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考了一会,话题迅速转变,感谢道:“俞总,我得谢谢你愿意用自己的项目成果来帮忙。”
俞兴有点惊讶:“国外已经愿意卖毫米波雷达了?”
王川福摇头:“没有,我们刚开始问,他们还不太信。”
“他们不信也很正常,智波公司后续还会融资的,会有一步步的切实消息。”俞兴稍一挑眉,“我们这边的消息越多,他们的态度就越可能改变。”
王川福侧头看向俞兴,问道:“俞总,你这确实很无私,为什么会愿意这么帮忙?”
俞兴没想到对方询问的这么直接,愣了一下才说道:“倒也不是完全无私,技术是会外溢的,智波的原型机存在缺点,我们希望能让行业进步,也希望这种进步又继续作用于智波,他们说半导体的硅锗工艺在发展,还有氮化镓的功率器件,这些都能让毫米波雷达更加强大。”
他见王川福没说话,补充了一句:“行业进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大家使用的多了,用户们就知道了,上面的规定也能彻底落实。”
毫米波雷达涉及到频率波段问题,之前出的是《试行办法》。
王川福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又说道:“我们看了碳硅集团开放的关于电池安全的专利,有的确实很不错,使用条件也不苛刻。”
他所说的“无私”不只是毫米波雷达,还有碳硅集团开放的专利。
比亚迪对于碳硅集团这种做法是很意外的,也自然有所研究,而在研究之后发现确实存在价值,这就更意外了。
专利都是真金白银研究出来的。
“新能源产业能吃到燃油车的份额,然后碳硅集团才能在这个份额里吃饭。”俞兴笑道,“电池安全还是很重要的,我们思来想去,这方面如果能节省大家的时间,那是最好的。”
王川福缓缓说道:“话是这么说……”
话是这么说,但真正要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碳硅集团这件事确实很敞亮。
王川福没有过多称赞,问道:“你们做了个专利联盟,为什么没邀请比亚迪?”
俞兴哭笑不得:“王总,你今天是真的直接啊,那个专利联盟说白了还是围绕碳硅集团的影响力,我们还没觉得能影响到比亚迪。”
他随即带着期待的说道:“比亚迪愿意加入吗?”
专利联盟是有考虑比亚迪的,但只是想想就算了,然而,王川福亲自过来又主动提及,那就似乎带着可能性。
王川福摇了摇头,干脆的答道:“不愿意。”
俞兴:“……”
他问道:“那你问我干什么?”
“你这个专利联盟的成员太多了,以后可能还会有其它的公司。”王川福直截了当,“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在电池安全方面做专利授权与合作。”
比亚迪不愿意做更大范围的相互专利授权,但可以和碳硅集团一对一。
俞兴有点惊讶:“王总,你今天这一趟就是都让我意料不到啊。”
王川福笑着说道:“我们也没想到碳硅集团会那样开放专利,就像你刚才说的,大家都在一个市场里吃饭,这种问题上能节约时间是最好的。”
俞兴伸出右手,引用道:“话是这么说……”
话是这么说,但真的握手合作还挺让人意外且高兴。
第420章 路线
碳硅集团在2013年上半年开放了一批围绕电池安全的涉及材料、结构、防护等多方面的专利。
这个事没引起太多的波澜,因为俞兴是去年年底宣布要这么做,到了今年,它已经没什么热度,毕竟汽车行业的主流还是燃油车的研发。
当然,也有一些从业者感兴趣的瞧了瞧到底是什么专利。
不过,比亚迪不一样,它已经押注新能源,自然格外关心行业动向,不仅第一时间看了碳硅集团公布的专利,还进行了相对系统性的研究。
最终的答案便是……王川福这一次的亲赴临港。
他不意外俞总愿意合作,而在达成初步意向之后便又参观了碳硅集团。
中午没吃,晚上还是要招待一顿的。
王川福仍旧提起碳硅集团开放专利的这个选择,言语之间颇多赞誉。
“我们是觉得最终对我们自己也有利,只是或许时间会久一点。”俞兴笑道,“公司去年内部对这个决策也有异议,但我当时说了一件小事。”
王川福饶有兴趣的等待下文。
“我有个晨跑的习惯是上学时候养成的,但一开始也很犹豫出不出门跑步,因为我的室友不喜欢跑,自己一个人就感觉好像有点不合群。”俞兴笑眯眯的说道,“后来我尝试性的跑了几次,结果就遇见同样喜欢跑步的人,自那以后就成了跑步搭子。”
他提起酒杯,笑道:“如果我们碳硅集团不那么做,王总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这也是我们去年绝没想到的合作。”
王川福颔首,喝了这杯酒。
他对于俞兴进入新能源行业的始末相当了解,当初成为对方“谈话”节目的嘉宾时就聊过这方面,但确实没想到真就这样做起来。
而且,瞄准的还是豪华车的区间。
俞兴又聊了一会,也问了个问题:“王总,说心里话,虽说我们放开了专利,但比亚迪这样过来合作,我是真的意外,你们那边是怎么商量的?”
王川福简化了比亚迪内部讨论的过程,答道:“比亚迪做新能源,一直遭到很多冷嘲热讽,我们想了想,有碳硅集团一起被冷嘲热讽,感觉会好很多。”
俞兴闻言大笑。
抛开图谋不轨的乐视、借着名义做资金盘的骗子,现在这个阶段的新能源同行者确实不多,大家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合作确实不错。
这顿晚餐宾主尽欢,大家聊了很多技术和市场上的思考与观察。
等到晚餐结束,王川福和俞兴在轿车旁一边抽烟,一边聊到一个略微敏感的话题。
“俞总,你这边的电池就是用宁德时代的吗?不从日本那边采购了?宁德是在搞三元锂吧?”
“我们很早就问过松下,它和特斯拉有独家协议,买不了。”俞兴先回答这个,犹豫两秒后说道,“宁德在研究三元锂,但我们还不确定。”
王川福神色一动,问道:“你们不确定……是宁德的研发时间存在不确定?”
“宁德给宝马做的电池是磷酸铁锂的,我们目前用的也是磷酸铁锂,它的三元锂进度还不错,宝马那边好像要求宁德后面也给它做三元锂的电池。”俞兴斟酌着说道,“这个不确定是,我们既要看宁德那边的研发情况,也要综合各种因素选择电池技术的路线。”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目前比较倾向于磷酸铁锂,但电池的安全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综合因素,看综合因素。”
王川福有点诧异的看了眼俞兴,这话里的意思似乎就是宁德时代研发出三元锂,碳硅集团也要酌情看着选择。
特斯拉目前采用的松下电池就是三元锂,而它相较于磷酸铁锂在能量密度方面有优势,这又关乎着电车的续航,至于综合因素……
俞兴仿佛知道王川福在想什么,笑着补充一句:“我们是做增程车,续航是一个因素,但不像纯电的要求那么高,所以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碳硅集团在这方面和宁德存在一些方向上的异议,但目前总体是一致的。
王川福转着念头,“嗯”了一声,说道:“你们明年就要推向市场了吧?”
俞兴摇摇头:“真要赶着卖,明年可以卖,但要做的还很多,电池路线这方面就是很重要的事,我们不急,能多打磨就多打磨。”
王川福想着自己当年造车的事,感慨道:“俞总,你赶上一个好时代啊,明年如果不开卖,资方不会给很大压力吗?”
“真正上手做才知道太多事情需要推,如果能做到更好,我们就要更好。”俞兴说道,“又不是一家资方,我们现在也在和海外资金谈着,这方面的压力不是很大。”
王川福点点头,伸出右手和碳硅集团掌门人握了握,最后说道:“俞总,开卖的时候喊我,我也来捧捧场。”
俞兴笑着握手,送别这位意料之外的专利合作者。
比亚迪的定向合作或许能带来1+1大于2的效果,而这件事连带着对明年经济预期的看好,碳硅集团总裁办的桌子上就出现电池研发预算的新讨论。
电池路线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而就像俞兴和王川福聊的,增程车是能结合安全、使用体验等方面的因素来选择磷酸铁锂的,只要它的续航能达到目标。
碳硅集团目前拟定的纯电续航目标是200公里,综合续航是800公里,宁德的电池现在还做不到,这方面还需要联合投入。
俞兴的合作好心情很快又因为碳硅数据的项目进展获得延续。
吕海颖负责的音乐短视频APP拿出了测试版。
这种APP虽说开发没有太多技术难度,重在思路和运营,但这么快就能试用,还是挺让人高兴。
“师兄,我们在考虑名字,你这边有想过吗?”吕海颖带来的还有个问题。
俞兴的念头在TikTok和Musical.ly两个名字上转了转,还是觉得后者确实更能体现这个阶段的软件特色,说道:“得带着music这个特色比较好吧,就围绕它来起呗。”
吕海颖眼都不眨一下就问道:“MusVid,怎么样?music和video的缩写拼在一起,音乐+视频,也很好理解,又是一个容易记住的词。”
俞兴思考片刻,觉得理由充分,MusVid便获得了认可。
第421章 异议
俞兴第一时间尝试了MusVid,对于它的感觉还不错。
开发团队明显是思考了Vine和Ins以及国内产品的表现,它的浏览页面像Vine一样精简,选择的是单个视频的上下滑动,而没有多列排版,但通过“+”号进入拍摄模式就出现多个选项,包括“选择音乐”“相册导入”“画面滤镜”等多个功能。
只是,目前还是测试版,是做整体框架,像“画面滤镜”就只草草的弄了一个效果,表现力也一般,这些就属于下一阶段的优化内容。
对手和产品就在那里,思路也都谈过,具体运营会碰见问题需要运一运才知道。
吕海颖让俞兴提意见,但俞兴也确实没什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提,唯一一点还是在于“运营”这个概念本身。
按照吕海颖的想法,她是要移植“内容平台”这一优先考量,产品的顶层设计是娱乐和流行文化,然后才是社区属性。
俞兴觉得吧,还是得并举。
像Muscial.ly以前在海外火了之后也不是没有试图杀回国内,但同样失败了,最终才选择出售给字节。
抖音很火,属于后来居上,这里面当然有字节的算法、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可是,团队当初专门去找漂亮小姐姐入驻拍作品,那些实际运营的动作也不能不提。
用户最想要什么?
OnlyFans也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
互联网的时代很容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互联网的竞争越来越卷,没有短板才更容易笑到最后。
俞兴琢磨MusVid,想到的是国内互联网对国外的借鉴,进而是国外对国内的借鉴,不论Muscial.ly还是TikTok,国外互联网巨头的借鉴都挺像素级,甚至还意图强买强卖,这么一看,企鹅都变得眉清目秀了。
这么一考虑,产品的长远打法可能需要扩大自己的竞争手段。
俞兴试用了两天测试版MusVid,忽然在和吕海颖、葛智杰聊天的时候想起Vine,便询问它最近的情况。
“不太好。”吕海颖这么回答,瞧见师兄的惊讶,又补充道,“应该不太好。”
俞兴问道:“有数据了?”
葛智杰在旁回答:“俞总,就是没数据,可能才不太好,Vine之前都有增速和用户规模的数据放出来,但从上个月就没有了,感觉受Ins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吕海颖点头道:“Vine在Q2的日活增速说是都能有30%,现在Q3……感觉增速至少放缓了一半。”
Vine现在看起来还是挺火,但随着它的放缓也冒出来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它的互动性差,它没有类似Ins的滤镜,但Vine似乎没有更改的意思。
几人聊了一会Vine这个开拓者以及MusVid的差异性。
葛智杰有所感慨的说道:“虽然只是一点苗头,但这样看起来,企鹅的微视调整还是很快的,不愧是巨头哈。”
吕海颖用余光瞥了眼师兄,带着深意的说道:“微视能这么快调整,那得是有高人指点啊。”
葛智杰觉得吕总是想表达什么,疑问的看向了她。
俞兴没什么反应,只是说道:“移动互联网现在的发展就是这么快,兔起鹘落就这几年,任重道远啊。”
吕海颖和葛智杰都郑重点头。
尤其是主持开发过微信的葛智杰,他回头看业界这几年的发展,真有种目不暇接的感受。
俞兴送走这两位市场和技术的负责人,又把玩了一会MusVid,想着最近没和微视的邢宏宇交流便发过去一条问候的消息,但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这没法和笔友直接沟通,那就只能及时观察微视的最新动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