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532节

  俞兴那种搞互联网的本就擅长弄那类运营的东西,这次无非是想先把名头打出来。

  郭百迅在微博上接连发声:“一家新车企急于做品牌,急于把车卖出去,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碳硅集团不应该用这种歪路子,歪路子也绝对不会长久,希望俞总多注意底下人的操作@俞兴。”

  他直接@了当事人,希望把这件事尽可能的扩大舆论范围。

  俞兴自然不会搭理他,倒是也被秘书提醒了又有丰田的人跳出来,但……上次那个李晖是副总经理还比较有地位,这次这个郭百迅是专门搞营销,完全没必要亲自出马。

  作为副总裁,崔之愚当仁不让的在微博上出阵对线,也很乐于让这种周榜的热度获得催化,二月最后一周的成绩是真实的,而且由于大定转化存在72小时的时间,三月至少第一周的成绩仍然会延续。

  崔之愚:@郭百迅,郭总不必因为我们的竞争就如此跳脚,又是歪路子,又是诱导客户,周榜上的数字都是真实的,让客户看到真实的东西,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

  郭百川没吆喝来掌门人,瞧见冒出来一位副总,觉得也行,揪着对方的话不放:真实?这是真实的?要不你再问问呢?

  崔之愚:当然是真实的!哪里不真实?

  郭百川:汉兰达的数据严重错误,拿着这样错误的数据来误导客户,误导市场,这不就是碳硅集团想要的吗?

  作为被列入榜单的品牌,作为广汽丰田的营销部BOSS,郭百川这种当事人身份对数据的指证还真是有极高的权威性。

  崔之愚对此都吃了一惊,本以为对方是说碳硅的数据不真实,没想到是从汉兰达的销量着手,进而炮轰榜单数据失真。

  谁能比汉兰达厂商更清楚它自己的销量呢?

  随着郭百川的指责,相关微博评论里的风向便偏向了他那一边,连热搜里很快出现“碳硅榜单造假”的词条。

  崔之愚的微博变得沉寂,忙着和中汽数据确认数据的准确性,结果得到一个数据肯定正确的答案。

  中汽数据说没问题,当事厂商说数据失真,应该信哪边?

  崔之愚一度还是怀疑中汽数据,又找人去问乘联会的数据,结果……乘联会的数据确实和中汽数据不一样,但乘联会是基于经销商上报的终端销量,而不是直接的上险量。

  乘联会的数据是汉兰达上周卖了1409辆,存在8%的差异。

  崔之愚认为是两边对销量统计方式不同所造成的问题,但碳硅周榜已经榜单里标明是基于上险量的统计。

  他再度上微博贴出中汽数据和乘联会的数据问题,并@郭百川。

  郭百川这次没有回复。

  同时,关于“碳硅榜单造假”“九州周榜数据失真”的热搜词条已经在稳步前进,引发更多的围观与讨论。

  工作群里的销售副总裁蔡俊辉瞧着这种情况,忍不住发声提醒:“崔总,对方可能是故意混淆的吧,现在都是移动互联网,都是碎片式的传播,不管事实怎么样,标签可能就先打上去了。”

  崔之愚如梦方醒,立即寻求补救措施,并打算和老板汇报,但直到傍晚才见到俞总。

  俞兴简单听了两句,摆手道:“不碍事。”

  崔之愚松了一口气。

  俞兴继续说道:“也不是他一家在质疑,微信、微聊朋友圈,包括乐音、微视、抖音,都有质疑的声音,不用那么紧张,咱们发展的过程中被质疑是正常的。”

  他随手把自己收到的“小报告”发给了崔之愚。

  崔之愚打开微信,瞧见了不知道是谁发给老板的截图。

  现在不光是广汽丰田,还有宝马、奔驰等国内高管都有或多或少的批评声,多是认为碳硅订单注水,同时还有之前就被提及的新技术的稳定性问题。

  崔之愚认真的瞧了一遍便觉得心情有些沉重,瞧见老板若有所思的在喝茶,问道:“杜总要怎么处理?”

  碳硅集团负责营销推广的是杜明哲总监。

  “明天上午,我要接待市里的领导视察。”俞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明天下午会有央视的团队来看我们的数据到底是真是假。”

  崔之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说道:“我们的肯定是真的。”

  俞兴“嗯”了一声:“我大致明白汉兰达那边想搞什么,但我们不用自证,本身该标明的都标明了,而关于技术问题,专利申请了,测试也是测试过了,等两天,到时候你拿着新闻去@汉兰达的人。”

  碳硅周榜不光表明数据来源,还有起售价的限定,是20万起的SUV,实际上,不光是中大型,而是把中型也一并囊括了。

  崔之愚问道:“什么新闻?”

  俞兴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晚上七点的。”

  崔之愚反应过来了,之前央视也有来人拍摄碳硅发布会的素材,刚才就没想到,现在这么明显,那就是……

  他惊讶道:“俞总,你要上新闻联播了?”

  俞兴纠正道:“是咱们。”

  崔之愚心潮澎湃起来,也瞬间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

  国内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显而易见,“九州”也正是如此才具备和传统燃油车更强的竞争力,如今一款这样定位的产品得到出乎意料的市场反馈,自然要作为重点宣传。

  只是,宣传之前也必然要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不然就沦为笑柄了。

  恰恰,碳硅集团是真的不怕验证,是真的没有半点注水,反而还存在大定三天的转化时间。

  崔之愚念头转动,忽然笑道:“俞总,那你一定要多提我们对技术的验证与测试,我就不和他们在微博上对线了,等到新闻出来再一个个的@他们。”

  俞兴过去是有比较丰富的舆论经验的,建议道:“我们又不是只发一次周榜,我估摸着新闻也不是立即就上,可以等周榜和新闻都出了再提提。”

  崔之愚精神振奋,先前的担忧已经烟消云散,单纯企业来争辩确实容易搅进浑水,有更权威的背书便能更好的推进宣传工作。

  俞兴总结道:“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车造好卖好,其它的都有各种应对办法。”

  “九州”获得初步成功,但后续的工作还很多,包括规划中的快速上市也要依赖于接下来的推进。

  微博上的热搜继续挂着,对线的崔之愚默默下线,而先前并不回应数据问题的郭百川瞧着这样的情况,重新冒了出来,这次开始更多的谈论“九州”的品质问题。

  类似郭百川这样的质疑并不少,只是,他的利益更加相关。

  俞兴自己这边在周榜公布之后就收获不少询问,他有的会回一回,有的则是置之不理。

  最让他觉得好笑的是熊潇鸽。

  熊潇鸽发来一条:俞总,我相信你,我相信碳硅。

  俞兴回复:我没说你不相信啊,熊总,你这话说的,那又有谁是不相信的?

  谁不相信呢……

  李松不太相信。

  他是在1号下午的时候才注意到碳硅周榜,随即便是大吃一惊,继而冒出深深的疑问。

  李松最近一直在试图对乐视抽丝剥茧,心里本就存了一肚子的质疑精神,现在瞧完周榜再看业内的舆论反应,脑子里那根弦更加弹奏起怀疑的乐章。

  他直接给媳妇打电话,谈到碳硅周榜的不合理性。

  徐欣都没耐心听完:“卖的太好就不合理了?大家都说配置好,刚上市冲一冲销量不很正常,申城这边提车的用户占了将近400辆,免费牌照真是给‘九州’锦上添花了,这两个配在一起就是相得益彰。”

  说来也怪,市场上便宜的还没贵的卖得好。

  “不是,你没看到业内人士都出来质疑了吗?”李松说道,“宝马的副总石俊良都给了数据分析了,那是1215辆车啊,就这么几天时间,碳硅就20家门店,这不符合常理!”

  徐欣和临港是有更多沟通的,不光是和俞兴,还和崔之愚等人有微信联系,知道“蚂蚁搬家”等一系列动作,而且,碳硅是发售即同步上市,备货也早就筹备的很充足。

  她手上还有事,懒得多解释:“我看你是想做空想疯了!碳硅又没上市,你盯着它干什么?神经病!”

  徐欣骂了一句就挂掉电话。

  李松没有沮丧,反而把这当成嘉奖。

  做空就得有股疯劲,就得向过山峰学习。

  想想人家过山峰,人家“空头之王”的美誉是怎么来的?

  就是敢把目标对准大众、宝马那种全球汽车巨头!

  李松给媳妇发了条微信:“连BBA都敢造假,俞兴的碳硅凭什么不能怀疑?”

  徐欣没回。

  李松不气馁,反而愈发来了精神,这天晚上便招了手下,筹备第二天对临港货运的追踪。

  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次日,天还没亮,李松就带人前往临港,蹲守碳硅工厂的物流板车。

  一伙人开着好几辆车,分别追踪不同的板车,继续追踪到交车的转运仓库。

  李松自己就开了一辆车,停在路边的盯着动静。

  临港工厂→转运仓储→一线门店→提车客户。

  李松上午跟了两趟,跟到人家的小区,下午跟了两趟,又跟到人家的小区,晚上又跟了两趟……

  他有点懵,没瞧见想象中的关联交易,只看到提车车主的喜悦。

  到了深夜时分,“较真”小组的行动信息汇总,都没有发现异常,但也都觉得碳硅门店是真的很忙。

  李松没觉得奇怪,认为这种风口浪尖或许是碳硅集团行事更加谨慎。

  接下来两天,小组行动持续追踪,把范围扩展到了申城之外。

  李松出差了,忙活着自己的较真。

  徐欣也出差了,倒是没忙活碳硅集团的事,而是和游说同行合力吃掉阿里兜售的价值9亿美元的美团股份。

  碳硅九州开门红,上次过来“打折送礼”的阿里没有失诺,虽然这种交易的理由出自老板吃饭时的一个小赌注,但两边还是顺利对接了。

  红隼这边定下来2亿美元的规模,剩下的7亿美元则是由今日资本、IDG两家寻找资金来共同配额完成。

  交易意愿与折扣都是俞兴拿到的,领头名义是红隼的,配额与合作自然就由他们两家来做,目标则是临港这边交好的机构。

  只是,出乎刘琬英和徐欣的预料,美团的股份竟然没有她们想象的那么受追捧。

  浙产投和启明创投有些犹豫,但还是愿意参与到这一轮,之前参与碳硅集团上一轮融资的经纬创投和方源资本十分踌躇,最终就想婉言谢绝了。

  “杜总,美团绝对是有巨大前景的,它和企鹅联合在一起,团购市场后面的局势就彻底定下来了。”徐欣真是无奈,“杜总,这不是让你帮忙,俞总的意思是好东西一起分!”

  她很能把握俞兴的心思。

  杜宇宸听到徐总提到俞总,犹豫道:“徐总,阿里是摆明了要死磕下去,就像京东和企鹅联合,难道就撼动了阿里的市场吗?阿里太强了,我不认为美团后面能很舒服。”

  徐欣直皱眉。

  杜宇宸又说道:“徐总,你就直说吧,是不是俞总和你们凑不够钱?”

  徐欣:“……”

  “我这边的资金也不充沛。”杜宇宸斟酌道,“我会给俞总打个电话聊聊的,他应该能理解我。”

  徐欣没想到对方心里觉得自己是来打秋风的。

  她盯着杜宇宸看了几眼,摇头道:“算了,这事不强求,现在搞得我们要强买强卖一样,杜总,你别后悔就行。”

  杜宇宸不后悔,他认为团购市场还会有明显的变数,阿里是最大的变数,百度次之。

  再说了,如果这个股份真那么香,阿里会那样轻而易举的打折吗?

  所谓的饭桌赌约,他都觉得那是掩饰,不排除是俞总和马总一起做戏,之前就听说俞总还买了阿里很多的股票,两边私底下还有什么利益勾兑是很难知道的。

  杜宇宸不想接盘,倒是趁着徐总的到来而询问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徐总,大家现在对碳硅的周榜都有很多疑问,你在申城,又经常去临港,这里面到底有没有水分?”

  徐欣没好气的白了一眼:“你问我干嘛,你直接问俞总啊。”

  “嘿嘿,我不问,我就当是真的。”杜宇宸笑道,“如果俞总认为有必要掺水,那就是确实需要这样运营,车圈嘛,水深,BBA不也就那样,今年还得被重罚呢。”

  他评价道:“只要不被逮住就行。”

  徐欣微微叹气:“没掺水,是真的。”

  杜宇宸问道:“真是真的?”

首节 上一节 532/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