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498节

  刘琬英保持质疑的神色,但随后说道:“你不用和我解释,你和你公司里的人解释就行……俞菲特。”

  俞菲特仰头叹息,通过股市来对冲可能上升的电池供应成本,这自然不是公司高管们的想法,而是他考虑补贴退坡应对方式时的苦思冥想。

  这一次还不像之前对阿里下意识的信任,已经是他结合行业情况与趋势苗头的认真分析。

  碳硅巴菲特也不是不行,必要时可以是追求的目标。

第507章 关键

  碳硅集团对车价的初步确定暂时没有与机构股东进行沟通。

  除了刘琬英,除了要带队去欧洲帮忙的熊潇鸽,除了来临港商讨抖音又顺便专门来看定价情况的徐欣……

  俞兴忽然发现,好像也不算没进行沟通。

  补贴,毛利,销量目标,市场体系。

  熊潇鸽匆匆来去的带着碳硅集团的高管前往欧洲,没有对此细究,但徐欣免不了提出异议,核心就两个字——激进。

  毛利率太低,补贴退坡后的风险很大。

  最重要的是,虽然俞兴有尽快让碳硅集团上市的意图,但实际上很难评估它到底什么时间能上市,也就意味着,如果在补贴退坡之前没能上市,强烈的冲击极可能大大延缓上市进程,进而又放大今日资本的投资风险。

  徐欣的立场很清晰。

  俞兴则是很不解:“你早干嘛去了?”

  “你早也没和我说啊,你这个单车成本这么高,就不能再往下压一压吗?”徐欣盯上了成本问题,“你那个双叉臂不能换成麦弗逊吗?你里面的内饰减一减,七七八八的总要把毛利预留出来啊。”

  俞兴只能再详细的聊了一遍规模效应对成本的降低,剖析“九州”品质的重要性。

  以及,他也提到基于如此定价后的销量与成本目标。

  目前最不清楚的就是2017年的补贴政策会是什么样,明年最高5.6万,后年预估在5万左右,碳硅集团内部按照最坏的打算是2017年全面取消现金补贴,也由此提出要把单车成本压到28万左右的目标。

  如果通过规模效应把单车成本降低到28万,预留15个点的毛利,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是32.2万,如果是20个点,售价是33.6万,乐观来看,两年时间里营造口碑和品质,到时或许也能在市场里一战。

  碳硅集团想要28万这个成本价,明年如能达成5万销量,后年的销量目标便是8.5万辆左右,也就是70%的涨幅,如果达不到预期,假设只有4万销量,后年就需要至少9.5万辆,要做到138%的销量涨幅。

  明年销量再低的话,即便后年能爆发,生产线也难以承担更大的压力,就必须扩展投入或者新增产线,额外再多出时间与资金成本。

  徐欣倒是能听明白俞总谈到的28万关键成本目标,只是仍旧觉得激进。

  不管是4+9.5还是5+8.5的两年目标,都不是很容易达成。

  “我觉得还行,这两年有补贴,车还是很超值的,大家能买到的是低于成本价的车,单是超强钢的应用就是一流的了。”俞兴表示乐观,“如果能达成这样的两年目标,我相信后续的客户也就会更加认可,而且,我们到时也能上国产的空悬,类似这样赋能的科技价值会不少的。”

  碳硅集团的单车成本32万,消费者买入的落地价29万,中间是由国家补贴买单了,另外还不用缴燃油车所需的购置税。

  明年推出的“九州”只有顶配车型会有进口的空悬,后续必然是要把国产空悬下放到全系车型。

  徐欣问了个碳硅内部问过的问题:“要是做不到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俞兴只能答道,“咱们一起扛啊,我是股东,你就不是股东了?”

  “……”徐欣又问了个被问过的问题,“有信心吗?”

  俞兴点头:“百分百的信心。”

  徐欣沉默一会,忽然问道:“这样的销量目标如果真能做到,碳硅集团是不是就杀入SUV前十的榜单了?”

  她考虑完已经存在的风险,现在便开始思考利益。

  “你要加定语啊,如果是二十多万起步,就25万吧。”俞兴思考三秒钟就有答案,“从25万到40万,明年能卖4万辆,我们就进入前十了。”

  他随口列出几款知名车型,2.0的昂科威,国产降价的奥迪Q5,价格更低一些的大众途观,临近换代的奔驰GLK,以及本田、日产、丰田那三家,唔,福特锐界也不错。

  徐欣听着这些熟悉的名字,突然有些心潮澎湃起来,问道:“真能做到吗?真能拼过它们吗?”

  “它们销量上下限也是差距很大的,那别克昂科威一年得十多万的销量,我们生产线踩冒烟也搞不出那么多车啊。”俞兴笑了一声,又说道,“但我们的车和它们相比是最快的,配置是最多的,体验也是……最好的之一吧。”

  徐欣端起茶杯:“体验怎么要加之一了?”

  “品牌的情绪价值也是实际的用车体验。”俞兴客观的说道,“新牌子和知名品牌能一样么?市场接受新能源需要时间和过程,这也是碳硅集团需要面对的问题。”

  他见徐欣又陷入思考,以茶当酒道:“徐总,我们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很多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这恰恰是咱们投资的黄金坑啊。”

  徐欣喝了两口茶,点点头:“行,知道了,小股神。”

  俞兴错愕的看向徐欣,这个……

  “不是你自称的吗?”徐欣瞧出俞总的猝不及防。

  俞兴不解了:“嗯?我就是和余凯聊过一次,随便说着玩的,怎么连你都知道?”

  “筹钱炒股亏了钱,这种事就是大家最乐于见面传的。”徐欣嗤笑,“余凯自己又是个大嘴巴,现在人家都说,俞总做公司是一把好手,炒股却是个糊涂鬼。”

  俞兴:“……”

  徐欣见状,安慰道:“术业有专攻而已。”

  “是啊,术业有专攻。”俞兴似是自嘲道,“做公司的人炒不好股,投资的人做不好空,也没什么出奇的,但阿里的股票肯定还能升的。”

  徐欣狐疑的看了眼俞总又迅速收回视线,好像被误伤了。

  她没瞧出什么稀奇,只能打趣道:“一点小压力,你俞总肯定是能承受住的,你现在比以前强多了,要是以前我来关心你们的车价问题,你都得把我赶出去,现在还能认真的聊一聊。”

  俞兴点点头:“是啊,以前我怕被压力动摇,只能赶人,现在你对我们定价产生不了半分影响,大家交流起来就很和和气气。”

  徐欣挥一挥衣袖,转身带走碳硅集团的激进打法。

  只是,作为今日资本少有的新能源投资,她左思右想的又把电话打给了浸淫行业数十年的父亲。

  徐父早已退休,但仍旧很关心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

  他静静听完女儿的描述,出乎徐欣意料的评价道:“很好,步调一致,时代浪潮打过来的时候,该激进的时候就要激进,用料足,有耐心,敢抓机会,是新能源事业的好事。”

  徐欣本以为会听到更传统的分析,很意外父亲这种话。

  她踌躇道:“我们投了很多钱,就怕行差踏错。”

  “你亏你亏呗,跟我说这个干什么?”徐父慷慨道,“那我把退休工资都给你。”

  徐欣:“……”

  徐父又说:“人家自己没投钱吗?你还不如年轻人,多跟别人学习。”

  徐欣听了许久的电话,心中没了踌躇,转而积攒不少火气。

  她放下手机,一转眼就瞧见轻手轻脚的丈夫,想到一塌糊涂的‘真实研究’,平静的说道:“姓李的,你过来。”

  李松没办法,不得不挪步过来,打算在狂风暴雨之后再谈谈他在国内市场物色到的目标。

  胸有丘壑,目有山川,狂风暴雨于我何加焉?

  李松战略性的低眉顺眼,暗戳戳的心有远志。

第508章 扶持

  碳硅集团确定了新车发布会将会在明年2月21日举行。

  目前暂定“九州”的标配与顶配车型的发售价格是34.58万与38.58万,结合明年国补与地补的政策,落地价最低为28.98万与32.98万。

  碳硅集团现在已经通过申城、京城、羊城、鹏城等大城市的新能源推广车型目录申请,销售重点也会围绕着与国家进行1:1配套补贴的粤省、苏省、浙省、皖省、鄂省等省份。

  除了现金补贴与购置税免除,像“九州”在申城销售,还会获得免费的新能源专用牌照,以及在“日常动态交通、静态交通现有管理规定和框架”下的通行便利。

  简单说,原本需要拍卖的均价8万左右的牌照不要钱了,还能在部分区域不限行,这无疑能带来极大的转化刺激。

  如果考虑到这种价值所在,“九州”在申城的最低落地价实际能做到22万左右,但这种特殊的地方扶持只在申城、羊城、鹏城、天津出现,而后面三个城市因为机制的差异,牌照价值区间是1-5万。

  据说,临安明年可能也会试水拍卖机制的牌照分配,它同样会纳入碳硅集团的关注重点。

  碳硅集团的销售体系建设便是依照重点省份的重点城市展开,同时也选择了新能源竞品车型与传统燃油车车型作为厘定价值的参照。

  也就是……蹭谁。

  崔之愚的汇报是对标,但他对于俞总这样的理解也能接受。

  宝马会在下个月的羊城车展亮相一款混动的530Le,据说会在明年春节之前正式亮相并开售,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配置和价格,但依照对豪车的研究,它无疑会拥有极高的溢价,也就自然成为对标的目标。

  俞兴听着崔之愚的声音,想了好一会才说道:“宝马的车要在申城这边搞上市活动,那市里应该知道大概价格啊,我打电话问问。”

  崔之愚:“呃……”

  他没想到还能这样。

  俞兴第一通电话没打听到价格,但第二通就直接知道了数字。

  宝马插混的530Le售价是69.86万。

  崔之愚一听价格就兴奋起来:“70万的车,宝马还是宝马啊!”

  因为轿车的车型设计和插混的特点,宝马这款车的纯电续航不会超过80公里,而它双叉臂+多连杆的构造与自家车型都是类似的,可以拥有很多直观的对比。

  新能源的属性,两倍的价格,配置的价值,市场对新品牌的接受需要时间和过程,更具体的竞品车型无疑可以更快的触达到潜在用户群体。

  “性价比都是对比出来的,今年的羊城车展还真可以去逛一逛。”俞兴琢磨片刻,“奔驰有款C级的混动,看来今年是不会上了,估计明年在申城的车展能出来。”

  燃油车企有庞大的基本盘,对于新能源的探索与转型无疑会缺少动力。

  崔之愚笑道:“胡总他们有在讨论轿车的开发,但得看‘九州’明年的表现了。”

  SUV市场这两年的发展很快,但国内整个汽车市场来看,轿车仍旧占据着6成的主导地位,关于下一款车型的定位,碳硅集团内部一直在考虑。

  “不要说我们自己了,上上下下都等着看表现呢。”俞兴不自觉摸出一支烟,“我昨天还听说那帮供应链的人都去普陀山给我们的车请愿了。”

  崔之愚严肃的说道:“听说挺灵的。”

  俞兴瞥了眼副总,叹道:“这么一摊事还是有压力的,我自己怎么着都行,现在越是临近,我心里倒是忐忑起来了,真还不如我做……”

  他忽然收住“做空”那个词,咳了一声:“真不还如我刚出校门做小项目的时候自在。”

  崔之愚嘿然:“俞总,至少在申城、羊城、鹏城、天津这四个城市,我信心还是很强的,它们再怎么不卖,咱们卖……4000辆,也是行的吧。”

  俞兴也不知道该不该说有志气。

  他这么正说着话,忽然有座机的电话进来,却是临港的朱泽辉主任到了。

  俞兴有些奇怪的出去迎了迎,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意。

  朱泽辉倒也没什么具体的事,来到办公室之后瞧见俞总桌上一沓的产品申报和地方申报文件,还有白板上各种城市和数据,问道:“俞总,怎么样?有信心吗?”

  俞兴点点头:“有啊,我对我们的产品力有信心,市里给的政策也好。”

  朱泽辉接过俞总递来的烟,也不坐下,就团团转的来回踱步。

  他这么抽了半支烟:“俞总,没什么事,我就从这边路过,想着过来看看。”

  俞兴边笑边抽烟。

  朱泽辉思忖道:“我一会觉得你们碳硅集团行,一会又觉得价格真挺高,心里就不稳,这来你办公室抽了一支烟又忽然好多了。”

  他又问了遍:“能行吧?”

  俞兴这次没回答,笑道:“要不,我再给主任宣讲宣讲我们的销售政策?”

  朱泽辉想了想,摇摇头:“算了,我不打扰你们工作了,俞总,到时候我来看你们的发布会。”

  他来得急,走得也快。

首节 上一节 498/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