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34节

  但是余开宏也没有拒绝的权利,如果上面想要这些外汇,直接给昌城汽车厂下达某颜色的文件,汽车厂还真只能执行。

  不过上面也会尊重汽车厂负责人的意见,今年昌城汽车厂在五月份后就没有生产什么计划车辆了。

  全国各地等车用的单位都没有盼望到汽车使用,如果这次外贸易订单依然很不错的话,的确没有必要接这样的合作。

  可是广交会到了第五天的时候,董主任和外贸易部的人发现这一届的汽车订单下滑的太快了。接是接了一些订单,但跟以往比差太多了。

  外贸易部办公室内,外贸易的胡科长还有统计人员拿着这几天的订单给董主任观看。

  单据不少,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单份数量多的订单。

  “董主任,这是你们汽车厂的成本核算订单。车辆的价格其实还是有下降空间的,那批采购商如果大量采购的话,要不我们再协商协商。”胡科长询问道。

  董铁林听到胡科长的提议,他也在沉思。他来参加广交会说是说负责销售,其实就是带队过来对车辆进行介绍讲解。

  有人有意向购买后,就安排人带到贸易部的办公室这边来就行了。

  而现在的情况,明显就是真正面临销售了。外贸易部的胡科长找他商量,主要是这订单有额外要求,不能加车子品牌名字,有些还要作出造型上的改变。

  如果单纯是价格问题,外贸易部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跟董铁林商量。

  “胡科长,先别急。我感觉这件事情有蹊跷,每天来观看汽车的人并不少,但是下单量跟上次完全没的比。我记得上次展览会,有很多订单是委托他人代为购买。这次却没有多少那种的情况出现。现在却多出了这样一批采购商人~,胡科长,资本家的手段可是高明的很呀。”

  董铁林皱着眉头对着胡科长分析着自己的看法,他感觉有人在跟他们做局。

  “你的意思是那些谈长期合作的商人,合作是假,想低价买汽车是真?”胡科长被董铁林的思路一带,想到了这样一个情况。

  “没错,胡科长,要警惕资本家的手段呀。肯定是有些提前知道了这些来参加展览会商人的信息,私下联合了一批人,让他们不要下订单。然后又分出了一些代表人员,来跟我们说什么长期合作。但是前两天跟他们交谈,胡科长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董铁林点着头对胡科长说的。

  董铁林感觉自己已经看破了对方的套路了,什么长期合作,什么以后打开市场,成有几万几十辆的订单。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资本家的手段。

  “什么问题,董主任你细说一下。”胡科长也是谨慎的说道。他作为广交会这边外贸易部的代表,要是真出现被做局的情况,那是要担责的。

  “那些人把后期的订单说的太夸大了,又不是现在直接给我们下大订单。说要慢慢打开市场,前期订购的不多。我看就是一种说辞,我估算了一下,他们现在要的订单量,几个商人加起来刚好跟我们上次卖的差不多。一辆车要是便宜一两百,这可是美元价格,总体下来可不少。”董铁林此时思维异常活跃的说道。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局,很多采购商光看不买。其实可能就是在等另外那批在跟他们谈判人的消息。

  而要破这个局,也很简单,就看谁先坚持不住了。上一届展览会,采购商还抢着买呢。这一次那么多商人在观看,肯定都是想买的。

  只要昌城汽车厂和外贸易部不答应他们的要求,那些观看汽车的商人知道计划失败后,就会正常下单购买了。

  “董主任,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有可能,可万一不是呢。要是真的是车辆没上次那么多人购买。这边的合作又没有答应,今年外汇收入可能就要少一大笔呀。”胡科长说道。

  “这好办,我们先采用拖的办法。对于那些说要合作的商人,我们既不答应也暂时不拒绝,拖着他们慢慢谈,看他们会不会着急。”董铁林说道。

  “这办法不错,那我们暂时静观其变。不过这事情,我得先上报一下,看看上面怎么说。”胡科长点头回应道。

  “嗯,我也要跟厂里汇报一下情况,这事情得让厂里也知道一下。”

  董铁林也附和的说道,以现在目前的订单情况,汽车厂那边根本不需要加大生产。而且汽车厂还为了外贸易订单,提前做了生产准备。

  两人是分别向上面汇报了这边的情况,关键是两人都倾向于现在分析出来的说法。所以在汇报的时候,也会向上级引导这个观念。

  在外贸易部,那边的领导听到资本家在刷手段,他们也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小。资本家为什么会被称为‘万恶的’,就是他们为了利益,能想出各种办法,甚至有时候连道德底线都不顾。

  在外贸易部那边,也是同意胡科长等待几天再看。

  而在昌城汽车厂,余开宏认为自己把董铁林喊来配合自己工作,这一步太对了。这敏锐的思想判断,这面对资本的立场真是一般人不可比拟的。

  要是换成其他人去,可能就给国家造成上百万美元的金额损失了。余开宏也没打算减慢生产,他相信董铁林的判断。

  只是过了三天,董铁林和胡科长又就聚在了一起。面对不理想的单订,他们的心情却是很好。

  因为那批特殊的采购商中,有一人熬不住了。对方是一个香江商人,香江商人的目标也是香江市场。

  从广州这边把汽车运到香江,其实费用不大。而且香江很多有车辆需求的人,也不一定会跑来内地买车。

  就像后世国内娶老婆一样,都知道一些国外的地方娶老婆花不了什么钱。但有多少人愿意付出行动的。

  香江商人也打算自己弄一个汽车牌子,然后造型也改一下。只要能达成这个条件,他可以分批次的每次购买一百辆,就按照现在的出售价格购买。

  “胡科长,你看看,这不是已经有人坐不住了嘛。而且还有其他那些商人每天要求商谈,他们不急,会求着我们谈嘛。”董铁林抽着烟笑着说道。

  “董主任果然厉害,一下就看出有人在我们展览会上做局。董主任,这个香江商人的要求,能答应他嘛。”胡科长佩服的说道。

  “如果为了外汇收入考虑,不安装车辆品牌名字倒是可以。但是这商人要求按照他们的商标名字安装,还要更改造型。这都会造成额外成本的,我看他们只是死鸭子嘴硬,如果直接购买我们的车,不就证明他们之前的说法站不住脚了嘛。他们提要求可以,得加钱。”

  董铁林说道,车子哪怕改变局部的造型,可能也要增加一台设备,单独冲压生产要求的造型。不增加设备,就得经常换冲压模具,模具也要单独设计。

  他是感觉没有这个必要,再拖他两天,可能对方就直接下单了。他和胡科长猜测,这些人应该是承诺了帮其他人买到车,早晚得下订单。

第231章 戏耍

  采购商人一直希望外贸易部和汽车厂的人进行意向商谈,那是因为他们觉得国内展览的这些车,性价格比国外的高。

  但是又不让点利,又不能按照他们的要求稍微换个造型。完全同样的车型,人家很容易发现就是中国生产的。

  换一个造型,换一个品牌名字,哪怕就按照现在的价格购买,最多少挣点,也是有利润的。

  但是采购商人感觉国内这边的谈判人员有点毛病,谈了十多天了,什么都不答应,让他们不知道这样谈判下去有什么意义。

  如果一点让步都没有,干脆直接说不接受合作就是了,所以采购商人觉得汽车厂和外贸易部的人是在耍他们玩。

  打算先撤回去,然后看看有没有办法找更高一层的人来谈合作。他们是来谈合作的,并非只能在广交会期间谈,而且这边的负责人只不过是一个科长。

  当然了,离开归离开,只不过走之前这口被戏耍的气得出了。

  能想到做汽车生意的人,在这个年代首先就得有资金实力。而有资金实力做生意的人,哪个不是人精,在生意场上遇到过各种事情。

  走之前,采购商人打算戏耍回来一次,再次申请要求在会议上谈合作了。

  然后在会议合作上,采购商人认怂了。就一个要求,车子别安装汽车品牌商标,价格就按照在广交会的来就行。

  这个要求对于汽车厂来说还省事了,董铁林都可以做主。然后订单开始大量爆发,只不过订单归订单,订单也分有效和无效的。

  没有付钱的采购合同其实就是废纸一张,有不少商人提出要去筹集资金来购买,也有商人选择了分期交付的方式。

  比如第一个月先购买一百辆车,他们先付一笔车款。拿到汽车后,给他们一点周转的时间。但预定第二批的汽车,第二批属于大量的。

  国内懂商业的很少,在改革开放后,国内很多地方部门都能被一些打着投资的骗子给骗的团团转。

  很多看似正规的合同,不是专业的人可能看不出漏洞,特别是那种真真假假的合同,让人防不胜防。

  “胡科长,订单合同多少了。”

  “最近这几天签的采购合同,还有之前的,已经超过你来的时候定的生产量了。不过超过的数量不多。”

  在广交会外贸易办公室内,董铁林和胡科长在交谈着。

  董铁林这次算是提前完成了厂里的销售任务了,车辆不需要再卖了。卖多了生产不过来,除非有很多人愿意半年后拿到汽车的。

  “超过一点点没有关系,我们汽车厂的人可以提前回去了。”董铁林笑着说道。

  “董主任,这订单是多,但是你们可能暂时还不能提前撤离。因为不少采购商人有很多订单还没交定金。”胡科长说道,并把昌城汽车厂的订单交给董铁林观看。

  “我们当初就猜测他们是帮人代购的,想挣差价。这订单没有交定金,可能就是在喊其他购买者付钱。我们多留在这边几天没有关系,不过我得跟厂里汇报一下情况。汽车还得抓紧生产。”董铁林看着订单说道。

  随着这些万恶的资本采购商屈服,都开始下订单了,让董铁林有种运筹帷幄的感觉。

  看着那些分批次购买的合同,很多其实已经交了定金的。这类合同就应该提前生产,人家交了钱,要是到时候不要车,定金是不退的。

  但是这种分批次的购买合同,有一个好处就是定金可以只能第一次的交货量来给。

  比如人家十一月份要一百辆辆车,十二月份再要五百辆,下个月份要的更多。可只需要按照一百辆车的定金来交就可以。

  等第一批车交付的时候,对方就会支付一百辆车的尾款,定金也能抵尾款。但是第二批车辆依然按照合同走,那时候再交五百辆车辆的定金。

  合同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形式没有直接一次性的那么爽快。只要第二批车辆不给定金,昌城汽车厂不生产就是了。

  但是人家的目的就是在这,那些商人只是想戏耍一下汽车厂和外贸易部的人。他们第二批要的量大,但又故意把第二次交付的时间间距要求的比较紧。

  没上当也无所谓,上当了的话,一般看见这样的订单都会提前生产。否则产量不足的工厂很容易违约。

  反正采购商是打算交付第一批车辆后,就找个理由把后面订购的车辆不要了,谁让这边的人允许定金抵车款呢。

  这一次行交付的订单可以这样,分批次的一般只允许最后一次交易抵扣定金。

  合同已经签了,这个年代国内的人真的不懂那些弯弯绕绕。而且就算这次发现合同的问题,人家也有其他办法。

  ~~

  昌城汽车厂,又开始处于全面加班的状态。

  而这次余厂长也有经验了,一开始就朝上面的计划委那边要计划外的粮食。这次五十吨粮食可打发不了他了,这工人都比上半年多,硬是被他要了一百五十吨的计划粮。

  江成也不知道广交会那边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半个月在忙着让技术工人继续手搓红星汽车,并且组建红星生产线。

  第一汽车厂的人也来了,并且还弄了一辆红旗轿车过来。这车来了也就别想走,红旗轿车只不过没有空调和一些电子控制而已。

  在国内,它依然属于轿车的天花板。起码坐的舒服,空间够大,造型也的确不错。

  第一汽车厂的技术人员,让他们去造集成电路,那今年年底之前都别回自己的厂里了。来这边也就学习如果使用连接集成电路板。

  广交会那边传来拿下一万多辆车辆订单的消息传回来,作为第一汽车厂的人是真的羡慕。他们厂里的解放汽车拿到那边去没有人购买。

  江成得知又在广交会拿下这样多单订后,也没觉得奇怪。他也不是神人,能得知港澳还一些地区的汽车市场已经有些饱和了。

  认为汽车越卖越多属于正常,毕竟国内是在发展,国外每一个地方都在发展。国内能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车辆需求越来越多,国外也应该如此。

  后世那么多手机商,那么多车商,每年都卖那么多。这市场是有消化能力的,不是说今年卖了多少,明年大家就不要了。

第232章 抢第一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三号。

  江成他们从四九城回来一个月了,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黄文仪就把微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给造出来了。

  不过这只能算是复刻,跟103机一样只能执行几条简短的程序命令。而下一步就是吃透这数字计算机的原理和构造,开始更深入的自主研发。

  为此,江成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内部的科研大会。

  作为总工程师,江成的职责本来就是把控技术发展的方向。同类型的企业工厂,可能因为总工程师不同,研究的技术方向也不同。

  以后电子技术的研发将成为昌城汽车厂的主要研发部门,而且要求各部门的负责人配合电子技术部一同进行研发。

  “今天能参加这个会议的,各位都是我们汽车厂技术部门的佼佼者。我把电子技术的研发作为我们汽车厂主要的研发方向,不是说其他部门就不看重了。”

  “我们国内工业发展从零起步,到现在也八年时间了。各位也应该明白单纯的某一种技术是很难发挥重大作用的,以后的产品将会是越来越多的技术组合。”

  “我希望以后各部门要研发什么项目,都要召开会议,让其他部门参与进去。比如我们的设备研发部,最早的设备,是人力加机械,后来是电力加机械。现在搞机械的,基本都要会基础的电力运用,”

  “那么我们现在的厂里的设备呢,张工,在这里你是最有发言权的了。毕竟你是我们厂里的技术元老呀。”

  江成笑着对坐在位置比较靠后的张良说道,张良最早还是机械配件厂的唯一工程师。现在厂里的工程师很多了,很多工程师级别也比他高,他现在负责设备维护部门。

  停顿了一会,算是在会议上放松了一下,江成开始继续发言。汽车厂的研发部门要是偏向一个部门,容易引发其他部门有意见的。

  电子技术部门是今年成立的,但研发的项目和资金太多了,导致有不少人有意见。

  只不过江成的学生黄文仪也是电子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之一,有不少人认为江成是因为黄文仪才偏袒电子技术部门的。

  “人力加机械到电力加机械,后来是电力加机械工程加气压或者压夜技术,现在我们厂是比较高级的设备是什么,是融合了电子控制。大家会发现,不同技术的组合,会比单一的技术深入研发带来的成果更有效。”

  “我之所以选择电子技术为我们厂重点研发方向,资源将会往电子技术方面倾斜,是因为下一步我们的方向是电子控制。”

  说到这里,江成又停顿了下来。这次停顿,各部门技术负责人开始交谈了起来。

  电子控制并不是说都要使用集成电路,简单的设备,之前也只是安装一些电子元件来操控的。

  但是想要制造一些精密要求高的零件和产品,都要高级技术工人来操作,普通工人很难达到要求。

首节 上一节 134/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