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443节

  “好了领导,我也不打扰你做正事了。”李组长歪头示意了一下周围的咨询师,把手里的文件夹递过去,“你赶紧签字,我好干活去。”

  对这个要求,负责人没有拒绝的理由。拿笔刷刷地通过几个文件之后,李组长就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

  刷——

  李组长消失,咨询师们的目光又转移到了负责人老周的脸上。

  他们不了解李组长,所以没法评估咨询结果;但是老周作为直属上级,对于心理干预的效果感受,可以说是仅次于当事人的。

  咨询师们竭力地想要从对方的脸上获得信息,知道南祝仁这次心理干预的质量到底如何。

  虽然南祝仁在刚刚展示了不俗的【微表情分析】和【催眠】技巧震慑住了现场,但这两项技能并不能和心理干预直接划等号。

  不少人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期待事情能够有反转的,尤其是姬教授组的黑圈老师。

  然而——

  负责人老周此刻是喜形于色。

  他毫不掩饰自己此刻的心情:“老师们,咱们还是快点把档案分配好,开始手头的工作吧!”

  如此年轻的南祝仁,经过一次咨询之后就能让一个固执的老同志前后判若两人。

  这些专家老师集体出动,那整个营地不就能够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了?

  ……

  南祝仁非常不满意刚刚的那次干预效果。

  看着李组长离开的方向,他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收敛,随之叹了一口气。

  外人看来,给李组长的这个心理干预似乎很成功,对方在进入咨询室前后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但南祝仁知道,给李组长做的这个心理干预其实很粗糙。

  只是短期改善而已。

  针对的只是对方当下的这个事情而已。只能说是完成了“治标”,隐隐触及了“本”而已。

  而就南祝仁目前的眼光来看,对方的归因、人际处理方式、以及那种异常强大以至于会伤到自己的责任感,其实都能够算作是一定的隐患。

  对方这次还经历了创伤事件,说不准等回去之后还会因此延伸出来一些诸如噩梦之类的奇奇怪怪的问题。

  甚至这一次干预就能成果显著,也是对方现在手头任务繁重,靠着长久以来积累起来的工作责任硬生生挺起来了而已。

  ——是的,对方是因为责任感伤到了自己,如今也是靠着责任感摇摇欲坠地重新站起来。

  这种情况建立起来的防线是相当不牢固的。

  说不准过两天,他的问题就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只希望想过能够挺过这次救灾吧。”南祝仁叹了一口气。

  心理援助的资源紧张,南祝仁也没法定期给李组长做干预巩固成果。

  至于回去之后,那就更难说了。

  南祝仁只能够在档案上面如实地标注出李组长的情况,准备回头和负责人进行汇报,希望能够一定程度上引起组织上的重视。

  紧凑的心理干预节奏不能让南祝仁想太多。

  一念至此,他又拿起对讲机让工作人员联系下一个档案上的来访者。

  “南老师,这位还在外面工作,暂时来不了。”工作人员对此回复道。

  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不像是心理咨询都要至少提前24小时预约,南祝仁这种以“谈话”为名的心理干预是非常临时的。

  毕竟距离他到营地也才一会,拿到档案确定自己的干预目标也就一个小时多一点而已。

  又用对讲机询问了几个来访者之后,南祝仁终于找到了一个正好在休息的干预对象。

  “那就麻烦请他过来吧。”

  工作人员应下。

  南祝仁也借用这点时间,快速浏览起这位干预对象的档案。

  ……

  【姓名:王丽莉

  年龄:25岁

  岗位:安置点社工

  心理状况:情绪极不稳定,在工作时多次崩溃大哭。总说“我们做的都没用”,多次提到“龙王爷”,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晚上失眠,经常说害怕,甚至开始看一些迷信的书。工作频繁出错,可能无法再承担当前工作事务。

  初步分析:该同志可能被受灾群众的某些特殊情况惊吓,思想波动严重。目测状态已经影响了本职工作和其他同志的情绪,需要立刻进行谈心谈话,帮助她端正思想,放下包袱。如情况继续恶化,建议暂时将其调离岗位。

  ……】

  ……

  南祝仁挑了挑眉头。

  这个来访者的档案记录,相当有意思。

  但再怎么有意思,表现得多么新颖,也都只是表现形式而已。

  问题的本质基本上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心理咨询师,就是要有穿透表象看本质的能力。

  【心流状态】启动,南祝仁开始惯例地分析。

  在经过了十秒左右的时间以后,他先更换了桌上的矿泉水,随后抽出一张A4纸固定在文件夹上,开始做自己接下来的谈话简要大纲。

  等他写下最后一个字符没多久,正好门外也响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

  “进!”

  咨询室的门被打开了一条缝隙,探进半个身子。

  来访者看上去约莫二十七八岁,比起档案上面写的二十五岁要显老一些,但考虑到环境的影响,这是挺正常的事情。

  对方身穿一件沾着泥点的冲锋衣,扎着马尾辫,但是有些散乱,几缕碎发黏在汗湿的额角;她的脸色苍白,眼下的乌青在缺乏血色的皮肤上格外显眼。

  “请进吧。”南祝仁又道一声。

  来访者先快速扫视了一圈帐篷内部,她才侧身进来,脚步有些虚浮。

  随后在南祝仁的一声“请坐”中,又缩在了椅子上。

  全过程和南祝仁都几乎没有眼神接触,偶尔对上了视线,也会立刻移开。

  整个人紧张得不行。

  “你好,感谢你在这个百忙之中抽时间过来。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今天往我们营地进驻了一支心理援助团队,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叫南祝仁,你可以叫我南老师。不要紧张……”

  自我介绍开场,在接下来的心理干预中,这应该会变成一项结构化的流程。

  结束这部分之后,眼看来访者没有开口的意思,南祝仁主动往下顺流程。

  “王丽莉,是吗?”

  “对。”来访者的回答很简短。

  “放轻松,这里就我们两个人。周指挥和我都很关心你,他提到你最近状态不太好,尤其是在负责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之后。能和我说说吗?”

  “周指挥”就是这个营地的负责人。

  来访者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我没什么,可能就是有点累。给大家添麻烦了。”

  【防御】,但是很弱。

  南祝仁给了一层【支持】:“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工作,感到疲惫是正常的。”

  随后话锋一转:“但我听你们领导说,你之前像是有用不完的劲儿,现在却有些……畏缩。这让他和我们都很担心。所以才想要让我来问问——是不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扰的事情?”

  “可能你们思想指导员之前也和你谈过,但如果可以的话,能跟我也聊一聊吗?”

  来访者沉默了半晌。

  南祝仁没有心急,他能够看出来来访者是在酝酿。

  又过了一个呼吸之后,来访者的嘴唇终于动了动。

  只听她声音犹豫而低沉道:“南老师,你……你相信有……有龙王爷吗?或者,狐仙?黄大仙?”

  ……

  这就是南祝仁在刚刚看档案的时候感觉到的有意思的地方。

  咨询室里面很少碰到这种类型的来访者,因为信这些的基本都不会来做心理咨询。

  也就是这次心理干预的机会难得,让案例更加丰富了。

  南祝仁用心理咨询的办法继续引导来访者,试着去看问题的本质。

  他用一种平静、但是好奇的语气道:“我不急着下结论。但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让你问出这个问题?你在工作中看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

  来访者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语速明显加快:“是我安置区的一些老人,他们都是一个村子里面的,我平时工作负责照顾他们。他们……”

  来访者深吸一口气:“他们身上出现了‘印记’!”

  “不是你想的那种,不是十字架那种……是,是鳞片一样的印子,就在胳膊上,小腿上!”

第611章 唯物主义的短暂沉沦

  来访者的陈述还在继续,言语中的形容已经详细到开始举例:

  “赵奶奶,她脖子上有一圈红痕,她说那是龙王爷的绦子,是龙王爷给她挂上的!”

  “还有一个李大爷,他背上起了大片大片的红斑,他们说那是‘龙盘纹’,是龙王爷显灵,选中了他们!”

  “他们……他们在中午和晚上,都会祭拜龙王爷……用一个临时雕的木牌位,随便烧点什么东西,烟雾缭绕的,还会用方言哼一些奇怪的调子……”

  “每次他们祭拜完之后,人都会变得更精神,有几个爷爷奶奶身上的‘印记’也会变得更浓,他们说他们被选中了……”

  说得越多,来访者身体就变得愈发畏缩。

  到了最后,以至于语句的连贯性都开始被急促的呼吸时不时打断,整个人也开始轻微地发抖。

  而南祝仁当下关注的是来访者在讲述时候的微表情反应。

  【眼神游移,伴随着快速眨眼。】

  【每次深呼吸造成讲述停顿的时候,都会有嘴唇紧闭、向内挤压的动作。】

  【在提起信仰相关词汇的时候,眉丘极其快速地上扬并向内聚拢。】

  【是紧张、痛苦、疑惑……或者恐惧?】

  来访者脸上的微表情很复杂,对应的情绪也有很多种可能。

  在没有建立个人基准线的情况下很难判断。

  但南祝仁不需要那么细致地分辨,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首节 上一节 443/4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