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98节

  “来了来了。”

  秦容先应了声后,就抱着几只小山狸子出了屋。

  “富贵,素素,你们瞧,这小狸子多壮实。”

  “这家伙,我跟你阿姨还从来没养活过东西呢,从来都是养不到半个月就死个七七八八了,仙人掌都不行,越民都说我们俩是花鸟虫鱼克星。”

  “谁知道,这几只小野猫居然让我们两个养活了,你说怪不怪?”

  秦容先把小狸子们从怀里放下,满脸高兴的道。

  梁红玉也非常开心:“到底是被我们救下来的,与我们有缘分哩。”

  陈凌听了心里直翻白眼,啥缘分不缘分的,要不是用他家的水冲了麦乳精喂养了几天,能活下来才怪呢,就老两口整天抱着小山狸子不撒手的架势,说不定哪天就给玩死了。

  还是太闲。

  喜欢一样东西,不想让离开自己的视线,天天去把玩,这谁受得住?

  可不是养啥啥死吗?

  陈凌都怀疑,能把仙人掌养死,老两口是不是整天没事干,拉到街上溜去了。

  他这样想是他的想法。

  但老两口第一回养活东西,那股子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陈凌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二老是怎么把这五只小山狸子的野性给磨光的,刚抓到家里的时候,这些小家伙饿极了虽然会吃食,但还不让两人亲近,摸两下都不给,一天天缩在筐子里,眼睛贼里贼气的瞄人,带着股难掩的野性,可不如家猫小时候看着可爱讨喜。

  但老两口也不顾那些,每次都是抱着小山狸子喂饭吃,睡觉的时候也抱上床,放到被窝里,生怕夜里凉冻着了,那家伙跟对待亲孙子似的。

  小山狸子们多少次挣扎着想跑都给拽回来了,按在怀里不让动,拉屎撒尿也得跟着,最后这些野性大气性也大的野猫崽子硬生生的给弄得乖巧老实起来。

  现在也不做任何挣扎了,知道挣扎也没用,就安静的窝在秦容先腿边,静静的等着食物塞到嘴里。

  小山狸子跟家猫崽儿其实差不多,七八天睁眼,二十来天就能走路了,现在这窝小山狸子差不多一个月大,除了喝麦乳精之外,也能吃其他东西了,这玩意儿也不用去顾及肠胃幼嫩啥的,只要野脾气改掉,那真是就和狸花猫一样皮实了,吃啥啥香。

  陈凌对此很无语,起身把蒸屉端下来,就着馒头吃起蚕蛹来,这玩意儿是桑蚕蛹,干脆酥香,比柞蚕蛹水滋滋的吃起来好吃多了,他三两口就是一个馒头下肚。

  倒是王素素极为捧场,说老两口把小狸子们照顾得好,不然这东西野性那么大,怎么可能养活?把二老夸得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

  阴雨朦胧中,时间在飞速的流逝。

  农历六月二十八这天,清晨,陈凌在一阵欢呼声中惊醒,原本躺在他身边的王素素也已经坐起,走到门外一看,竟然发现碧空如洗,天边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旭日的照射下,散发着瑰丽的绮光,肆虐了大半个月的雨终于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街小巷人声鼎沸,欢呼雀跃,奔走相庆,他们也终于能回家了。

第115章 建房 一

  因为不仅天放晴了,随着这些天雨水不断减小,洪水也慢慢退去了。

  于是就在六月二十八这一天,陈凌和王素素在吃完早饭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村。

  但收拾起东西来才发现,鸡蛋、鸭蛋实在太多了,路上带着极其不便,磕磕碰碰的,容易碎掉。

  没有办法,陈凌只好挑着扁担,挂上两筐鸡蛋鸭蛋出去卖掉了,嘴上说卖掉,其实就是收进洞天而已。

  洪水过后,物价将迎来飞涨。

  他准备下次来城里的时候,把鸡蛋、鸭蛋和蔬菜、西瓜放在一起来卖,价钱肯定比现在高。

  天刚放晴,外面的路上,仍然到处是积水。

  陈凌趁着出门的工夫,把卖鱼的钱存到了存折里,还去城南小院转了转,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之后喊上王素素,和梁红玉两人告别后,就牵着牛带着狗,载满东西往家赶。

  一路上,像他们这样从县城回村的人非常多,各个村镇的人都有。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在县城躲灾半个月,早就想家了。

  更别说家里现在啥情况都还不知道呢,不回去看一眼心里哪能踏实的下来。

  “富贵叔,素素婶子,俺们在这里。”

  走到城外,刚上山道,就看到六妮儿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大喊着向他们两人招手。

  身边是背着包袱、挎着篮子的大妮儿,倒是不见王立献两口子。

  “你达跟你娘呢?”

  陈凌和王素素走过去后就问道。

  “他们去给俺五姐打电话啦。”

  “五姐要考试遇上下大雨,在市里回不来,俺达跟俺娘可担心了,打了好几天电话哩。”

  六妮儿吸着鼻涕说道,但他到底年纪小,表达不太清楚。

  还是大妮儿在一旁比划着补充了一番。

  意思是今年雨太大,也不知道五妮儿有没有参加高考,但现在肯定是被困在了市里,没法回家,也不知道怎么样。

  王立献和刘玉芝担心之下,就去给五妮儿学校打电话,打了好几次也没打通,昨天才接通,但是信号不好,没能跟五妮儿说上话,今天还得再打过去问问。

  如果还是不行的话,王立献恐怕就得去市里走一趟了。

  “放心吧,在市里肯定是能考试的。”

  “就是闹了洪灾,火车坐不了,客运也停了,想回来肯定得再等一阵子。这是正常情况,不用太过担心。”

  陈凌安慰道。

  2000年之前的高考,时间一般都在农历的六月,阳历则固定为7月7日、7月8日、7月9日这三天,后来因为这个季节降雨比较多,很多地方下起雨来都是奔着十天半月去下,非常影响考试,就在2003年把高考日期提前了一个月,改成了6月7日、6月8日、6月9日这三天。

  而今年的高考就是在农历六月初十、十一、十二考的,结果遇上暴雨起了洪灾,初十往后雨势才开始变小,这样算起来,本地今年的高考恐怕也要往后推迟了。

  大妮儿没出过远门,不明白陈凌说的是真是假,对于妹妹的担心,并不比王立献两口子要少,还是满脸忧心忡忡的模样。

  等过了大概二十分钟,王立献和刘玉芝打完电话过来,说五妮儿没事,考试推迟了,正在学校宿舍待着呢,大妮儿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几人就一块继续赶路,同行的都是同村人,还有附近村子的,一路热热闹闹,大半个月才盼来了大晴天,大家心情都不错。

  只是等翻过两道山梁,看到熟悉又陌生的水库与村子后,所有人都沉默下来,不吭声了。

  洪水漫堤之后,农田毁了,房子垮了,粮食不能要了,家禽家畜,死的死,丢的丢……

  这场洪水,虽然没有人丧命,但损失之大,对很多村民来说,跟要他们的命也没区别了。

  村民们一个个如丧考妣的,连婆娘也不乱喊乱叫了,只是不断唉声叹气着回到家,去收拾洪水后的残局。

  没有办法,日子还得继续过,人总要往前看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县里、乡里的人都来了,过来看看受灾情况,另外要对水库大坝的进行加固,持续几天的高水位,对水库堤坝的侵蚀是很严重的。

  大坝的加固工作一天两天也完不成,相比之下,受灾情况很快就被统计出来了:民房倒塌200余间,淹没农田1000余亩,几乎算全军覆没,统共的财产损失粗略估计超过了30万元。

  有将近一半的人家只剩下微薄的积蓄,勉强能够度日。

  很多人农田被淹,房子冲垮,圈里的鸡鸭、肥猪,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刚收的小麦被洪水浸泡半个月也不能要了。

  对此,县里说会有救助以及各种补贴,房屋帮建,种子给发,另外今年的提留和公粮也不用交,领导们给了一大通的保证就走了,剩下一些乡里的人帮着在村里清理死去的鱼虾,跟着就各处洒了几遍石灰。

  撒完石灰他们又去帮上了年纪的老人搭建草棚,不然夜里老人们没地方住,就成了麻烦事。

  这些人在村子里忙活了大半天,才陆续离开,留下村民们继续忙碌着。

  相比村民们的损失,陈凌家算好的了,除了后院的几间老屋不能要了,被水泡的岌岌可危,前院还能住人。

  一是离水库远,没有受到太多冲击,只是被水泡着,二是前院的房子是结婚前才盖的新房,比老屋要好得多。

  由于他早有准备,家里的其他损失并不大。在乡下每年粮食卖的钱是大头,他今年又没种粮食,还把鸡鸭等东西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甚至临走的时候,有来不及收拾的东西,他就用砖块把床垫得高高的,面粉啥的都了放上去,再用尿素袋子跟塑料布盖好,这样以来,面粉除了有些发潮,倒也没被洪水浸泡,晒干还能吃的。

  被褥、衣裳啥的都打成包裹放到了衣柜上方,水泡不到,基本没受到影响。

  所以其他人家要在村外打草棚住,陈凌小两口不用,他家的房子还能住,只是回到家的第一晚,他和王素素两人睡得并不安生,包括家里的狗和牛也是一样。

  洪水退去后,大量蚊虫滋生,扰的人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没一会儿就浑身的疙瘩,痒的人发狂。

  气得陈凌啪啪啪的接连打死了近百只蚊子,还是无济于事。

  蚊帐坏了不能用,家里去年剩的几条火绳也早被水泡烂了,天气闷热又没法盖被子,让人烦不胜烦。

  于是被蚊子骚扰了一整夜的陈凌,早起睁开眼后饭都没做就跑上山割蒿草去了,准备搓一些火绳。

  火绳这玩意在山村里很常见,能驱蚊能引火,但大多是用作夏天驱蚊的。

  搓火绳用的蒿草得是艾蒿,效果才最佳,因为艾蒿有股子特殊的香味,搓成绳子后晒干,点燃后冒出的烟气会把艾蒿异香激发出来,蚊虫就会被熏跑,不能接近。

  另外艾蒿比起其他蒿草更加耐烧,一根火绳就能烧两个夜晚,省钱还对人体无害,比蚊香好用得多,这玩意儿从宋代就开始使用了,到现在得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若是不好用早被淘汰了。

  整个上午,陈凌割完艾蒿回来,就坐在院子里搓火绳,王素素则在他旁边缝蚊帐,蚊帐挂在床上睡觉的时候用,蚊子进不来,火绳则是晚上吃饭或者吃完饭乘凉的时候点一根,然后放在屋里也能驱除其他虫子。

  另外呢,也是给家里的狗和牛来用的,不然它们夜里被蚊子咬得难受了,陈凌和王素素也睡不好。

  搓了十来根火绳后,陈凌就用棍子挑起来放到屋顶,现在这天气,太阳毒辣得很,一个下午就能晒好,到晚上就能用了,省心得很。

  做完这些,把前院也彻底收拾好,陈凌打算下午把后院清理的杂物清理出来,这两天就把老屋扒了,村里这阵子大多数人家都要重新建房的,他也想趁此把自家前后院打通,重新翻盖一遍。

  不过吃晌午饭的时候,听王素素说起来王聚胜家的事,陈凌就暂时收起了这个心思。

  王聚胜这个老大不讨喜,和老二王聚翔都是距离水库比较近的,但是老二的房子垮了有爹娘管,他这个老大却是无人问津,两口子带着两个娃娃,又要重新建房,实在是难办。

  “这不行,聚胜哥是不好意思来叫咱们,咱不能不去啊,说啥也得去帮一把。”

  陈凌一听,饭也吃不下去了,撂下筷子就起身往外走。

  现在全村人谁不知道,陈凌跟王立献,跟王聚胜两家要好,这家伙要是连面都不露,以后就别来往了。

  “帮忙归帮忙,也要先把饭吃完啊。”

  王素素拉住他,说道:“别着急,吃完饭我跟你一块去。”

  陈凌一想也是,别的不说,王聚胜家现在两个娃娃在家呢,张巧玲一个人可忙活不过来,王素素过去也有个照应。

  于是就匆匆把饭吃完,然后锁上房门,两人牵上牛就去了王聚胜家。

  去了之后才发现,王聚胜家的几间房屋已经倒塌了大半,两口子这时候正戴着草帽,脸上蒙着毛巾,往外清理瓦片和砖块呢,这些东西重新建房的时候还能用上不少,要捡出来留着,节省材料。

  至于裸露出半截子的椽木,还有歪斜的土墙,现在两人根本顾不上管。

  陈凌瞄了眼,看到王聚胜家的大女儿丹丹正带着大头在旁边蹲着玩泥巴,大头见到他过来,就眼睛一亮,张着胳膊蹒跚着往他跟前跑,嘴里还含糊不清的叫着。

  陈凌抱起大头,走过去给了王聚胜胸膛一拳,嫌他见外,不叫别人帮忙吧,居然连他都不叫。

  王聚胜吃了一拳,只是抬起头冲他嘿嘿笑,张巧玲则有些忍不住眼眶发热,飞快的抹了抹眼角,也跟着笑起来,随后就摆着手不让王素素过去,说让她在外面帮忙看着点两个娃娃就行。

  “嫂子你也出来吧,这点活儿我跟聚胜哥两个人干就行。”

  陈凌说着,然后把小白牛叫到身边:“喏,我还牵了牛来的,这房子拆起来快着哩。”

  既然他都过来了,两人也不再跟他客气,张巧玲就把草帽给他,又重新找了块干净的毛巾让他围上,就领着大头和王素素躲在一边。

  拆房简单,建房难。

  但拆房也比较危险,尤其这塌了一半的房子,不小心房梁砸下来那是能砸死人的,尤其山村房顶是多根房梁呈三角形搭建,再架上檩条用来铺瓦片的,要是拆不好,就不是一根房梁了,而是多根房梁一块砸下来,极其危险。

  所以陈凌把牛牵了过来,找根粗长的绳子,在墙上凿出来一个孔洞,绳子穿过去后,绑上粗木棍绕几圈横过,把墙绊住,就这样赶着牛去拉,墙一下就倒了。

首节 上一节 98/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