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29节

  “老陈,如果我邀请你去昌城汽车厂工作,你去不去。”江成试探性的问道。

  “邀请我去汽车厂工作,江成,你开玩笑的吧。”陈于雄也点吃惊的说道。

  “你的专业,在我们国内小企业小工厂,肯定没有发挥的作用。但现在我那边汽车厂,已经是央企了,而且工人职工接近两万人。我是那边的总工程师,我负责技术,你负责企业管理,我们要是配合,绝对差不了。”江成认真的说道。

  “问题是你邀请我去,能行吗,我去了能给我什么职位。”陈于雄疑惑的询问道。

  陈于雄是看出来了,江成没跟他开玩笑。这几年,他的锐气快打磨掉了。如果是别人邀请,没有一同回国的情分,他可能会有不少顾虑。但这年头的情分就是这样神奇,就一个一同回国的情分,谁要是有困难还真会有人帮忙。

  如果江成不是昌城汽车厂的总工程师,而是回国后混的很惨,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他找到陈于雄,陈于雄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接济他。

  不是说这个年代人都这样高尚,而是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凭借一腔热血回国的人。他们本身就注定是注重情感,看淡金钱的人。

  陈于雄以前可是在波音公司工作,收入不低,回来后就当一个银行部门的主任,一个月工资才一百多,家人还要跟着他受苦。起码跟以前相比是在受苦。

  “目前我们厂里还有一个副厂长的空缺,你现在的级别也跟副厂长匹配。但是你放心,在汽车那边,我跟厂书记关系很好。只要配合的好,我们@!&~”

  江成开始跟陈于雄细说汽车厂的一些情况,别说汽车厂现在有厂长,就算没有,也不可能直接能让他担任厂长。

  只有特殊时期才会存在破格提拔,陈于雄只不过是银行某部门的一个主任,级别也就是对应着汽车厂副厂长。

  江成告诉陈于雄,厂里的厂长也是今年上半年来的。但是他认为余开宏待不长,有些事情江成也没有具体说。

  但江成承诺,最多一年左右的时间,起码能保证他成为分厂的厂长。江成也不敢保证大炼钢结束后,余开宏的冒进行为会不会受处罚。

  万一余开宏还能待在厂里,就算把他架空,可厂长的职位也不好动。

  可就算是一个分厂的厂长,规模弄大一点,也比陈于雄一个部门主任要强。另外这年头银行部门的福利待遇并不算有多好,哪怕去汽车厂担任副厂长,工资和福利都比他现在要强。

  在交谈了一阵子后,江成也没有想到只是一个单纯的一起回国的身份都这样好用,陈于雄当场就答应了听江成安排,愿意跟着他一起。

  现在江成也算相信一起女票女昌被抓的人,也能成为朋友成为人脉。

  同窗,进局子,甚至连一同回国,只要肯去经营,还真都是人脉。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江成为什么有困难就会想到跟自己同一批回国的人。还有就是在昌城汽车厂,江成明显对王启明和李文武他们要照顾一些,来到厂里没有多久就让他们单独负责研发项目了。

  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就是看见在搞集成电路的是江成,有些人主动申请来江成这边,也是有这层关系,打消了一些顾虑直接过来了。

  江成见陈于雄答应了,也以个人名义邀请他去参加汽车发布会,到时候再一起好好聚聚。后面的事情,他先去找汽车管理局的张局长进行协调。

  一般这样的情况,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调动岗位都会批准的。而且级别也没有调整,甚至从四九城到地方,陈于雄的工资可能还会降好几块钱。

  江成从银行离开后,就去计算研究所接黄文仪了。

  黄文仪把今天跟江成一起比试画的集成电路图纸都整理了起来,江成来接她的时候把图纸带回了宾馆,这些图纸她是要带回昌城去的。

  “文仪,在研究所待了一下午,感觉怎么样。”

  “感觉挺有意思的,老师,我猜想计算机应该不光是下达运算指令。我们的集成电路可以操控很多东西,这数字运算我感觉应该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老师,你说以后是不是可以用计算机是不是可以操控很多东西。”

  “当然可以了,但是实现起来比较麻烦。这需要一个庞大的集成系统,能下达很多种类型的命令。并且操作的设备也要设置相对应的电路系统。”

  江成回应道,天才的思维往往就是这样敏锐。计算机刚出现,现在只能执行几条命令用于计算。

  如今的计算机只是辅助设备,但以后计算机却是执行设备。江成是从后世过来的,自然知道计算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没有想到黄文仪才接触计算机,就能想到一些延伸的方向。

  可惜在历史上,黄文仪浪费了不少时间。后来又被‘理想’的那个姓柳的搞了一下,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断了国内芯片的研发之路。

  如果不是后来国外用芯片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国内可能依然没有自己的芯片用。

  回去的路上,两个人在车上畅想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并且打算回昌城后,黄文仪就带队搞一台微型计算机,再研发一款可控制的设备连接在计算机上。

第223章 跟一汽聊技术

  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八号,清晨。

  天气还不错,在四九城这边,已经很凉爽了。如果是在昌城,应该还属于秋老虎的季节,依然很热。

  今天是汽车发布会的日子,临时场地是第一机部的领导安排的。因为发布会要把汽车安排到现场,所以选择了露天的一个广场。

  临时的场地设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也就是人民大会堂外面的露天广场。

  江成他们开过来的汽车,昨天下午就被人开到那边去了,张局长安排了人员仔仔细细的清洗了一遍。

  广场那边搭建了一个临时的会议台,虽然是临时搭建的,但并不小。虽然这要浪费不少钱,但面子工程也是要做的,因为这次邀请了西方不少人员参加。

  过几天就是国庆典礼了,会举行阅兵仪式。这次的阅兵仪式邀请了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还有驻华的外交官员以及大量的苏联专家。

  所以江成弄的汽车发布会,正好成为了国庆典礼前的开胃小菜,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也很有兴趣观看。

  为此上面还动用了部队里的人员来维护秩序,发布会定在八点钟开始。但是前面两小时,是文工团的成员表演节目。

  表演节目期间,江成那奔驰大G就会供重要的领导和外宾参观。安排了人员专门在汽车旁边讲解汽车有的新功能。

  汽车在昨天也加满了油,上午基本要一直保持启动状态,发动机不启动,就现在汽车的蓄电池,用不了几下就会没电。

  空调,收音机还有车窗的控制开关,以及汽车的各种开关集中在方向盘边上的转向开关。甚至还有目前可有可无的安全带,这也算是一个看点,虽然这年代大家都不愿意系安全带。

  江成他们不用急着去广场那边,但也不能太晚过去。张局长安排了汽车来接江成他们过去,开来接他们的车还是昌城汽车厂生产的悍马越野车。

  等江成到广场的时候,已经很多人了。

  在临时搭建的会台两侧有好几排位置,四九城这边,大佬多如牛毛。能坐在位置上的,除了外宾和专家,其他基本都是大佬。

  江成到达广场会台旁边后,先是用目光巡视了一圈。

  江成‘脸盲’,他对于这个年代的大佬不怎么认识。在场的绝对有很多高级别的大领导,这样的大领导,在后世普通人都见不到。

  他开了的汽车就停放在会台的左侧,很多人在那边围观,江成看见张局长在那边维护在秩序。也在另外一处看到了老表徐恩明,他身边也有不少人,应该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

  江成出现后,徐恩明也看到了他,立刻挥手示意他过去。

  江成看见徐恩明在招手,也就带着人就往第一汽车厂那边的人走去。

  昌城汽车厂的人以前是拿第一汽车制造厂来作为比较,最少以前内部是起了较劲的形式。但是不是两个厂在互相较劲,那江成不得知。

  何况都是国企,没有利益冲突。就算真较劲,也不影响江成跟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人交往。人家以前打仗,我们还跟很多国军一些人惺惺相惜呢。

  最少江成看过电视剧就是那样的,李云龙和楚云飞如果不是立场不同,两人也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江成,我还以为你会很早就过来呢。”见江成他们过来了,徐恩明立刻招呼着,然后向身边的人介绍道:“孟副工,郭总工。这位就是昌城汽车厂的江总工。”

  这互相介绍,也是按照级别来介绍的。江成级别没有郭总工高,所以徐恩明是先介绍江成。

  孟副工,虽然听上去是一个副总工程师,但他其实技术干部级别也是跟江成一样四级,而且他也兼任第一汽车厂的副厂长。关键有一点,第一汽车厂是副部级央企,昌城汽车厂是局级央企。

  所以从级别来看,孟副工并不比江成差多少,主要是有郭总工在,江成在级别上就比不了。

  郭总工现在是高级工程师,而且第一汽车厂的第一任厂长就是他。只不过可能因为他的管理能力不是强项,主动让贤了。

  但是他现在是第一汽车厂的第一副厂长兼任总工程师,江成是总工程师兼任第一副厂长。这听上去好像一样,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前者为主后者为副,但并不是说前者为主作为第一副厂长就要去管理生产。

  这里的主副,主要是跟待遇挂钩。如果昌城汽车厂是副部级央企,江成依然只是一个四级技术干部工程师,那么他也会选择第一副厂长兼任工程师。以行政级别为主,领的工资和待遇会比总工程师多。

  在给孟副工和郭总工介绍完江成后,才开始跟江成介绍他们两人。至于他们身边还有一起来的技术人员,是不需要介绍的。

  “孟副工,郭总工,你们好。这位是我的内人谭雅萱,这位是我们厂里的工程师郑可,还有这位是我的学生黄文仪。”江成跟他们打过招呼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身边的人。

  “江总工,很高兴认识你。听说你们搞的技术不得了呀。走到了国际前沿,还愿意把技术教导给我们。”孟副工对江成热情的说道。

  虽然孟副工是副总工程师,但那是因为他是在第一汽车厂,如果换个厂,可能就是总工程师了。

  之所以他对江成很热情,因为第一汽车厂试制东风轿车和现在的红旗轿车,都是他组织人员试制出来的。

  参考了目前国内能见到的所有高级轿车,也算是取长补短,造出来的红旗轿车。本来以为很不错了,但没有想到跟昌城汽车厂那边一比,完成是层次不一样。

  人家的高档,在于造型设计和技术运用。国外虽然早就尝试在汽车上装空调了,但到现在还没有解决体积过大的问题。

  昌城汽车厂却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了,这也跟车型有关系。江成前几天是打开了前车盖给徐恩明那位看过,比轿车的空间大不少,但全部放满了零部件。

  如果换成轿车,其实普通轿车还真能放。因为普通轿车的发动机不需要那么大的马力,发动机可以小一些省出空间来。

  但是红旗轿车不行,红旗轿车是V8发动机。之所以用这样大的发动机,是因为它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本来就不属于民用。

  在观看区,江成跟他们讨论着现在昌城汽车厂用到的技术。

  可能孟副工和郭总工基础能力很强,技术也不错。但是昌城汽车厂现在的发展方向已经不是单纯的机械制造了,跟他们讲技术,首先他们得明白什么是二极管,什么是三极管,然后得明白什么是集成电路。

  可以说昌城汽车厂面对第一汽车厂,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了。第一汽车厂要是造不出集成电路,派技术员过去学习,就算能造出空调,但控制开关方面依然会很传统。

  到最后可能就是造不如买了,除非第一汽车厂也花大价钱去组建集成电路方面的研究室,也搞一座电弧炉什么的。

  不过这肯定不行,就算上面已经把很多自主权下放给企业了。但明知道昌城汽车厂已经在对集成电路多方面研发,第一汽车厂再安排人员去做同样的研发,那就是对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第一汽车厂如果想在集成电路上进行研发,只能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去昌城汽车厂进行共同研发,然后研发出来的技术共同直接使用。

  反正电子控制系统的技术话题是聊不下去,江成只能跟他们聊车辆造型设计,还有涡轮增压,以及一些汽车材料运用方面的。

  就算是这些汽车上面的技术,江成也见识和理解也是吊打孟副工和郭总工。

  这讨论技术问题,时间过的很快,张局长安排人来通知他做好准备。江成只好让郑可还有黄文仪跟他们交谈。

  而孟副工和郭总工,他们看见两个年轻的女人,觉得应该没什么聊的。一个七级工程师,一个刚毕业还没半年的学生,能跟他们谈论什么。

  本来想应付几句了事的,但是郑可和黄文仪还是太年轻了,有些人情世故不懂。

  江成在跟孟副工和郭总工聊的时候,是尽量点到为止的。感觉有些话题延伸的太远,他们接不住,就会自动转移话题。

  但是郑可和黄文仪,面对的可是高级工程师。她们紧张呀,这一紧张就全力以赴了。

  郑可跟在江成身边两年多了,平时就探讨过很多问题,也单独执行过很多车辆的制造。甚至她跟陆振华那边共同合作,已经设计出挖掘机了。

  只不过因为外贸易订单的原因,导致研制速度有点慢,另外就是挖掘臂的设计制造需要不少时间。

  只要挖掘机试制成功了,郑可的工程师级别也能提升。

  孟副工和郭总工根本就不明白郑可的能力,论造车,她其实现在也不差了。而郑可也是真心想请教一些问题,她觉得要取长补短,不能光听江成的。

  只是询问了几个‘刁钻’的问题后,场面点有小尴尬。

  黄文仪倒是对汽车领域不在行,可她不跟孟副工和郭总工聊汽车结构。她直接聊汽车的电子控制,没有跟他们聊计算机,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第224章 汽车发布会

  文工团的表演快要结束了,江成提前走到了会台边。

  最后一个节目是团队歌唱,现在的音响设备有点落后,表演人员没有耳麦,只能依靠四周临时安装的扬声器。大家唱歌得很卖力才行,否则声音传不了太远。

  当然了,等会江成到台上,是会拿有线话筒来讲话的,有线话筒加音频信号放大器加外放喇叭,声音是很响亮的。

  就在江成等待的时候,场地外面临时出现了情况,有大佬卡着时间来这边了。然后江成也看傻眼了。

  毕竟穿越过来的他,能让他知道这个年代出名的人,那绝对很不一般。竟然出现了他记忆中有过的人物。

  会台上的表演结束了,主持人上了会台,开始宣布昌城汽车厂自在研发设计制造的高档越野车发布会正式开始。

  江成深呼吸了三下,他属于越紧张越亢奋的人。这样的状态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容易超常发挥,坏处就是一兴奋老是容易说一些题外话,说一些个人的见解。

  要知道这个年代,要谨言慎行。就比如我们国内事实情况的确很弱,但你不能因为这个去贬低国内的情况。但有时拿我们国内的产品去跟国外做比较的时候,说话就得有技巧了,有些事情得说的委婉。

  “有请昌城汽车厂的总工程师江成同志上台~。”

  主持人说完内容后,朝江成所在的地方邀请着。

  江成听到邀请后,脑海中的思维开始迅速运转起来,精神高度集中,让他暂时不再关注新到场的大佬。

  在江成上台后,一边举起手臂朝在场的所有人示意,一边走向会台中间有话题的地方。而主持人在他上台的时候直接下去了。

  走到会台中间后,江成很镇静的调整了一下话筒的角度,然后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人。

首节 上一节 129/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