪的空间很可能就会大幅缩小。

  李松觉得按照目前情况,乐视和贾跃庭几乎是有点蒙眼狂奔的意思。

  股权质押,关联交易,生态扩展以及必然需要重资的造车……

  徐欣对此的最新评价是:“贾跃庭那个质押资金用途说不清道不明的,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还呢,你看俞总造车,卖了微信就直接把钱砸进去,砸进去就能看到工厂建设和团队搭建,虽然有时候有点独断专行,但各方面都清清楚楚。”

  李松也有同感,临港这边的动向始终明晰,虽然也碰见问题,但都是造车过程中的问题,而乐视自宣布造车就在一个劲的鼓吹生态,实际推动的东西很少。

  今日资本有对碳硅集团的深入投资,两个项目在相同时间段的进展只需要简单对比就能立即知道差异。

  李松本想与俞总通通电话就约个见面时间,没想到他刚展露意图就被直接拒绝了。

  “最近太忙了,我也没时间关注别人造车。”俞兴听到小空头找到正确方向,并不打算手把手的帮忙分析,“李总,你要实在干不下去婚恋,你就跟着徐总一起干投资得了。”

  李松无奈,倒也知道碳硅集团到了关键时刻,怏怏的结束电话便再自己琢磨具体要从什么角度下手。

  ……

  10月21日,碳硅集团迎来四家欧洲机构组成的投资财团。

  得益于熊潇鸽的牵头搭线,之前跟着一起前往欧洲的碳硅团队已经充分的阐述了临港项目的进展与目标,同时,IDG、今日资本、红隼资本、地方国资等国内机构也已经筹措到4.2亿美元。

  以及,还有经纬创投、永宣投资等机构的考察对接。

  摆在欧洲财团面前的是一个接近成熟的项目。

  这个项目只差临门一脚,但也可能正是这样,要么完成造血,要么迅速失血,再加上不低的估值,反而让国内机构们有所犹豫。

  从碳硅集团决定启动C轮融资以来,临港已经接待超过20家的投资机构,一部分望而却步,不愿在这个阶段出手,一部分犹豫踌躇,只想观望到更确定的信号,但碳硅集团已经没法再等待了。

  俞兴很重视这次的欧洲财团,不仅自己出面,还带着核心高管们共同接待。

  与他一样,这次过来的欧洲财团也对介绍下的新能源公司有着不小的兴趣,还专程邀请了知名车企的离职高管作为本次考察的行业顾问。

  所以……

  两边一见面就看到了熟人。

  “嗨,托马斯,你怎么在这里?”曾经在沃尔沃和大众工作多年的前高管帕克森迅速注意到俞兴身边的外国面孔,那是自己曾经的同事,沃尔沃汽车安全的大佬托马斯。

  “帕克森,哈哈,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托马斯知道这一趟露面的意义,笑道,“我不光在这里,我还已经要做出一番新的事业了。”

  托马斯与帕克森见面便是热聊。

  这种熟识迅速拉近了欧洲财团与碳硅集团的距离,行业知名人物成功发挥出一定的信用背书作用。

  俞兴用有点磕巴的英语带着这帮人参观碳硅集团的工厂,而由托马斯亲自介绍的一体化压铸无疑让欧洲人的脸色也变得凝重、惊叹和疑惑。

  惊叹是这种新工艺的使用,凝重是这种新工艺的使用者是华夏公司,疑惑则是它的具体效果。

  俞兴按照流程带着人把整个工厂参观完毕,随即才开始试乘试驾。

  他亲自开车,托马斯坐在副驾时不时的介绍供应商与电气化,车内很快便是窃窃私语的讨论。

  等到本次领头的乔纳斯试驾之后,他询问了这辆少见的六座车型的售价。

  俞兴回答了一个起售价:“4.5万欧元。”

  乔纳斯微微摇头。

  俞兴面色一凝。

  乔纳斯侧头对后面说道:“便宜了,它值得更高的价格。”

  俞兴露出笑容,又说道:“事实上,如同美国会对特斯拉进行补贴一样,它在我们这儿补贴后的价格大概在3.7万欧元,但我们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压低成本,然后获得更多的利润。”

  坐在第二排来自德国的马库斯忍不住说道:“真应该让大众那帮蠢货来看看这样的车,这简直像两代车型,除了使用的发动机比较逊色。”

  他不待别人说话就自顾自的给出理由:“不过,这种车的发动机只承担发电作用,对于华夏市场来说,它无疑存在巨大的从油车到电车的过渡区间。”

  开车的乔纳斯笑道:“马库斯,你这样说,会让我们很难和俞总还价的。”

  “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获得对应的价格。”马库斯说道,“这是我们存在长久合作的基础,碳硅集团很坦诚,这样的新公司远比大众、宝马那样的蠢货坦诚,他们真是活该被过山峰做空。”

  这帮从欧洲过来的资方无一例外的都在过山峰的袭击中遭遇重大损失,话题一提到之前的做空便有些控制不住,既有对BBA的抨击,也有对过山峰的抱怨。

  俞兴只保持礼貌的微笑。

  等到再换人开车,马库斯趁着换座之际向俞兴说道:“俞总,我认为我们的投资决策不是一个为难的事情,但我有个很热切的期盼,你认为碳硅集团存在出海的可能吗?”

  俞兴没有犹豫的说道:“比较难,我们目前专注于华夏市场,单是这边的市场已经足以支撑我们的快速发展。”

  他随即又补了一句:“但比较难的事情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利益。”

  马库斯拍了拍俞兴的肩膀:“我认可这一点,就像我认可你的车一样。”

第510章 最后一轮

  来自欧洲的联合财团在临港参观碳硅集团的首日就流露出强烈的投资兴趣。

  这是一个极佳的信号,但在双方合作没有落地之前仍然要做坦诚的沟通交流。

  次日,在参观工厂、试乘试驾、高层互动的基础上,俞兴、崔之愚、胡铮南、托马斯等人在会议室里更为细致的谈到了碳硅集团正在进行的工作。

  一方面是国内重点城市与省份的销售体系建设,一方面是碳硅工厂的量产爬坡。

  碳硅集团在上半年已经完成总装线的试生产,彼时的单班产能能够达到每月500辆,并引入了数字化管理系统来提升生产效率,而现在的工作便是把产能提升到每月2000辆,进一步解决电池包装配精度问题。

  崔之愚展示了“九州”在国内已经通过的一系列标准与安全测试,但这个环节出现了小插曲。

  此次财团随行的行业顾问帕克森在目睹碰撞测试的内容时提出了质疑。

  “这个25度正面偏置碰撞,‘九州’的乘员舱最大侵入量不到13cm,这个数据是不是存在水分?”

  “日产楼兰作为美国IIHS最高评级车型,它的车门铰链柱侵入了13cm,仪表板侵入7cm,总侵入量20cm,这已经是市面上碰撞后表现最佳的车型,现在你告诉我,你们造的车比日产的楼兰还要好?”

  “我有理由怀疑这款车型针对碰撞测试进行了特殊加强。”

  帕克森十分严肃,提出自己的合理质疑。

  随即,他又解释这种质疑的必要性,楼兰已经是最好的表现,事实上,行业里中大型SUV在25度正面偏置碰撞中的平均侵入量在25-30cm,部分车型像Jeep自由光、现代新胜达的侵入量超过35cm。

  按照‘九州’的表现,日产楼兰拿到IIHS最高分,它也能拿到最高分,但它是因为最高分的上限就那么多。

  而且,针对碰撞进行应试加强,这在业内也不是什么罕见的行为。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汽车企业,我们对于安全的重视是最高级别。”俞兴出声阐述碳硅集团的准则,“因为这一点,我们在犹豫是否使用一体化压铸时选择了使用,同样因为这一点,我们在电池中暂时选择了磷酸铁锂。”

  他又说道:“我能理解帕克森的疑问,事实上,华夏市场进行的第一例25度正面偏置碰撞便是由我名下的另一家公司进行,我很赞赏美国IIHS这两年推广了这一测试的重要性,关于汽车安全,作为积极使用高强度钢的新企业,我们希望可以用我们车型的表现带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俞兴没有把帕克森的质疑当作冒犯,而是视为一个加深彼此交流的角度。

  他这边说完,旁边的托马斯便把这个话题接过来,解释了“九州”是如何对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的应用,乘员舱使用的钢铝混合架构搭配铝合金吸能盒,既降低本身重量,也让抗冲击能力提升了接近50%。

  同时,碳硅集团在国内合作自研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有着更高的抗拉强度,热导率也比压铸铝提高25%,既保证强度,也优化了散热。

  帕克森提出的是合理质疑,托马斯也给出的是合理回答。

  托马斯接过了崔之愚没完成的工作,继续展示‘九州’的碰撞测试结果,除了偏置碰撞,它在侧柱碰撞的表现也达到了和沃尔沃XC90一样的【Good】评级。

  在欧洲NCAP侧柱碰撞的标准下,‘九州’在32km/h的碰撞中,车身凹陷深度仅26cm,较行业传统车型减少35%,而沃尔沃的XC90在这项测试下的凹陷为30cm。

  不管26还是30,这样的评级都是【Good】,但沃尔沃的胸部保护得分是适中的【A】,细分表现逊色于使用钢铝混合笼式车身加上电池包刚性底座的‘九州’。

  至于一体化压铸后地板的碰撞表现,那更是不用说了。

  托马斯对于后地板一笔带过,但很有感慨的说道:“我们最初研究一体化压铸工艺,因为这项工艺的要求,公司才寻找华夏国内的科学家和高校一起研发出免热处理铝合金,然后因为它更好的抗拉强度和热导率,我们才又继续把它应用到整个车身架构里。”

  “如果没有最初对这项新工艺的投入和坚持,现在的‘九州’大概最多也就和沃尔沃一样吧。”

  这属于工艺研发中的意外之喜,至少对于托马斯来说,他现在做的工作已经超越之前在沃尔沃时的表现。

  帕克森这时竖起大拇指:“汽车安全的提升是需要投入的,我很欣喜今天看到的这一幕。”

  崔之愚听到帕克森从质疑转为赞叹,忽然心中醒悟,提笔在文件上写了一句话又递给老板——他刚才提出质疑是拿钱干活啊。

  人家是在会议室里公开对碰撞数据提出质疑了,但也只是基于行业确凿的数据来发问,而考虑到昨天参观工厂车间所展露的新工艺和新材料介绍,今天的表现应该也不至于太过难以接受。

  所以……

  俞兴瞧了眼崔总的明悟,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大家出来混口饭吃,拿了钱就得体现价值,不然下回就不容易接活了。

  相互理解,相互表现。

  在座的欧洲财团们看脸色就明显很满意。

  这次过来接触的财团是由德国、比利时、匈牙利的四个机构组成,而领头的乔纳斯更是有过在大众集团工作的经验,他消化了一会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表现,提出一个重点问题。

  “成本,俞总,六座车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可,这需要真正的投放才能知道。”乔纳斯认真的说道,“但相对质量下更低的成本总是会具备优势,你们目前的单车成本过高了。”

  他是昨晚才知道的‘九州’单车成本,即便考虑到这是一家新企业,也不得不生出忧虑。

  华夏市场确实存在补贴,但车企不是拿两三年补贴就结束了,后续风险必然要纳入考虑。

首节 上一节 499/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