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些蒸汽明轮船看着光鲜唬人,其实缺点也很多,被更先进的暗轮船,即靠藏在船体水线下的螺旋桨推进的船只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任何新技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的蒸汽机效率很低,非常耗煤,故障率也比较高。
19世纪中叶是蒸汽明轮船,尤其是远洋航行的蒸汽明轮船,几乎全都是蒸汽机加风帆动力组合的混合动力方案。
只有在风力聊胜于无,有稳定燃料补给站、维修站的内河航道,才会摒弃风帆,使用蒸汽动力进行航行。
彭刚的目光聚焦于悬挂白船旗的英舰百合花号上,这艘英舰和彭刚在后世在照片中看到的鸦片战争中的明星英舰复仇女神号很像。
彭刚身侧的左宗棠则望着压迫感十足的蒸汽明轮船喃喃自语道:“彼之机巧,已至于斯乎?这便是林公口中的船坚炮利吧。”
后面的话,左宗棠不敢再说下去,只剩下无尽的危机感与惶恐。
虽说左宗棠曾在湘江夜话时听林则徐跟他讲述过洋人的火轮船,魏源的“洞夷”之书《海国图志·火轮船说》中也图文并茂地简要描述介绍过火轮船。
但言语文字的描述与亲眼所见带来的震撼相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一个是需要靠自己脑补想象的文字,一个则是真真切切地就呈现在自己面前。
汉阳门城楼上的左宗棠,甚至已经能够隐约闻到刺鼻呛人的煤烟味。
第320章 英法美三国使团
“这些只是已经有些落伍的小船。”彭刚摇了摇头说道。
“除却美利坚国力不不如英吉利、法兰西雄厚,海军孱弱,英法两国的海军皆有十倍于这些舰船大小,更加先进的暗轮船。”
十九世纪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明家辈出。
蒸汽船经过数代人的技术沉淀积累,终于在十九世纪从图纸走向现实。
美利坚宾夕法尼亚工程师、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于1807年设计制造的“克莱蒙特”号蒸汽轮船在纽约港下水并圆满完成航行,证明了明轮蒸汽船的实用价值的商业价值。
明轮蒸汽船由此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
短短不到三十年,欧洲发明家对蒸汽船的设计进行不断优化突破,将轮桨叶蒸汽船发扬光大,并发现完全藏于水线之下的螺旋桨较之明轮更具优势。
英国海军甚至在1845年进行了明、暗轮船之间的孰优孰劣进行了拔河比赛实验,证明了螺旋桨在效率推力上的优越性,更好稳定性与适航性,以及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
1850年代,暗轮船的技术优势已经被海军强国所认识,暗轮虽远未完全普及。
但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开始大量建造螺旋桨战舰,以及直接将现役的风帆战舰改装为具有蒸汽动力的暗轮船。
彭刚并非夸大其词,对于英法两国的海军,尤其是英国皇家海军而言,停泊在汉阳码头上最大的那艘百合花号战舰。
连英国皇家海军三级战列舰的标准都够不到,充其量只能算是明轮护卫舰。
论技术先进程度,也说不上很先进。
“大十倍于此的船?”彭刚身侧的刘炳文也感到很不可思议。
汉阳码头附近的这些排水量均三百吨以上的明轮船在左宗棠看来已经是庞然大物了,他很难想象比这些船大十倍的船会是什么样子。
“晚明时期我华夏还能造大海船,如今连米艇那等玩意儿都能成为福建水师,广东水师的门面担当了。”彭刚讽刺道。
米艇就是清廷水师的门面担当,排水量“高达”二百五十吨左右,是清廷水师最大的战船之一。
说话间,透过望远镜,彭刚清晰看到数艘小艇从蒸汽明轮船上放下,朝着码头驶来。
小艇上,穿着笔挺西洋军服或礼服的使节身影清晰可见,他们或棕、或金的头发在阳光下格外刺目。
“走吧,会一会这些洋人。”彭刚收起望远镜,迈步走下汉阳门城楼。
从码头到汉阳门的一路上。
一队队精神抖擞的北殿圣兵,或手持燧发铳、或手持长枪刀牌,在军官的喝令下,于码头空地两侧排开整齐的队列,刀枪闪烁寒光,军容极盛。
外围,则是被严格限制在一定距离外的武昌百姓,他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脸上写满了好奇、对着装束奇怪的西洋三国使团成员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美利坚驻华公使马沙利和驻沪代副领事金能亨是携女眷来访,他们的夫人穿着时下风靡欧美上层、中产女性的克里诺林裙。
此裙以鲸须、细铁丝等材料制成的鸟笼状裙撑,取代了早期多层衬裙,裙摆直径极大,大得能够藏得下人。
虽说此时的克里诺林裙裙摆直径还没发展到动辄六七米,甚至是八九米夸大地步,但其蓬大的裙摆仍然很有视觉上的冲击力。
好莱坞经典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穿着的便是此裙子。
美利坚使团两位女眷的服饰令武昌的百姓大开眼界,绝大多数武昌百姓欣赏不来这种审美,直言不讳地谈论两个西洋番婆穿得跟下蛋的母鸡似的。
好在他们距离使团成员较远,有北殿圣兵在场,也不敢大声喧哗,使团成员听不到武昌百姓的议论。
从汉阳门码头到汉阳门的这一路上列队相迎的士兵都是来自教导营、一团、二团的士兵。
这些士兵是彭刚麾下最为精锐的部队,精神面貌和军容方面自是无可挑剔。
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对此倍感意外,以前他在沿海地区见到的都是纪律涣散,大烟抽到连走几步路便气喘吁吁,已经烂到根子里,压根没有军人样子的清军兵勇。
这些清朝官员口中的反贼,要比清政府的正规军士兵,看起来更像是合格的军人。
通过迎立两侧的北殿圣兵,阿礼国等人似乎理解了为什么这支名为天国天军的部队,有如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江南地区,并占领了沿途扬子江两岸几乎所有的大城市。
不多时,彭刚已经携北殿政要出现在汉阳门城门口,迎接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三国来访使团,及三国洋行的商业代表。
为了方便带货,彭刚身上已经换上了一身华丽的江宁云锦龙袍。
此云锦面料为洪杨等人攻陷江宁,从江宁织造局所获。
定鼎天京的洪秀全高兴之下给神天小家庭的兄弟每个人都赏了些制作龙袍。
彭刚也有幸分到了些云锦料子,遗憾的是料子不多,堪堪只够做一件用来撑门面的云锦龙袍。
以彭刚为首的北殿代表的精神面貌与阿礼国等人此前接触的清军官僚大不相同。
彭刚等人不卑不亢,大大方方,不避讳同他们进行直接接洽。
阿礼国隐约意识到这次他们面对的不是预想中腐朽自大怯懦的满清官僚,而是一支军容严整、充满草莽锐气的军队,以及一位气质截然不同、目光如电的年轻统治者。
外交场合素来以实力为尊,阿礼国理所当然地带着英吉利使团的代表,最先上前,依照“文明世界”的外交礼节,脱帽向彭刚致意。
出乎阿礼国意料的是,彭刚居然没有要求他们行跪拜礼。
不仅满清执着于跪拜礼,就连此前阿礼国专程到天京拜访的天王、东王他们,也态度十分坚决地要求英吉利使团向天王和东王跪拜行礼。
为此阿礼国和天京方面闹得不是很愉快。
或许这位北王,要比天国其他的王爷务实,更容易沟通交流,阿礼国心里这么想着。
“北王殿下,我怀着无比崇高的荣誉,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维多利亚陛下特命全权使者的身份觐见。我无比荣幸地向殿下转达我国君主最诚挚的问候以及最热烈的友谊保证。”阿礼国用英语向彭刚致以问候。
阿礼国言毕,一旁的通事战战兢兢地上前,准备翻译。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洋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彭刚微微颔首,瞥了一眼阿礼国身侧留着辫子的通事,用英语开口说道:“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的绅士们,我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欢迎你们的到访。”
阿礼国说话的语速较快,老实说阿礼国的这句话彭刚没有完全听懂,只听清了一些主要的单词。
但这已经足够了,外交场合见面的第一句话,即使彭刚不会英语,也能猜得出对方说的是什么。
旋即,彭刚又用法语向法兰西驻沪领事敏体尼道了声你好。
彭刚的英语水平不低,至于法语,一句你好,已经占据了彭刚五分之一的法语词汇量。
法兰西驻沪领事敏体尼闻言嘴微微张开,手中的海狸皮礼帽差点掉在地上,幽蓝的眼睛里充满了极度的震惊与困惑,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白手套,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反应过来后,敏体尼露出满意骄傲的神色。
此时的法语影响力要强于英语,尤其是在欧洲,法语是欧洲外交场合的官方用语。
沙俄的贵族甚至不屑于说俄语,视俄语为贱民使用的语言,耻于甚至干脆不会说俄语,以会说法语为荣。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贵族出身的俄军军官甚至出现过因不会讲俄语无法与俄军基层军官士兵直接沟通的奇葩景象。
彭刚用法语向他问好,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你好,但却极大地满足了敏体尼等法兰西使团成员的虚荣心,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纷纷对接下来的接洽充满了期待。
第321章 来者不善
最后向彭刚问候致意的是以美利坚驻华公使马沙利、驻沪代副领事金能亨为首的美利坚使团。
出乎彭刚意料的是,打过照面之后,金能亨用汉语同彭刚略略寒暄了一番。
金能亨主业是经营旗昌洋行,顺手兼职外交工作,常年在一线和华人打交道,其汉语口语水平较高。
尽管金能亨说汉语时口音很浓,但咬字清晰,声调准确,不难听懂。
一一见过英法美三国使团的主要成员,三国使团各自呈递上了他们带来的礼物清单。
英吉利使团的礼物清单上有:六分仪、航海钟、纳斯米斯蒸汽锤精密模型、一套机械纺织机模型组、一套由英格兰纽顿勒威洛斯火神铸造厂制造的 A类 2-4-0型蒸汽机车四分之一模型以及配套的半英里长的铁轨。
书籍方面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地质学原理》以及六册《物种杂志》的合订本等。
此外还有一些谢菲尔德钢制品、苏格兰威士忌、质地上乘的苏格兰花呢、英格兰精纺羊毛面料、印度土邦上贡的羊绒披肩、象牙雕刻品等小物件。
法兰西方面礼物清单上有:达盖尔银版摄影器材一套、公制度量衡一套、显微镜、望远镜、高压蒸汽机、可使用打孔卡进行编程定制图案的提花织机模型。
书籍方面有《化学基本论述》、《解析函数论》、《天体力学》、《数学研究》等书籍。
美利坚方面的礼物清单上有:一套完整的莫尔斯电报机并一英里长的电线、手摇式缝纫机、蒸汽明轮船“克莱蒙特号”的模型、地球仪、世界地图。
书记方面有《美利坚哲学学会会刊》合订本、《鸟类学》、《富兰克林自传》及其所著的电学论文等。
另有一些肯塔基香烟、美利坚南方的棉花、描绘美利坚风土人情的油画册、版画等小物件。
最令彭刚感到意外的是美利坚使团居然还为他准备了两个通体乌黑,血统纯正的南方特产。
彭刚一直以为这两个黑人是美利坚使团外交官的黑仆。
此时的美利坚南方有这样的俗语,你不可能向每个路人炫耀你钱包里的金币、银币、美元券,但只要你带着黑仆,即使不刻意炫耀,整个大街的人都知道你拥有黑仆,实力雄厚,向你投来羡慕的目光。
简而言之便是装逼炫富于无形之中。
毕竟此时的美利坚南方蓄奴州的权贵,视黑奴为重要资产,喜欢带着自己的黑奴到处显摆炫富,彰显自己的实力。
南北战争的前十年,美利坚南方奴隶市场的黑奴价格水涨船高,确实十分昂贵,一个普通的成年男性黑奴价格至少在八百美元以上,如果身体健康,再会些铁匠、木匠、厨师、裁缝、园艺之类的手艺,价格翻倍不止。
而此时东北老州工厂里的北方工人每月月薪仅有六七美元上下。
当然,英法美三国使团也没有忘记将他们要售卖的军火样品送给彭刚。
除了美利坚使团送的南方特产彭刚婉言谢绝了之外,其余的礼物,彭刚全都照单收下了。
“我们需要一个大场地铺设铁轨,向殿下展示我们带来的蒸汽机车模型。”阿礼国说话态度十分倨傲,不忘强调道。
“毕竟你们对火车一无所知。”
尽管阿礼国说的是实情,满清锁国两百余年,与世界脱节已久。
沿海开埠口岸附近地区的居民近年尚能接触到一些来自西洋的工业品,内陆地区则相当闭塞,对外界的新技术的了解极为有限。
除了彭刚本人,其他人确实不会摆弄蒸汽机车模型。
但阿礼国言语间流露出来的轻蔑神情,让彭刚本人,以及随行的成员都感到很不舒服。
彭刚板着脸,没有回复阿礼国。
此时美利坚使团的金能亨上前一步,用汉语对彭刚说道:“尊敬的北王殿下,我国电报亦需一片场地,恳请您能为我们提供一片场地,以便向您展示瞬息之间就能完成千里传信的神迹。”
“明日我会为贵国使团提供同一片专门的场地,用于放置电报机,铺设电报线。”彭刚微微颔首说道。
英法美三国使团的外交人员中,彭刚感觉美利坚使团的外交人员相处起来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