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保利大厦的顶楼。
陈光良在长实集团的办公室,坐落于此,这座大厦目前也是香港最高的大厦,高达36层。
“爸,皇后大道中2号的希尔顿酒店,将在下个月开业,邀请了我们出席酒会!”
陈光良抬起头,缓缓的说道:“你觉得现在香港酒店业的如何,我们又该如何?”
陈文杰今年开始担任长实集团的副总经理兼执行董事,工作也开始从商业地产转换成全部业务,是公司的三把手。
至于二把手,依旧是严宽这个‘老臣’,他今年也才60岁而已。
所以陈光良的倾向是,在严宽退休前,陈文杰开始担任集团的二把手。
陈文杰说道:
“去年底开业的文华酒店,和我们相隔不远,而且文华酒店是英式风格的酒店今年开业的希尔顿酒店,是德州两个地产商拉上希尔顿酒店集团一起投资的,也是雄心勃勃.如此一来,在香港的五星级里,中环已经拥有三家,九龙则拥有一家——即半岛酒店文华酒店、希尔顿酒店,他们都是直接和我们竞争。当然一旦明年底海底隧道开通,便是四家五星级酒店直接展开竞争。”
“我们香格里拉酒店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他既不是英式,也不是美式,而是现代化酒店的标杆。先后有很多的酒店创举,包括自助餐、席梦思在亚洲第一时间进入香格里拉酒店、Mini bar推广、独创的订房系统等等,所以我们并不惧怕竞争。”
“只是,香格里拉酒店需要走出香港,来证明自己!”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走出香港这件事,我已经在考虑,就是这一两年就会确定大方针。而且,我们的动作很大,所以这个无需急。”
陈文杰接着说道:“嗯在四星级酒店领域,我们的美丽华酒店、富丽华酒店,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最多遭受一些二三星的酒店竞争,例如弥敦道的京华酒店”
“嗯”
陈文杰继续说道:“从目前来看,香港酒店业发展迅速,主要是香港经济的发展迅速,外国人来港投资和旅游的增速很快。”
陈光良马上抓住关键点,说道:“那说明,现在酒店业跨国发展将成为标志性的东西,所以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需要提高国际化、服务化。而重点便是,利用先进的设备,更好的提供服务.”
“嗯。晚一点,我们召集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的人,一起讨论一下。”
在先进的技术上,陈文杰不担心他们落后,因为父亲很多地方表现出——预见性的见识。
“零售业呢?”
陈文杰马上思考起来,他知道这是父亲对他的考验,当然他也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关键在于他有没有认真研究集团的所有业务。
“目前的香港,零售业主要的模式——百货业,连卡佛百货在高端一家独大,高处不胜寒,虽然连卡佛百货连续收购中华、大新百货,进军中低档百货,但永安和先施在中低端领域做的更好;不过大丸百货表现亮眼,对永安和先施形成很大的竞争影响。”
大丸百货的股权,长实集团占50%。
这样,实际上长实在百货领域已经形成‘霸主’地位。
陈文杰继续说道:“我们虽然在百货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我们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早早的进入超级市场领域。惠康超市目前已经拥有18家门店,器重新加坡3家门店,成绩非常的亮眼.与我们竞争的超级市场,应该算是牛奶公司和人合资的超级市场,但他们才刚刚发展,也3家门店.另外,屈臣氏这个老牌零售企业,实力非常的强劲”
陈光良敲打着桌面,说道:“超级市场的发展迅速,从欧美便可以发现端倪,他的特点是开柜自取,让顾客拥有更好的购物体验,就好比购物中心的崛起一样,势不可挡。而惠康超市的发展,我是亲自抓了一些举措,整体策略没有问题,重点在于供应链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以及服务.”
“好,这方面我稍后组织连卡佛集团开开会,讨论一下!”
如今他担任副总经理,那自然就是各种会议不断。
陈光良接着说道:“还有一个零售业模式,那就是便利店。以美国的南方公司的7-Eleven为代表。这种便利店的模式,和百货、超市不同,他更像是连锁商店——面积小,营业时间长、每家门店的销售商品根据选址而有一定的变化它非常适合城市化、现代化非常好的城市。举个例子,在香港中环开一家便利店,那么它主要针对的客户是写字楼的白领,那么商品倾向白领我们还可以在便利店售卖熟食,例如热狗、包子、方便面、盒装便当或快餐提供微波炉和小餐桌.”
陈文杰用纸和笔记录下来,他知道,这是父亲在安排属下做事,以前是其他高层,现在是直接通过他来传达。
“这个便利店,我让连卡佛百货集团的人去考察一下。”
“嗯,先熟悉和讨论一下这种商业模式,晚一点有方案书后再交给我。”
“好的”
陈光良不打算创造自己的品牌,而是打算拿下7-Eleven的亚洲代理权。
日本的7-Eleven,他准备让司叶子和日清公司合作,试着在日本发展零售业。用先进的理念,去站稳脚步。
第449章 航运那些事
1月中旬,陈氏家族迎来喜讯——长房次子陈文铭的妻子安书慧,为他诞下一子。
只不过陈文铭来不及高兴,陪伴十天后,也正好度过了春节,随后他便匆匆赶往伦敦。
“文博哥,你怎么来了?”
前来机场接陈文铭的,是堂哥陈文博,两人年龄相差几个月的时间。
而如今,陈文博主要负责环球航运的行政工作,陈文铭则负责业务上。
“这不是和家人来伦敦度假,听闻你要来,我主动请缨来接你,今晚就住我家吧!”
“好”
陈光聪早就入籍英国,儿子陈文博自然也是英国籍和香港籍,所以在英国也算有一个家。
汽车驶入伦敦的一处别墅。
“二叔,二婶”
陈光聪的一大家子都在,他惟一的儿子陈文博也已经结婚,而且还有一个孙子;然后就是两个女儿,其中大女儿、二女儿基本都在英国生活。
他们这一脉,主要的产业就是环球航运,占15%的股权。
陈光聪常年在全球奔波,所以后来干脆将家人安置在伦敦为主,然后定期回香港居住。
“知道你要来,都给你准备好了酒会是明天晚上,正好你休整一天。”
“多谢二叔二婶.”
“都是一家人,客气了不是。”
走进别墅,陈文铭也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和二叔一家其乐融融。
晚餐时,陈光聪说道:“这次蚬壳石油(壳牌)在伦敦举行酒宴,应该是得到风声,我们肯将油船长期租赁,所以他们很感兴趣。”
陈文铭点点头,回道:“目前,我们环球航运的12艘十万吨油轮,前面10艘已经长租出去,正好剩下两艘即将下水,倒是正好。”
陈光聪笑着说道:“大哥有给你密旨吧?”
大哥料事如神,自然会关注着两艘油轮的租赁方式。
陈文铭点点头,正欲说话。
陈光聪抢先说道:“不用多说,这次谈是你来牵头,我已经有数。”
“是,二叔”
前面10艘10万吨的油轮,基本签的是五年,即1962~1966年差不多。
今年的话,怕是租期要少一年,或者三年租赁。
说到底。
环球航运的信誉在全球很好,且价格优势突出,船只也好。
综合三个因素,竞争超过希腊的船东,更是超过香港的船队,业务上自然不愁。
第二天晚上。
陈光聪带着侄子陈文铭出席了一场酒宴,出席这场酒宴的包括欧洲的贵族、石油公司、运输公司等,规格相当的高。
很多时候,在航运里的一些活动,陈光良会委派弟弟代表环球集团。而陈光聪在航运里打拼近三十年,再加上其英国籍的身份,也足以让欧洲的贵族承认。
而如今,陈文铭则作为‘环球集团’继承人身份,开始出席全球的一些活动,当然还需要他二叔代为引荐或携带。
蚬壳石油的董事会主席马库斯,端着酒杯,对陈文铭说道:“年轻人,有没有兴趣加入英国籍,这样就能像你叔叔一样,在世界上得到更好的尊重。”
显然,这是一个傲慢的问题。
陈文铭虽然才28岁,但出席这样的场合已经不是初次,他风趣的说道:“马库斯爵士的建议,很不错。不过香港目前也是英联邦地区,我暂时感受不到不便的地方。”
马库斯见状,笑着说道:“你很不错。早听说世界船王有很多猛虎一般的儿子,如今果然名不虚传。”
“多谢,我们和父亲差的还远!”
当晚的酒会,陈光聪仅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侄子,随后便由侄子自由活动。他很快便发现,侄子在这种场合丝毫没有约束,游走在贵族和商界大佬们之间,显得游刃有余。
他忍不住想到,大哥看似最重视文博,实则是对他自己的儿子文铭更有信心,所以一直在‘放养状态’。当然兄弟俩一外一内,显得正好。
翌日。
陈文铭作为谈判的首脑,为环球航运掌握了主动权。
2艘10.3万吨的油轮,正好签约四年时间,蚬壳石油公司爽快的签字,因为没有更合适的方案与之相提并论。
目前石油只需要2~3美元一吨,而运费是石油的2倍以上,相当于运输比石油更重要。
这也是在9年前,陈光良和沙特达成‘吉达协定’时,美国商政界反应如此大的原因。
中环的一间写字楼里,门口挂着‘亚洲航业’。
此时包宇刚正在办公室里,翻阅着亚洲航业的资料。
“包生,你找我!”
属下走进来,小心翼翼的询问,他心知包宇刚虽然总是笑容满面,但实则是一个很厉害的老板,一不当心就会挨批评。
包宇刚抬起头,露出笑容的说道:“嗯。去年从环球船务手中购入的三艘货轮,最近表现如何?”
他其实心中有数,但还是询问属下,这样有利于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属下点点头,说道:“没问题,算是买得非常值,在卖给我们之前,环球船务对这三艘船进行了很好的保养,最近我们运营的半年时间,情况都比较不错。按照当前的情况,再运营五年毫无问题。”
包宇刚感叹了一句:“总是购买二手船业不是办法,我们得想办法造新船!”
这一世,虽然包宇刚也是1955年进入的航运业,也是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关闭时,获得一个高价格的长约;但是在后续的发展,包宇刚发现日本航运企业更认可环球航运,而环球航运和日本很多航运公司签约了大量的长约;再加上汇丰银行已经和环球集团合作,进入了航运,对包宇刚的支持自然也不会很大。
所以,包宇刚此时也不过是拥有10艘二手货轮的船东,在香港排不进前五。
更重要的是,包宇刚也不可能有更大的前途,因为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欧美,环球集团的影响力已经根深蒂固。
属下说道:“只是造新船,日本的一艘7500吨货轮,造价是120万美金。对我们来说,是相当的昂贵!事实上在一年多前,7500吨货轮也才100万,当时我们错过了最好的造船时机。”
没办法,一步晚,步步晚。
前世包宇刚1961年造新船,当时还算航运低估,造船价格也算低。
而如今,航运已经繁忙一年多,日本造船厂的订单也非常满,自然会提高造价。
包宇刚站立起来,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稍后他坚决的说道:“必须造新船,不然信誉总是上不去。120万美金虽然贵,但现在一年租金也有85万美金,如果扣除利息、人工、燃料、损耗等等费用,20万美金的利润总归是有的,六年回本,这个生意可以做。”
真讨论着,一名属下匆匆走进来,汇报道:“包生,英国劳氏保险公司突然宣布,将大幅提高对旧船装运货物的保险费.看样子,是冲着日本去的。”
包宇刚眼睛睁大,愤怒的说道:“可恶!两国交战,我们受害最大!”
原来,日本虽然造船业从1955年发展起来,但毕竟是个较大的国家,再加上经济发展迅速,以及资源主要是靠进口,所以日本需要的运输量仅次于美国;但是,日本运输主要是靠二手船,占据主体地位。
劳氏保险作为全球知名的保险公司,远东的航运保险很多都是在这家缴纳的。如今大幅提高二手船装运货物的保险费,势必影响二手船的船东。
“看来我们必须想办法造新船了不过我听说,仅去年一年,环球航运卖出十几艘二手船。看来,他们是早就预判到了啊!”
包宇刚闻言,浑身一震,稍后涌出一股无力感。
他进入行业不久,就立下豪言壮语——那就是要做环球航运一样的大型航运公司。他仔细研究过,发现环球航运并不喜欢过多的贷款,他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殊不知他后来发现,环球航运不是不喜欢贷款,而是人家资金实力雄厚,而且造新船直接在本地造船国家进行贷款,不需要通过香港的银行。
而如今,包宇刚又意识到——当他们所有的船东,包括董云浩、赵从衍、曹文锦、杨一凡(杨小虎)等,都在大量购买二手船时,环球航运已经在布局大量替换二手船了。
先见性太强,他如何做的过!
英国劳氏保险公司针对二手船,大幅提高保险费用的举措,对整个远东的航运业影响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