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71节

  俞兴与胡峥南等人继续往前面的展台逛。

  这时候,胡峥南刻意看了看,刚才就在身边的陌生人此时也在附近晃悠。

  他低声询问:“俞总,右前的这个棕色衣服的,你认识吗?好像跟着我们一阵了。”

  俞兴瞧了一眼,答道:“不认识。”

  胡峥南还想琢磨就听到老板提高了声音。

  “Oi,你好,干嘛的?”俞兴招呼陌生人。

  “呃,嘿嘿,俞总,你好你好。”陌生人没有掩饰自己认识俞兴,伸出右手,“俞总,我是长城的崔之愚,现在是负责公司战略规划的副总裁,刚才在那边看到你,有些好奇,正好我这边还没看,就一起走走逛逛了。”

  俞兴没想到还是长城的人,握了握手,理解道:“好的,崔总,那我们要往右边走了。”

  崔之愚明显听见了前面的一些评价,笑道:“俞总,你还没说众泰的车呢?”

  “众泰的就不说了吧。”俞兴摇摇头,“大家要的是性价比,和低价低质还是有区别的,众泰的质量管控还需要认真做做。”

  众泰这边的展台是众泰Z300,模仿的是丰田 Allion。

  俞兴记不清这车有没有问题,也不知道众泰车身生锈有没有出现在这款车上面,但总体来看,同样采用宝钢的钢材,能出现车身生锈这种问题,它的镀锌、空腔注蜡等处理环节显然有很大的不足,反应的是众泰“不老实造车”战略的必然。

  崔之愚展现了充分的兴趣,实在忍不住的问道:“俞总,刚才在荣威那边,你们认为它的混动会有什么问题?”

  他刚才在偷听,但没偷听到。

  胡峥南有些不悦,被戳破了,还这样当面问?

  俞兴想了想,也不觉得多敏感,简单说道:“我们觉得它的变速箱会是隐患,结构比较复杂,但这只是我们的想法,并不说明它真会出现这种问题。”

  崔之愚心满意足的听到答案,立即说道:“明白,俞总,我不会对外说的!”

  俞兴伸出右手,见都见了,也顺便问一嘴:“崔总,来碳硅集团吗?今晚我有时间,可以给你一个面试。”

  崔之愚刚伸出来的右手停在空中,哑然失笑:“俞总,你知道我们的哈弗H6吗?我们对它很有信心,市场反馈也很好,我等着今年的大笔绩效呢。”

  俞兴主动把手抬了抬,握了握手,问道:“你在长城有股票吗?”

  崔之愚皱了皱眉:“我确实认为电车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但油车才是现在的主流,哈弗H6有我的功劳。”

  俞兴点点头:“你在长城有股票吗?”

  崔之愚的脸色变了变:“公司去年和今年都给我们提了很多的工资,俞总,你什么意思?你觉得这样就能挖人?就这样的水平吗?”

  俞兴张了张嘴,这次没问出来。

  崔之愚已经抢先说道:“我推动长城从皮卡向SUV的转型,股票不能代表什么,我确实没有,但这能说明什么呢?”

  俞兴点点头,指了指右前方:“我们去那边了,崔总,以后有机会聊,也可以到临港去看看我们碳硅集团。”

  崔之愚恢复寻常神色,点头离开。

  很快,他回到长城的展台,正好碰见和魏总沟通完的王凤瑛。

  崔之愚聊了两句,忽然想到俞兴对荣威550混动的评价,转而用同样的问题询问王总。

  “荣威的混动啊,算是探索吧,我感觉有些问题。”王凤瑛熟知业内情况,思考一会后说道,“荣威的这款车是用它自己的变速箱,但那个变速箱太复杂了,它有个离合器是要长期接合的,那就得受着电机和发动机的双重扭矩冲击啊,摩擦片的磨损肯定比正常的都快。”

  “国内供应的离合器和齿轮组,加工精度和材料强度也都还是弱了一些,这个变速器后面估计得多修,口碑容易出问题。”

  崔之愚微微色变,沉默一会后问道:“王总,你为什么也没有公司的股票?”

  王凤瑛皱眉:“发钱都一样的,少你钱了?”

  崔之愚本来觉得都一样,但现在忽然有一丝的不自在。

第346章 跳槽

  崔之愚加上了俞兴的微信,但彼此一个握手的表情之后就没有什么多的交流,他也不知道能聊什么。

  事实上,崔之愚自己是比较看好电动车发展的,也和魏总提过战略方面的未来,认为长城现在对于新能源的布局力度不够,但他的想法和长城目前专注SUV、皮卡、紧凑型轿车的战略是不符的。

  再加上,去年发布的哈弗H6已经出现销量上的火热,新能源战略更是不被重视了。

  同时,也是因为哈弗H6的市场,长城正在启动组织结构的变革,原来的部门制改为了中心制,而中心负责人直接向王凤瑛汇报工作,近期的内部变动还是比较大的。

  像动力研究院的院长王瑞平,她就即将离开长城,下个月加盟吉利,这在内部并不是秘密。

  崔之愚在这样的内部变化比较犹豫,一是和王总合作的挺愉快,二是感觉战略认知上不能施展自己所长。

  但他和王总推心置腹的沟通过后已经决定继续留在长城,如果,这次没在车展上碰见那个俞兴的话。

  崔之愚漫无目的的点着手机屏幕,不知不觉点到微信,眼神刚从屏幕上滑过忽然又滑了回来,瞧见“资讯”后面的一行小字——电池发展漫谈。

  微信出了个资讯功能,这是他知道的,但以往从来没点进去过。

  他前几分钟还在琢磨电池的事,这会就有这样的资讯内容,还挺……心有灵犀。

  崔之愚点进资讯里瞧了瞧,意外发现竟然聊的还不错,既有新成立的宁德时代现状,还有国外松下为特斯拉提供的18650三元锂电池。

  特斯拉搭载85kWh版的Model S宣称续航是265英里,大约426公里,是全球续航最长的量产电动车。

  崔之愚瞧见几个最新的数据,猛然再想今天白天看到的各家产品,混动车已然为数不少,宝马i8、大众XL1、本田思域、比亚迪秦、荣威550,不管外资还是合资又或者国产,都有所探索。

  如果国内厂商也能采用松下那种高续航的电池,市场会不会有焕然一新的变化?

  他畅想了一会,再想到今天偷听到的俞兴的评价,宝马价格太贵,比亚迪还要积累,荣威变速箱有隐患,众泰纯属低价低质……

  这人口气实在不小!

  但是,连王总对荣威的判断都和他不谋而合,哪怕他背后是有团队的分析和意见,至少这个人是在认真琢磨和探索的。

  崔之愚太知道高层的事情可以有多忙,也就觉得这样一个刚杀入汽车行业的人能够沉下心来还挺可贵。

  他左想右想,翻着自己的通讯录,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想要打听宁德时代这家公司的情况。

  次日早晨,崔之愚接到回电,拿到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重要消息。

  宁德时代接近与宝马达成合作协议,将会为宝马开发定制化电芯,初期产能主要供应它在沈阳的动力电池中心,而这里组装的电池包会用于明年上市的华晨宝马的新品牌“之诺”。

  新品牌还是小问题,重要的是,宁德时代这种新成立的公司就直接进入宝马这种知名车企的供应链体系了?

  崔之愚猛然有种时代发展迎面扑来的冲击感。

  他被王凤瑛勉强说服的心思再次浮现,实在忍不住的在上午又找到了掌门人魏建君,希望公司能够在新能源这一块再提高一些重视程度。

  “这个问题不是说过了吗?”魏建君直皱眉。

  “魏总,你今天也到车展这边了,你看看,车展这里有一半的展位都是混动或者电动!”崔之愚苦劝。

  魏建君见他纠缠不清,回了一句:“你有想法就直接去和王凤瑛说。”

  他还需要接受媒体的采访,哈弗H6的火热让长城很受瞩目。

  崔之愚看着掌门人离开的身影,叹了一口气,转身去找顶头上司王凤瑛了。

  王凤瑛没想到昨天还一切正常的崔之愚打算离开,劝了好一会之后见他态度坚决,皱眉问道:“你要去哪?也去吉利?”

  “我没想好。”崔之愚摇了摇头,“或许,先当一阵投资人,投一投新能源方面的公司。”

  “我们已经在成立电池团队了。”王凤瑛无奈道,“你要是觉得公司改革让你不舒服,我们可以再和魏总谈谈,你和我汇报又有什么呢。”

  崔之愚这时候的心情截然不同,再次摇头:“我觉得魏总不会重视新能源的,如果投资不好做,实在不行……申城那个俞兴的碳硅集团,我也可以去试试,或者,比亚迪也是备选。”

  王凤瑛直皱眉,沉吟一会后说道:“碳硅集团的俞兴有来车展,我昨天看到他了。”

  崔之愚点点头:“我也看到了,看看今天能不能找他聊聊。”

  他看着王凤瑛的表情,笑了一句:“王总,要是我真去碳硅,我得吹一吹我在H6成功里的功劳。”

  王凤瑛叹气:“你本来就是有功劳的,我还是认为,你不要冲动,再考虑考虑。”

  她这两个月已经收到不少中高层的辞呈,主要原因都是内部改革,但崔之愚属于他的想法和长城有些对不上。

  崔之愚应了下来,但转身离开就显得有些兴冲冲。

  王凤瑛微微摇头,视线看向公司展出的H7,寄望于它能够进一步冲击中高端市场。

  崔之愚穿梭人群,一边寻找昨天被自己尾随的俞兴等人,一边在心里编织措辞,如果真去碳硅集团,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受重用。

  很快,他心里想到一句很具有影响力的游说理由。

  崔之愚找了两圈没找到人,正打算放弃而使用微信时,一扭头便瞧见正蹲着看展车底盘的俞兴。

  他走过去,看到已经起身的俞兴把视线转过来,直截了当的说道:“俞总,我能去临港看看吗?我对新能源项目有尝试的兴趣。”

  “欢迎啊。”俞兴下意识的说道,又调侃一句,“昨天回去找魏总要股票没要到啊?来来来,我这边期权是很舍得的。”

  崔之愚摇头,严肃的说道:“不是股票的问题,是我认为,国内新能源的发展时间还是很紧迫的,你看京城车展,那些外资品牌要是一发力,国产品牌又会变得困难。”

  俞兴眨眨眼,修改刚才的回答:“崔总,我很欢迎人才的考察和加入,但咱先做个背调,也免得浪费彼此的时间。”

  崔之愚没明白俞总的态度怎么有了些细微变化,但这也正常。

  他拿出手机,展示屏幕,笑道:“碳硅集团的背调要是没过,我去碳硅数据公司应聘也行。”

  俞兴瞧了一眼,瞧见上面的“最新热点”软件,愈发觉得背调是很重要且必要的,这位崔总感觉有点逢迎啊。

  崔之愚这时候问了句:“俞总,昨天没听见你评价长城的车,你有看展台那边的H7吗?”

  “我算什么东西,我到处去评价啊。”俞兴摇摇头,“长城嘛,姓魏,魏总挺好。”

  崔之愚觉得这不是评价,胜似评价了。

第347章 见闻

  京城车展今年是为期十天,但前面四天是媒体日和专业日,俞兴等人则是挑的后面六天公众日到访,又用两天时间仔细看了看各家新品。

  俞兴觉得,看起来都还挺有活力的。

  外资积极探索电车,合资推出混动,国产更新体系,整个车展已经足足有一半的新能源产品。

  这实际比他想象的要多很多。

  当然,具体做的怎么样,那是另一个维度的讨论。

  抵京的

  他不知道是不是受碳硅集团这个项目的影响,不管章苏阳还是熊潇鸽,两人对于电车项目与行业的关心都挺多,还有投资上下游公司的想法。

  相对而言,徐欣的注意力主要都是在碳硅集团这一个项目身上,要更为保守一些。

  章苏阳有一半的目标是来和俞总聊聊进度,所以,见面寒暄了几句车展的盛况就直接询问:“俞总,电车的发动机有选好吗?”

  碳硅集团出于续航焦虑的选择来做增程车,这一定位已经得到资方的认可,而增程车除了核心的三电,承担烧油发电作用的发动机也算比较关键的零件。

  不管汇川技术、精进电动还是宁德时代等公司,这都是确定性已经比较高的环节,但发动机的选择迟迟没有定下来。

  “没选好呢,沈阳航天三菱有款1.5L的,东安动力有款1.2L的,我们都已经买来研究改装,国内的像上汽的1.8T,还有比亚迪、吉利他们的发动机,那都是当宝贝一样的,肯定不会卖给我们,所以略微接触就没再往下谈了。”俞兴介绍情况。

  “这两家为什么还没法确定?”章苏阳问道。

  “章总,这不是上菜市场买白菜啊,挑中一颗就直接结束了,我们要看哪一款更适合增程。”俞兴笑道,“而且,我们现在追求的是能一起对增程的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希望的是能一起成立合资公司来做这件事,还在谈着,只能说,进度有点卡吧。”

  章苏阳顺着往下问:“卡在哪里?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这种合作吧,章总,你想,我们这个项目还没什么成绩,他们也相对宝贝自己的技术,这些都是能理解的,但我们又不能不深入优化,就目前来看,沈航三菱的4A91和东安动力的DAM12A,这两款的热效率都马马虎虎,后者是三缸的,前者呢,需要做深度米勒循环和高压直喷等优化。”俞兴娓娓道来,“让他们自己优化,他们是不肯投入研发资金的,我们要合资优化,他们又卡着股权等问题,所以……”

  他耸了耸肩:“就是还在谈,这件事不急,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继续放眼海外厂商,美国的Fisker公司做增程车,它使用的是通用的LNF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那款的口碑很不错,是06年的全球十佳发动机,缺点就是贵。”

首节 上一节 371/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