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864节

  正经建房能用,牲口棚啥的也能用。

  就是把芦苇杆子或者高粱杆子打成箔子,在屋顶铺上去,和泥倒上去,再铺瓦。

  确实,建房是这样,一点问题没有。

  但在菜窖的顶上一般用木板,用箔子铺,铺上土后,平日里人还要在上面走动。

  容易踩坏,踩塌。

  “哈哈哈,赵老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俺家的菜窖跟别人家的不一样,是跟以前挖的地窝子差不多,大的人,里边还能住牲口哩,牵头驴都能进去,跟一间房子也没啥区别。”

  王来顺比划着,为赵玉宝两人解释。

  两个老头子听得一头雾水。

  陈凌就说:“意思是说跟地下室差不多,以前躲灾用的,五叔家那个挖的也深,很有些年头啦,一般都不用修补。”

  这下两个老头子明白啥意思了。

  当即联想颇多。

  连忙问是不是还接待过游击队。

  王来顺摇摇头,说倒没那个福气,就是以前闹土匪,刀客横行,这菜窖就是用来躲灾的。

  两个老头便失了兴趣。

  老丈人更是从始至终笑呵呵的,没啥好奇的,在他们风雷镇那边,这种躲灾的地方多得是。

  之前王庆忠用来存粮食的地方就是,不值一提。

  聊了一会儿,赵玉宝两个跟在陈凌后面,各自找好位置开始钓鱼。

  刚开始钓,赵玉宝烟瘾犯了。

  就掏出烟盒给几人散烟。

  陈凌连忙伸手拦他,指了指面前枯黄的芦苇荡。

  赵玉宝顿时会意,讪讪一笑,忙说忘了这茬了。

  在村里住了小半年,很多事他也弄明白了。

  枯黄的芦苇荡,随风乱飘的芦花……这就跟春天的柳絮、夏天干燥的麦秸一样,非常容易引起火灾。

  秋风正紧,一点火星子都可能把整个山头点了。

  “富贵,这两天咋不见你放马了,你这都出来钓鱼、放牛了,咋不把小青马也带出来溜溜。”

  王来顺这个倒不是没话找话了。

  这老头子年轻时候就喜欢马,王聚坤家的大白马就跟他这个小叔叔两家一块养的。

  那时候大牲口比人还要精贵,吃好喝好的,有时候单凭一个人家,负担不起。

  “别提了,被我用铁链子锁起来了,夜里老是自己偷摸出去瞎跑,这哪行?”

  现在这年月,夜里黑灯瞎火的,啥也看不清楚。

  一匹马在夜里胡乱瞎跑,跑进山里就不说了,万一跑进别的村,跑进人家里,把人吓到了,一枪打死咋办。

  “又说这话,你那马是好马啊,好马有一个算一个,那可都是有脾气的,不能老压着,不然好马也成坏马了。”

  似乎是生怕陈凌把好马养坏了,王来顺割着芦苇,手上用的劲都大了不少。

  陈凌闻声就笑,只好点着头说对对对。

  自家的小青马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马。

  是有智慧的,有独立想法,心眼子贼多的好马。

  实际上,陈凌刚把它买回来的时候,这匹青马算不得什么好马,最多也就是匹烈马。

  但经过陈凌的精心喂养,以洞天灵物培育,小青马得到了二次发育……

  各个方面,不论是体质、体能,还是从外观、品相上来看。

  小青马都成了一匹极品的好马。

  ……

  王来顺跟陈凌俩人这么一说,赵玉宝也扭头说道:“你家小青马贼得很,别一会儿又偷跑出来了。”

  陈凌自信一笑:“没事,跑不出来的,我给它上了铁链子……这要是还能跑出来,我名字倒过来写……”

  结果呢,这句话还没说完。

  睿睿就拿着小铲子叫嚷起来,“小马,小马!”

  只见远处的翠绿的麦田之中,一匹青色的高头大马正在悠闲的迈着四蹄,甩着尾巴,一边在麦田里松快的散步,一边时不时的低头啃几嘴麦苗。

  这时,小青马似乎也听到了小娃子的喊声,疑惑抬起硕大的脑袋,往老河湾这边看了看。

  一看之下,吓得浑身一激灵,惊恐的瞪大眼睛撒腿就跑。

  “还踏马敢跑?!给老子站住!”

  陈凌大怒,鱼竿一丢,便急追上去。

  几个老头子见状愕然。

  赵玉宝回过神后就立马打趣:“好啊好啊,这回富贵不叫富贵了,得叫贵富了。”

  这话一出口,连王存业这个老丈人也跟着嗤嗤嗤的笑起来。

  只有王来顺一个劲儿的说,你看吧,我就说这是匹好马,关不住的。

  其实陈凌也挺奇怪的。

  这铁链子要是拴在马嚼子上,还有挣脱的可能。

  可他是给小青马脚腕子上拴了链子啊。

  那大粗铁链子,比睿睿拳头还粗呢,是从小绵羊的货运站上拿的。

  几吨的车都能拖动。

  这怎么还能让小青马跑了?

  “算了,老子不追了,今天放你一马,等你回来咱们再算账。”

  看着小青马向西山驰骋而去,陈凌追也追不上,只有吃灰的份,索性放弃。

  被这么一搞,他也没心思钓鱼了。

  但睿睿缠着他呢,就只好陪他又去芦苇荡找乌龟和鸟雀的窝。

  玩闹一阵,足够尽兴了,才跟着他回家。

  回到家,来到果园的牲口圈一看,这才发现,不是铁链子不给力,是小青马太聪明了。

  铁链子结实,它就没在铁链上费功夫,而是把陈凌给它锁在脚腕子上的脚环给挣断了。

  “他奶奶的,铁环都能弄开,力气越来越大了啊这是……”

  陈凌郁闷的想着:“再不听话乱跑,以后专门修个地下室,给它关小黑屋得了。”

  “阿凌,你回来的正好,你看二秃子,又乱捡东西!”

  刚走进家里,王素素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

  抬头一看,二秃子正像是一只憨憨的大鹦鹉似的,晃着脖子转动一个银色的‘项圈’。

  脚边是一大堆明晃晃的玻璃瓶。

  陈凌顿脸一黑。

  妈的,这几个家伙,就没一个省心的。

  ……

  把二秃子好好地教育了一顿,两只熊掌正好刚刚煮好。

  当然了。

  这个煮好,不是说炖好了,能吃了。

  这个煮好,才是第一步。

  山珍野味,身上没有携带异味的东西少之又少。

  熊掌听起来排在八珍前列,好像是很好吃的样子,但实际上,它本身也是有比较浓重的腥臭味。

  把熊掌煮上俩小时就是这个原因。

  能去除熊掌上难闻的异味。

  另外就是为了方便去除熊掌的表皮和毛发。

  这东西不仅皮厚、硬实,那黑毛也是又长又结实,如果不在滚水里煮俩小时,十分难去除。

  当然了。

  要去除异味,这水肯定不是单纯的白水,也是放了葱姜蒜等各种调料的。

  捞出熊掌,稍微晾上一会儿降温。

  陈凌就开始给熊掌去毛,去皮。

  由于是第一次做这玩意儿,陈凌也没有把四只熊掌全做了。

  只做了两只,留了两只。

  今天做了一只前掌和一只后掌。

  剩下的一对前后掌在水塔保存,要是今天能做成功了。

  后边给老二老三摆酒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拿出来做道菜了。

  不得不说,灶台上的事,也不能小看。

  厨子有时候不仅吃天分,还很吃经验哩。

  赵玉宝找人问的这个熊掌做法,那真是对得不能再对了。

  可以说帮了陈凌大忙啊。

  要不然陈凌还真的把这熊掌当成猪蹄子、羊蹄子对待了。

  现在他才知道。

  用沸水煮过的熊掌,不仅能够完全去除熊掌外表的皮毛层,还能保持整个熊掌的完整性。

  真要按处理猪蹄、羊蹄法子瞎弄,这熊掌买回来也是白白浪废了。

  处理熊掌,是一项非常吃耐心、吃技术的活计。

  用的刀也得大小合适。

  差不多像是王立献当初骟羊用的小骟刀……整个刀身和刀把加起来,大概也就不到一拃那么长。

  当整个熊掌的皮毛被去除干净之后,那卖相吧,也并不好看。

  熊掌的掌面挺饱满的,把皮毛弄干净,也挺白嫩。

首节 上一节 864/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