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176节

  因为再往前走,翻过山崖后,有一段路很危险,到处是大裂缝,与野人沟所在的山谷相连,深不见底。最宽的有六七十公分,人和牲口掉进去就别想再上来了。

  结果,等翻过山崖,一人两狗就呆住了。

  陈凌也下意识的屏住呼吸。

  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到。

  只因他们并没有见到传言中的大裂缝。

  而停留在多年前记忆中的恐怖野人沟,也不见了。

  原来幽深危险的山谷位置,竟神奇的被一汪湖水填满,变成了一片美丽的水域。

  此时阳光照耀,湖水微波荡漾,在高大的林木、巍峨的青山倒映下,显得格外的幽静。

  无数的候鸟,晒着温暖的阳光,在水中嬉戏觅食,到处遨游。

  怪不得两只狗刚刚往上追,原来之前的白鹤落到了这里,聚集成群,比前些天在水库的鸟还多。

  场面也要更美,更壮观,更令人震撼。

  “野人沟怎么成了一片湖?是今年发大水的缘故?”

  陈凌从震撼中回过神,望着这座奇特的山中湖,以及周围的无边美景,喃喃自语。

  这里常年没人靠近。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这幅景象。

  如此宽阔的湖水。

  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很可能是经过两次大地震,地势变化太过剧烈……”

  他四处看着,猜测着。

  山风习习,带来阵阵清凉,林海飒飒,送来阵阵涛声。

  在湖的东南两岸,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竹林,山风吹拂,竹林摇曳,这片竹林就像是碧绿的波浪,上下起伏、颠簸,发出阵阵浪涛般的声响。

  而湖水的西北两岸,则是一片广阔的枫树林,现在层林浸染,漫山遍野,入眼的是鲜红,微风吹过,仿佛一片火焰在燃烧跳动,蔚为壮观。

  陈凌站在山崖旁,极尽目力远眺。

  视力所及之处,终于发现,原来在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山上,都有几支溪流注入此地,溪流有大有小,穿过山林,尽归湖水之中。

  这个场景,顿时让他恍然大悟。

  “果然是十多年前的大地震造成的,怪不得从那时候起,老河湾慢慢开始枯竭了……”

  “原来是地震截断了这些溪流,没法淌入老河湾了。”

  而现在的老河湾,是由于近几年和水库相通后,南山上的山泉水也慢慢的重新焕发生机,河流才再次恢复流淌。

  “大自然才是鬼斧神工,造化出这样神奇的好地方啊!”

  “这山这水这鸟,太他娘漂亮了,改天买个照相机去。”

  观赏着这奇特的山中湖,陈凌忍不住赞叹。

  “汪汪汪!”

  他被美景所吸引的时候,却没注意到两只狗已经伏地身子,从竹林绕下去,悄悄摸近湖畔,向湖中美丽的候鸟扑了过去。

  只听哗啦一声,水面成千上万只鸟齐飞,羽毛鸟屎四处飞溅,叫声乱成一片。

  两只狗见此眼珠子都红了,鸟太多了,这么多香喷喷的猎物眼睁睁的看着它们飞走,只恨没有多生几张嘴。

  它们咬死两只后,还想再去追。

  却不料飞走的鸟群突然返回从空中落下,白鹤、大雁成群结队的扑进水中,对着两只狗凶狠的又啄又咬,竟然主动跟狗斗在一起。

  黑娃和小金的确够凶猛,但架不住鸟太多了。

  常言道,双拳难敌四手,乱拳还打死老师傅呢,何况这大雁群跟鹤群动不动就是数百只,此地也栖息着不止一两个群体。

  惹急了它们,蜂拥而上,两只狗还真有点招架不住。

  陈凌刚要走过去,也被这场景惊得目瞪口呆。

  定睛一瞧,尤其是大雁最为凶猛。

  大雁又叫野鹅,跟村里的大白鹅其实非常相像,从种类、科目、外形、脾性等,也是差不多的,区别就是家养的鹅已经不能在天空飞翔了。

  所以它们发起刁来,不比大白鹅差劲,攻势也是极为凶狠的。

  再加上白鹤、鸬鹚之类的在旁助拳,不时的也涌上来给两下子。

  让两只狗吃了不小的亏。

  小金挨了打,也不敢恋战,抽空又咬死两只大雁,叼起猎物就急忙掉头闪避逃跑,它速度非常快,想逃跑还是很容易的。

  一群大雁扇着翅膀追了一阵就不再追赶。

  黑娃就太惨了。

  被群鸟啄的狼狈不堪,想躲也躲不掉,反抗这边,另一边就又无数只鸟嘴落在身上,疼得它嗷呜嗷呜叫着,在湖边顾到头顾不到尾,翻来覆去的站不起身来。

  被逼的一阵懒狗打滚,滚的一身泥水,都看不出之前的威风模样了,然而还是躲不开攻击。

  陈凌本想帮它把群鸟赶跑的,看到它这个模样,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憨货总算也有吃亏的时候了。”

  黑娃这家伙精力旺盛,一天不闹腾就浑身不舒坦,所以隔两天就闯祸。

  但它皮厚,把陈凌惹急了也不怕,打不打根本就不知道疼。

  次数多了,陈凌每次打它,它不仅不躲,还挺享受,纯当是一场捶打按摩。

  每次陈凌打累了,力度轻了,还拿疑惑的眼神看他。

  让陈凌又好气又好笑。

  后来搞得没办法,只好从玉强家拿了条铁链子,把它在树上栓了两天,这才老实下来。

  不过也还是改不了毛病,就是不敢再在家里胡乱闹了,出了门,跟着村里娃娃们乱跑,也是无恶不作,到处闹个不停。

  “嗷呜!嗷呜!”

  被群鸟包围,想跑都跑不掉,黑娃扑腾着水,叫的那叫一个凄惨无助。尤其陈凌还在旁边哈哈笑着,看热闹也不救它,黑娃可怜巴巴的望着这边,叫的更惨了。

  其实群鸟是把这山中湖的范围当成领地了。

  黑娃要是像小金那样快速逃跑,是没啥事的,群鸟只是感受到危险,想把它们从领地范围内驱赶出去而已。

  但是它没能跑掉,群鸟就一直啄它,一波又一波,连续不断。

  陈凌也乐得见它吃亏。

  乐滋滋的瞧了好半晌热闹,看它叫的快喘不上来气了,才领着小金上前,把它带出来。

  但收获还是不错的,回家的时候,大雁,野鸭子在陈凌身上挂满了一串。

  想想烤大雁、炖大雁的美味,陈凌也忍不住流口水。

  总的来说,也就黑娃吃亏了。

  它自己挨打,造福了全家。

  值了。

第173章 报丧

  “收花生!”

  “收花生,籴黄豆嘞!”

  陈凌到打麦场的时候,有收粮的贩子从小学的方向慢悠悠的骑着车子晃过来,边走边拉着悠长的调子,高声吆喝着。

  于是就停下来,问道:“花生黄豆啥价格啊?”

  粮贩子是个挽着裤腿,满脸褶子的黑瘦老汉,听他问价,就岔开腿停下车子,先是好奇的看了看他身上挂的猎物,和身旁跟的两只狗。

  随后才对他答道:“去年的陈花生是一块二、一块三,今年新下来的两块五六……”

  “黄豆每样统一比花生贵一毛五分钱。”

  陈凌一听就笑了:“你这给的价有点便宜啊。前两天我刚去市场转过,黄豆都快破了三块钱了。”

  “三块钱的是有,不过那是大油坊收,要的是顶好的豆子。这价格贵贱也要看是啥样东西哩……”

  粮贩子点头,又道:“你家有多少黄豆?”

  陈凌道:“花生黄豆加起来有个五亩多地……”

  “嚯,五亩多!”

  粮贩子登时乐了,喜意上脸。

  今年货少,他们十斤二十斤的也要的,这样每天零零散散的收,积少成多,也能赚不少的。

  陈凌这家伙上来就五亩多地,是难得一见的大买卖啊。

  不能错过。

  “卖吗兄弟?”

  “卖啊,来家里看看吧,给价合适就让你装走。”

  “没问题,只要东西不差,价格好商量的。”

  陈凌带着粮贩子回到家,正巧王素素和几个抱着娃娃的婆娘,坐在院子里,边锤打着黄豆边说着话,见到陈凌领着陌生汉子回来,就疑惑的看过来。

  等知道是收粮贩子后,张巧玲就道:“俺们刚才就听到吆喝了,还问素素来着,素素说等全晒干了,你要往城里油坊送,价钱给的高,这来村里的贩子肯给价吗?”

  确实,大部分粮贩子是赚差价的,靠的是卖力气来挣钱。

  出价普遍比油坊要低。

  张巧玲故意这么说,是给打个底,免得这粮贩子压价坑人。

  果然,陈凌还没说话,粮贩子就不乐意了,大声嚷着反驳道:“你这婆娘净瞎说,油坊咋了,俺们的买卖也不比县城的油坊小,拖拉机就在你们村口大坝上停着哩,装满车斗也是几千块的买卖,你少看不起人。”

  张巧玲听到这话也不跟他吵,只是撇撇嘴道:“你还是先把东西看了给个价吧,价格合适,肯定没人说你。”

  然后转脸又对陈凌笑道:“富贵打雁去啦?要不说还是你能么,他们忙活好一阵子也没打下来几只,你这半天就有这么些,够吃好几天的了……”

  其他几个婆娘也是跟着一阵赞叹,稀罕的很。

  陈凌笑着应着,放下身上的挂着的猎物,交给王素素,然后抱起已经跑过来,冲他伸着小胳膊的大头,带着粮贩子去仓房看货。

  里面都是这几天捶打筛好,装起来的一些。

  “花生还有点潮气儿,先看黄豆吧,黄豆早就硬的嘎巴响了,反正都是好东西,差不了的。”

  陈凌打开蛇皮袋,抓了把递给他。

  那粮贩子接过,摊开手瞧了瞧,扔了两颗进嘴里,用力嚼了两下。

  “嗯,是不赖,干得透透的……”

首节 上一节 176/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