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客气的说,假设以后华夏改开,需要发展航运业,请他或环球公司当个‘顾问’,那比国内的一百个工程师、海外的10个资深造船工程师都管用。
日本人恐怕都不知道,陈光良拥有过目不忘和强大的头脑,他们的造船技术很多时候,都被陈光良偷学到。如果不是香港的产业链不足,陈光良都有兴趣开一家造船厂。
每次陈光良去日本工厂考察,日本造船厂也非常的大方,将一些技术参数详细的告知;日积夜累,陈光良将这些资料回去快速整理出来。
很简单,他以后打算扶持华夏的造船业,自然需要很多技术资料。
环球集团大厦。
这座大厦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位于德辅道中,三十年代中期是平安银行大厦总部。陈光良看了看大厦,准备在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进行重建。
刚进办公室不久,陈文博、陈文铭这对堂兄弟联袂走进来,陈光聪随后也走进来。
可以说在环球集团,陈氏家族的力量最大,毕竟陈光良的弟弟和侄子都加入进来,而且都是核心高层。
“你们有什么事情?”
陈文博先说道:“港府鉴于葵涌三个货柜码头已经相当的繁忙,打算准备公开招标葵涌四号货柜码头。我想,我们要不要自行组建一个货柜码头公司,去投标!”
葵涌1号码头,是环球航运及欧洲三家航运公司,再加上本地三个财团,共同投资的。2号码头则是日本航运公司投资,3号码头是美国航运公司投资。
如今招标四号葵涌货柜码头,无疑对环球航运很有利,因为此时风波刚过不久,其它财团未必敢投资。
“可行,环球航运组建自己的货柜码头公司——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去投标。我们环球航运拥有较为丰富的货柜码头运营经验,相信标书方面不是问题,价格上,我相信如今的形式,我们也是没有悬念。文博,你来负责这件事,具体直接向我汇报!”
“好的,伯父”
陈光良打算将‘码头业务’,一直放在环球集团。再加上控有香港航空的股权,将来上岸只需要再拿下九龙仓即可。
接着,陈文铭汇报了一番:“埃索、德士古、莫比尔石油公司纷纷打听我们新油船下水的时间,希望我们继续租赁给他们新油船。我已经答应他们尽快给他们安排今年上半年下水的油船!”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们的油轮大,成本更低,如今美国缺运力,他们自然渴望。你做的很对,美国航运市场比欧洲市场更容易拿下,他们的航运成本实在太高了。”
接下来,陈文铭又汇报道:“父亲,我们需要自行造集装箱,毕竟这未来是趋势。”
此言一出,倒是点醒了陈光良。
环球航运已经很久不造散装船,主力是油船,然后是货柜船;散装船业务,大概有一百多万吨,但已经到是三四年前造的了。
这一点也无形中给了赵从衍、曹文锦、杨小虎等大船东的生产空间。
“是要自己造集装箱,以后也是一笔优质的事业。这样,让荣昌重工提供技术支持,环球航运自行组建制造公司。不仅仅香港要有工厂,新加坡也要一家工厂,哪里的战略意义大,两家工厂尽快筹备起来,投入到生产中。”
陈文铭马上说道:“是”
虽然环球集团的事情是真多,毕竟还涉及环球贸易、香港航空等。但自己的弟弟陈光聪是环球航运总经理,儿子陈文铭是集团总经理助理兼环球航运的业务部负责人,侄子是环球航运的执行董事,陈光良反而更轻松。
三人离开后,陈光良陷入思考中:
这一世香港的货柜码头提前几年出现,而祁德尊的和记公司此时还没有发展起来,不太可能有实力竞争得过四号货柜码头。
这样一来,实际上环球航运已经先一步把握主动。
如今和记的资产中,实际上只有屈臣氏的零售业务,还是陈光良比较看重的。当然,如果和记黄埔将来还是遭遇破产危机,陈光良也不会放过的。
环球航运大肆造船的举止,不仅让希腊船东、欧洲船东震撼,就连本土的船东也纷纷震惊。
香港船东反应过来后,再去日本造船时,订单已经排到了70年代后。一时间,他们想造船,但日本船坞没档期;他们想等到1971年交付,但又担心航运行情下跌。
一时间,大家自然嫉妒起来,心里恨不得陈光良赌博失败,船队轰然倒塌。
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包宇刚,他得到汇丰银行支持,但很快发现,日本航运公司更信任环球集团,而日本造船厂更是给环球航运大开绿灯,他们则只能按部就班的排队。
至于去欧洲造船,这个造一点多功能的船型或许还行,但要造油船、货船的大型船只,那成本实在太高了,香港船队都舍不得那么高的成本。
至于希腊船东,他们一般是相信欧美造船技术,对日本造船持有一定的怀疑;再加上他们需要欧美的航线支持,所以也不得不在欧洲造船。
事实上,哪怕环球集团,也会象征性的在德法英造船,也是为了维护基本的关系。
包宇刚从日本考察回来,脸上有些铁青,如今就算他获得贷款支持,造大油船也要排队到1970年下半年,这让他顿时有些投鼠忌器起来。
“环球航运扩张如此冒险,陈光良就不怕他的航运帝国轰然倒塌?”
“如今日本航运界更信任环球航运,能给我们的订单也不是很多!”
“陈光良带动了香港航运,但也几乎垄断了日本油船运输,以及欧美油船运输占据很大份额”
他有些不甘心,毕竟有环球集团这个庞然大物,香港船东发展到100万吨以上后,就发现阻力是来自环球。
第472章 文化IP
这个春节,陈光良让二房、三房、四房不用前往香港过节,毕竟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
至于大房的成员们,早已经在去年12月便已经从新加坡回到香港。
大房的小儿子陈文胜,也刚刚做爸爸;而陈氏大房的第三代成员,已经达到八人——六男二女。长孙陈泽睿,更是已经十岁了。
一时间,陈氏家族已经非常壮大起来。
深水湾的79号别墅,大房所有成员齐聚一堂,因为这里是陈氏的‘祖宅’,所以有什么聚会都会选择在这个别墅里。
陈光良对第三代家族成员,已经没有培养儿女时那么好的耐心,不过依旧在孩子们面前,树立了高辉伟岸的形象。当然这些形象,可能一半都是他们父母的教育功劳。
‘陈氏家族’的灵魂人物、创始人,永远是他陈光良,他奠定的基础,陈氏十代人也是受之无穷。
“爷爷,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拜年时,总能听到孙辈这样的贺词。“奶奶,也祝你永远年轻,越来越漂亮!”
陈光良和严人美拿出利是,递给孙辈。
实际上,陈光良已经是尽量让自己更‘老像’,今年58岁,让人看起来也得有四十岁出头;当然褪下伪装,他精壮得像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至于严人美,今年是53岁,她不喜欢‘扮老’,毕竟女人都是爱美的;更何况严人美看起来也是三十多岁的模样,年轻个20岁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实当中这样的情况,不算罕见,但显然这种情况基本都是表面现象,不管是给人的直接视觉,还是荧幕形象,等到了毫无‘伪装’时,年龄应该看起来差距不会超过15岁。
只是严人美的身体状态,不管是有没有伪装,身体机能就是三十岁出头的样子,马上生孩子都可以。
“好好,你们这些小家伙也要健康成长,然后好好学习,将来能在各行各业做出贡献来!”陈光良满意的说道。
此话一出,在四个儿子耳里,也是传递出一种信号——陈氏第三代后,可以选择加入家族企业,也可以从事其它行业,例如政界、学术界等,算是放开一些。
当然出生这样的家庭,很难不踏入商界!
稍后,陈光良对着四个儿媳妇说道:“你们每个呀,都算完成一个基本任务,那就是有个男丁。但我和你们婆婆呢,还希望你们每个可以生3~4个孩子,4个当然更好。我们这个家族呢,‘团结’是最重要的,然后你们的丈夫将来又会继承庞大的家业,所以多生孩子没错的。当然超过四个也不太好,又伤女人的身体,当初我是让你们婆婆生四个的,不过她向要个女儿,所以就有了梦怡!”
四个儿媳妇纷纷说道:“公公婆婆放心,我们一定努力!”
大家进门,自然知道这种大家庭,生孩子是很重要的。而且她们嫁进门以后,也是陈氏家族的人,对家族的荣誉感也能感受到,那么生孩子也是一种责任。
生4个孩子不算多,香港有个叫做罗鹰石的有钱人,娶一个老婆,让人家生了十个。关键他的老婆,后来还活了一百岁,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到了晚上,孩子们可以选择看电视,TVB去年便已经开播,再加上丽的电视台,香港有两家电视台。而四个儿媳妇可以陪着奶奶杨慧打打麻将,这是家里的‘一宝’,关键杨慧也不是个麻烦的老人,向来对儿媳妇、孙媳妇都很和善。
而在书房里,陈光良牵着女儿陈梦怡的手,当着她四个哥哥的面,说:“梦怡,你今年也16岁了,有没有想好大学读什么专业?”
陈梦怡作为大房小女儿,自然从小也是‘公主般’的待遇,事实上四房的女儿都很吃香,毕竟陈光良15个子女,就四个女儿,每一房正好就一个,可谓众星拱月。
陈梦怡眼睛在哥哥们身上一扫,发现哥哥们都笑着看向她,顿时有谱的说道:“是不是爸爸有安排呀?”
陈光良马上摇头,说道:“梦怡想读什么专业就读什么专业,我绝对尊重你的理想!”
四个儿子心想,当初你可不是这样对我们说的,他们读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都是父亲亲自敲定的,根本不会问他们意见。
陈梦怡虽然得到父亲这样的回答,非常的高兴,但她依旧说道:“我不,就要你替我选择,当然如果我不高兴,可以选择拒绝!”
陈光良马上笑着说道:“新闻传播学怎么样?再辅修戏剧专业之类?当然,工商管理也是可以的。”
他不敢把选择框的太死,以免让女儿为难!
陈文杰等哥哥马上明白,父亲可能想让妹妹毕业后,加入时代影业。毕竟陈氏家族依旧持有时代影业60%的股权,随时可以拿回管理大权,关键在于有没有家族的人适合接班。
殊不知,陈光良不仅仅是看重电影业,还看重电视台等传媒。他希望八十年开始,打造一种属于香港的‘港流文化’。
前世的韩国便是最好的例子,华夏人去国外,总是会被问是不是韩国人,这就是韩流的宣传优势;在俄罗斯、越南这些国家,韩流让韩国的知名度大增,如果香港拥有这样的名片,将来受益是无穷的。
“好,我选择留学美国,学新闻传播学,再辅修戏剧类。”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不愧是我们家族的掌上明珠,丝毫不输给你这四个哥哥!”
陈梦怡撒娇道:“我才不要和哥哥们比”
“哈哈”
虽然女儿终究是要嫁人,但对于陈光良这样的人来说,已经把女儿视为儿子。
大女儿陈乐怡和汤闻声结婚后,他建议成立了美国的安进医药公司。
二女儿陈梦怡,陈光良希望她能成为香港传媒界大亨,香港前世便是有‘传媒女强人’,包括《星岛日报》的胡仙、亚洲电视台的周梁淑怡,甚至还有邵逸夫的二夫人方逸华等。
等陈梦怡大学毕业,也就1974年,进入时代影业好好工作,等80年代再收购丽的电视台,这样就完美了。
红磡的一座工业大厦,气势磅礴无比,虽然也只有十二层,但却呈现‘口’字型建筑。这是‘华泰玩具’的总部及生产大楼,总面积高达36万平方尺。
华泰玩具,也是原来的华泰公司,除了玩具业务外,本来还有塑胶花和假发业务;但现在这两个业务都已经转为‘代理商’,不再自行生产,所以‘华泰公司’直接更名为‘华泰玩具’。
而华泰玩具不仅替欧美玩具品牌代工,例如‘美泰玩具’的芭比娃娃系列等;而且,华泰玩具还自行开发玩具,包括积木玩具、轨道玩具、魔方、抓娃娃机等;最后,华泰玩具还拥有自己的‘零售品牌’——孩子王,不仅卖玩具,还代理奶粉、尿不湿等产品。
对了,华泰玩具的旗下,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出版社——漫客世界。
陈光良和陈文恺,一起来到华泰玩具大楼,华泰玩具的总裁苏东生已经在等候两人。
“去办公室谈”
“好的”
稍后来到总经理办公室。
陈光良询问道:“苏经理,漫客世界的漫画业务做得如何?”
苏东生马上说道:“自从华泰玩具成立这家出版社后,一直大力支持,每年招募一个漫画培训班,人数在20~30人;经过多年的培养,再加上吸取美国、日本漫画等特色,我觉得漫客世界应该可以代表香港的漫画。从六十中期开始,因为香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所以日本漫画也登录香港,正是我们漫客世界的作品,抵挡了来自日本的威胁,做到了在香港和日本漫画旗鼓相当。但我们毕竟发展稍晚,所以才日本漫画有生存的空间,假以时日,定然将日本漫画赶出香港。”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看过漫客世界的作品,以及日本在港的漫画作品,目前来说还有一点点差距,但问题不大。毕竟,我们也是真金白银的培养。”
以华泰玩具的财力,随便投入一点,也能提升香港漫画的整体质量。
苏东生点点头,说道:“我去欧美考察过,特别是在美泰玩具考察过,从‘芭比娃娃’身上,学到了做IP的经验。也考察过漫威、DC漫画,觉得香港确实需要发展这样的文化,而周边产品则是很有前景。”
实际上,他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来自老板的重视,以及当初老板亲口说过IP的发展重要性。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一定要对未来的发展有这敏锐的眼光。芭比娃娃之所以越来越成功,那是因为管理层一直在开发她的IP价值。”
这时候,陈文恺拿出一沓资料,递给苏东生。
“苏经理,这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朋友,卖给我了一份漫画稿子,叫做《北斗神拳》。我觉得香港一直没有代表性的长篇漫画,所以希望这部作品可以作为重点创作。当然,这里只是文字草稿,具体还是需要一个团队来创作。”
实际上,陈光良穿越那么多年,哪怕是他的大脑异常发达,市场回忆一些前世的记忆,但依旧开始有些淡忘。所以他自从1945年后,干脆将一些稿子写下来,这个《北斗神拳》他就已经写了二十年了,一直放在保险箱里。
当然有些东西实际上定期‘温习’一下,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北斗神拳》这个故事,陈光良认为比前世七十年代的《小流氓(龙虎门)》和《李小龙》这两个代表漫画作品,内容更优秀。
如今漫客世界拥有漫画人才,创作出来,不会比前世的《北斗神拳》差。
苏东生好奇地接过手稿,翻开第一页——“公元 2087年,核战争摧毁了人类文明,地表被荒漠覆盖,强者掠夺资源,弱者挣扎求生……”
一行行文字瞬间抓住了他的注意力,他越看越投入,不知不觉过了半个小时,才抬起头,眼中满是兴奋:“这部作品太精彩了!末世背景宏大,主角的人设鲜明,比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漫画都有深度。如果能做成漫画,肯定能吸引大量读者!”
陈文恺笑道:“那就交给你了,希望尽快连载在《漫客世界》周刊上,我会关注的!”
苏东生说道:“小陈生放心,漫画产业我们一直在培育!”
稍后,苏东生带着陈光良,参观了展览室的玩具样品。每一件作品都算很优秀,只是没有体现出IP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