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399节

  村里那一群土狗跟着陈凌家那一黄一黑两个大狗,见人就咬,有枪也不怕,就跟疯了一样,咬得那叫一个凶。

  现在想起那场景,她还浑身冒冷汗呢。

  “啥?狗?狗有啥好怕的?”

  李红旗看他俩发怵的样子,不禁皱起眉头:“放心,我有药,专治这些乱发癫的畜生、牲口,到时候保管叫它一声也叫不出来,再厉害也没用。”

  “不行不行,那个没娘的养的两条脏狗滑的很……”

  秦冬梅直接摇头:“我之前往家门口放过下老鼠药的肉包子,那俩脏狗看都不看。”

  王春元也说:“他家那牛也是,生人碰都不让碰。你要不信明天我带你去村外看看,那小子还有鹞子,他训鹞子都跟一般人不一样。

  别人训鹰训鹞子都是生怕受到惊吓,那小子不是,他专门用枪,用弓箭射,让鹞子去躲……”

  李红旗越听越觉得离奇,“不是吧?你说这跟讲故事一样,哪有这么训鹰的?不怕一枪打死?”

  “那还有假?村里好多都见过,要是不难搞,这两天夜里我就能带你把床弄了,一个破床,还是木材,村里这些泥腿子哪知道好坏?”

  看着王春元一脸认真的神色,李红旗依然很是怀疑。

  ……直到第二天,他在王春元的带领下,老早就在村外等着,从早晨等到上午十点钟,才远远地看到农庄果林外的青青麦田上,陈凌弯弓搭箭,向天射去。

  而天上的一只黄爪鹰隼,飞得并不高,却灵巧的在天上划出一道道让人眼花缭乱的轨迹,把那一支支箭矢纷纷闪躲开来。

  射完几箭,陈凌一吹口哨,那黄爪鹰隼忽的猛地用力拍打翅膀,急速升高,然后像是空中演练的战斗机一样,翻滚着在空中做出各种姿势。

  原来是陈凌吹完口哨后,拿起了猎枪,对着天空的鹰隼开枪呢。

  但也被那鹰隼一一躲避开来,毫发未损。

  李红旗看得瞠目结舌,“这样的鹰,真是人能训出来的?”

  “他那两条狗更厉害,远的就不说了,就说近的,他那大黑狗还在南山上跟豹子打过呢。”

  王春元摇摇头,想起那威武壮硕的大黑狗心里就发毛。

  那家伙外表似乎忠厚老实,不如那大黄狗长得凶,其实私底下却蔫坏蔫坏的。

  去年他去陈凌家串门,自行车被那大黑狗撒了泡尿后,连着好几天,只要出门就被狗追。

  那么厉害的狗,按说别的狗闻了尿骚味就吓跑了。

  也不知道那坏狗撒的尿使了什么招,他真是一骑车出门就到处被狗追,到了外村和县城也这样。

  不骑车倒是一点事都没。

  后来意识到是大黑狗在作怪后,让他害怕好久。

  觉得这狗有点妖。

  李红旗听他所说,不再像之前那样持不相信的态度了,而是谨慎的说要买点生肉,过来下药试试。

  陈凌刚才的训鹰场面,让他心头有点沉重。

  觉得这人可能真有点奇怪的本事。

  能把鹰都训成那样,他家那狗得训的多厉害啊。

  村民说的打狼打猪打豹子可能还真不是吹的……

  毕竟他是干挖墓倒斗这个行当的,曾经没少见识一些奇人的本事,比如有的人捻起一些土闻闻味道就知道有没有墓,看看土质就能判断什么年代,是不得不服的。

  现在他把陈凌也当成那类民间奇人来看了。

  但是买来肉下药后,晚上刚放到农庄附近的坡上农田,第二天早上起来把油条摊子支起来,就有村里的土狗来堵门找茬。

  一群狗冲他汪汪大叫,把他的油条摊子祸害的乱七八糟的,油锅都搞翻了。

  气得李红旗拿棍子驱赶,拿石头砸也不顶用。

  最后不仅不小心腿上挨了狗咬,还挨了村里几个嘴刁婆子的臭骂。

  连不知内情的、仍然以为他是单纯卖油条的村民,也都来看笑话。

  大家觉得这外地人在村里遭狗咬,这不很正常吗?

  还敢打村里狗,挨骂算轻了。

  谁让你没事整天乱晃的。

  这让李红旗有苦说不出,心里很郁闷。

  他觉得去了一趟陈凌家后,处处倒霉,先不去动陈凌那张床搞别的也不行,出门就遭狗撵,村里的狗好像跟他较上劲了,白天晚上的盯着他。

  气得下药,下夹子,用炮炸,用枪打,想了各种办法都不行。

  那群狗跟打游击战似的,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的,搞得他心烦不已。

  真是,让他夜晚的活动也受到了限制。

  最近别说在村里村外到处晃荡了,整天连门都出不去。

  王春元也是愁眉苦脸,整天叹气:“不该去招惹他的,他家的狗太妖。”

  大黑狗太坏,面都没露,村里的这帮狗就把他们收拾了。

  李红旗也有点后悔,觉得自己不该下药试探他那狗的。

  人都能把鹰训成那样,狗本来就比鹰好训,就更别说了,肯定聪明。

  说不定从下药的肉上就嗅到了自己的气味呢。

  唉,自己还是大意了。

  王春元跟着发愁了一阵。

  之后就每天去给李红旗送吃送喝,无聊了就让李红旗讲讲外边的故事,什么哪个地方的宝贝,哪个朝代的宝贝值钱。

  这是开始很隐晦的套李红旗的话了。

  ……

  关于这些陈凌是不知道的,也不知道这阵子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了这么多事。

  他更不会知道有一场不算麻烦的麻烦,被自家的狗轻易的就解决掉了。

  他在当初察觉到自家床被盯上后,就收回到洞天去了。

  家里以同样木料打造的桌椅板凳家具倒无所谓,上漆之后并不明显。

  加上小金晚上在,他也不怎么担心。

  所以这段时间,他的小日子是闲适且充实。

  整日的训训鹰,暖和的时候抱着娃带着小狗崽儿出来逛逛。

  而且观赏鱼的鱼苗也出彩了。

  他已经挑选出几条非常有潜力的小鱼。

  按照买的那几本书上所讲的观赏鱼知识来看,这几条小鱼无论颜色与形状都很不错。

  只是马上入腊月了,天冷了,要在暖房养。

  看来在家盘个火炕很有必要了。

  ————

  PS:最近两天更新不稳,是因为老家有事,请假回去了。

  本来国庆没回,以为不用我回的,结果事情太多,种地也多,家里父母干不了重活,需要回一趟帮忙收粮种麦之类的。回家后,本家的侄子兄弟结婚什么的,一件接一件,不回来还好发个红包随个份子完事,回来了就得人过去,唉。

第331章 儿子吃蛋黄,素素吃蛋白

  说起这火炕,这边每个村都有专门盘炕、盘灶的人。

  这玩意儿自家搞挺费事的。

  还是找人来盘方便一点。

  不过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这十来年时间里,当地很多人家都把火炕拆掉了。

  拆炕换床成了一阵风。

  现在去大集上看吧,也都是卖各种鲜亮的床单比较多,那种土炕席慢慢变少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一半一半吧。

  年轻的还好,赶个时髦和洋气,火炕拆就拆了。

  老人家就不行了,人老了怕冷,冬天还是得烧炕。

  而且这几年连这盘炕的技术也比往年先进不少。

  盘的炕不仅好烧,而且一点也不倒烟。

  不像是以前的老土炕,有时候搞得满屋子烟,呛的人流眼泪。

  用扇子在炕当门吭哧吭哧的扇风也不成,那叫一个难受。

  陈凌家以前没搞这玩意儿,主要是以前他爹找人做的铁炉子很暖和。

  在冬天里糊上窗户纸,把烟囱通到屋外,可以排烟,暖意却跑不出去,取暖不比火炕差。

  也不耽误烧火做饭。

  而且比烧火炕节省许多。

  现在的话,除了取暖,还有养鱼这一正经事要做。

  再者有了娃娃,很快也能下地跑了,还在房间烧铁炉子的话,万一烫到了也不好。

  还是换火炕吧。

  “这些小鱼儿还挺漂亮的,是金鱼的鱼苗吧?”

  陈凌鼓捣着水缸,给鱼苗换水,王素素就抱着儿子在旁边看。

  天冷了,鱼苗还太小的话,一般是不给鱼苗换水的。

  陈凌是在用灵水养鱼,自然是不用循规蹈矩。

  “嗯,是金鱼,是不是比那斗鱼看着要更好看?”

  陈凌伸手捞了一把密密麻麻的小鱼苗,放进水盆里给她和孩子玩。

  王素素点点头:“我觉得是这些小金鱼更好看一点。”

  说是金鱼,其实金鱼和锦鲤都有。

  这里边的鱼苗陈凌放的时候也没法子把金鱼和锦鲤分开。

  毕竟刚捞出来的鱼苗,放入水中,就只能看到两个黑眼珠,跟虾米一样在水里动来动去,没有太明显的特征。

  养到现在两个月,这才慢慢能够区分开。

  就是锦鲤的体型也还太小了,不懂观赏鱼的人,会完全把它们当成金鱼。

  虽然这时候的鱼苗还没长开,看上去比较普通,但红的黄的花的,一般人看来确实也比斗鱼要漂亮。

  “这个也能卖钱吧?”王素素问道。

首节 上一节 399/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