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548节

  刚穿上鞋,韩闯发现屁股下边坐的石头下躲着螃蟹呢,翻了翻旁边的,几乎每个石头下都有。

  “抓那个干啥,现在还没到吃螃蟹的时候,现在的螃蟹,蟹膏蟹黄还少得很,没法儿吃。”

  陈凌摇摇头,要是非抓不可,这些螃蟹炸了也能吃,但说实话,没啥肉,还不如炸一锅蝎子好吃呢。

  “其实这时候的黄鳝比较好吃,今天晚上我下俩黄鳝笼,明天你来了,咱们多做两道菜。”

  韩闯顿时精神一振,陈凌家的除了小龙虾,他就惦记这一口黄鳝了,当初第一次来他家,就是吃的黄鳝,到现在还难以忘怀。

  说到这个黄鳝,韩闯一拍脑门:“对了,还有件事忘了跟你说,我哥昨天就想问你来着,不过想了想,满月酒是喜事,当时就没提……

  我哥的罐头厂吧,今年不大行了,有点再难干下去。

  这眼看着肉罐头做不了了,水果的也难弄,想问问你的意见,说现在干点啥好?”

  他们都认为,陈凌的眼光比较厉害,平日里没见怎么操心过,就能赚大钱,那眼光能差得了?

  何况和陈凌来往的也都是他们眼中十分厉害的人物,问他绝对差不了。

  “晓庆其实就因为这事儿跟我闹脾气,说今年啥都不好干,好些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我哥的意思也是这个,实在不行我们哥俩出去打工挣钱去,晓庆很反对,唉……”

  陈凌一听这话,沉吟了少许,说道:“要我说,这罐头厂也没啥不好的……外头太热,咱们回家了再细说。”

  最近二舅哥王庆忠也来信说要听从他的建议,准备开搞文化衫的事。

  韩闯现在也提起这个事,也算是巧了,正好对到了一起。

第458章 糟鱼

  对于韩闯说起的这个事情,陈凌还是老主意。

  也就是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

  值此香江回归之际。

  在罐头瓶上做点文章。

  比如像文化衫那样,在瓶子刻上点文字,当成今年的纪念款。

  在回归之前,提早做上准备,到时候根本不愁卖。

  有的时候,人们花钱,是不看东西质量的。

  罐头做的好吃,还不如罐头瓶包装吸引人呢。

  “凌、凌子你的意思,今年这个回归的事肯定能成?”

  饭桌上,韩闯一听这事儿,激动得不能自已。

  “肯定的呗,要相信祖国,这事儿我都让我两个舅子做了……”

  陈凌剥着小龙虾,抬头一笑:“另外说到这个瓶子的事情啊,我还有个主意,你啊,让你哥把罐头瓶换点新样式,比如弄成各种水杯样式的……

  现在的市面上卖的罐头,那些罐头瓶都是啥样啊,连个握的手柄都没有,倒点热水吧,我滴个娘哎,把手烫的,根本拿不住。

  你弄成水杯的样式呢,罐头价格也不用变。

  一瓶罐头的价格和商店水杯子价格差不多,相当于买了个水杯,还能多吃一瓶罐头。

  你想想,要是你的话,你乐意买不?”

  “哎呀呀,哎呀呀,这,这个好,这个好啊。”

  韩闯听完简直双眼放光:“凌子你这脑袋咋长的,随便一想,咋就全是赚钱的好主意。”

  陈凌哈哈一笑,他这只是拾人牙慧罢了。

  尤其这个罐头瓶改水杯的,等再过两年,千禧年左右很快就出现了。

  “这些想法呢,你回去跟你哥商量商量,毕竟这事儿投入不小,还不一定行。”

  “怎、怎么会,既然凌子你说的,那就肯、肯定行。”

  韩闯挑着大拇指赞叹一声,“明天我把我哥喊过来,我俩一块给你帮忙,到时候让他自己拿主意吧,反正我听着好得很,实在不行,他不干我来干。”

  “哎哟,还你来干?你不是想来不喜欢操心这事儿的吗?”

  陈凌惊讶道。

  “唉,不干、不干不行了。”

  韩闯苦着脸叹气:“咋能光靠我爹娘跟我哥,再说晓庆在家也光念叨我,嫌我有娃了也不想着法子赚钱,说我不上进。

  还有就是,这罐头厂子,我家干了这么些年了,一下子说不干,把厂子关了,挺舍不得。

  这一行,我也挺熟的了,能干、能赚钱的话,还是想接着干下去的。”

  “行,我知道你咋想的了。”

  陈凌点点头。

  对韩闯他是有啥说啥,没啥可藏着掖着的。

  这小子别看人高马大,黑壮黑壮的,很不好惹的样子。

  实际上心思单纯,一旦谁对他好了,他对人那也是实打实的。

  最开始是陈凌念着韩闯当初让自己去他家罐头厂干活的事,来往挺密。

  这两年越处越好,所以陈凌是养鱼的时候也带他,现在他问主意,也有啥说啥。

  第二天。

  韩闯带着他大哥韩超过来了。

  兄弟俩都很信任陈凌。

  而且呢,陈凌还没说啥呢,兄弟俩就说这事儿要按他跟孙艳红合作的模式来,也要立字据、签协议,搞得正式得不行。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这出主意是让俺们赚钱的,俺们咋能白占你便宜,就按你签合同的来。

  闯子说了,你和孙老板那个是叫啥技术入股,专门靠你出的方子赚钱哩。

  咱们这个也一样,算你技术入股,我跟闯子俩人占六,你四,厂子能干起来,你以后给我们当军师参谋,出主意就行。”

  韩超胡子拉碴的,比去年沧桑多了,可见今年的罐头厂生意确实不好做。

  但他听完陈凌给出的主意后,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脑子要有这么好使的话,哪里还至于在这两年越干越差呢。

  “哎呀超哥,你这说的也太吓人了,啥也没见到呢,这么做能不能行也不知道,上来就给我四成,我也得敢要啊。”

  陈凌真的吓一跳,这也太随便了吧。

  这干不下去了也不至于这样,跟白送一样。

  “哈哈,要说别人的话,俺还真不敢肯定说行不行,兄弟你的话,那准没错……”

  韩超倒是比他还有自信。

  这都怪外边把陈凌吹得太狠,尤其黄泥镇那些办厂的,想不明白陈凌整天瞎鼓捣那些玩意儿,是怎么赚到钱的。

  反正王八城那些开矿的一直在吹嘘,说陈凌家酒好,这好那也好的。

  他们也不懂,跟着别人吹就是了。

  殊不知,王八城那些老板是跟市里某些人学的。

  但架不住陈凌这边赚钱是实打实的,鸡蛋都卖的比别人好,今年的水产卖的价格更是让多少人眼红,经得住他们吹。

  慢慢吹的很多人都信了。

  韩超也是,但他脑子没坏,做了这么些年生意了,说高级点就是商业嗅觉比一般老百姓强啊。

  一听陈凌说的这几个建议,立马就被震住了,觉得这小子真是名不虚传,脑袋瓜子就是好使。

  “得了吧,如果非要签上协议,超哥你给我两成就行,我再给你们在肉罐头上加点东西。”

  “不行不行,两成太少,说出去人家以为我占你便宜,你说说,香江一回归,咱的罐头到时候得赚多少钱,给你分少了我心里不踏实……三成,三成行了吧。”

  “唉,其实我还想让你和闯子帮个忙的。”

  陈凌无奈的笑笑。

  “啥、啥忙你说啊,跟我们还见外吗?”韩闯顿时鼓着眼睛道。

  然后陈凌就把二舅哥王庆忠要做文化衫的事讲了讲,让韩闯兄弟两个帮忙给收点价格低廉的成衣以及布料。

  黄泥镇有这类的小作坊。

  成衣买回来之后,绣上‘庆祝xx回归’之类的字样即可。

  一些便宜的边角料,两三块钱装一大包,既可以用来绣字,也可以拿来拼一块,做成书包。

  风雷镇那边是没有这种厂子的。

  陈凌准备收上一批,给二舅哥拉上一拖拉机过去,剩下的就不用他操心了,让王庆忠他们自己干去吧。

  “凌子你这姑爷当的,真是没得说。”

  韩闯满脸佩服,随后又说道:“你放心,咱们这事儿我跟我哥肯定瞒得紧紧的,不透露一点风声。”

  韩超也是一脸慎重的点点头:“嗯,这么好的点子,说出去别人跟着做,咱们赚不到钱了。”

  ……

  这两天小绵羊正好在,帮着王立献收拾大棚,给大棚的土壤施肥。

  今天装完鱼就走。

  这是村里养的最后一批观赏鱼了,也不怎么急。

  陈凌和韩闯兄弟俩摘完了桃子,就带着几个筐送了过去。

  回来之后。

  陈凌从厨房的水缸里取出来几条腌好的大草鱼。

  对韩闯兄弟俩笑道:“给家里娃娃准备的鱼,今天正好能用上。”

  自从在孙艳红那边儿吃过一次鱼之后。

  儿子回来经常嚷着要吃鱼。

  虽然这臭小子会吐鱼刺,但到底年纪太小太小,陈凌就想法子做了这种特殊的鱼。

  做出来之后,鱼鳞能吃,鱼骨、鱼刺也能吃,小娃娃吃也不怕被鱼刺扎嗓子了。

  而且呢,这种鱼也很适合夏天吃。

  “这腌鱼是要做什么鱼啊?能做成鱼罐头?”韩闯疑惑道。

  陈凌笑笑:“这个是要做糟鱼的,你们吃过没?”

  “糟鱼?就是酥鲫鱼呗?那不是小杂鱼做的吗?虽然吃着不腥吧,但又苦又涩,我在外头吃过一次。

  这种做成罐头,行吗?”

  韩超一愣,将信将疑。

  “超哥你说的那个是小杂鱼不去腮,不去脏器,也不去鳞,焖的稣了,鱼糟透了之后,没有腥味,但是内脏不去腮不去,所以才又苦又涩。”

首节 上一节 548/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