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昭唐 第331节

  步兵大校不住摇头:“不知道。”

  “都够了!”朱大郎突然顿步,高声道。

  诸人一起抬头,瘦长的朱大郎在虎皮椅坐下。

  恶讯连传,他脸上仍然恍若无事。

  “什么吴王大队,什么圣人主力!”

  “西海多么远,骑兵,小股部队快速返回可以,大队绝无可能!军团行动向来笨重,哪怕数万人,也非十天半月就能从西海赶回长安,都是打了无数仗的,这个理记不住?”

  诸将只是眼睁睁的看着。

  遇到事能冷静面对,自是风度,可武关大军毕竟是被干碎了!

  吴王所部的兵力,战斗力,是肉眼可见的。

  现在生力军回援而来,战局怎么调整,必须马上拿出法子。

  朱大郎看了关城之内的大片寨子。

  离得最近的那个,远远可见一个红袍身形瞭望而来,是恢复伤情的王从训。

  朱大郎收回目光,关中地图在案上一展:“鸣金,退兵!将百姓团练也全部撤下来,只管打地洞。旦日飨士卒!加肉加餐,顺便告诉从训那厮,某明日定让他城破身殉!”

  早点收拾了这杂种也罢!

  “我军主力应攻在何处?”朱大郎问道。

  “当然是禁沟,穿过林子,就只有一座石堡城,虽坚固,但并大!”源政不假思索道:“给我两万兵,我来诛符存审,如何?”

  刘重信补充道:“全军得备好锄头,火药。打洞填药,纵火焚城,才好攻破。单单拿人命硬顶,仗不是这么打的。”

  “不用你教!”源政冷哼一声。

  “你去!”朱大郎点头,大手抚过潼关连寨,黄河,渭水滩头:“余下六万军分三部,我自领三万伐寨…………”

  一番会议的结果:重点围攻禁沟和连寨,余部渡河,从渭水入境,联合黄文靖贾晟部从背面围攻潼关。或杀入河中府,从河中境内找渡口,从左冯翊开赴长安。

  潼关战败之日就是汴府灭亡之日。

  如果李皇帝主力不在,仅用一帮杂鱼对付自己,都搞不定这么个破地方。汴梁就会落得跟当初的长安一样下场……不,即使如此,朱大郎也不怨恨李皇帝。

  大丈夫,成败自在手中争取,何必怨天尤人!

  身在这个年头,他心里早就作好了准备。

  第二天,元月二十,汴军开始进军。

  ********

  当蕃汉军十余万在圣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从西海返抵金城宫的时候,时元月二十五。

  翌日,又遣平海军节度使没藏乞祺率军三万次序回师。

  元月二十七,帝御凌霄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主要是让吐蕃诸臣和降人安心。

  扎猪来报,张承奉战败被杀,联军攻入沙州,崔玄已携张守心、宋惠贤等人在朝觐的路上。归义军至此被平定,简简单单。

  说到底,归义军就这点实力,张承奉就这点实力,还敢造反,真以为讨伐军只是说着玩的是吧。

  虼蚤顶铺盖,活腻歪了!

  二十八日,朝廷下诏,加封张守心为敦煌侯,作为识时务以及张议潮功绩的体恤。加封宋惠贤为昭仪,曹氏、阴氏、安氏、康氏、张氏五豪强女各为西子、狐君。趁扎猪大军还没走,随时可以扫荡,并征瓜沙蕃汉诸家豪强、渠帅迁居昭陵、乾陵。

  二月初一,樱花含苞的料峭里,车驾回迁。在狄道上,赵贵妃、赵若昭、大崔、龙慈和诸女表演了她们高超的骑术。

  但秀了一会马术,贵妃突然说她刚生完孩子,身子虚——阿赵又喜得一女,圣人望金城琵琶山,取名李琵琶。

  “身子虚,那就别骑了。”圣人跳车,翻上马,伸手将阿赵一把拉上来,搂着她的腰坐在自己前头。

  “阿赵,这些日子,让你寂寞了。”夫妇同乘一马,圣人凑在耳边,“惭愧”道。

  “没个正形!”

第346章 灭梁(一)

  夕阳西下,悬崖上寨子里的百姓开始下山。

  浮光跃金的河流边,妇孺们卷着裤腿,在水里撒网。

  老妪老翁缠着十几圈葛藤,四下拾取柴火。

  “也不省得,三郎甚么年月才回得来……”

  “别念了,抓去打仗,怎么活下来?”

  “媳妇又怎个办?看着守寡么,糟蹋人家孩子啊………额看,等太平了,能不能找个妥当门户打发了她,额们两个早死晚死的,还能拖上她?”

  “打发给谁…………十里八乡,抓得就没剩下几个汉子。”

  “娘,我们有吃的啦!额抓到鱼啦!”

  一抔新坟,伫立在荒原上。几个妇女满身是土,杵着锄棒站在四下。

  死者是个中年官吏,也是这个寨子的首领,去年带着他们逃到这里的,昨晚刚死。

  几个女人挖了很深一个坑,堆了高高一座封土。算起来,官吏之子出力最少,他年龄小,没甚气力,不过也没闲着,妇女们挖坑时,他和妹妹找了快木板,想做墓碑。

  但墓志铭怎么写,兄妹俩和在场百姓只是你看我,我看你。

  最后儿子只好在木板上歪歪斜斜刻下“大人张肥之墓”这几个字。

  有坟有墓有碑,虽然还缺法事,但在这年头,已经是死者莫大的福分了。

  妹妹抱着那木碑在坟头插下。

  从背后看去,只能看到肩膀不住的抖着。

  百姓们正各自忙碌着,搜罗食物,安葬亡者,突然就听到隐隐有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众人都是一动,到处观望。

  正以为听歪了,隆隆声却清晰地由远及近。

  一个老者猛的起身招手大喝:“上山!!”

  原野上顿时乱成一团。

  官吏之子冲上去一把扯起还抱着墓碑的妹妹。

  众人乱哄哄沿着小路往山上钻。

  隆隆声越来越大,愈发清脆。

  光听声势,起码是上万骑的一支队伍!如此乱世,傍晚大队驰马………

  众人色变振恐。

  还没等他们全部进林子,那些极快的军马就已到了左近。马上军人抱着马脖子,低趴吼叫。

  腿脚慢的,没进得林子的,当即瘫软在地。

  官吏之子脸色发白,搂着妹妹只是紧紧捂着她的嘴巴。

  早知道,就不该下山!

  大道上灰尘飞扬,一队又一队骑军接踵而来。

  小股游骑兵三三两两冲进树林,很快便消失在山野。

  妹妹在兄长怀里瑟瑟发抖,兄长闭着眼睛在那里喃喃祷告:“佛陀圣侍,菩萨天尊,再加列祖列宗,这里甚也没有,不值得你们进来…………”

  “操!”远方叫起了七嘴八舌的嗓门:“个真值娘贼的!那年俺跟圣人攻打东京,从此侦查路过,记得这里还有几个热闹村子,俺们还扰了百姓一顿黄酒猪腿,现在如何别无一物?”

  “是谁干的!屠烧了此处!”

  更多人跳下马搜索的动静传来。

  “这几副丢的破皮甲,满地的骡蹄印子,看样式,是全忠的控鹤军!”

  “大王,是朱大郎的人马!河南说甚么也是汴梁军府治下,是他们汴军自家的地盘,他们动手动到各人百姓身上来了!”

  “此与晋军、蔡军、巢军、宣州兵何异?”

  “报!禀吴王,抓住一帮汴人!来呀,押上来!”

  “那白崖上还有他们的几个寨子,是否要攻拔下来?”

  纷嚷里,先前在周围作业的百姓被逮住了许多,被骑士们驱赶到大道中间:“反虏!跪下!”

  众人垂眸垂手,撅起屁股,默默跪下。

  官吏之子和妹妹被骑士夹着走回来,往地上一扔:“大王,有个小娘!青春和大王相当,俺进献给吴王!”

  被夹在胳膊下的妹妹满脸通红,拼命挣扎,两只鞋子都跑失了,露出了脏兮兮的秀气脚丫,在空中到处乱踢。雨雾朦胧的眼睛和吴王的观察眼神对上,顿时都是满满的恐惧,委屈。

  赵寸狠狠扫了圈跪下的百姓,当下就大声下令:“这些反虏给朱氏父子纳税服役,杀了!”

  哗啦啦,就有大队骑士举起马槊。

  吴王这才反应过来,大喝道:“杀不得!”

  赵寸看他一眼,叉手道:“大王,这都是些死不悔改的刁民,不杀,等着他们子子孙孙无穷尽,继续造反吗?”

  “寡人说杀不得。”吴王迎上赵寸的目光:“汴州的花草树木,牲口牛马也在为朱氏父子为叛军出力,难道打进汴梁,汴梁的树也该被砍光,汴梁的牲畜也该被杀光么?”

  “人和畜生是不一样的。”赵寸犹不放弃。

  “是一样的。”吴王扫过满地跪伏,尿液横流的百姓。和牛马,也没甚区别。

  在之前的生活里,吴王以为中原人就是可恶的。

  不过现在他已经明白:这个世上所有的矛盾只有贵贱,而无分族群,姓氏,宗门。

  皇帝更应该关心怎么团结贱的那一批。

  况且,《汉书》所谓民富国强,众安道泰。如果圣唐强盛了,它的子民却不富足,不安康,这种强盛这种中兴要它做甚呢?

  为了兴复不择手段,视百姓为刍狗,不把人当人,帝国兴盛又是为了什么?

  仅仅是保住我李家的统治么?那这样的统治必然无法长久的保有。

  每个人都是人,没有谁是可以随便杀害,无故欺压的。

  “你们都是哪里人氏?”吴王翻身下马,在人前问道。

  “寿安的。”

  “伊阙。”

  “洛阳。”

  “郑州。”

  …………

  “为什么来到这里?”

  “正在田里种地,官军忽入村,抓人就走,押去打仗。”

  ………

首节 上一节 331/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