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命令,把众人吓了一跳。
平叛大战结束了,到了该接受朝廷封赏的时候,居然要打道回府。
“侯爷,南京那边刚选出新君,连登基仪式都没完成。
我们就这么不辞而别,有些不妥吧!”
李三七委婉的提醒道。
不去参加登基大典,可以说是为了避嫌。直接率兵不辞而别,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落入有心人眼中,这就是汉水侯对新君不满。
有了这个政治信号,本就不稳的天下局势,想要稳定下来就更难了。
受此影响,原本就对南方朝廷心怀不满的各地督抚衙门,胆子也会渐渐壮实起来。
“谁告诉你,本侯要不辞而别的?”
“师爷,起草一份公文。
告诉朝廷,就说南疆有变。
缅甸王国勾结西夷,进犯安南都护府,本侯要率兵回去平乱。
中原事务,就拜托他们处理了。
顺便再草拟一份辞呈送上去,这首辅的位置本侯不要啦!”
李牧没好气的说道。
在他这种位置上,任何举动都会被人深度解读。
直接扫新皇面子的事,肯定是不能干的。
可跑过去给一名傀儡皇帝捧场,他又不想自找麻烦。
大虞朝的烂摊子太大,如果此时去了南京城,百官肯定会哄着他去收拾。
黑心一点儿,保不住还会鼓动小皇帝抱着他大腿哭,想拒绝都不行。
接下了这个烂摊子,那就跳进了巨坑中,未来无数年都爬不起来。
最关键的是活儿干完了,多半还讨不了好。
大虞朝的局势,想要挽救回来,需要从根本上来一次深度改革。
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早就深入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内部改革的难度,比推倒重建都麻烦。
历史上大部分帝国,到了王朝中后期,都会有成仁志士试图进行挽救。
精英集团的自救行动,无一例外全部均以失败告终。
包括二造大汉的光武帝,实际上也是推倒重建。
大虞朝在前些年,同样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改革,只不过主导者是勋贵集团。
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局势,但勋贵系的改革并不彻底,并未触及帝国的核心利益集团。
叠加持续天灾的影响,将帝国带到了覆灭边缘。
那么多前辈们都倒下了,李牧不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例外。
真要是进行深度改革,现在的盟友、小弟,到时候全部都会变成敌人。
此时他的名声有多好,发起改革之后,他的名声就会变得有多臭。
与其改革失败,政治理念崩塌,不如干脆避开这个坑。
“侯爷英明!”
兰林杰神色激动的说道。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尽管李牧没有流露出造反的意思,但不管大虞的烂摊子,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没有政治强人弹压,大虞朝累积起来的内部矛盾,很快就会把这个古老帝国吞噬。
到时候山河崩殂,乱世争龙开启,坐拥数十万大军的李牧,无疑占据了最大优势。
甚至不需要等到各路厮杀到精疲力尽,只要大虞帝国崩溃,他们就能顺势席卷天下。
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定能重拾河山再造天下。
第538章 隐患凸显
时光飞逝,随着新君人选落定的消息传遍四方,各地督抚表现的相当冷漠。
党同伐异是大虞朝堂上的主力,南京六部本就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一下子翻身做了主人,攫取了帝国最高权力,自然会引发许多人的不满。
尤其是在地方上,南京朝廷更是缺乏广泛支持。
当初大家派兵参与勤王,那都是因为施家挑战了各方底线,为了捞取政治声望,才象征性派兵加入。
随着局势的变化,共同的敌人没了,内部斗争再一次成为主力。
缺乏地方势力支持的南京六部尚书,全部入了内阁,拿走了最大的政治红利。
作为实权派的地方督抚们,在勤王战争中出钱出力,却只是捞到了一个口头嘉奖。
政治上的分赃不均,为朝堂局势埋下了重大隐患。
南京城。
“诸位,情况有些不妙啊!”
“除了江南地区外,其他各省督抚的贺表迟迟没有送过来,这摆明是在给新君下马威!”
柏锦文的话说完,众人的脸色都变得异常难看。
说是给新君下马威,实际上是冲着他们内阁来的。
六岁的小皇帝,贺表送过来字都认不全,有啥好折腾的。
本质上还是拥立新君的事,内阁直接做出了决策,没有同地方督抚商议。
在这个问题上,众人也是有苦难言。
群臣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光内阁中都无法统一立场,再把地方官拉进来,吵上一年都别想出结果。
真要是闹到那一步,大虞朝仅剩的威严,也会消耗殆尽。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拥立新君这种事情,都是乾纲独断。
参与的人越多,越容易出乱子。
“这帮家伙是欺负陛下年幼,才敢肆意妄为的。
不过汉水侯的贺表,已经送了过来,想来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跟进的。”
贺正则冷漠的说道。
地方督抚不买朝廷的帐,本质上还是中枢对地方缺乏足够的威慑力。
最核心的原因是本次拥立新君,只有他们内阁六人组参与,最具权势的首辅李牧,全程都没有表态。
现在贺表送了过来,就代表着这位军方老大是支持新君的。
收到这个政治信号,各地督抚就算再怎么不满,也在拥立新君的问题上也只能认了。
不过这只是暂时妥协,地方督抚和中央朝廷的矛盾,依旧没有得以解决。
在往后的执政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麻烦等着他们。
“新君下个月就要登基,就算现在立即把消息送往各地,恐怕时间上也来不及。
缺少地方督抚发支持,新君的合法性怕是会受到质疑。”
柏锦文皱着眉头说道。
在国势衰落的当下,朝廷必须抠细节,尤其是皇帝的合法性,更是不容马虎。
稍微留下一丝隐患,都会给未来留下大麻烦。
“柏大人放心,那帮督抚胆子大的很。
贺表没有送过来,但各地代表随身携带的空白文书却不少,直接填上恭贺新君登基的内容即可。”
万怀瑾一脸嘲讽的说道。
携带空白文书进京,最主要是为了应付户部的钱粮审查。
在开国初年,还爆发过轰动全国的空印案。
朝廷处置了一大帮人,但携带空印文书的问题,还是时有发生。
倒不是地方官想干嘛,主要是京师距离地方路途遥远,讯息传递不方便。
有些事情,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指望驿卒来回奔波,黄花菜都凉了。
在朝廷鼎盛时期,大家还心怀敬畏,只敢偷偷摸摸的干。
只要做的不过分,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永宁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受叛乱的影响,地方和朝廷的联络变得越发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场上再一次流行起了“空印”。
尤其是京师沦陷后,皇权进一步衰落,以往隐藏的空印问题,直接被这些人肆无忌惮的放到了台面上。
“算了,这些问题等陛下登基之后再说。
可惜汉水侯没法过来主持登基大典,不然也不会闹出这么多幺蛾子!”
安敬之忍不住吐槽道。
政治就是一笔糊涂账,官员们的政治立场,完全是随局势变化而变化的。
如果李牧真要入京主持大局,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是他们。
现在李牧表明了立场不掺和,最希望李牧过来收拾烂摊子的,还是他们这些人。
贪念权势是真的,但忠于大虞朝廷,想要挽救江山社稷也是真的。
“别做梦了!”
“安南都护府发来公文,缅甸王国勾结西夷人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入侵都护府。
从南洋到中南半岛,全部都即将陷入战火中。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汉水侯就要回去灭火了!”
史清尘面无表情的说道。
李牧率兵回归安南都护府,对当下的局势是好是坏,他着实无法判断。
有李牧这位挂名首辅在,南京朝廷才能威压各方,执掌大虞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