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美国和欧洲双双启动反垄断调查之际,向来做完空就走的过山峰破天荒的给予了双语回应。
德国媒体收到一句——Das haben wir wirklich nicht。
美国媒体收到一句——We really don’t have that。
百晓生冲浪在前线,认为这样的回应进一步坐实了过山峰幕后黑手的华夏背景——这个真没有。
可以说我做空大众,可以说我涉嫌操纵市场,但你们这个戴姆勒、宝马和大众垄断市场的信息……是真的没有。
过山峰官方在线辟谣,戴姆勒高层集体沉默。
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个时候说,似乎忘了空头之王并不是什么善茬。
至于过山峰是不是在说谎,它目前说话的公信力至少比戴姆勒高。
一直在观望集团情况的部分奔驰在华高管瞧着这样混乱的情况,一方面也接到欧盟监管要求配合调查的要求,另一方面不禁人心思动,总部太蠢了,后续还有一系列司法麻烦,或许可以出去找找新的发展。
大众股票依旧停牌,戴姆勒公司有所回暖,唯有宝马公司在这轮出卖中股价下挫,也让它先前清白的名声遭遇污点。
空头来袭不让人气愤,秃鹫本就逐利,监管调查不让人愤怒,这是分内工作。
唯有队友出卖最让人难以接受。
6月21日,一直保持沉默并配合调查的宝马公司主动向欧盟委员会投案自首,通过加密举报系统提交《宽大处理申请书》,描述了车企系统性合谋操控报废车辆回收市场的行为。
他们通过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集体拒付报废车拆解费,共享与拆解商合同条款,联合压低回收价格,导致欧盟8成的授权处理中心长期亏损。
欧盟存在一个宽大处理机制,根据《2006年宽大处理通知》,首个举报者可获100%豁免。
很显然,并不是只有戴姆勒才会出卖队友。
《纽约时报》如实报道了来自汽车行业的又一则丑闻,也很难不发出深深的感慨。
“从三菱到宝马,汽车巨头深陷丑闻泥沼,从柴油排放的造假到废车回收的黑幕,行业的遮羞布被一层层戳破,这场由过山峰掀起的危机搅出了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巨型漩涡,把那些依靠垄断和谎言牟利的玩家不留余地的拖进深渊。”
“2014年成为汽车行业的大逃杀之年,也成就了空头之王的金融传奇。”
“不要放过垄断吸血的车企,也不要放过兴风作浪的空头。”
第480章 收益
从五月到六月,全球汽车行业展现出了“系统性”这个词。
不管是藏于幕后的俞兴,还是政策收紧的监管,又或者频频出事的车企,大家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过山峰对雷诺的做空本以为只是一次车企的滑坡,但这却一滑再滑,排放造假接二连三地被揭露,两位顶级掌门人黯然下台,空头之王在吹捧中成为封号,反垄断行动却再掀新章,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如此眼花缭乱的局势之下,博世集团终于站出来反驳脏水,展现早在07年就对大众工程师发出的警告邮件,但这种“小事”都显得没什么热度了。
六月十八日,停牌许久的大众集团在尖锐的舆论声中恢复交易,股价重重跌去15个点,市值蒸发超过200亿欧元。
然而,与上月的黑色十分钟不同,这一次连欧洲本土的许多民众都有类似的评价——活该。
正常来说,普通民众与用户其实对汽车排放是没什么感受的,排放多寡并不影响正常使用。
但汽车行业这种支柱型产业出现如此重磅又接二连三的丑闻,再加上政府又迅速的拨出救市预算,虽然确实起到切断风险传导的作用,美国方面的批评、欧洲在野党派的抨击、媒体连篇累牍的鞭挞却都让车企在市场里的口碑迅速下降。
与华夏市场不同,欧洲在环保方面兴起的政治正确确实是一股不弱的力量,而与之匹配的恰是对此观念认同的选民,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把车企“清洁柴油”的宣传纳入买车的考量因素,现在这种情况无疑是一种欺骗。
政治博弈,商海险恶。
俞兴在临港遥望德国股市,瞧见大众失格,耳边仿佛响起叮叮咚咚的金币声。
刘琬英仍然在香江没回,过山峰本次部分盈利资金能否顺利收回恰恰要看接下来几天的资金运作,而另一部分通过CDS的资金已经在陆续合成CDO,不得不从短期转为中长期。
合成CDO就是以CDS为基础发行了分级证券,收益也转化为两部分,一是通过分期到手的CDO存续期间的固定收益,二是等待CDO到期或提前清算后回收的本金。
欧洲这次是跨境调查,充分调动了不同地区的监管机构,确实是过山峰遭遇过的最严格的审查,好在它最终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过山峰,更是遍布全球资金所需要依赖的离岸设计。
不管欧洲如何施加压力,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巴巴多斯、塞舌尔等离岸金融枢纽都不可能为它的调查放行,甚至于,欧洲的瑞士、卢森堡、马耳他也难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这种情况下德国BaFin的“推定非法”既蛮不讲理,也确实有效,只是,它难以确定冻结的资金是否真的归属于过山峰。
截止到六月中旬,BaFin冻结的资金已经惊人的超过4亿欧元。
按照相关负责人莫里克面对媒体的说辞,那便是“我们成功重创了破坏欧洲金融市场稳定的空头”,而按照他私底下和同僚们的交流,还有后半句没法公开表述,“但我们不知道过山峰是不是在重创之列”。
过山峰的离岸设计手法很成熟,资金埋伏又比较早,彼时极可能是按照正当程序运作,所以就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来区分。
莫里克和法国AMF过来的卡洛斯并肩作战地追查异常资金,但也不得不坦承心中的绝望,觉得未来都很难锁定过山峰,而如果全球金融信息进一步推动,那时候的过山峰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卡洛斯更年轻,也对未来相对乐观,既安慰也是鼓舞莫里克:“过山峰肯定还会行动,我回去就申请保留针对过山峰的调查小组,过山峰确实很厉害,但看索罗斯、查诺斯那样厉害的空头也有败绩,人总是会犯错的,我们可以等待过山峰犯错,没准他们这次就因为分赃不均而内讧了呢。”
不过,如果抛下对过山峰的执念,单看美国知名对冲资金们坚持不懈的批评,成效也还是不错的。
6月23日,肩负过山峰资金运作重责的刘琬英终于返回临港,神色之间颇为疲惫。
与她一起回来的还有两轮做空的部分利润,过山峰这次是股票、期权加对冲的组合齐上阵,收获或许可以有些对得上同行的吹捧。
目前从欧洲转到离岸公司的资金超过8亿美元,还有接近6亿美元停在欧洲不同国家的公司账户里继续等待大众股价的走向,而转换成CDO的资金接近5亿美元。
这部分CDO像是存了个定期的大额存款,既可以等待到期取出,也可以迅速的打折变现。
刘琬英见到俞兴的第一句话就是:“俞老板,我可以送你一辆更贵更贵更贵的车。”
她在第一次做空成功时送了一辆奔驰S,时至如今还是俞兴常用的座驾。
俞兴闻言直笑:“我造的车都要卖了,我还要什么贵贵贵的车?”
刘琬英的第二句话便转为叹息:“欧洲这次冻结了我们超过5000万欧元的资产,我的能力就在这了,大众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我们真可以成立一个公开的对冲基金,这次能获得更多更多的利润。”
因为雷诺在前,欧洲监管部门的动作很快,充分验证了高收益、低风险与高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
俞兴沉默一会后说道:“这已经超出我的预料了,我很难具体想象出这些资金的规模。”
刘琬英笑道:“俞董事,还没你百晓生的市值高呢。”
俞兴连连摇头,市值和流动资金是两码事,非要衡量的话,这些钱足够再造3个碳硅集团。
“你有考虑这部分的钱怎么用吗?”刘琬英稍微正式的问道。
俞兴略一踌躇:“碳硅集团是要融资的,Mus也需要资金在海外投量,国内的供应链公司需要资金注入,如果可以,我希望碳硅集团能够继续增加研发的资金比例。”
他掰着手指说道:“还有刘建凯的那个可比特交易所,未来是有很大潜力的,红隼资本的本身投资活动肯定也需要留着资金,你那个CDO像是把钱拿出去放贷了,欧洲的资金还得继续等,离岸公司的钱够不够分配?”
刘琬英转着念头,沉吟再三:“做空非我意,但愿钱够用。”
碳硅集团与碳硅数据都是吃钱大户,其它的林林总总也会分掉不少,再加上她自己愿意在投资方面有建树。
她忽然话锋一转:“欧洲车企遭殃,日本那边一直在批评他们,一直在鼓吹他们的制造精神,等我们休整休整,就杀个回马枪,拿神户制钢祭剑。”
祭剑,祭过山峰这个汽车行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481章 捆绑
过山峰的两位幕后黑手已经在临港会师,全球汽车行业的风波仍旧没有停止。
不管是柴油车排放造假,还是两桩市场垄断,又或者马丁的监守自盗,都注定需要颇为漫长的司法程序才能看到结果,有媒体预测诸多车企以及供应商可能面临着高达500亿美元的罚款。
不过,在这种不知道何时能兑现的罚款之前,汽车行业本身已经在遭受巨大的冲击,从五月到六月的销量统计显示,柴油乘用车的销量锐减35%,所有拥有柴油车业务的车企都必然要调整下半年的销量预期。
以及,全球的柴油乘用车未来也已经显得扑朔迷离。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显示,新上任的大众集团CEO穆勒正在考虑退出美国柴油车市场,加大战略上对电动车的侧重。
俞兴还在积极关注业内消息,觉着这可能真是大众内部在考量的,但是,它的法律清算是个大问题。
六月份的最后一天,刘琬英以红隼资本的名义出席在金陵举行的投资会议,谈到近期发生在汽车行业的风暴事件,又鼓吹了一番电动车的前景。
这天晚上,俞兴接到了今日资本徐欣的电话。
“最近没见刘总,听说刘总去海外募资了?”徐欣电话一通便笑,“我今天看到她在金陵谈电动车,你们俩配合还挺默契,一个苦苦造车,一个制造资本声势。”
“是啊,她前几天才飞回来,我还以为她要休息一阵呢。”俞兴有点无奈,“结果她倒了两天时差就开始约人谈项目,说是要以徐总为榜样,成为国内水平最高一批的投资人。”
徐欣大笑:“好好好,听着这话就知道你们俩在背后不知道怎么骂我呢。”
俞兴和徐欣小小的闲聊了一会。
“你们汽车行业最近太热闹了,但这对碳硅集团是个不错的利好。”徐欣换了话题,说道,“最近的全球上市车企都在跌,唯一就一个特斯拉从五月到这个月都涨了30%的股价。”
“大众、雷诺、奔驰、宝马它们明年后年乃至大后年都得有官司,我觉得这很可能会是全球汽车产业的一个转向,如果碳硅集团未来两年能冲刺上市,也会很不错的。”
特斯拉是上市车企的唯一赢家,甚至因为这种最大受益,有阴谋论者还推测这次风暴是特斯拉和过山峰勾结的。
反正,过山峰是个百搭空头,可以和车企内鬼高层勾搭,可以和美国对冲基金勾搭,甚至可以和监管勾搭。
俞兴沉吟道:“我们最快明年年初能够推向市场,如果上半年的反馈还不错,也确实打算下半年尝试从股市融一波钱,但我倒是没太注意这种时机。”
碳硅集团缺钱,从现在到未来可能快速冲刺的上市都还缺一轮用于量产的资金,而且考虑到尽早建立更多的技术优势,俞兴希望的研发投入比例也能进一步提高。
只要碳硅集团证明了自身的量产能力,未来不需要取得盈利就可以先行上市,第一选择便是美国股市。
徐欣讨论了一会将来的上市方向,心里组织好措辞,还是提到这通电话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今日资本对于碳硅集团的C轮融资可能没法提供太多的资金支持。
今日资本投在碳硅集团的资源已经很多,今年更是还参与了碳硅数据的融资,按照习惯,这个阶段也就差不多了。
俞兴有点意外又没太意外,他默默地听了一会今日资本的压力,然后开口道:“欣姐,你就别逗我了,你们押注京东赚了那么多钱,随便卖点股票,我这点小钱不就解决了。”
徐欣解释道:“我们在京东上面是打算长期持有,未来五年都不会动,俞总,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你,今日资本可能都不会涉足电车的投资。”
言下之意,现在已经可以了,今日资本很够意思了。
俞兴想了想,知道这是今晚电话的重点,又问道:“欣姐,你这是和熊总他们商量好了吗?如果是你们共同的意思,我这C轮融资还需要费费功夫,也要提前联系了。”
“没有,我没和熊总聊过。”徐欣说道,“IDG应该是能在C轮继续支持的。”
俞兴叹了口气:“那我明天给熊总先打个电话,诶,我等下给李总打个电话问问,他还说他要在国内做空赚钱呢。”
徐欣听着后面半句便是心中一跳,仍旧镇定地问道:“嗯?李总?哪个李总?”
俞兴说道:“李松李总啊,他上回来我这里聊怎么发财,说是要在国内搞一番事业。”
电话另一端忽然沉默了。
俞兴等了一会,讶然道:“徐总,你不知道啊?”
徐欣确实不知道“真实研究”要转向国内了,也不知道自己丈夫到底和俞兴聊了多少内容,此时此刻便有些坐立不安,毕竟空头的名声并不好听。
她只能含糊的说道:“哦,他想一出是一出,经常今天说了明天忘,你信他说话,也就是最近那个过山峰在汽车行业弄得太凶,他估计就是喝了酒想吹一吹。”
俞兴的声音显得颇具疑问:“是吗?我看他很认真啊,还说之前在国外做空亏了很多。”
徐欣语调明显升了:“嗯?嗯,别听他瞎扯,俞总,我等着碳硅集团的好消息。”
她匆匆结束电话,拿着居然是从外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去手撕丈夫了。
俞兴放下手机,考虑碳硅集团的C轮融资,倒是没有怪今日资本。
平心而论,IDG和今日资本对碳硅集团的支持确实很多了,汽车产业这种重资产并不太受风投青睐,现在是国内有政策先导才引来更多的目光。
也好在有红隼资本这次资金的打底,所以不用很紧张,最坏结果就是左手倒右手。
次日,俞兴在进入七月的第一天便联系熊潇鸽,提前沟通C轮融资的意向,并且谈到今日资本的态度。
熊潇鸽没什么犹豫,表示会继续跟投碳硅集团。
以及,他提到一个小小的方案:“俞总,Mus也是需要融资的,徐总擅长互联网方向的投资,今日资本不是没钱,她可能只是觉得继续投在碳硅集团的回报率没那么有性价比了,但Mus的方向有很大潜力,这两个完全可以捆绑销售嘛。”
俞兴笑道:“这样好吗?倒显得我非要强人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