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375节

  来访者又笑起来了,是那种“嗤嗤嗤”的笑。

  最后一下笑完的时候,他的上扬的嘴角在脸上挂了很久没有变化,但是眼睛很快呆滞起来,又直直地看着前方。

  南祝仁沉默了一会,是等待来访者消化情绪,也是在酝酿氛围。

  在大约三个呼吸过后,等到来访者终于转过视线,重新和南祝仁开始对视了。

  南祝仁道:“也就是说,你和你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谈论过你觉得不太好的童年的经历,对吗?”

  来访者点头:“对?”

  南祝仁又道:“在开启这些谈话的时候,你有预设过你希望达到的效果吗?”

  来访者张了张嘴,没说话。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的眼睛:“听起来,你每次和你父母的谈话,都可以算是不欢而散。但你又持续性地开始了很多次对话。”

  “是不是意味着,其实你心里——起码是那个时候的心里——是希望获得他们某种意义上的‘道歉’;甚至更进一步,和他们的关系获得缓解,渴望得到一种亲子关系的好转?”

  ……

  这算是一种【对峙】。

  但和一般的寻找语言漏洞进行对峙不一样,眼下的这种技巧,在【精神分析】里面是更深层次的【潜意识呈现】。

  通过来访者的表情、言语表达方式,将来访者潜藏在表层之下的东西挖掘出来。

  让来访者和那个被隐藏起来的自己面对面。

  就看到来访者拉了拉嘴角,似乎想要笑。但是他的嘴角在翘到一半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落下,没能够构成一个正常的“笑容”表情。

  然后来访者又尝试了第二次、第三次。

  在第四次想笑又笑不出来之后,来访者终于放弃了。

  他长出了一口气道:“是的吧……”

  “不,没有‘吧’。”

  来访者稍微端正了一下坐姿,认真道:“是的。我是有渴望的。”

  来访者看着南祝仁的眼睛:“说实话,哪个孩子不希望和爸爸妈妈相处得融洽呢……我上大学之后,有跟别人讨论家庭,才知道原来有的家里面孩子是不会挨打、挨骂的;”

  “有的孩子是可以哭,而且哭的时候是会被哄着,被安慰的;”

  “有的孩子是可以明确跟爸妈表示自己因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难受,甚至可以获得道歉的……”

  来访者惆怅道:“我很羡慕。”

  他脸上的表情尽数褪去,那些负面的情绪都消失不见,转而换成了一种无奈。

  “我跟我的父母聊以前,我也不期望变得跟别人一样了,但至少……我是希望我自己能释怀吧。因为随着我越来越大,我父母感觉也变得平和了,尤其是我父亲——他开始学书法、学画画、学泡茶,跟我说话也都慢悠悠的。”

  “我在外地上学,他隔三差五打电话过来会问我的情况。但是我跟他聊不起来,我心里一直有根刺,我也想把这根刺拔掉。”

  “一开始我想着,如果他们……道歉,那我心里好受一点;之后又想,退一步吧,只要他们承认以前做过的事情,至少我也能心里舒服一些……”

  看着来访者陷入沉默,南祝仁帮他补上了后面的话:“但是他们都没有做到?”

  来访者点头:“不止以前的‘硬刺’没有拔出来,甚至现在的‘软刺’也越来越多。”

  “有的时候在外面久了,我会忘掉以前的事情,就会像上班打卡一样给他们打电话,像是完成例行任务一样。我也试着分享一下生活,去模仿我在同学、朋友那里看到的正常一点的亲子关系。”

  “但是我跟他们说坏事,他们就会说‘这些都不叫事情’,‘作为男孩子要坚强一点’,‘世界上有的是人比你更委屈,比你更苦’。”

  “我跟他们说好事,他们就会让我不要太得意,总有人比我更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来访者耸耸肩:“就跟网上的那些段子一样吧——跟家人分享快乐,快乐会消失;跟家人分享不幸,不幸会加倍。”

  南祝仁点头。

  来访者【回避型依恋风格】最直接的根算是找到了。

  他的心里是渴望父母的关怀的,而且这种渴望是持久的。

  但是每次来访者企图把这种渴望展示出来,要求获得满足的时候,得到的却都是负面的反馈。

  这种情况下,来访者那种不被满足的渴望会变得异常充盈,从‘要求’变成‘乞求’;在更长时间的时间里得不到满足之后,这种渴望就会断崖式地下滑。

  简单说,就是——麻了。

  这种状态会对来访者的社交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一般会形成两种后果:

  ——一种,可能是会形成【依赖型】,就是常见的乖乖女被黄毛骗走的案例。家里得不到温暖,外人的一点点善意就会让人如获至宝,进而飞蛾扑火。

  ——另一种,就是眼下来访者的【回避型】。来访者渴望和他人建立关系,但是又担心自己的尝试会获得如同父母一样的负面反馈,于是逐渐封闭,社会关系极其单调,形成一种变异的“独立”。

  这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后者的“独立”往往会获得外界的正面评价,于是导致来访者根本意识不到这是种“问题”,进而让问题愈演愈烈。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伪装成“独立”的【回避】不是病症,但却是一种实打实的隐患。比如来访者这次被诈骗之后,就迅速地滑落到内心的深渊处。

  如果不是遇到了南祝仁,说不定就会演变成某些极端的案例。

  ……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来访者也看着南祝仁。

  就看到来访者摇了摇头:“不过现在,我觉得我对父亲是再没什么期望了的。”

  南祝仁顺着来访者的话头问道:“为什么?”

  来访者抿了抿嘴唇,转手拿起桌上的水杯,咕咚咕咚喝下半杯。

  不知道是刚刚说了太多而嘴巴发干,还是他接下来要说的东西让他本能地需要安抚。

  就看到来访者在喝完水之后长处一口气道:“在我们最后一次谈话——就是针对我父亲拿刀想砍我、以及把我倒悬在河上的这两件事情——的时候,我的情绪是有些失控的。”

  来访者比划了一个手势:“我拍了桌子。”

  “然后,我的母亲立刻就指责我,我不该这么和父亲说话。”

  “而我的父亲……”

  来访者顿了一下。

  南祝仁为他接上话头:“他什么反应?”

  来访者先笑了一下:“他说……”

  “他说他把我养得很好。”

  来访者随后笑得越来越大声,甚至控制不住开始拍沙发。

  “老师,你敢信吗?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证据就是我现在还算是‘优秀’。”

  “我从小到大成绩都可以,没有让他多花义务教育之外的一分钱,比如学杂费什么的。”

  “我当了兵,完成了他儿时的梦想。”

  “我甚至现在考上了研究生,成了我们那个小村子学历最高的人,周围邻里都羡慕他。”

  “他……都不觉得自己‘合格’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榜样爸爸’。”

  南祝仁能够理解这话里面的荒谬。

  就好像面对一个受伤的孩子,说种话的人第一反应不是贴创可贴,而是说“血流的多证明你生命力旺盛“。

  “那一刻,就在那一刻。”来访者朝着南祝仁伸出一根手指头,“我甚至都有些共情那些小说里面为了反抗父母自甘堕落的配角——因为我变得越好,反而越能证明着他们是正确的,而我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是错误的。”

  来访者依旧在笑,在瞪大了眼睛笑。

  南祝仁没有说话,来访者现在的情绪到达了一个高点,需要释放。

  同时,他也在心里默默地给之后自己要说的话在打草稿。

  来访者说了这么多,问题已经呈现得相当直观了。

  有自己长久以来的认知问题,也有自己童年的重大创伤经历,甚至连自己过去的潜意识都已经挖掘出来了。

  更好的地方在于,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针对父母进行了一次反抗——他没有听父母的话,去参加了庭审。

  在“渴望父母之爱”的潜意识逐渐消散之后,这是来访者在自身新的潜意识驱使下的反抗行为。

  不,甚至可以说是“求生行为”都不为过。

  南祝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来访者认识到这种无意识的行为,随后把这种意识在认知中固定下来。

  南祝仁等待着来访者的笑容渐渐减弱,问道:“你还有什么关于父母的事情是现在能想到的吗?”

  情绪的释放需要彻底。

  来访者闭上眼睛想了两秒,摇头:“没有了。”

  南祝仁点头:“那我们假设,如果现在要你去原谅自己的父母,去和他们多交流、多表达,你能做到吗?”

  来访者没有犹豫,直接摇头:“我有想过……我毕竟是他们的孩子,还是独子,他们确实生我养我,我也有义务赡养他们。”

  “我会履行我的义务,给他们养老送终。他们如果有情感的需求打电话过来,我也不会说不理他们,聊几句也聊几句。”

  “但是,如果要我跟他们沟通感情、分享生活什么的……我做不到。”

  来访者叹了一口气:“不过,虽然我是这么想的,但是我有的时候还是会……不舒服,老师你理解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我脑子想通了,但是还是有其他我控制不了的部分在难受,不让我做事情做得干脆。”

  “今天来找您谈这个话题,也是想让您帮我分析一下,然后……让我不会难受了。”

  南祝仁点头。

  这样的话,目标就彻底明确了。

第549章 哀悼丧失

  眼下的南志昊,是属于那种咨询师最喜欢的来访者了。

  他对于自己的困境有模糊但正确的认知,在本能的驱使下已经意识到了某种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并且已经尝试着在这个选择的方向迈出了半步。

  只不过由于对“人”与“生活”方面的知识缺乏系统的整理,来访者并不能很好地明确自己的想法,对于自己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迟疑。

  那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帮助来访者一点一点解构自己的想法,坚定来访者的认知;同时,给来访者提供坚定自己的选择的力量。

  至于来访者的选择是否完美——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

  或许有更好的选择,或许没有;这个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自然有不同的答案。

  但至少针对当下的来访者,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那么,咨询师和来访者,就有为了这个选择去一起努力的必要。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

  按照惯例,先以来访者刚刚叙述的内容为基础,以【重复】和【反映】的方式,予以一定的支持。

  来访者现在正是需要这个的时候。

  ……

  此刻,来访者完成了自己的叙述、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正有些紧张地扣住十指关节,彼此不安地微微摩擦。

  南祝仁笑道:“看样子,你最近确实对于自己进行了一次非常完整的自省,明白了自己过去的,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理智的计划了。”

首节 上一节 375/4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