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看,干脆都去我们家好了,我们家离得近,房间也多。”
梁红玉见这两人来叫陈凌,对他们印象很好,就笑吟吟的开口道。
这下子王立献两个人才知道,原来陈凌也有亲戚在县城,就忙摆着手,他们还是把老两口当成是王素素的娘家亲戚,又哪里好意思去:“富贵你有地方去就好,那俺两个就先走了。”
“先别走呢,你们不肯去,让六妮儿和丹丹、大头几个娃娃去吧,雨这么大,别让家里娃也跟着受罪了。”
陈凌看梁红玉往家里让了,也顾不得那么多。
可两人还是不肯,转身摆摆手就匆匆的走了。
“倒是两个有性情的汉子。”
梁红玉赞许的点点头,陈凌有两个真正的朋友,她是比较高兴的。
陈凌闻言无奈笑笑,毕竟不是去自己家,他也没办法硬劝,现在南边小院不能去,没法跟王素素交代呢,就只好跟着老两口回家。
然而没有走多远,黑娃和小金就支棱起了耳朵,小跑到城墙边上,朝着村子的方向狂吠起来,不一会儿村里跟出来的土狗、牲口也都不安的叫了起来。
陈凌见状知道这肯定是出事了,就在路旁找了块大石头站上去,眯着眼睛往远处眺望。
他的视力远强于普通人,现在夜视往远处看也能看清楚个大概,加上这里是在城墙上,视野开阔,他们没从山道进城,也没有特别高的山梁阻挡视线,一眼望过去,基本就看个七七八八了……
陈凌隔着重重雨幕,就看到水库的水果然还是漫了出来,倒是大坝还算坚挺,没有当场溃堤,只是洪水漫过大坝后依然汹涌,三四米高的浪头,像是万马奔腾一般,向着村子里、农田里倾泻而去。
不过还好,现在只是水量大,由于水库没有溃堤,冲击势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猛烈,陈凌看了一会儿之后,发现洪水到了没过半个房屋的位置就已经很平缓了,水库的水位也涨得也不像之前那么快,这代表金水河的上游多半出现了漫堤,分流出了部分压力。
这样的情况下,水库的大坝大概率是不会垮掉的,就是上游漫堤灾情肯定要扩大化了。
“咋样啊富贵?能看到啥情况吗?”
秦容先跟过来问了句,其他村民也找地方往村子的方向眺望,只是看不清东西,这时也都看了过来。
陈凌摇摇头:“看不到,但我家的狗灵得很,一般不会乱叫的,现在咱们听不到特别大的动静,估摸着不会溃堤,应该是水漫过大坝了,要是啥事都没有,它们不会叫的。”
村民们听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当然知道陈凌家的狗多有灵性,刚才也是它们叫了几声之后,村里的狗和牲口才开始躁动起来的,但是现在听不到村子那边传来什么特别大的声响,那确实应该不是溃堤了。
但就算不溃堤,洪水涨上来把村子淹了那损失也够大的了,想到这,一个个急得直跺脚,心疼的直抽抽,婆娘们又天啊地啊的哭喊起来,但有什么用呢,什么也做不了。
只惹的许多住在城墙不远处近的居民打着手电筒出来瞧,见到黑压压的人群也是吓了一跳,问清楚后才知道是来躲灾的。
“也是,听人说南沙河都涨起来了,金水河肯定遭不住。”
“你们都有去处么?不行就先来俺家喝口热水吧。”
有心善的就把村民往自家里领,但现在这情况乱糟糟的,谁也那个没心思,只是让小娃娃们跟着去喝了碗热水暖身子。
“城里有亲戚的,都去找亲戚吧,天黑路滑,都小心着点,不要舍不得打手电筒。城里没亲戚的跟在俺后边,俺去找人给咱安排住的地方。”
王来顺又吆喝起来,这老汉扯着嗓子喊了一下午,嗓子都喊哑了,现在也就是王聚胜还跟在他身边帮着吆喝,老二王聚翔早带着媳妇老娘去城里姑姑家了。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沿着城墙,往城内走去,好在半路遇到赵大海带着供电局的人开着老解放拉了满满的几车人,从山道上开进了城里,他们最近在金门村和桃树沟架设高压电线,车上的男女老少都是这两个村子的村民。
这两个村子人少,加起来还没陈王庄人多呢,挤的满满当当的几车倒是能装下。
见到王来顺他们就下来打招呼,说他们车快,马上就开到政府了,到时候就通知人来安排他们。随后赵大海挤过人群望了望,找到陈凌和王聚胜之后,就小跑过来拉他们上车,但两人都有去处,并没有跟着上去,只是说好等一切平静下来再聚。
闹腾了大半夜,村民们才终于安定了下来。
陈凌小两口则跟着梁红玉和秦容先回了家,这也是处小院子,和陈凌租的城南小院差不多,是个小二层的,上下都是三间房,东西两侧也有偏房,屋子确实是不少的。这时陈凌也没心思没到处打量,把东西收拾完放好,两人在梁红玉给安排的楼上房间内简单用热水洗过身子,就躺上床睡觉了。
次日天亮之后,雨势终于渐小,成了淅淅沥沥细雨丝,老两口松了口气,就起床清理院子里的残枝落叶,陈凌则钻进厨房帮着鼓捣起早饭来。
“阿凌,水淹了村子,家里的鱼苗咋办呢?”
王素素洗漱完后也下了楼,来到他身边很是担心的道。
她还是很惦记家里的红鳝苗,两条大鱼都卖了一万多,小鱼长起来后就算价钱卖不到这么贵,但那肯定也比一般鱼要高啊。
“放心吧,鱼苗肯定没事的,我用水缸盖子压的严严实实,都没留啥缝儿,就算咱家被淹了,它们也溜不出来的。”
陈凌安慰了一句,其实这些玩意儿早就让他收到了洞天里,树林里还放了一堆家伙事儿,是端午前后两次进城零零散散置办的,就怕发洪水来不及跑,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也不错,起码不用费力气折腾了。
——
PS:感谢几位盗版站,以及其他站过来起点订阅的书友,看到留言了,给作者很大鼓励,原本以为就俺这个更新速度,百万字前后能精品就不错了,现在有希望更早一些。
另外谢谢白牙素,08a,00000549,修不语等几位朋友的打赏和月票,大家话都不多,但一直是榜上熟悉的身影,谢谢大家支持。
(书友群等等吧,我怕被大家催更催崩溃了,到时候写得着急反而不好)
第114章
王素素闻言稍微松了口气,随后出了厨房,去东边的偏房内给鸡鸭、鹌鹑等喂食,昨晚来时太过匆忙,也没来得及多做收拾,只是打开筐子就把它们放到了屋内,在地上简单铺了张草垫子就没多管。
其实鸡鸭不管也没事,在草垫子上就能睡觉、下蛋,但是鹌鹑不行,现在大半个月过去,公鹌鹑早就孵出来小鹌鹑了,昨天把它们盖在筐子里,怕进雨水还铺的严严实实的,运气好也没被闷死,只是精神头很不好。
雨天比较凉,王素素知道小鹌鹑怕冷,昨天又多少受了雨淋,躲在公鹌鹑身边暖着她也不放心,就去问梁红玉找了两个罐头瓶倒满热水,用破布裹了几道,放在它们边上提供温暖。
随后一边清理屋内鸡鸭的粪便,一边观察它们,过了好一会儿小鹌鹑们的精神头才好了些。
其实小鹌鹑出壳后半天时间就能在地上跑动了,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个钟头,但不巧的是遇上了大雨天,它们出壳后就一直躲在鸡窝里,现在身子暖和之后,才啾啾的叫着开始在屋子里跑动起来。
王素素见状放心了不少,清理完屋内的粪便,就戴上草帽去给棚下的小白牛刷洗身子去了。小白牛非常爱干净,昨晚浑身沾满泥水,让它难受得很,也就是有了智慧才一直忍耐着,现在见王素素过来,就立马趴到地上任王素素施为,不一会儿就舒服的抖动起耳朵,哞哞直叫唤。
惹的梁红玉两人也过来凑热闹,但小白牛昨晚让他们骑一次已经算非常大度了,哪里还会再让他们碰,转头瞪大牛眼,鼻孔喷着粗气,冲两人发出不满的吼叫声。
两人无奈,只好站得远远的,生怕把小白牛惹火了发脾气,本来他们还想着昨晚都让骑到背上了,能亲近一下呢,毕竟这样漂亮的牛他们还从没见过,心里也喜欢得很,但是没想到转过天来就不让碰了。
让老两口觉得诧异之际,也很可惜。
王素素见状安抚了两下小白牛,就向两人解释道:“其实小白很懂事的,就是有点小气,除了我和阿凌外,是不让别人靠近的。”
“除了这一点外,小白还很护家,之前有人去我们家后院偷鳝鱼,就是小白把他们赶出去的,听阿凌说要不是那些人带着猎枪,小白还要追呢,后来怕猎枪伤到它,才赶忙叫了回来。”
老两口不知道还闹过这一出,闻言忍不住啧啧称赞起来,更觉得小白牛有灵性,不过这下他们更不敢靠近了,就站在不远处,看王素素给牛刷洗身子,直到陈凌喊饭好了,他们三人才起身去厨房吃早饭。
……
接下来几天,大雨是没了,但小雨依然不断,县里这几日又发射了几枚信号弹,是红色的,这代表汛情非常紧急。
在这期间,县里有人过来跟秦容先两人知会了一声,带来了一则消息。
情况和陈凌猜测的差不多,确实是金水河上游出问题了,这条河平日里就很湍急,这次的暴雨来势又比较迅猛,那涨起水来,有水库与南沙河分担压力也不够,致使金水河两岸的村镇全都遭了殃。
幸好这几天雨势减弱,救援的军警出动很快,不然恐怕就要造成大批人员伤亡了。
现在这样的情况,短时间肯定是回不到村里了,陈凌闲着没事做,每天不是举着伞带狗出去闲逛,就是待在梁红玉的家里看书,或者写写画画,来画一些图纸,这次村子让水淹了,家里两座院子正好扒了重新合成一处,顺便把山脚的田地也好好设计一番,到时候起个小庄子。
里面栽上花草树木,养上鸡鸭牛羊,再挖一个大大的水池,修砌上几道水渠后,养鱼种荷花,想想那个场景就美得很。
至于自家村里的院子,陈凌转头看了看外面,其实秦容先和梁红玉住的这地方就不错,一看就是精心布置过的,非常规整不说,挑檐灰瓦、窗棂致密,有种古韵盎然的感觉。
跟县城其他人住的房子比起来,要讲究太多了。
院子中央还有一株两三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树干扭曲虬实,犹如一株放大了的盆景,树冠如华盖遮住整个院落,极具力量感。
“就是放在村子里,不太搭啊,还是朴素点好。”
陈凌摇摇头,放弃了这个想法。
倒是在山脚起个庄子的话,比较好办,直接按现在洞天里的布局来就好,树林深处有人家,房前屋后水渠相绕,开满荷花,石拱桥搞不来,到时搞个石板桥,也更显自然美。
出神的望着窗外,他心里的想法和灵感也渐渐多了起来。
外面小雨不停的下,鸡鸭躲在屋子里缩成一团,打着盹不肯出来,这几天下蛋也少了许多,倒是几只兔子跟完全不受影响似的,在雨里跑来跑去,弄得浑身湿漉漉,老两口怕它们顺着水道口溜出门跑丢了,就冒着雨满院子去追堵,追了几次抓回来后,兔子们反而变本加厉,像是跟二老玩起了游戏。
陈凌见它们调皮起来,直接用草绳把它们绑在了一起,跟鸡鸭丢在了一块,就这也不太老实,在屋内闹腾个不休。
过了两天,在王素素的提醒下,陈凌才发现,它们并不是在调皮嬉闹,而是有母兔子怀了崽儿想找地方打洞呢,他这时才想起来,自家的兔子是六妮儿送来的野兔崽儿长起来的。
野兔为了适应野外恶劣的生存环境,一般四个月大就开始进入发情期,并在极短时间完成交配,这时候就要重新打洞做穴,或把原本的洞穴进行扩张,为生育做准备,等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就要产崽儿了。
现在是农历六月二十,自家的兔子满打满算也超过四个月了,但由于家里好东西太多了,它们长得可比野外的兔子要好,发育还更快,照现在的情形,恐怕也等不到六个月大了,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要生下小兔子了。
所以现在到处想打洞,是它们生育前的本能使然。
知道这个结果之后,陈凌恍然发觉,自家产崽儿的东西还真不少了,尤其小鹌鹑出壳之后,母鹌鹑又下了两窝蛋,公鹌鹑又开始忙活起来,眼看半个多月后又是一窝小鹌鹑孵化。
还有兔子,这玩意儿长起来生崽儿也不慢,野兔变成家养的,一个月一窝不成问题,尤其自家伙食还好。
“这家伙,我从来没想过搞养殖啊,怎么有种快成养殖大户的感觉了?”
陈凌挠挠头,转身就看到房间角落里的鸡蛋鸭蛋已经堆满两个竹筐了,更是一阵无奈叹气。
没错,就是两个竹筐,而不是竹篮。
想想吧,以前就只有两只老母鸡的时候,掺了溪水喂食,两天就能捡十来个鸡蛋,现在家里母鸡都七八只,母鸭子也有四五只,那家伙下起蛋来,吃都吃不过来啊。
洪水前他就想着来县城卖一些,没想到梁红玉老两口来了,也没去成,到现在这半个月过去,越攒越多,都快没地儿放了。
现在外面乱糟糟的,也不能去卖掉。
陈凌心里多少有点发愁,这时就听到梁红玉喊他们下去。
“富贵,素素,快出来,你们秦叔炸好蚕蛹了,快下来吃。”
“好嘞,来了。”
陈凌应了声,不再多想,走出去,叫上门外处理蚕茧的王素素就下了楼。
蚕这东西结了茧子之后,七天左右就能蜕皮变成蚕蛹,这时候要是不留蚕种的话,就要把蚕茧放到滚烫的沸水中,把蚕蛹杀死,不然再过几天,它们就会变成蚕蛾咬破茧子破洞而出,这样以来丝线被破坏了会变得不完整,要比正常情况下短许多,卖不了好价钱。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抽丝剥茧的过程。
把蚕茧放进煮沸的开水里,煮上一段时间,等蚕茧变得越来越松软,锅里的水泛出黄色的时候,就能捞出来了,放进干净的热水中浸泡几分钟。
在这时要把蚕茧压到水底,不能让蚕茧浮在水面上,用筷子或者其他东西在水里朝着一个方向用力搅拌,蚕茧随着水的滚动会越来越松动,然后丝头就出来了。
抓住丝头向上提拉就能够抽出丝来,缠绕到线圈上,像绕线一样抽出来就行。
不过梁红玉这边没有缫丝车,不然要快上不少的。
说起缫丝车,古代还有“每和烟雨掉剿车”的诗句,说明古代的农村妇女也经常会在阴雨天的时候摇缫丝车,下雨不用下地干活,才有空闲干这个。
所以,这两天王素素和梁红玉两人就一直在家忙活着拆解蚕茧,收拢蚕丝,并把沸水烫死的蚕蛹剥出来,放到盆子里。
蚕蛹可是好东西,烫死后也不能浪费,高蛋白质、高营养,炸了吃最好。
不仅味美,还滋养脾胃,补益血气,是老少皆宜的佳品。
下了楼,陈凌就闻到了一股极为特殊的肉香,夹杂在热油和辣椒的香味中,像是后世闻到的炸鸡,但香味明显更加奇异浓厚,到了厨房就见餐桌上放了两个瓷盆的蚕蛹。
每个蚕蛹大概有小指粗细,色泽金黄,泛着红通通的油光,令人见之胃口大开。
陈凌和王素素用筷子夹了两个放进嘴里,鲜咸入味,嚼起来嘎吱嘎吱的,满口的焦香酥脆。
惹得黑娃小金也忍不住跑来哼唧着求食。
“富贵,素素,下手拿着吃吧,用筷子夹不了两个,吃着不过瘾。”
梁红玉说着,拿了两个碗,给他们每人往碗里分出来些,让他们端在手里捏着吃。
“有馒头吗阿姨?”
陈凌也不客气,接过碗就问。
“蒸着呢还没出锅,就知道没主食填不饱你的肚子,早给你准备上了。”
梁红玉笑眯眯的道,起身又走到门口把秦容先喊了出来。
“容先出来吃饭啦,炸完东西就跑到屋里逗猫玩,一点礼貌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