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524节

  王思怡听了骄傲的仰起头,说她老家本就是内地的。

  “再说,我还姓王哩,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啊,你们村子还叫陈王庄,以后我赚到钱了,也学赵老师来这边盖房子住,哈哈哈。”

  丁海东闻言吭哧吭哧的憋了好久,才憋出来一句说:“俺也一样。”

  让大家一阵哈哈笑着表示嫌弃。

  这两天,大家也都看出来,他对王思怡是有那么点意思的,就是后者大大咧咧,好似并未发觉,让他不好再过多的去表露什么。

  现在看王思怡的表现,根本就没心情注意到这些。

  和王真真一样,只是盯着哪处麦田有兔子和野鸡之类的,一旦在哪一处麦田挑出来,她便翻身跳下拖拉机,随着王真真等几个小娃子一起狂追。

  当然了,就她这样的女子,虽然性格上稍微有些彪悍,在后世肯定会被称为女汉子的,可实际上到底还是一个肤白貌美,身娇体弱的女子,比不得王真真这种皮实的乡下小姑娘。

  也就是平日里遇不到这种追赶小动物的时候,才这么兴奋,跑起来完全不觉得累。

  但真让她追,就那没技巧没速度的架势,一只也追不到的。

  最后的兔子、野鸡、鹌鹑之类的收获,也全靠王真真、小东几个和家里的一群狗才全部拿下的。

  即便如此,她也觉得好玩极了,嚷嚷着让王真真放假这几天好好带她玩耍。

  ……

  老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

  不说周卫军他们干农活的把式怎么样,能跟着下麦田出了两天力气,那就比闲坐着,不下地的强,今年收麦他们这帮人和赵大海两家子确实帮了陈凌很多。

  一边干一边玩的,两天时间也给把麦子收完了。

  五月初八的时候,王庆文两家赶回了风雷镇,周卫军他们也想隔天就走的,但很不巧,当天傍晚就下起大雨了。

  次日一早,外面还在哗哗的下着雨,王存业拿着馒头咸鸭蛋,在客厅的屋檐下看燕子飞进飞出,眼见雨势不见减小,便忍不住感慨道:“今年这天气真是顺当啊,麦熟的时候,全是夜里下小雨,等着大伙儿收罢了麦,这才完完好好的下了场大雨,一点也不让人糟心,真是好啊。”

  “呵呵,你这话说的,要是还像往年一样,不该下雨的时候下雨,那鳖王爷不白出来了?今年这天气说明鳖王爷灵验,保佑大伙儿风调雨顺了。”

  高秀兰端着碗,轻轻吸溜着菜粥,说道。

  其实忽略了所谓的鳖王爷,她这话也是很有道理的,对老百姓来说,在该下雨的时候下雨,不耽误农时,这就是妥妥的风调雨顺了。

  “王叔,婶子,早啊。”

  这时王思怡举着伞走过来问好。

  “思怡,去盛饭吃啊,待会儿凉了。”

  高秀兰两个这几天也习惯他们这些人早上会问好了,见她下了楼直奔这边过来,就提醒她去吃早饭。

  “不急呢婶子,现在才不到七点,我们早晨吃饭晚……我先去外边看看抓回来的小兔子,凌哥说兔子怕水,别给淹了。”

  王思怡笑嘻嘻的应了一声,举着伞就往农庄外去了。

  丁海东戏份多,他们几人就急着离去,她是早拍完了,杀青了,剧组又没这边有意思,哪里还会着急回去呢。

  就想待在这儿,悠闲的避暑,不慌不忙的各种享受生活,愉快玩耍。

  这两天跟着王真真抓小兔子,撵野鸡野鹌鹑什么的,抓了一大堆小玩意儿,可是来劲得很。

  尤其喜欢小兔子。

  天天守着看,惦记着喂水喂草,一刻也不忘。

  那家伙,要不是这不是在她自己家,说不定都把那一窝小兔子带到房间养了。

  去外面的牲口圈,看了看小兔子,没什么问题。

  王思怡这才回来,不过走到客厅这边之后,发现王真真正在客厅外的屋檐下摆弄一个长方形的铁盒子。

  仔细一看,是一个生锈的家用工具箱,也就是常用来放扳手、钳子、锤子之类的铁盒子,现在铺满了绿油油的新鲜叶子。

  “你这是又鼓捣啥呢真真?”

  “啊?是思怡姐姐啊,你吓我一跳。”

  王真真一抬头看见是她这个新玩伴,就拿起盒子给她看:“你看,这是我养的蚕。”

  “哇,这就是蚕啊,我前两天怎么没看见你拿出来呢。”

  王思怡接过铁盒,满眼新奇的问道。

  “我是在村里的家里养着的,要不然农庄这边鸟可多了,睿睿也老带着狗到处扒拉东西,我可不敢往这里放。”

  王真真嘟着嘴说道,然后四下望了望:“思怡姐姐,你见我娘了吗?”

  “啊?刚刚和王叔还在这儿吃饭来着,怎么了?”

  “我的蚕不爱吃东西了。”

  小丫头苦恼道:“我还要跟喜子、六妮儿他们比谁养的蚕最大最好呢,赢了的话他们的蚕就都归我啦,不吃东西这不是输定了嘛。”

  王思怡闻言一愣,她哪懂得这个?

  正要说去看看高秀兰是不是在厨房,老人家吃完饭应该是洗碗去的,就见到陈凌从东边的楼上走下来。

  王真真立刻高声大叫道:“姐夫快来,坏事了,我的蚕不吃叶子了。”

  “……嚷啥嚷,大清早喊这么大声干啥,我耳朵又没聋。”

  陈凌瞪了她一眼,这丫头下半年该五年级了,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整天风风火火的,跟个跳马猴子一样,一刻也安生不下来。

  不过嘴上这么说她,陈凌还是快步走到跟前去瞧。

  这一看之下,原本的二三十条小蚕已经长得圆滚滚,胖乎乎的了。

  陈凌轻咦一声,探手捏起来一条仔细观察了一番,“这蚕长得好快啊,这就要吐丝了。”

  便对两人道:“这就是要快结茧吐丝了,才不那么愿意吃东西呢,找点麦秸,弄个蚕山吧。”

  “哇,我说呢,原来是蚕要吐丝了。”

  王真真一下瞪圆了眼睛,兴奋的攥紧小拳头叫道:“这么说,我养的蚕一定是长得最快最好的了。”

  而后一蹦一跳的像小马驹一样冲进了雨幕当中:“我又赢喽,我又赢喽,我要搭蚕山喽。”

  王思怡见状也不甘落后,急忙打着伞追上去:“真真你慢点,等等我。”

  “思怡姐姐,你在家等着我。我去村里喊喜子他们,把他们的蚕全拿过来,我们就一起搭蚕山。”

  王真真顺手从长廊下扯了个草帽扣在头顶,头也不回的喊道。

  眨眼工夫,就冲出了农庄,跑到了果园外。

第440章 飞鱼

  今天的雨虽然不小,但也不是那种特别大的大暴雨。

  对小娃娃们来说,不叫个事。

  尤其学校放的农忙假马上过完,不趁机赶紧多玩一下,那多亏啊。

  所以王真真没过多久就从村里,喊来一大帮子小娃子,有六妮儿、喜子这样的七八岁的,也有小森、臭蛋等四五岁的,反正乡下嘛,大的带小的,没啥稀奇的,呼啦啦直接喊来了十多个娃娃。

  不过养蚕玩的,都是年岁大一点的。

  怀里抱着各式各样的瓶子和盒子,就都热热闹闹的过来了。

  但让人奇怪的是,今年他们的蚕吐丝结茧都挺快的。

  不只是王真真一个人养的蚕到了吐丝,不大爱吃东西的时候,六妮儿、喜子、猪娃的也是如此。

  相当于谁也没赢谁。

  让王真真很是郁闷。

  不过呢,她很快就把这事儿抛在了脑后,又都兴致勃勃的让陈凌教他们给蚕搭蚕山。

  “走,跟我去拿麦秸。”

  陈凌找了一团麻线出来,就带着他们到厨房去,从引火的草垛子里拽出几把麦秸,分给他们。

  而后用剪刀,把麦秆剪成一般长短,大概有吃饭筷子那么长。

  再用麻线把麦秆扎在一起,一边扎一边编,很快陈凌手中的麦秆子扎成了像鸡毛掸子一样,又像是草扎的狼牙棒,麦秆子像是刺花一样向外面张开着,一层又一层。

  这就把蚕山编出来了。

  “这就是蚕山吗?好难弄啊。”

  王思怡本来想到让蚕在蚕山上结茧,就十分感兴趣,但奈何手笨,学不成,编的乱七八糟的。

  小娃娃们也弄得不大好。

  于是陈凌只好每个人帮他们扎了一个。

  王思怡却还不甘心放弃呢,锲而不舍的让陈凌教她咋编。

  “编不好就算了,我教你编个草方格的蚕山也行的,这样的容易扎到你手。”

  陈凌劝道。

  蚕山种类挺多的,让蚕能爬上去结茧就行。

  如果养的蚕比较多,为了图省事,或者方便取蚕茧,编一些粗糙的草方格即可。

  还没怀上睿睿的那一年,王素素就养过一些,当时的情况时间比较急迫,他们小两口弄的蚕山就是草方格的,十分粗糙。

  现在编的这种蚕山呢,是因为蚕少,而且蚕盒也小啊,编的草方格那种的放不下去。

  “不行,我一定要学会。”

  王思怡却是越劝越来劲,不肯服输。

  一是这玩意儿有意思,湾岛早就没人家养蚕了,她都没见过蚕山,也没见过蚕爬山结茧,很是新鲜。

  二是不知不觉的被王真真传染了、带偏了,感受到了这种养小虫子小动物的乐趣所在,有点沉迷的意思,想着回去也养着玩呢,自然是想要学会。

  当然,身为一个细心的女孩子,自然想把感兴趣的事情做得漂漂亮亮。

  那认真的架势,让前来吃饭的周卫军和丁海东等人见了都忍不住诧异。

  周卫军更是开玩笑道:“思怡都开始学手艺活了啊,这么心灵手巧的将来肯定是个巧媳妇,你留在这儿让王叔王婶儿给你说个婆家得了。”

  “呸,啥都不懂,这是蚕山好吧,蚕吐丝用的。”

  王思怡斜他一眼。

  “哦哟,是嘛,我们湾岛大小姐都会做蚕山了啊,是我没见识了,我给你盛碗粥,当做赔礼道歉好了。”

  周卫军呵呵一笑,给大家每人盛了一碗。

  又对小娃子们道:“真真,你们还喝粥吗?”

  “不喝了。”

  王真真应了一句后,想了想,又喊道:“卫军哥哥,还是给我们拿几个粽子吧。”

  粽子纯粹可以当零食,乡下小娃娃的胃口大,虽说吃过饭,但一出家门,很快不一会儿就又饿了。

  “好嘞。”

  周卫军闻言从篦子上给他们每人分了一个粽子。

首节 上一节 524/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