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25节

  俞兴密集的见人、沟通、开会,连续忙了一周才缓了一口气,然后又接到舅舅的电话,正式的提出做大做强的目标。

  周日下午,俞兴把位置定在红隼所在的金融中心,提前抵达办公室,等待舅舅楚金祥的到来。

  “很忙哈,俞老板。”刘琬英最近也比较忙,一直在看移动互联网的项目,昨天刚飞回申城,“那个毫米波雷达的确定要投了?”

  “我这边已经口头上答应了,合同没签,钱还没到,但他们已经在拉人搞团队了。”俞兴笑道,“这群人做事还挺……算是实在吧,另外,他们想和成电合作,嗯,这个还得再看看是什么方式。”

  刘琬英知道这个项目的大概情况:“一个零件都这么大费周章,成本也就几千块钱。”

  “对一辆中高端定位的车来说,这个确实不多,问题在于,就算翻倍花钱买,人家也不卖给你啊。”俞兴这么说了句,随即又把制造利好那套说法搬出来。

  刘琬英对于这种思路自然理解的格外迅速与彻底,但结合前不久对企鹅的制造利空,顿时忍俊不禁:“好你个俞兴,现在搞起来这种制造利好的事情,你忘了你是空头了?我回去就把过山峰的东西全都注销了,让你当一辈子的多头!”

  俞兴觉得她这种煞有介事的语气有些莫名的熟悉,默默回想之后才发觉像是《无间道》里的台词,回了句:“那你想我怎么样?天天提醒自己‘我是过山峰’?在企鹅和媒体的面前都说‘全是我干的,我是过山峰’?”

  雌雄空头对视,随即大笑。

  俞兴提到企鹅便聊起它那个战略偏移的问题,红隼账上的资金现在很合规,完全可以多撒撒网。

  “唔,有意思。”刘琬英若有所思,“微信被出售一定是打乱了企鹅的步骤,这方面可以研究研究,反正移动互联网第一战以这种天下皆知的方式打响,现在能感觉到大家做App的热情猛然起来了。”

  这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今日资本的副总曹宏涛抵达了这边。

  百晓生即将上市,新能源正在筹备,今日资本很显然的乐于帮俞兴一个小忙,愿意给分析分析水果连锁经营的模式。

  俞兴很客气,再三感谢这位不熟悉的今日资本副总。

  曹宏涛也很客气,知道俞兴笑容背后是会咬人的。

  十五分钟之后,楚金祥被儿子楚智光接到了环球金融中心。

  “小舅,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今日资本的曹宏涛曹总。”俞兴介绍道,“这位呢,是我们共同的金主,是红隼资本的老板刘琬英刘总。”

  曹宏涛依旧保持客气,礼貌的与楚金祥握手:“楚总,咱们多交流。”

  刘琬英更客气了,握手后笑道:“舅舅,你别听俞兴瞎说,喊我名字就行,今年我去海盐,但时间太紧张,需要赶车,就没来得及去拜年。”

  楚金祥被“楚总”这样的称呼冲击的有些混乱,但听到刘琬英这么说,立即笑道:“你们都忙,我知道的,现在就是要趁着好时候把事业做起来,我就是种葡萄的,这也跟着兴兴沾光了。”

  “小舅,你喝茶。”俞兴倒茶,端杯,等到大家的客套结束后说道,“我一直觉得家里的生意是可以做的,一是大家群策群力,二是你有经验,而且嘛,有曹总这样的帮手来把关,完全可以大胆尝试,反正,失败了就再回去种葡萄呗。”

  楚金祥“嗯”了两声,还有些不太适应这样与外甥的正式范的商业交流。

  “但是吧,也有个事,就是这些股权怎么分,事情怎么决策,利润什么时候给,谁又能干什么事……”俞兴单是这么说就觉得脑仁有点疼,“这些都需要拟定章程,免得事到临头再慌乱决定。”

  楚金祥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神色郑重的说道:“好,听你的。”

  “不能听我的,得听你的,听章程的,咱得师出有名,我也不想被私底下埋怨啊。”俞兴笑道,“你要挣钱,那就埋怨你好了,我这边呢,也就能投一投钱,然后再看规模能不能做起来。”

  做生意,尤其家里人合伙做生意,很难什么事都周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下埋怨。

  俞兴本身属于晚辈,自己的事情又很多,愿意当个推手,不愿意多插手。

  楚金祥来之前已经知道外甥的想法,这时候当面又听一遍,也就没什么犹豫的说道:“嗯,那我们争取不亏钱,都把话说在前面,谁后面埋怨干什么的,那也少数服从多数,兴兴,我是这么想的,就算有些事情没法让人都满意,只要这生意能不断做大,那不就能解决问题吗?”

  刘琬英笑道:“舅舅,你能这么想,事情就成了一半了。”

  楚金祥从包里拿出打好的文件,让儿子递给外甥。

  俞兴只简单看了两眼就客气的起身把文件递给曹宏涛,让专业人士来操心。

  曹宏涛知道自己这一趟的任务,细细研究这桩家族式的水果连锁生意规划。

  他之前已经好好看过俞总在微信上发来的想法,觉得总体是可行的,也具有操作空间,所以,顺着那样的想法来斧正具体的规划与章程,就没什么压力。

  俞兴坐在椅子上听着曹宏涛与小舅的问答,随手抽了一份小英办公桌上的文件,上面赫然是一个移动App的分析。

  他看了几眼,觉得还挺有内容。

  没几分钟,桌上手机收到刘琬英的微信。

  刘琬英:我这边先不投,表示个支持的真诚态度,你自己的钱也只进个起步资金,这样行吧?

  俞兴没按手机,只比了个OK的手势。

  刘琬英在一分钟之后再次发了条微信:我觉得直接A/B股,公司的控制权稳固,这样从一开始确定,亲戚们以后也不会有什么话了吧。

  俞兴这次回了条消息:赚钱都好说,不赚钱的话,没准就得有人指着你说,兴兴是我从小就抱着的,别说你没嫁进门,你就是嫁进来了又XXXXX……

  刘琬英眉头大皱,对于俞老板不愿意多插手,而是借着别人来说话的方式有了更直观的感触。

  俞兴看到小英的反应便是无声的直笑。

  楚金祥与曹宏涛聊了一下午,晚上免不得一起吃饭,席间仍旧在谈如今市场上已经存在的连锁品牌。

  “我不是奉承俞总,但俞总说的这个水果品种确实是不错的竞争力,值得长久投入。”曹宏涛吃饭结束,临上车的时候还在聊水果,“就是这个东西需要多一点时间来做,也得注意好步子。”

  俞兴笑着和曹宏涛握手:“今日资本掏钱,咱们一起运作运作,这步子不就能迈开了吗?微信这回也帮今日资本赚了不少啊。”

  曹宏涛打了个哈哈,没敢答应,反正,俞总要钱能直接找徐总聊,自己今天只是过来提供参考意见的。

  今日资本副总在感谢声中上车离开。

  俞兴拍了拍舅舅的胳膊,对凝重的楚金祥笑道:“小舅,意见归意见,一边干,一边学,实在不行,我这公司上市了,然后卖股票给你们砸钱。”

  楚金祥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你上市之后,你那股票不也得等6个月的解禁吗?然后三个月才能卖1个点?”

  俞兴愕然:“哈哈哈,楚总,这你都知道?”

  “我不知道。”楚金祥摇摇头,“但有人帮你上心啊,我不知道也听着听着就记住了。”

  俞兴忍不住笑,搂着小舅的肩膀:“行行行,有人帮我上心是好事,我感受到来自家里的爱了。”

  楚金祥听着外甥戏谑的语气,忽然一本正经的说道:“兴兴,放心吧,你有钱了,大家肯定都爱你。”

  俞兴大笑。

  这天晚上,楚智光开车,舅甥两人坐在奔驰里好好的一起逛了逛申城的夜景,倒也算是俞兴近期比较放松的时间。

  次日的周一上午,俞兴专门挪出来半天,仍旧是在金融中心的红隼办公室,见到了来自香江上市公司的力劲集团副总裁杜耀杰。

  力劲集团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压铸机制造商,占据了国内一半以上的市场,它在08年并购意大利的世界顶级的压铸机制造商IDRA公司,去年又收购了日本著名的压铸机周边设备制造商PREX公司,技术方面十分强劲。

  俞兴希望与力劲探讨一体式压铸所需要的压铸机研发。

  杜耀杰听到一体式压铸这样的想法,没有嗤之以鼻,反而仔细思索可行性,还打电话回公司让工程师团队给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毫无疑问,如果能够这样完成对传统冲压、焊接的革新,一定会大幅降低零部件的数量、简化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以及……

  现在还不能轻易判断的对车身结构强度的提升。

  不能轻易判断是因为这事关乎重大,但从逻辑上来看,一体式明显是能提升的。

  杜耀杰在接到回电之后也立即向俞兴表示了公司里的意见,方向或许没问题。

  只是,他随即表示了难以合作的一个重要考量。

  “俞总,你的这个想法很让人兴奋,也很值得尝试。”杜耀杰面露难色,“问题是,我们的产品是要卖的,我们做研发是希望它确实有市场里的需求,你这边有做电车的兴趣,但……你的兴趣没法让我们立项啊。”

  俞兴考虑过这一点,问道:“如果是成立一个专项的合资子公司来研发呢?我是可以投资的。”

  杜耀杰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俞总,我们有技术储备,这个研发也不算专项,但如果想做好,那肯定是需要和客户联合来研究需求,然后再进行定制化的升级。”

  他看着面前的年轻人,思考片刻后说道:“俞总,你光有兴趣也不行啊,至少,你这公司得搞起来吧,不然,我们和百晓生签合同吗?”

  俞兴皱眉又很快松开,点头道:“杜总,你说得对,至少得有个旗号,然后才好和供应商合作,对不对?”

  杜耀杰见年轻人并不顽固,笑道:“是这个理,就算不是我们,你没有旗号,除非特别缺钱,不然别人怎么愿意来找你呢?”

  俞兴之前见过缺钱的,现在见了不缺钱的,再想着王川福依照他自己的经验所给出的建议,又考虑此刻面临的似乎具有代表意义的处境,心里的犹豫变成了决定。

  是要师出有名啊。

第296章 主动出击(5k)

  因为力劲集团的犹豫,俞兴对做电车的想法又有所调整。

  之前觉得王川福的话有道理,但现在相较于资金、资源方面的压力,还是能相对快速的推进合作更有利于最后的成功。

  毕竟,自己还算能扛压,而且,压力也可以分导到不同公司的身上。

  不过,也是直到这个时候,俞兴才猛然发现自己只忙着考察和梳理国内供应链的情况,还没有给电车品牌起名字。

  起名……

  俞兴左想右想,一时间没有跃上心头的答案,也就打算趁着百晓生上市的功夫来琢磨品牌名字。

  “力劲没达成合作,你倒是一点也不沮丧啊。”

  刘琬英过了两天才知道先前的洽谈没有达成。

  “合作是没达成,但是,力劲方面对于我的想法是有回应的,而且,他们有个初步的评估,认为技术方面的积累是有能力做出来的。”俞兴笑道,“这其实就是个不错的消息。”

  “咦?那确实不错,那个副总亲口告诉你的?”刘琬英也觉得这是个利好的消息。

  “他的口风比较谨慎,流露了这样的意思,我理解的应该没错。”俞兴回想两人见面的沟通,“而且,力劲不愿意做合资的子公司,不愿意拿我的钱,我觉得除了我这边还没定下来,这种动作的潜在意思也是表明,他们认为这种定制升级如果真能打开局面,技术完全握在他们手里是有更大利益的。”

  俞兴这边出钱无疑能降低力劲集团的风险,但杜耀杰的回绝还挺微妙的。

  刘琬英思考片刻,点了点头:“有待推进,诶,你这个需要对接的方向太多了,团队还是需要扩大规模啊。”

  俞兴无奈的摇了摇头:“谁说不是呢,但是吧,又得对技术有了解,又得熟悉市场情况,可能还需要些前瞻的思考,这种叠加的要求其实还挺高的。”

  他说到这里,忽然又思考道:“唔,现在难招人,可能也和我这边没宣布造车有关,就好像力劲集团,只有看到我投入的决心,符合要求的人才可能才会动心。”

  刘琬英笑道:“俞老板这么转动脑子,我感觉距离坐进你车里的日子好像不远了。”

  “还远,还远,不急。”俞兴喝了一口茶,倒是也有些畅想的说道,“国内供应链比较费工夫,但也是值得的,有的是被别人卡住,有的是能降低成本,等到真能依托供应链的进步把车造出来,到时候我发发布会得一项项的说明来自国内供应链的突破!”

  刘琬英很冷静,没有喝这碗鸡汤,反而敏锐的问道:“你这样搞,就不怕消费者担心你们产品的不稳定吗?”

  俞兴没往这方面想,闻言愣了愣,沉吟道:“我们肯定要做足测试,相较于老牌厂商还得提高标准,最终才能投入使用。”

  刘琬英笑道:“你确定消费者会管你们的测试,而不是纯粹的一听到就有担忧和质疑吗?”

  俞兴仔细想了想,点头道:“好吧,确实有利有弊,测试放出来,很多质疑也还是会存在的,但新产品理应接受这些质疑,我们做到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只要质量过硬,相信会逐渐让更多消费者买单的。”

  “OK,俞老板,这是我为你发布会的提前预演,不要觉得我刻薄哈。”刘琬英捋了捋发梢,笑吟吟的开了玩笑。

  俞兴伸手揉了揉小英的脸:“我就喜欢你认真。”

  刘琬英打掉忽然往下滑的手,退后两步:“办公室里,你想干什么!”

  俞兴一本正经的说道:“摸摸猫。”

  只是,很显然,办公室里严禁摸猫。

  百晓生上市前的筹备工作颇为枯燥,但是,公司上下都充满了期待。

  俞兴的主要精力用来处理百晓生,偶尔加班或者周末的时候安排与聆听电车团队的工作。

  汽车的供应链很长,但优先级也挺明显,对于电车而言,电池/电机/电控这三大件摆在前面,而全面梳理之后,电池已经询问为特斯拉供货的松下,电机与电控的领域则是已经存在上市公司,比如汇川技术。

  只是,汇川技术方面存在与力劲集团类似的疑问,他们不会轻易为年轻人的兴趣买单。

  俞兴理解他们的立场,暂且先存了接触,另外,他看了一遍没瞧见宁德时代的名字出现在市场之上,但依着印象,估摸着号称“宁王”的它出现也不会太远了。

  松下的电池用来配合前期造车的研发,等到宁德时代进入市场,那会是不错的共同成长。

  随着考察团队对国内供应链的摸底,俞兴心里渐渐也有了底,形成一个大体的推进轮廓。

  4月3日,百晓生海外上市的VIE架构完成,扫清了赴美上市的股权结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25/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