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804节

  “他们想闹,就让他们闹好了。

  大不了朝廷下一道圣旨,让他们去安南都护府,纠正那边的科举不正之风。

  能不能完成任务,那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贺正则一脸淡定的说道。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他们不能痛下杀手,不等于安南都护府那边,也会惯着这些家伙。

  只要私底下和安南都护府沟通好,闹出再大的乱子,也和他们没有关系。

  如果可能的话,他不介意顺便附赠一帮刺儿头。

  死在了路上,就当为朝廷裁撤冗员。

  “没用的,这帮老家伙,一个个都老奸巨猾。

  在外面表现的这么积极,主要是被声名所累。

  天下的读书人都看着他们,遇上这种事情,无论多么不情愿都必须上。

  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和汉水侯硬顶的。”

  柏锦文摇了摇头说道。

  这些大儒是什么货色,他最清楚不过了。

  一个个都是沽名钓誉之辈,奢望他们去和汉水侯拼命,那是不可能的。

  别看现在一个个情绪激动的喊打喊杀,真到了安南都护府,跪的最快的也是这帮家伙。

  如果不在幕后推一把,搞不好这些人打完嘴炮之后,就直接把问题甩锅给朝廷。

  毕竟,相较于安南都护府那帮杀神,还是朝中的文官好说话。

  “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既然选择了趟这潭浑水,安南都护府总得去走一趟。

  与其留着他们给我们添乱,不如把他们送出去。

  据说南下地区缺乏圣人教化,没准到了安南都护府,汉水侯就把他们给留下了。”

  史清尘冷笑着提议道。

  理论上来说,他们这些阁臣同样是科举出身,同这帮大儒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可大虞朝的大儒,并不是一帮单纯做学问的人,而是朝堂斗争的失败者。

  出身显赫,仕途上没了指望,为了展示自己不慕名利的傲骨,许多人都选择了回乡治学。

  终归是能够考中进士的,就算再怎么废物,对儒家经典都有一定的研究。

  只要个人口才不错,很容易脱颖而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身后家族的支持下,慢慢成了名动一方的大儒。

  名动天下之后,一部分人熄了出仕的心思,但更多的人依旧对仕途抱有很大的期待。

  经营个人名望,也是入仕的捷径。

  倘若名声足够大,直接入阁也不是没有可能。

  退而求其次,成为皇子的座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帮大儒一起进入南京,看似是为了反对科举改革,实际上也是各怀心思。

  按照大虞朝的传统,皇室历来都有聘请大儒担任皇子座师的习惯。

  眼下小皇帝年幼,正是需要学习的时候。

  作为名动天下的大儒,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前面没有行动那是他们要面子,朝廷没有聘请他们,自然不能主动送上门。

  为了自抬身价,通常情况下都是皇帝下旨相召,实在推脱不过去才会赴任。

  皇帝为了展示礼贤下士的一面,也乐得给他们这个面子。

  现在皇帝年幼内阁辅政,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内阁众人自然要把小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皇帝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历史上众多权臣晚景凄凉,最大问题就是和皇帝离心离德。

  为了避免被人偷家,小皇帝的启蒙教育,一直都是他们亲自上阵。

  这般操作下来,直接断了大儒们一步登天的青云路。

  双方看似没有发生过冲突,实际上早就站在了对立面。

  如果让这帮大儒在反对科举改革中,捞取了巨大的政治声望,自然会有人推他们担任小皇帝的老师。

  舆论的声音足够大,他们也没法拒绝。

  站在个人立场上,哪怕放任安南都护府科举改革成功,也不能让这帮大儒冒头。

  “安南都护府疆域辽阔,要监督地方上举行的科考,人少了肯定不够用。

  圣人有言:有事,弟子服其劳。

  朝廷也不是不通人情,不如成全了他们的孝心。

  责令一众大儒的门人弟子,共同南下完成此事。”

  柏锦文顺势补上了一刀。

  光送走这些潜在威胁不够,还要趁机清除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这帮家伙门人弟子多,全部送走不现实,但能够送走几个算几个。

  关于安南都护府的组织构架,朝中一直没有准确定位,正好这次一并给处理掉。

  该设府的设府,该设县的设县。

  明确了组织框架,势必多出一堆的官位,到时候就能名正言顺的把他们变成地方官。

  任命朝廷发了,能不能获得实权,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甚至朝廷可以只授予官职,具体的任职地点交给汉水侯分配,就当卖个顺水人情。

  涉及到汉水侯,地方督抚就算心里有想法,在此事上也只能憋着。

  真要是把事情闹大了更好,内阁可以恰到好处的让汉水侯发现,这些大儒的背后还有地方督抚的存在。

  纵使不马上发起反击,在后续的朝堂纷争中,也会更偏向内阁。

  获得了李牧的支持,就相当于获得了大虞军方的支持。

  哪怕李牧辞去了首辅之位,在军中的影响力,同样没有降低。

  或许有部分一线将领,生出了不该有的想法,妄图在军中自成体系。

  但架不住自身实力不济,缺乏稳定的根基之地养兵,现在还需要一颗大树遮风挡雨。

  “柏大人之言,真乃老成谋国。”

  “科举之事牵扯甚大,安南都护府又地域辽阔,下派的官员必须提前出发。

  如果大家没有其他意见,吏部今天晚上加班,连夜把名单拟定出来。

  明日早朝上面,就可以敲定此事,免得夜长梦多!”

  贺正则一脸严肃的说道。

  这是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想要能够顺利推进,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连夜拟定下派官员名单,就是为了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为了壮大声势,那帮大儒进入南京之前,就在城中大肆造势。

  现在他们只是顺水推舟。

  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内阁直接大义辗压过去,只要有官员答应下来,其他人想要拒绝都难。

  “好!”

  “就这么办!”

  ……

第549章 战争爆发

  缅甸王国。

  “这就是你们打的仗?”

  看着手中的战报,缅甸王忍不住厉声质问道。

  酝酿已久的虞缅战争,在开春之后,就正式拉开帷幕。

  双方刚交手,结果就大大出乎预料。

  缅甸王国的防线,就好像纸糊的一样。

  在坐拥五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开战不到三天时间,就被虞军打的节节溃败。

  缅甸王国不是没和虞军交过手,因为边界冲突的问题,前几年还和驻守云南的虞军干了一仗。

  在上一次战争中,双方算是互有胜负,一度还占据了优势。

  只不过当时安南都护府已经横扫中南半岛,在侧翼给他们造成了严重威胁。

  担心战势扩大之后招架不住,临时占据上风的缅甸王国,选择了见好就收。

  同样是虞军,前几年能和敌人打的半斤八两,现在居然连反抗之力都没有。

  要知道为了阻挡安南都护府的兵锋,缅甸王国在边界地区可是部署了重金打造的火器部队。

  单纯从结果上看,这笔战略投资,无疑是失败的。

  “陛下,敌军实在太过凶猛。

  同虞军手中的枪炮相比,我们手中的这些东西,更像是烧火棍。

  定是那帮西洋人,为了谋取暴利,故意卖残次品给我们!”

  敏昂莱愤愤不平的说道。

  战场上的失利是多方面原因导致,可作为掌管军队的衙门老大,他肯定不能说自家部队训练不行、将领废材。

  拿枪炮说事,甩锅给西洋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也不算撒谎,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倒不是西洋人故意坑他们,主要是殖民地本身就没多少好货。

  为了在短时间内凑齐武器,完成这笔交易,军火商们甚至在大虞找到了新的供货商。

  本身就是人家换装下来的产品,性能上存在差距纯属正常。

  何况这个差距,也是相对而言的。

首节 上一节 804/8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