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88节

  刘建凯忍俊不禁,收起得罪巨头的忧虑:“那就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俞总,这次挡住企鹅还是很成功的,而且,不要被巨头绑架,这可以直接当我们处理类似工作的指南了。”

  不要被绑架,不要成炮灰,这样的思想不仅仅对蘑菇街与美丽说的这一桩合并有作用,也同样可以用于与企鹅或者阿里竞争投资的局面。

  至于能不能起作用……

  刘建凯觉得碳硅数据公司这次用未来两年流量支持换取新公司10%股权的操作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样本。

  两年的流量支持既有一段稳定的时间,10%的股权也不足以威胁核心团队的控制权,后续还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来进一步调整。

  当然了,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只是,单纯看成立后的“美丽街”,陈琦担任总裁,徐逸荣担任副总裁,两人原本在各自公司超过50%的超级投票权都被弱化了,现如今一个30%,一个是25%,而本次集思广益的众多投资机构,他们已经被游说过一次了……

  这里面还有IDG、今日资本、红隼资本。

  刘建凯不是非要认为老板想要把人家生吞活剥,但客观来看,确实存在徐徐渐进的空间。

  这次蘑菇街和美丽说元气大伤,导购收入锐减80%,新公司的估值只估了3亿美元,而碳硅数据公司则是两年的流量标价3000万美元,颇为划算。

  “不想被绑架就需要好好发展啊,电商现在这个环境,还是挺难的。”俞兴思考着说道,“上回我和希音的那个许仰天聊天,他们聊起来做柔性供应链,或许可以试试,看看人家是怎么玩的,先稳固稳固,再拓展拓展,然后就该续流量了。”

  下回的流量就需要算钱了。

  刘建凯脑海里忽然电光火石之间闪过念头,直接问道:“俞总,碳硅数据公司轻装上阵,再过两年的发展速度肯定比这个美丽街要快,届时流量合作的模式与阿里和他们的情况会不会很像?”

  俞兴瞥了眼刘建凯:“你想得太远了,我还没考虑这个。”

  刘建凯面上结束这个话题的交流,心里却还是存疑,俞总也不像是什么友善的人啊。

  关于新成立的“美丽街”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梳理,但不管怎样,完成合并又获得新的流量支持,陈琦与徐逸荣都从新出发,前者依旧负责未来两年都必然是重心的流量导购业务,后者则需要谨慎尝试一些电商业务的开拓。

  刘建凯是个干杂活的人,与老板聊了聊这次的变化,又聊了聊近期获得的成果,甚至还关心了自己帮忙从美国Fisker公司挖来的工程师情况。

  他上次到美国挖到了半个整车工程组,功劳着实不小。

  俞兴对此也是大加赞赏,承诺道:“刘总,年底就给你发一笔奖金。”

  刘建凯听到钱就笑眯眯的了:“老板,你想发就发呗,马伝都管不了你,你想发就现在发呗。”

  俞兴摇头:“不行,我等年底,年底比较好。”

  刘建凯认为老板考虑年底发是为了继续激发自己在下半年工作的动力,但他也没什么异议,这都是正常的想法。

  他结束与俞总的交流,转身离开办公室,没走几步就听到旁边路过的声音。

  “比特币的价格涨……”

  刘建凯一下子竖起耳朵,但没听到后半句的价格,忍不住喊住了边走边聊的两人,问道:“比特币的价格涨了?多少了?”

  “刘总,你也玩比特币啊?前段时间回调,但这几天又比较凶,现在是11美元。”路过的员工笑道。

  刘建凯喃喃道:“11美元了啊……”

  这个员工好奇问道:“刘总挖了多少枚啊?我看论坛上说比特币的挖矿奖励要减半了,区块奖励从50枚降低到25枚,感觉后面还得被刺激涨啊。”

  刘建凯舔了舔嘴唇:“我是挖……等等,区块奖励什么时候减半?”

  员工想了想,答道:“好像说是年底吧。”

  刘建凯忽然想到刚才老板在办公室里提到奖金的似笑非笑,这个年底和那个年底是同一个因素吗?

  他许久不关注比特币,这猛然听到超出自己卖给老板9倍的价格,又有区块奖励减半的利好刺激,忍不住回头再进了办公室。

  “俞总,你说的奖金要等年底,不会是等着比特币的区块奖励减半吧?”刘建凯直接问了出来。

  俞兴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刘建凯心情复杂,“俞总,你是要用比特币来兑换成我的奖金?”

  俞兴点点头:“有何不可吗?”

  刘建凯:“这……”

  俞兴笑道:“价格要涨了嘛,换着玩玩,反正你又不玩了,它再涨再涨又能涨多少,值得你刘大总裁现在这么动摇吗?”

  刘建凯呼了一口气,人穷志短,忽然知道俞总手里的比特币价格涨了九倍,感觉上的落差是有点难受的。

  他果断的说道:“好的,俞总,我就是问问,我已经和比特币切割了,没事了,俞总。”

  不就是从12万美元变成108万美元了嘛!

  这有什么值得难受的!?

  我再辛辛苦苦帮老板干7年就挣回来了!

  刘建凯平心静气,不再被情绪所困扰,但这天晚上,他还是忍不住把比特币的实时价格收藏在浏览器,方便有空的瞧一瞧走势。

  嗯,不玩,就是看看价格,也算看看年底的奖金了。

  俞兴不知道刘总被勾起关注价格的情绪,他婉拒了一些依旧想要从自己获得与阿里中断合作情况的采访,精力还是放在碳硅集团之上。

  不过,八月的第二周,阿里方面发来消息,希望碳硅数据公司原价回购阿里手里持有的股份。

  俞兴是在接待马来西亚宝腾汽车一行人的时候收到这个消息,对此只能付之一笑,它拨款,它投资,它不要股份,阿里确实要当活菩萨啊。

第368章 碰壁

  碳硅集团与宝腾集团就莲花工程的收购事宜已经商讨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

  最开始还是俞兴通过中间人马曼凡进行交流,后来双方确认彼此都存在真正买卖的兴趣就改由集团之间的接触和协商。

  莲花工程是宝腾旗下的独立业务,相较于持续亏损的莲花跑车,它属于正向资产。

  宝腾集团自然不愿意轻易把正向资产卖出去,手里只留着不良资产。

  所以,两边进行了多种方案的接触,最终,宝腾方面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一种围绕着莲花集团的交易可能性,不是出售100%的股权,而是出售莲花集团的部分股权。

  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宝腾集团是既拧巴又矜持,但最后居然提出莲花集团的出售,这让负责这件事的人大为惊讶,第一时间就汇报给了俞兴。

  俞兴对此倒是没什么意外,除了莲花集团的整体亏损,这种自收购以来持续16年的漫长时间无疑也是一种心态上的消磨与折磨。

  宝腾当初收购莲花必然雄心万丈,但亏损不是一年二年三年,而是到现在为止的整整16年!

  这漫长的时间里,核心管理层经历了至少4拨的变动,集团本身从国资一步步成为私有,今年的集团CEO也因为业绩问题而刚刚更换,新任总裁卡米尔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也由此就能理解他为什么愿意对莲花集团这个财务黑洞动刀子。

  俞兴对于宝腾集团的回复很简单直接——钱不够,买不了。

  对面听起来是一个理由,他自己实际是两个理由,钱确实不够,现在这样的时机也真没法吃下莲花集团。

  因为碳硅集团挤不出收购的资金,所以,这次是俞兴质押了手中持有一半的百晓生股票,从汇丰银行以40%的质押率拿到4800万美元。

  这些钱全部用来收购莲花集团都不够,更何况,还要留出来部分资金做其他用途,而且,现在这种时机,最需要的碳硅集团先把自己的车型做成功,不可能分心莲花跑车。

  俞兴是要用莲花工程给自己锦上添花,不是要接手莲花跑车给对方雪中送炭。

  基于这种来回拉扯的接触,宝腾集团这次由副总裁带人低调来申,进行首次见面的正式接触。

  按照俞兴的理解,对面此行的主题大概就是——少买点,再商量。

  果然,这一见面,情况也没有超出预料。

  按照这位带队副总裁哈里特的表示,碳硅集团可以降低收购比例,仅持有40%就能实际拥有莲花跑车这一国际知名品牌的控制权,同时,愿意把莲花工程10%的股权搭售。

  40%的莲花集团+10%的莲花工程,合计报价8000万美元。

  俞兴认为这是狮子大开口了,也给出自己的想法,想买到51%的莲花工程,如果宝腾集团实在坚持,也可以再搭上10%的莲花集团。

  “俞总,我们不可能出让莲花工程的控制权,这是我们集团的技术核心,这一点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哈里特给予很严肃很正式的回答,“这10%的股权就是所能给出的最高股份,如果你十分信赖和需要莲花工程的经验,我们可以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

  宝腾集团通过子公司全资持有了100%的莲花工程,与仅持有80%的莲花集团进行了股权上的隔离,而莲花集团剩下的20%还要追溯到1996年时的收购,彼时的意大利人罗曼诺通过收购布加迪间接控制莲花集团,但最后因财务压力而被迫出售大部分股权。

  罗曼诺剩下的20%股权这些年始终没动。

  宝腾集团对于莲花工程同样是十分重视的,不然也不会进行这样的股权设置。

  “宝腾收购莲花这么多年,如果莲花工程的技术能发挥那么大作用,宝腾集团不至于陷入现在的颓势,既然你们认为长期的合作协议能够生效,完全可以把莲花工程51%的股权卖给我,然后我再让莲花工程和你们签署一个长期合作协议。”俞兴坚持道,“至于所谓的国际知名跑车品牌,它的市场销量已经证明了含金量。”

  “我对莲花跑车不能说没有兴趣,但现在确实兴趣不大。”

  “如果莲花工程能够为碳硅集团提供不错的助力,我们后续可以再在莲花跑车上进行合作,如果宝腾集团强烈要求,我这边也可以象征性的买入5%。”

  俞兴最初对莲花工程的了解来自胡铮南,但胡铮南只模糊知道莲花工程和莲花跑车归属于宝腾集团,具体到宝腾对不同公司的股权设置还是碳硅集团与对方有所接触后才完全清晰。

  就目前的估算来看,莲花工程去年的营收大致在900多万美元,毛利参考同水平的行业公司也不会超过30%,但这种技术层面的意义还不能仅通过营收来衡量。

  哈里特对于51%莲花工程+5%莲花集团的方案连连摇头,绝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设计。

  两边的40%+10%与51%+5%方案差异巨大。

  俞兴坚持着自己的方案核心,聊了几句之后就干脆鸣金收兵,不再继续探讨双方的合作,而是邀请对方在申城好好的逛一逛。

  他不清楚对面到底能否让步,但自己这边反正是不急的。

  长期合作协议不是没用,不过,行业里除了莲花工程,也还有同样优秀的其它公司。

  哈里特很沉得住气,没有因为俞兴的处理而慌乱,反而还认真的考察了一番碳硅集团在临港的情况。

  然后……他瞧见了班戈、托马斯……

  嗯……

  哈里特更能沉得住气了,坚信俞兴绝不是挤不出钱,碳硅集团能请那样的顶尖人才,一定还有很多钱。

  他带人一蹲就是三天。

  等到第四天,哈里特觉得多少还是需要交流来阐明立场的,于是通过秘书再约了一个单独的会面。

  他这一次主动释放了善意,把莲花集团的出售比例降到35%,莲花工程的10%则保持不变。

  “哈里特,我们是在战略考量上存在冲突,我还是那句话,如果莲花工程像你所说的那么重要,它早就可以帮助宝腾集团打造中高端品牌了,但现在连莲花跑车自己都被你们做成那样,宝腾集团也就更不需要莲花工程。”俞兴说道,“至于未来,连过去和现在都不乐观,未来就更难了。”

  哈里特听到俞兴批评宝腾集团,不禁有些生气的说道:“俞总,你对宝腾集团的话是不是更应该放在你自己公司的身上?碳硅集团凭什么一开始就定位到中高端的车型?”

  “因为华夏的市场足够大,也因为我们过去这些年孵化了很多技术,产业链渐渐成熟。”俞兴的情绪没什么波动,“我知道宝腾和三菱曾经合作很深,我觉得相较于莲花工程的技术,三菱或许才是更适合你们合作的技术目标。”

  三菱曾经持有宝腾16%的股权,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但在因自身财务危机而出售股权后就中止了合作,宝腾则被迫转为自主研发,磕磕绊绊的不算顺利。

  “莲花工程在行业里仍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对你们而言,并不是必须的,如果你们需要它,它仍能充当为一个技术提供方。”

  哈里特听完俞兴这番话,很不高兴。

  他没有再让步,提前结束了这一次的交流,率队返回马来西亚。

  俞兴对此只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这种跨国收购与交流肯定没那么容易达成一致,宝腾集团虽然业绩压力很大,但也不是不能维持,要是……

  他心里闪过属于过山峰的恶意,要是能制造额外的压力就好了。

  然而,这一次就算让过山峰昧着良心也不行,宝腾集团已经私有化退市了。

  “俞总,运营一个知名品牌对于碳硅集团不会有很大帮助吗?如果实在缺钱,完全可以找银行凑一凑。”IDG的章苏阳是在宝腾一行人返回之后才知道两边完全没达成任何意向。

  “碳硅集团想要的是莲花工程,是技术,不是负担,他们非要给负担,如果要溢价单买技术,可能又会溢太多。”俞兴答道,“这个没那么急,章总,IDG愿意给钱吗?”

  章苏阳笑道:“IDG愿不愿意给钱,这不是看你俞总到底怎么决定吗?我们现在越来越不懂,全看你俞总的意思了,你要认为实在需要,那我们可以掏一些,然后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他是一个F1赛事的观众,对于莲花品牌还是很熟悉的,这次瞧见碳硅集团居然有控制莲花的机会,既惊讶又兴奋。

  “好的,章总,你要这么说,正好……”俞兴稍微拉长了音,顺势说道,“过两天有从硅谷来的创业者,我想请你见见,看看能不能投一投。”

  章苏阳眉头一皱,问道:“做什么的?”

  俞兴严肃道:“想要做激光雷达的。”

首节 上一节 388/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