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805节

  除了安南都护府的虞军外,其他地区虞军手中的武器装备,还不一定能比得上这些淘汰货。

  殖民地的武器装备,也就部分武器,比这些好一丢丢。

  “哼!”

  “敏昂莱将军,这种鬼话,你自己信么?”

  “哪怕没有枪炮,就拿着大刀长矛固守城池,也不至于崩溃的这么快!”

  奥三兰当即嘲讽道。

  吃了败仗,推卸责任,可以理解。

  可敏昂莱在甩锅西洋人的同时,也把他给捎带上了。

  毕竟,从西洋人手中采购枪炮,全程都是他在操办。

  如果买回来的是一堆残次品,作为实际经办人,那也难辞其咎。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得不站出来驳斥。

  “国相,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可这么无端指责,英勇的缅甸将士,那就太过了。

  对面的敌军,可是虞朝第一名将汉水侯亲自率领。

  人家纵横疆场十几年,一直都是所向披靡,击败数倍的对手是常态。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我可以抄录一份他的战绩,回头送到你手中!”

  敏昂莱面不改色的回怼道。

  在东亚这地界上,输给大虞帝国第一名将,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以史为鉴,过去的几百年时间里,周边不省心的邻居都被虞朝人揍了一个遍。

  如果不是上一任王朝傻乎乎的入侵大虞,被人家给打残了,也没有现在的缅甸王国。

  有这样的历史大背景,战场上输给了装备更精良的虞军,并不能证明他们的部队废材。

  最起码战败之后,他们成功撤回了半数的兵力。

  尽管自始至终,李牧都没有出现在前线,但这不影响他拿来充当挡箭牌。

  ……

  “够了!”

  “你们是王国的大臣,不是外面的贩夫走卒,要吵给我滚出去吵!”

  见两人争执不休,马上就要当廷火拼,缅甸王也是怒了。

  战场上打的一团糟,到了朝堂上也不安分。

  前线战败,一个个不思考怎么挽回局势,就知道互相甩锅推诿。

  带着这样一帮不省心的小弟,拿什么和大虞帝国打。

  “陛下,息怒!”

  见缅甸王发飙,群臣齐声说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缅甸王国同样无法避免党争。

  在对虞战争上,国内就有许多人持反对态度。

  毕竟,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大虞的阴影下。

  平常嘴上叫嚣几句也就罢了,让他们真和大虞开战,大家的心里着实没底。

  上一次和虞朝的战争,那只是小规模边界冲突,还是黔国公府为了夺权在暗中挑起的。

  双方在战场上,都没有出全力。

  现在面对的是汉水侯,纵观这位的生平,那可是灭国无数。

  一旦招惹上了,那就没有以后。

  从战场上打出来的军功侯,战斗力远不是继承爵位的老牌贵族能比。

  怎奈自家国王不省心,不等主和派运作,这位就先和西洋人搭上了线,准备联手给大虞一个狠的。

  为了断绝和谈的路,前面还下令斩杀虞朝商人,封锁两国之间的商路。

  搁在以往的大虞朝身上,死上几个商人,封闭边界贸易,人家还真不会当成一回事。

  换成李牧主导的安南都护府,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发展到现在,关税已经是都护府衙门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几乎能和盐税并驾齐驱。

  受利益的影响,都护府衙门格外重视维护贸易线路畅通,保障合法商贾的人身安全。

  缅甸王的操作,一下子触及了两大雷区。

  事发之后不久,双方就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见局势失控,主和派也只能骂骂咧咧的备战。

  “哼!”

  “敌人都打上门来,你们还这里忙着内斗。

  难道要等敌军杀到皇城,尔等才知道什么是大局?”

  缅甸王当即训斥道。

  战场上的失利,让他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看似虞军来势汹汹,可截止到现在,安南都护府真正出动的兵力不过数万。

  相较于对方数十万的常备军,现在的参战兵力,只有十分之一。

  连这些敌人都挡不住,一旦安南都护府增兵,后果只会更加严重。

  尽管西洋人承诺,他们会在南洋地区想办法,牵制住安南都护府一半的兵力。

  可对这帮人的承诺,缅甸王是半个字也不信。

  吹牛皮简单,问题是拿什么去牵制?

  南洋地区遍地是岛屿,就算西洋人亲自下场和安南都护府开战,也是以水战为主。

  登陆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打了起来,以西洋人在南洋的那点儿兵,都不够人家塞牙缝。

  “陛下,西洋人把他们的军队,吹嘘的天花乱坠。

  既然他们自己叫嚣着,能够在战场上击败十倍的敌军,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

  顺便把各国代表,一起请到前线观战。

  另外莫卧儿帝国那边,也得催上一催。

  前线战事吃紧,我们急需援兵增援。”

  敏昂莱当即提议道。

  光自家人吃亏不行,必须把盟友们一起拉上。

  如果西洋人真有他们自己吹嘘的那么厉害,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了虞军,那就皆大欢喜。

  倘若这些西洋兵,同样在虞军面前吃了亏,那么前面战败的问题也就有了替罪羊。

  尽管危难时刻,还想着甩锅有些不顾大局,可政治上残酷的。

  在顾全大局和保全自身之间,他必须先保住自己。

  “好!”

  “虞人有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

  为了这场战争,王国已经竭尽全力,现在到了该盟友们出力的时候!”

  缅甸王果断下令道。

  东方世界没有雇佣兵这玩意儿,想来虞朝人也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

  只要西洋兵出现在战场上,就有机会让敌人误以为欧洲各国参战。

  以大虞帝国的傲气,绝不会因为敌人数量多,就轻易退缩。

  如果知道欧洲各国参与了这场战争,很有可能逮着他们一起狠揍。

  把盟友拉下了水,虽然有些不道义,但架不住实用。

  多了几个队友分摊敌人的火力,缅甸王国才有机会赢得这场国力悬殊的战争。

  ……

  南京城。

  “混账!”

  “离谱!”

  “朝廷居然下达如此离谱的圣旨,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

  满腔的怒火,最后到了嘴边,众人尴尬的发现自己就会这么几句骂人的词。

  如此文雅的问候,显然不能体现他的愤怒。

  可大儒终归是大儒,他们需要注重礼仪,不能学泼妇骂街。

  朝廷的圣旨,从明面上的内容看,那绝对是委以重任。

  不光授权他们南下,帮安南都护府建立完善的科举制度,还允许他们参与安南都护府的地方衙门建设。

  名义上看,他们都是手握大权的钦差,代表朝廷去规范安南都护府的政治体系构建。

  为了名正言顺,朝廷还给了他们一堆的头衔,妥妥的位高权重。

  担心他们年事已高,朝廷还体贴的把他们在朝任职的学生,一并给调配到手下听用。

  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问题是安南都护府情况特殊,并不是大虞朝普通的地方衙门。

  一应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在汉水侯手中,连可以制衡的人都没有。

  如果对方肯配合,他们就是位高权重的钦差,可以在地方上挥斥方遒。

  反之人家不买账,他们这群钦差,政令都出不了钦差队伍。

  安南都护府的官民,根本不认识他们这帮大儒,更别说买账。

  这年头讯息传递慢,大儒的名望仅限于读书人圈子里流传,还没到贩夫走卒人尽皆知的地步。

  在安南都护府的地界上,除了少数文官听过他们的名字外,其他人都是两眼一抹黑。

  跑去和那边军转官员谈名望,人家能大嘴巴子直接招呼过来。

  人家可不管他们什么大儒不大儒,也不管他们钦差不钦差。

首节 上一节 805/8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