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瑞阳天生大嗓门,说着这番话的时候已经看到旁边秘书章阳煦的脸色都变了,而俞总尽管神色不变,但也没说话。
他心里一横,自顾自的往下说道:“俞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考虑国内这些项目的合作,那围着你转的人肯定都往这方面使劲,包括临港,临港那帮人肯定希望你都这么搞啊,企业入驻,投资建厂,拉动产值,升官发财,他们还能管到底能不能做成?!”
俞兴听到这里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完全明白了这些意思。
庞瑞阳既然开口,也不清楚俞总等下是什么态度,那就要把话说完:“还有,俞总,我不知道公司花钱是怎么做预算的,这又要造车,又要投资,又得合作,还得重金挖人,咱这钱得有个数啊!!”
他喘了口气,最后说道:“我说完了!”
“小章,没见到咱们老顾问说完了吗?给他添茶啊。”俞兴横了一眼呆住的章阳煦。
章阳煦如梦初醒,赶紧倒茶。
俞兴笑道:“这么直抒胸臆,不愧是老副厂长。”
庞瑞阳听着这种格外写实的称赞,总觉得不太对劲。
“老厂长,你刚才说的很多是我赞同的,但这个挖人,咱们不掏钱挖人,那人才不会自己来啊,临港千金买马骨,我们也是千金买马骨啊。”俞兴继续笑着说道,“关于国内的供应商,你说的都对,我们也没有全都指望所有的项目都能开花,这个毫米波雷达吧,是人家不卖,这个空气悬挂吧,是人家不开放数据,我就希望这种是能自己搞出来的。”
“但我和郭总也说了,如果他搞得不好,那我不会因为合作就勉强上的。”
“反而,我今天在这里表个态,也是合作上的原则,国内厂商的标准一定要高于国外厂商,就像你说的,国际供应商已经有质量和稳定的口碑,想要替代他们只能精益求精。”
“至于资金方面,这是一直都重视的,最近也和一家公司初步谈了谈意向,后续再看怎么操作。”
俞兴回应了老厂长的担忧,又补了一句:“碳硅集团要组建一个执行办公室,大概十个人左右,你觉得你行不行?”
庞瑞阳那颗容易燥热的心已经被这种表态平复下来,听到这个邀请,问道:“这是什么干什么的?”
“上传下达,研究内外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俞兴介绍道,“另外,可能也有一部分人看情况会在后续调整到更重要的职务,公司一旦全力启动,规模其实会很快扩大。”
庞瑞阳觉着这种位置至少比自己现在的顾问好听,也就略微矜持的说道:“那我这把老骨头就再发发光。”
俞兴笑道:“公司需要你这种不识趣的老骨头。”
庞瑞阳瞥了眼面前的年轻人,微微嘲讽道:“你以为你讨喜吗?你这种人老了之后只能是一个比我不识趣一百倍的老骨头。”
俞兴哈哈大笑。
虽然公司围绕供应链做的工作没有老厂长说的那么严重,但有这样一位愿意斧正也是很好的,而正如他所说,国外的优秀供应商同样是值得纳入的目标,只是,由于电气化的要求,也由于国外供应商的稳定,他们反而可以再往后推一推。
不管投资还是合作,又或者地方政策,这些都需要时间来看结果。
但是,重金挖人的结果很快出来了。
胡峥南与俞兴见了一次面,又到临港逛了一圈,最终决定加盟碳硅集团,同时随他一起的还有自己创业公司的小团队。
这位对于汽车设计和开发已经有丰富的经验。
俞兴不怀疑他的才能,但考虑到吉利那一段职业生涯必然起到很大的成长作用,而他现在没有去吉利,那就……暂定为整体研发的副手之一。
胡峥南的作用是把控技术方向,组织团队协作,并且把大家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发挥出来,这方面的难度其实并不弱于单纯研发所能起到的作用,而他过去恰恰承担的就是这种职能。
碳硅集团在围绕电车大力招收各个领域的中高端人才,而每多一位类似于胡峥南这样的人,又会按照他们的意见来整合考量如何进一步配置工程师。
九月份的最后一天,俞兴在硕和国际迎来了前沃尔沃高级副总裁托马斯。
相较于上次更关心薪资待遇,托马斯这次就展现出足够的专业性,针对自己拿到的碳硅集团的材料提到电车安全方面的问题。
他没有故步自封,很早就在关注特斯拉在电车领域取得的进展,自从回到哥德堡更是把重心转移到对这个领域的思考。
托马斯出乎俞兴意料的提到一个方向,询问华夏境内是否存在类似松下的电池替代厂商。
俞兴听到翻译过来的这个问题,几乎立即就想到老厂长所说的“围着你转的人肯定都往这方面使劲”,但又不觉得托马斯这个国外专家会这么快受“污染”。
“这方面是有正在接近立项的项目,我们不能采用松下的电池吗?”俞兴回答问题,稍微试探。
“你拿不到松下最好的电池,我问了特斯拉的朋友,他们和松下应该会有单独的供应合同。”托马斯所说的朋友正是在特斯拉担任安全负责人的前同事,“如果采购松下普通的电池,它出于成本考虑,只会提供标准的电池,那种里面是大单体电池,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是小单体电池,出现问题的时候的必然更好。”
托马斯伸出左手握拳,又伸出右手单个的手指,模拟示意整个电池里的单体大小。
他见俞总消化了自己的话,随后又把左右手一碰,继续说道:“电池包里的单体电池必然要做高强度的外壳,一旦碰见问题,小单体毫无疑问有着更好的安全属性,但这需要厂商的合作,松下恐怕不太容易答应这种请求,所以,我想知道华夏有没有替代厂商。”
俞兴觉得这种门道让托马斯的身价已经开始体现价值了。
他还没说话,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俞总,我是……施天齐。”碳硅供应链管理公司的施天齐走了进来,他没竞争上位副总监,这段时间始终心里憋气,干脆直接来找大老板,但第一眼瞧见俞总之后又瞧见旁边的外国人,迟疑两秒,“布博格先生,您怎么在这?”
俞兴纳闷道:“供应链的施天齐?你们认识?”
施天齐用英文和托马斯打了招呼,又对大老板解释道:“我曾经到沃尔沃实习,布博格先生给我了我很多指点。”
俞兴笑着点点头,又看向托马斯,说道:“你曾经的实习生,按照我们的话,这叫缘分。”
托马斯看了看施天齐,茫然的回忆了一会,大致记起这位留学生,平淡的说道:“嗯,是的,他当初在沃尔沃的实习一般,现在进步了吗?负责什么工作?”
翻译瞧见正主在场,实在没忍心,翻了个“还可以”的词。
“是负责供应链管理的工作。”俞兴回答,又看向施天齐,问道,“施天齐,你怎么从临港过来,有什么事?”
施天齐脸色涨红,唯唯诺诺的答道:“俞总,我正好路过,就……就想问问咱们的新总部什么时候建好,我觉得,觉得……”
俞兴见他半晌没觉得出来,奇怪的多看了两眼:“估计还得一年多,还有别的事吗?”
施天齐摇了摇头:“没有了,没有了,俞总,抱歉,打扰了。”
他又再次向托马斯问好,默默的转身离开。
这时候,翻译补上更准确的描述:“俞总,托马斯刚才说他的‘实习一般’。”
俞兴看了眼翻译,又想到施天齐没能把话说完的样子:“嗯,口才是一般,看起来也挺紧张的。”
他抛开这件事,笑着起身:“托马斯,咱们边吃边聊。”
托马斯欣然答应,施展自己临时学习的中文,蹩脚的说道:“窝经泥。”
俞兴没听明白,看向翻译。
翻译听懂了:“俞总,他说他要敬你酒,不知道是谁教的,这个……这个……”
俞兴这才明白,不由一笑:“没事,太阳会在西方升起,下回去底特律喝鱼头酒。”
第322章 细分
“网秦那边怎么样?”
“市值太低。”
“有希望涨起来吗?”
“他们肯定想运作,但谁知道呢。”
时至十月,国庆放假,从纽约回来就没有停歇的俞兴也跟着喘一口气,给自己放了三天假,打算就吃吃逛逛,本来还想让老父亲和老母亲过来,结果,他们两个人已经定下出去旅游的计划。
俞兴认为这种假期出门就是人挤人的受罪,但见他们兴致盎然,只能如他们的意了。
假期的第一天就一觉睡到中午,简单洗漱之后又下厨炒了几样小菜邀请小英品鉴。
“你这厨艺下降了。”刘琬英嚼着小炒牛肉,看着俞老板,歪了歪头,笑眯眯的说道,“大老板手生了。”
“所以,要想手不生,还是得多用,后面的拨款还是得靠过山峰。”俞兴尝了一口,微微点头。
刘琬英有点无奈,这话题又绕回去了。
她叹道:“这搞骗局也不怎么行啊,网秦宣称的那个市场份额是按照预装机来的,又是和塞班系统的合作比较多,实际上是真不行,运作模式也有问题,还被315拿来当典型案例。”
“还是能把一个赛道跑通的收益更大,不说三巨头,也不说门户三剑客,这几年像什么乐视之类的公司也不错。”
刘琬英的近期精力在投资上面,又见网秦实则麻烦缠身,如此就有了感慨。
俞兴听到老东家的名字,眼神闪了闪,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自己这边在做供应链,别回头让贾会计凭借这些又把故事吹大了。
他转动念头,考虑着是否有从供应链出刀发难的可能性。
刘琬英吃了几口菜,注意到俞老板有些走神,问道:“想什么呢?”
“想到托马斯说的事了。”俞兴回神,笑道,“明天回金陵呗,看看我的姐夫老师,看看我的两个侄儿。”
刘琬英似笑非笑:“很得意是怎么回事?”
俞兴一本正经的说道:“大弟子携手师姑为爱叛门,这在武侠小说里就是可歌可泣的那种!”
他还想说话,却见桌上的手机响了。
电话接了,是来自郭川的邀请,他同样趁着假期来申城,想一起吃晚饭。
俞兴用口型冲小英比了比,见她点头也就应了下来。
刘琬英问了句:“谁啊?”
“几个供应商,做悬挂的,做轮胎的,噢,说是还有个做铝板的。”俞兴随口回答,又探讨起一个问题,“翟逸飞那边需要有人帮忙运营,我现在很犹豫,他看起来是有些不太适合当CEO,反而更适合搞技术的CTO,你说让谁配合会比较好呢。”
“刘建凯?”刘琬英提了个名字,“他帮你做投资的活挺好的,翟逸飞那边的运营不也是要有很大一部分与其它公司的合作导流吗?”
俞兴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刘建凯要是有正经在公司里的履历会好一些,唔,但也不是不能试试。”
刘琬英理解意思了,思考一会后笑道:“那就钟翟配嘛,钟志凌挺好的,既有一穷二白跟着一起做的经历,也有钻研业务的精神,他跟着刘浩一起开拓招聘业务是任劳任怨吧,如果翟逸飞真能做起来,钟志凌恰好有时间来了解和处理新领域的东西。”
钟翟配……
俞兴边吃菜边琢磨,钟志凌现在还在一门心思带着百晓生把招聘市场扩大,他和刘浩的搭配很有感觉。
刘琬英很快吃好,注意到俞老板在思考,也就没有说话,只是撑着下巴笑眯眯的看他。
这天晚上,刘琬英以红隼BOSS的身份陪着俞兴一起出席饭局,毕竟,红隼也是碳硅集团的股东嘛,一起见见潜在供应商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有不错的项目,也不是不能试着投一投。
只是,让她醋不及防的是,俞兴口中“搞轮胎的”王晓萱竟然颇有几分姿色,而眼神也让她有一点点那么不舒服。
饭局如常,没有喝酒,只是吃饭聊天。
但刘琬英刚上了车就捏着嗓子,模仿出娇滴滴的声音:“俞总,你能帮我们争取临港的政策,那真是太好了。”
俞兴莫名其妙的看向小英,伸手去摸她的额头。
“怎么?俞总,人家轮胎想打入你的供应链还得出个美人计是吧。”刘琬英拨开俞兴的手。
俞兴哭笑不得:“那是郭总的供应商,这都哪跟哪啊?”
刘琬英不忿道:“哪跟哪?人家看你的眼神都差没贴你脸上了,我怎么从没听你提过?你还居中介绍她和郭总的合作?”
“你看,碳硅集团需要直接接触500家的供应商,这500家的供应商又有至少一两千家的二级供应商,再往上还能有一万家供应商。”俞兴笑道,“我接触一个产业链里的供应商就得和你汇报一声,那以后你就直接来我办公室上班吧。”
通常而言,每家一级供应商会关联5-10家的二级供应商,二级则是关联10-30家的三级供应商,越往后关联越多,最终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刘琬英轻“哼”一声:“我看你就是有意无意的没和我说,天天拿什么网秦的东西麻痹我。”
俞兴深感冤枉,指示驾车的楚智光:“小光,走,回海盐。”
楚智光也不问理由,直接打了方向。
刘琬英狐疑:“去海盐干什么?”
俞兴认真的说道:“回去拿户口本,结婚啊。”
刘琬英“嘁”了一声:“恫吓我是吧,去就去。”
轿车在夜色中默默行驶。
时间过了大约一刻钟,刘琬英放下车窗,提议道:“去外滩逛逛吧,时间还没那么晚。”
俞兴从善如流的指示道:“小光,去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