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235节

  单靠现在的一百四十来人,想要清丈完北殿目前实控的四府之地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彭刚不可能只依靠这些人,必须想办法培训,扩大一支能写会算,具备基本行政能力,相对清廉的官吏队伍。

  彭刚现在只恨人手不足,恨不得把自己一个人掰成两个人来用。

  放着刘蓉这样的人才只能囚禁闲置,太过可惜。

  彭刚希望左宗棠能出面说服刘蓉担任行政学堂的讲师。

  “江夏清地一事已步入正轨,我肩上的担子也没那么重了,自当出面劝说一二。”左宗棠也为刘蓉感到惋惜,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千里之外的京师紫禁城东暖阁之内。

  咸丰皇帝脸色铁青,默不作声地翻阅着他的奴才们呈递上来的秘折。

  粤西发匪肆虐湖湘,蔓延江南。

  湖北武昌省垣被攻克,荆州满城失陷,荆州满城内四千八旗兵,连同他们的眷属包衣无一幸存,眼下安徽省垣安庆又危在旦夕。

  这些一个比一个炸裂的消息接踵而至,压的咸丰喘不过气来。

  此乃三藩之乱以来从未有之事。

  思及于此,咸丰皇帝翻阅秘折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

  总觉得连老天都在和他作对。

  大清立国两百年来最为凶悍的乱匪,早不举事,晚不举事,偏偏在他登基的时候举事。

  将他初登大宝时的中兴豪情消磨了不少。

  粤西发匪不灭,何谈中兴?何谈让大清江山万年?

  阅毕和春的密折,咸丰的目光落在右手边,一摞厚厚的折子上。

  只是咸丰没有没有要翻阅这些折子的意思。

  这些折子乃湖湘、江西、安徽地区的大小疆吏臣工所加急送来的折子。

  看多了底下各级臣工呈递上来的折子。

  咸丰现在只要看一看谁谁呈递上来的折子,就能大概猜出折子里的内容。

  湖湘地区的折子多为奏捷、诉苦、求粮饷的折子。

  其内容无外乎官军毙杀了多少长毛、短毛,以及长毛短毛狡悍,钱粮告急,请求拨付粮饷的折子。

  江西、安徽的折子,则是告急求援的折子。

  登基的一年多来,咸丰不仅学会了速览奏折的本事,更是看明白了他手底下的那些臣工都是些什么货色。

  粤西发匪起事至今,朝廷糜饷早逾千万两,粤西发匪反而越剿越多,越剿越强。

  不仅折损了多位钦差巡抚、提督、总兵级别的高官。

  连荆州满城、武汉三镇这等重镇都丢了不说,还让粤西发匪轻而易举地打到了安庆。

  手底下的那些臣工奴才居然还有脸面奏捷!

  咸丰越想越郁闷。

  “主子,钦差大臣赛尚阿,在籍知府江忠源、李孟群上的折子。”

  大学士肃顺带着赛尚阿、江忠源、李孟群的折子轻手轻脚地来到东暖阁,低声说道。

  “李孟群得了粤西发匪的檄文和一些短毛匪传唱的腌臜之歌,发匪张贴的檄文,传唱的歌,其中内容极为不堪入目,奴才担心这些腌臜东西污了皇上的眼睛,主子还是不看为好。”

  在位近两年,咸丰已经逐渐掌控了朝局。

  清廷高层完成了权力洗牌,权倾朝野的穆党倒台,现在的首席首席军机大臣为祁寯藻,得势的是以杜受田为首的帝师集团。

  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

  肃顺原来只是三等辅国将军,京师街头遛鸟、喝花酒八旗子弟中的一员。

  咸丰即位之初,肃顺因通晓汉学,知历史风俗利病,被原来两位无能铁帽子王的宗亲重臣,其兄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相中,引为援手,襄助处理政务。

  肃顺不仅办事妥帖,且胆大,雷厉风行,不怕得罪旗人,和汉臣关系融洽,很快引起了咸丰皇帝的注意,擢为内阁学士。

  “再不堪入目,还能比朕御案上的这些折子不堪入目不成?”咸丰皇帝不耐烦道。

  “呈上来!”

  江忠源、李孟群两人的名字记录在他的屏风上,是粤西发匪起事以来,为数不多敢于任事,能剿粤西发匪的人才,是咸丰皇帝重点考察提拔的新朝新臣。

  过往江忠源、李孟群呈递上来的折子皆言之有物。

  咸丰皇帝获取太平军有效讯息的主要渠道,除了剿匪前线的那些奴才们送来的秘折,便是江忠源、李孟群的折子。

  短毛比长毛更为凶悍,短毛水战陆战皆擅长,长毛短毛并非一体,短毛并不信教这些消息。

  基本上都是江忠源、李孟群告知咸丰的。

  “嗻。”

  肃顺将江忠源、李孟群两人的奏折呈递至咸丰面前。

  饶是肃顺提前给咸丰皇帝打了预防针,咸丰皇帝早有心理准备。

  但在翻开李孟群的折子,看清楚李孟群抄录在折子上的《逐满歌》,杨秀清、彭刚所张檄文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时。

  本就心情抑郁低落的咸丰忍不住两眼一黑,险些昏厥过去。

  前番得知长毛称呼满清大小官员兵勇为清妖,称他为咸丰妖头之时。

  咸丰气愤归气愤,还不致破防。

  刺眼鞑虏二字,深深刺痛了咸丰皇帝。

  清朝开国至今,除了能给臣下的批折中回复朕就是这样汉子。气得上头写出《大义觉迷录》这种奇书,本意辟谣,试图论证不管是华是夷,惟有德者能为天下之君。却把众多政治谣言坐实,把宫廷秘事、皇族丑闻公之于众的雍正。

  其余的满清皇帝,尤其是雍正的老子康熙,儿子乾隆,都对蛮夷的身份讳莫至深。

  《逐满歌》言辞犀利,将他们爱新觉罗祖上历代的皇帝都骂了一遍,气得咸丰浑身发抖,恨不得将所有短毛挫骨扬灰。

  “主子!”

  肃顺见状赶忙上前搀扶住咸丰。

  “朕无碍!”咸丰皇帝勉力撑着御案,咬牙切齿道。

  “长毛可恶,短毛更可恶!难道朕的满朝臣工!就无一人能治得了短毛么?!赛尚阿他到哪里了?”

第285章 曾国藩

  尽管咸丰很想说服自己,也希望安庆的清军能够创造奇迹。

  可理智告诉他,连武昌都保不住,安庆更是难以保全。

  别的姑且不论,单说不久前湖北绿营参将阿克东阿诈死一案,便令他震怒不已。

  阿克东阿为苟全性命,逃离武汉三镇,不惜捏造自己已经战死的谣言。

  为阿克东阿打掩护,此案的共犯,除了阿克东阿的弟弟广东副将巴图,另一位便是阿克东阿的姻亲,汉军旗出身的安徽巡抚蒋文庆。

  一省巡抚为了徇私连欺君之罪都敢犯,这个省的官场风气已经腐烂到何种程度,自是不言而喻。

  旗人一个个如此不中用,如此烂泥扶不上墙,难道追剿粤西发匪,只能靠汉人了?

  思及于此,咸丰不禁心里犯嘀咕。

  粤西发匪起事的两年时间里。

  除了乌兰泰、和春两位旗人武官表现尚可外。

  其余旗人官将,从在广西征战的贵州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梧州协副将阿尔精阿,到湖北的提督双福、博勒恭武、阿克东阿,再到现在的安徽巡抚蒋文庆,尽是一群无能之辈,把旗人的脸面都丢光了。

  反倒是林则徐、张必禄、向荣、江忠源、李孟群、骆秉章等汉臣的表现可圈可点,偶尔还能打几场胜仗。

  咸丰越想越心塞。

  “赛中堂仍在萍乡。”肃顺回答说道。

  “怎么还在萍乡?”得知赛尚阿居然还滞留在萍乡,咸丰大为不满。

  目下追剿粤西发匪唯二能够指望的上的两支具备野能力的步兵部队。

  一支为向荣、江忠源等人的湖南营勇,另一支为赛尚阿的陕甘营勇。

  咸丰皇帝对这两支部队寄予厚望。

  长毛顺江东下,所图何处,咸丰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无非是想取江宁。

  知道不代表有办法,南方精锐绿营经过近两年的征调,各省精锐损失惨重,到现在已经到了无兵可调的地步。

  面对江南地区开始糜烂的局势,咸丰感到束手无策。

  向荣和江忠源要保湖南,牵制留守武汉三镇的短毛。

  追剿长毛,咸丰能够指望的部队只有赛尚阿的陕甘营勇了。

  “粤西发匪攻城不弃,置兵留守,巴陵、武汉三镇、黄冈、九江、湖口、彭泽、马当等沿江重镇,粤西发匪皆留兵驻守,长江水道不通。

  长毛乘船,赛中堂只能走陆路官道,故而赛中堂的陕甘营勇追不上东下的粤西发匪。不过赛中堂已让在籍知府李孟群到南昌办水勇,有了水勇后,想必就能追上长毛。”肃顺耐心地向咸丰皇帝解释说道。

  肃顺对答如流,对南方的战局了熟于心。

  表现要比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这两位经常一问三不知的宗亲重臣好得多,咸丰对刚刚提拔上来的肃顺很满意。

  身边总算有一位堪用的旗人。

  肃顺确有为赛尚阿开脱之嫌,不过短毛留守武汉三镇,断了湖南到安徽的江道,致使湖南的营勇难以及时驰援安徽战场也是实情。

  “他赛尚阿等的起,朕的江山等得起么?江南营勇本就难堪大用,难道他要眼睁睁地看着大清江山,一寸寸都喂了长毛?”咸丰皇帝喘着粗气,眼白早已布满血丝。

  “长江水道不通,就想办法打通长江航道!总好过在萍乡枯等强!”

  言毕,咸丰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到东暖阁悬挂的大清舆图面前,紧紧盯着武汉三镇,旋即目光又转移到长沙府上。

  短毛留守武汉三镇,控扼住了从巴陵到九江一线的长江航道。

  硬生生切断了湖南清军主力同下游省份的联系,使得清军首尾不得相顾,这让咸丰感到非常难受。

  咸丰迫切地希望打通长江航道,扭转当前对清廷极为不利的战局。

  留守武汉三镇的偏偏又是比长毛还难打的短毛,想把短毛赶出武汉三镇,打通长江航道。

  目前看来,所能指望的部队只有向荣的镇筸兵、江忠源的楚勇、罗泽南等人的湘乡勇。

  湖南营勇当前的状态,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想实现收复武汉三镇,打通长江航道,将短毛赶出湖北的愿望,还需多募多练湖南营勇。

  向荣是绿营武官,江忠源乃在籍知府,罗泽南更是在籍生员,连举人都不是,难以承担的办湖南全省团练的重任。

  骆秉章在长沙保卫战的表现不错,资望也够,遗憾的是骆秉章是广东人,且骆秉章已为疆吏,咸丰又要提拔骆秉章当湖广总督,精力也有限。

  想短期内把湖南团练办起来,把短毛赶出湖北,收复湖北失陷的府县,还是任命团练大臣,专人专办为好。

  并且这位团练大臣必须是湖南籍,在湖南很有名望的大臣。

  想着想着,不久前请求回湖南丁忧居丧的侍郎曾国藩浮现在咸丰的脑海之中。

首节 上一节 235/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