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119节

  这丫头说到底还是懂事的,听到陈凌这么说,就立马说道。

  接着跑到水井边洗手洗脸,洗完之后,又风风火火的跑到厨房去帮王素素拌糖馅儿。

  糖馅儿里有糖面、枣泥儿、芝麻,有时候也放核桃碎和桂圆。

  拌好糖馅儿,王素素端出来。

  然后摆上桌子,跟王真真坐在桌旁,小丫头来擀面皮,王素素就把糖馅儿包在里面,然后卷起饼边,在面饼表面撒上芝麻。

  不仅如此,王素素还印了好多花跟兔子的图案在上面,瞧着特别的好看。

  陈凌在旁边烧火,烙糖饼这个不能用急火,必须要用中火。

  直到把糖饼烙得外焦里嫩,两面焦黄,枣泥儿跟桂圆的香气儿能飘出来,这才算熟。

  陈凌在饼铛里刷上薄油,放进去两个,一边看着火候,一边给糖饼翻面,等熟透后,满院子都是混杂着枣泥儿的焦香味。

  没多久,村里的各家各户都飘出来类似的香味,这是都烙上糖饼了。

  “糖饼别弄错了啊真真,有花跟兔子的现在是不能吃的,等晚上给月亮婆婆上过供了才能吃……”

  王素素说着,就把八角簸箩里带图案的糖饼挑出来,另外放到一边。

  “知道的,咱娘年年说,我咋可能弄错。”

  王真真点点头,掰开一个糖饼,饱满的糖馅儿冒着热气,四周顿时弥漫出更加浓郁的香气。

  小丫头吹了两下,咬下去一大口,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哼。

  “姐夫,这糖饼真好吃,你这手艺在哪儿学的,咋做啥都好吃哩。”

  “每顿饭都很好吃,我都不想走了。”

  “哈哈,不想走就住着呗,正好在县城上学,离得又近,不像在寨子里,上学还得跑老远。”

  陈凌笑着,夹了个刚烙好糖饼出来,“来,吃完了吃这个,刚烙好的。”

  “住着就住着,你给姐姐天天做那么多好吃的都吃不完,要是让哥哥跟爹娘看到肯定挨骂,正好让俺来帮你们吃。”

  王真真说着掰了块面饼,沾着糖馅儿往嘴里塞。

  陈凌闻言,跟王素素对视一眼,都笑了。

  这丫头还不知道,也就是她来了,才天天没断过肉。

  要是平常他们小两口,也就是家常便饭而已。

  猪肉、鸡肉、兔肉、羊肉,这半年就没咋断过,天天吃,顿顿吃,早就吃腻了,所以两人吃得比较清淡,今天蒸了点肉包子也不吃,专门留给王真真吃了。

  让她好一阵奇怪。

  想不通这么好的东西,姐姐、姐夫为啥都不吃的。

  ……

  聊着闲天,烙着糖饼,花了半个下午,把糖饼全部烙好。

  黄昏的时候,大妮儿带着六妮儿给送了篮子石榴过来,前院儿玉强家给了点核桃,陈凌也给了两家两斗子花生跟豆子。

  也不是过节送礼,这些都是上供用的东西,谁家没有就互相凑一凑。

  天微微擦黑的时候,王素素带着妹妹就在院子中央摆上桌子,放上糖饼月饼跟瓜果,又在桌子周围的地上用柴灰画上五边形的图案,每个角放一种粮食,为的是祈求月亮婆婆保佑来年五谷丰登。

  等一轮金黄的圆月从东方升起的时候。

  王素素就点上香烛,拜祭起月亮婆婆,中秋的时候上供是没汉子们啥事的,主要都是女的来做。

  陈凌没啥要帮忙的,就在小姨子央求下,帮着她做起了小灯笼。

  只是他手太笨,做到一半自己都觉得太丑,最后还是王素素,给做出来个兔子模样的小灯笼。

  点好蜡烛后,昏黄的亮光映出来,看着非常精巧漂亮。

  小丫头简直爱不释手。

  “富贵叔,富贵叔,小姑姑吃好饭了吗?俺们来找小姑姑玩。”

  灯笼刚做好没多过多久,就有小娃子就来喊了,一个个都提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站在院子里张望。

  王真真立马就待不住了,想往外跑,结果被王素素拉住穿了件长袖外衣:“别慌着往外跑,晚上冷,穿件衣裳再去玩。”

  陈凌也走出去,对娃娃们叮嘱道:“不能往村外跑,山上有狼,知道不?”

  “知道的富贵叔,俺们肯定不出村子。”

  小娃娃们异口同声的道。

  村里的小娃娃最喜欢的就是过各种节日,过节有好吃的、有好玩的。

  不过就怕他们玩过头,这些皮猴子们凑一块,为了好玩,歪主意一个接一个,啥都敢干。

  还好今晚确实凉意有些重,一个钟头都没到,小娃子就都各回各家了。

  正好,这时候院里的香烛也烧完了,王素素撤下来供品,收拾好,回到屋里继续做还没做完的新衣裳。

  王真真玩累了,早早就去东屋睡了。

  陈凌就陪着媳妇,坐在她身旁,沏上茶水,读着一本新买的小说给她听,读到精彩的地方,王素素也会插上两句话,两人笑谈一番。

  一直到夜深,才灭了灯休息。

  这个平淡而温馨的中秋就这样过去了。

  ……

  次日一早,陈凌很费了番力气,才把几只鸽子骗下来。

  刚落到身边,陈凌二话不说就用筐子把它们扣住。

  这几只鸽子越来越不听话。

  以前对他异常亲昵,根本没什么警惕心,每次飞累了,会主动飞回到他跟前,扑棱着翅膀想回洞天里去,这些鸽子那时候还不大,对出生的地方比较留恋,洞天环境也好,它们舍不得离开。

  现在不是这样,整天跟外面的野鸽子到处飞,翅膀硬了,心也野了,连老家也不想回了,这怎么行?

  必须得好好关上几天。

  他们这边的野鸽子百分之八十属于岩鸽,主要就是在山地岩石栖息,岩鸽又叫原鸽,这种野鸽子很好驯化,最初的家鸽就是由原鸽驯化来的,更别提他这几只从小就是由人喂养的,就更好驯了。

  “姐夫,你这是在干嘛?”

  王真真揉着眼睛从屋里走出来,就看到陈凌在院子里按着一个竹筐,竹筐里扑棱棱的有东西在乱撞乱飞。

  两只狗在旁边支棱着耳朵,盯着筐子不断摇尾巴。

  “扣住了几只野鸽子。”

  小丫头一听这个眼睛亮了:“姐夫你真厉害,今天咱们是不是要吃炖鸽子?”

  “不吃,这是要养的,快去找你姐姐拿剪刀,我给把翅膀剪了。”

  “好,我去拿。”

  听到不是吃的,王真真也没失望,在姐姐家天天吃肉,不差一顿炖鸽子。

  随后王素素也起床出来,一人拿着一把剪刀,把鸽子捉出来,王真真捉着,让姐姐把鸽子翅膀上的羽毛剪掉。

  陈凌则自己抓出来一只,按在地上剪。

  两把剪刀,很快就剪好了。

  鸽子窝,王素素昨天就做好了。

  在鸡舍旁,紧挨着院墙用篱笆围了一块地方,覆盖了铁丝网,把剪掉羽毛的鸽子放进去,摆上食盆水盆,用砖块压好,除了每天喂食添水之外,就不咋用管了。

  鸽子到底是性情温和的禽类,气性也不大,关上一阵子,勤修着点羽毛,性子磨平之后,这几只野鸽子和家鸽也就没啥两样了。

  “好了,洗洗手吧,饭很快就好了,吃完饭我去城里给你买课本去。”

  陈凌拍了拍手,对小姨子笑着道:“明天要上学了,咋样,开心吗真真?”

  小丫头听到这话,哪还开心的起来,嘴巴噘得能栓毛驴似的,跺着小脚向王素素告状。

  “姐姐,你看他……”

第134章 赶饭场

  看着妹妹这小模样,王素素也憋不住乐了:“咋了?你姐夫说得不对吗?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天天都盼着上学呢。”

  那时候的孩子确实是这样。

  除了个别的很珍惜上学的机会,剩下的就是为了能少干点农活,偷偷懒。

  即便是这样,在农忙的时候,还有上着课就被爹娘叫回家干活的。

  王真真见姐姐也不帮她说话,就噘着嘴巴,支支吾吾道:“可是……可是俺还没准备好。”

  陈凌在水井旁压满一盆水,笑呵呵的道:“这上学又不是上战场,还有啥要准备的?快来洗手。”

  “你跟姐姐先洗吧。”

  小丫头拉过来一个小马扎,托着腮,愁眉苦脸的道:“去县城上学,俺怕生。”

  “这有啥怕生的,我问过了,你那个班也就十来个人,多跟他们在一快玩,很快就熟了。”

  “再说,每天还接你回来呢,又不是住校。”

  陈凌安慰着,王素素也在一旁轻声劝着。

  小姨子到底年纪还小,到陌生的地方上学,心里紧张是正常的。

  不过小娃娃嘛,也就刚开始这样,适应起来是很快的。

  不用太过担心。

  ……

  这两天没什么要忙的。

  陈凌跑了趟县城,把小姨子要用的三年级课本买了回来后,也不过才九点多钟。

  小丫头年纪小,情绪恢复的也快,这会儿又跑出去玩了,不在家里。

  陈凌就把东西放到屋里,转身回院子找了根长竹竿出来,走到枣树跟前,把上边剩下的枣子全部打了下来。

  前些天建房的时候已经打过一遍了,但是没打干净,而且陈凌看着树上又有点想长二茬枣的迹象,就又是举着竹竿一顿敲。

  枣树跟别的树不同,一般每年是结两遍果子的。

  但是放任它这样长也不太好,会影响来年结果,俗话说得好:“有枣三杆子,没枣三棍子。”,枣树就得经常打,这样每年才能多结果子。

  绕着枣树敲打一通。

  接着把梨树上的梨也摘了摘,今年的枣子跟梨结的都不少,枣子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个五十来斤,平常的老枣树结果多的时候也就这点了,小点的枣树也就三十斤左右的枣子。

  梨树则摘了有满满一筐子。

  平时也没管过它们,让王素素看了都一阵惊讶。

  她可是记得,前两年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收成。

  枣和梨收拾好。

首节 上一节 119/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