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175节

  可惜,见到大坝有人,它们全都离得远远的,不敢轻易靠近。

  这让想来打鸟的大人孩子急得抓耳挠腮,凑在一堆商量办法,想把这些大雁引诱过来几只。

  本地秋冬打大雁也是有传统的事。

  好坏且不论,以往很多年是靠这个东西撑着活下去的。

  运气好的时候可以连着一个月吃到炖大雁。

  运气不好,就只能捡大雁粪吃了。

  当年人们普遍吃不饱饭,年景坏的时候还闹饥荒。

  深秋大雁来的时候,就组成队伍去打大雁、捡大雁粪,大雁粪里面会有没消化完的粮食或者坚果,简单的处理过后,是能填饱肚子的好东西。

  以前本地还流传一句话,叫做:“北方吃蛋,南方吃雁,正中间的干看。”

  这话很好理解,大雁春天往北方飞,产蛋繁殖,北方的人能吃到大雁产的蛋,大雁秋冬往南方飞,在温暖的南面越冬,南方的人就能吃到它们的肉。

  而他们这中间的,大雁只是路过,根本不会久留,就只能干看着了。

  虽然本地有山有水,大雁这类的候鸟每年会在本地陆续逗留一个月之久,每年陆续飞过去的能有几万只,但是想猎到它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枪还好,埋伏射杀,能打到一些,没枪,光靠下套子,那收获就难说了,只能交给运气。

  距离太远,陈凌也没啥打雁的心思,背着手在大坝上走来走去欣赏着,就这会儿工夫,又有其它候鸟飞来,白鹤、黑颈鹤、野鸭子鸬鹚等等,种类多,数量也多,在水面叽叽喳喳,叫声连成一片,隔老远就能听到,热闹得很。

  今天的太阳不错,天气晴好,水上也暖和。因此这大群的候鸟就从山中聚集而来,在这广阔的水面上觅食嬉戏,交流感情。

  陈凌正在这边欣赏,忽然水面大片的鸟儿飞起。

  放眼看去,原来是水库西面,王真真带着村里一帮小娃子吆喝着,下方黑娃小金,还有一群土狗,已经冲进了芦苇丛中,向着群鸟发起了进攻。

  这群皮猴子本来是去河湾抓螃蟹的,结果走到半路,发现今天水库来了这么多鸟,立马来了兴致。听大人说过大雁好吃,一个个眼馋得很,就带着狗来撵了。

  村里的土狗是会游泳的,每年夏天跟着小娃娃偷偷下河里洗澡,早就熟悉了水性。所以在接近之后,闷着头就往水边冲。

  芦苇丛本来就藏着许多野鸭子、鸬鹚之类的候鸟,其中绿头鸭最喜欢在水边栖息,扑进去就搅出来一群。

  这绿头鸭飞得高,但有黑娃小金带着,群狗倒是抓住了两三只。

  有了收获,这些娃娃军干劲很足,大声喊着叫着,近处的鸟被惊跑了,就指挥着狗去追撵远处水面的大雁。

  但是很快就乐极生悲,得意忘形,被爹娘揪着耳朵带回了家。

  村民们就怕家里娃往水边跑,他们倒好,被逮个正着。

  实际上,瞧着水面上这成群的大鸟,不仅小娃娃眼馋,村里的很多大人也眼馋得很。

  这不,陈泽和玉强几个就把陈凌喊住了:“富贵,要不咱们去找五叔借两杆枪,夜里出来打雁啊?”

  “每年这么多只大雁飞过去哩,总不能年年干看着吧,你说是不是!”

  夜里出来打雁,是打天上飞过的大雁。

  天黑的时候,如果听到大雁成群路过的叫声,持猎枪是很容易打到的。

  有时候比白天还要好打。

  陈凌摇头笑笑:“五叔前几天就把枪还上去了,现在大队就以前那么几杆。也没啥大事,就为打个大雁,咋肯借给你……”

  “你们想打雁,去设套子,下夹子不也行吗?好了,我得去城里了,你们用捎东西么?”

  几人连说不用,又到一旁商量起来打雁的事情。

第172章 挨打

  上午十点多,陈凌买回来猪肉,做了顿香喷喷的瓜丝猪肉饺子。饭后王素素在厨房收拾着,他就回屋搬出来压汁机,开始榨果汁,最近有这机器,方便得很,两人也习惯了饭后来杯果饮。

  榨好后,陈凌还掺着早晨锅里剩的羊奶试了试,味道有点怪,但喝完之后,砸吧砸吧嘴回味起来吧,酸酸甜甜,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素素,果汁给你留了一碗,赶紧过来喝。”

  喊了媳妇一声,陈凌就把榨汁剩下的果碎清扫干净,倒给鸡鸭吃。

  看着鸡鸭围着石槽争抢不停,陈凌突然愣住,“光记着果汁了,我果酒是不是还没酿呢。”

  进山摘了那么多次野果,从洞天也取出来不少,居然把这事给忘了。

  可见这人一旦懒散起来,就是容易忘事。

  于是把压汁机清洗一番,陈凌就拿了两个袋子又往山上去了,黄昏回到家,就马不停蹄的搬出来两口大缸,又是收拾又是洗刷的,一通忙活。

  今天采的野果主要是野葡萄和猕猴桃,陈凌对这两种酒比较熟,从小家里爷爷奶奶每年酿一些,见的多,喝的也多。

  先是葡萄酒,野葡萄倒进大盆里冲洗两遍之后,就开始往大缸中放,等铺满缸底,便开始撒白糖,一层葡萄一层白糖,直到把缸内填满。

  这时候把葡萄捣碎搅匀,如此以来封存后发酵比较彻底。

  但同时也要切记,酿葡萄酒的大缸,是不能太满的,要留四分之一左右余地。

  不然发酵起来有气体,会往外溢,有时气体出不来,还会把缸炸开。

  陈凌把满缸的野葡萄捣碎后,就拿出来白酒兑上些,作为引子,然后缸口包紧压实,裹上破棉被,再往仓房一放,基本就算成了。

  一缸是野葡萄酒,一缸是猕猴桃混着羊奶果、‘糖泡子’之类的杂果酿,后者属于陈凌的试验品,

  尤其这个糖泡子他也没闹明白是啥野果,但吃多了能把人吃醉,就忍不住好奇,准备掺进去试试,看看搭配着酿出来的酒,跟普通野猕猴桃酿出来的相比是咋样的。

  同时,为了区别开,他还在洞天之内,专门纯用糖泡子酿了一小坛,也想试试单纯用糖泡子酿,酒劲能达到什么程度。

  “姐夫,说好了俺听话写完作业,你明天就给俺熬螃蟹粥的。”

  “你这还不睡,明天能起得来吗?到时候肯定又找借口糊弄人。”

  听他在院里不住的鼓捣,王真真推开窗子喊道。

  “好了,好了,这就睡了。”

  陈凌冲她挥挥手,瞧着院里剩下的一堆,索性等明天早上再收拾。

  ……

  次日早晨,不仅煮了螃蟹粥,还蒸了不少花生和黄豆。

  在临收获前,这两样不管蒸还是煮,都是相当可口的,大人孩子都喜欢吃,一吃就停下不来。

  王素素吃不了螃蟹,粥也没喝。

  就喝着羊奶,和妹妹剥花生、黄豆来吃,没一会就是满地的壳。

  如此连吃了几天,花生该刨了,黄豆也该收割了。

  刨花生、割黄豆,最好起早去,天色将亮未亮的时候,经过一夜的露水、地气的润染,黄豆荚是柔软的,不扎手。

  最重要的是豆荚不容易裂开,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要不然这个时候黄豆都成熟了,豆荚也变得干枯起来,稍微一碰豆荚炸开,里面的豆子就会掉落满地。

  若是不小心,那家伙满地的黄豆你去捡吧,能把人累哭。

  所以黄豆不能熟透,熟透了不去及时收割会噼里啪啦的炸在地里。“焦麦炸豆”,这其中的炸豆就是指的这个了。

  这天一大早,陈凌小两口找出来干活的衣服,拿好镰刀和锄头,就赶了牛车下地去了。

  趁着天色早,露水重,两人就先去收割黄豆。

  一地黄豆,横竖成行,错落有致,长长的豆梢,上面结满密密的豆荚,淡黄色的叶片稀疏地挂在枝头,快要落光了。

  两人胳膊带着套袖,趟着露水走进地里,举起镰刀开始收割。

  陈凌虽然懒散,但是田里的东西却没有哪样是杂乱无章随便播种的。

  黄豆的路数很整齐,且明显在大雨大风过后一苗苗一枝枝地扶过,所以两尺多深的枝蔓基本都是直立的,收割起来不用再去理枝,毫不费力。

  用手抓住一丛,用镰刀齐根使劲一割,就顺手堆码好。

  知道王素素的性子,陈凌也劝不动她,就抢在前面,干得飞快。

  两个多小时过去,太阳出来了,才停下。

  再回头去看,大半亩的黄豆梢已经收割完毕。

  两人就背的背,抱的抱,把田里的黄豆梢堆上牛车,拉回了家。

  吃完早饭,又去刨花生。

  刨花生比割黄豆费力气的多,这下陈凌就不肯再让王素素动手刨了。

  于是他弯腰刨着,王素素就跟在他后边收,摔打干净泥土后,堆码起来。

  下地勤了,陈凌的把式也见涨,刨起花生来,锄头舞的上下翻飞,砰砰砰,唰唰唰,干得非常带劲。

  不过也不敢太快,因为有的地方黏土多,花生和土黏连结实,要是马虎大意的话,花生会随着根断在土里,一亩地下来要损失不少呢。

  幸好王素素心细,跟在他身后收着花生,也注意着这些。

  所以等当天干完的时候,两人便用耙子在地里耧一遍,掉落的黄豆、花生聚成堆,也不管是不是混着土,夹杂枯枝烂叶,就统统装进袋子里,回去用筛子过两遍即可,省得落在地里还要去捡拾,既费力气又闹心。

  就这样,花了三天时间,总算把花生和黄豆,全都收到了家中。

  分成两片地方,在院子晾晒起来。

  湿花生刨出来,新鲜,水分太重,要晾晒它几个太阳天。

  黄豆就不一样了,太阳出来,经风一吹,就噼里啪啦的响动,用当地土话讲,就是干的咔吧响了,所以只要一得空闲,就用木叉棍棒,或者梿枷之类的,一遍遍去锤,一遍遍去敲打。

  直到豆荚全部裂开,一粒粒的豆子都蹦出来。

  等完全干燥,晾晒的硬邦邦,就可以榨油了。

  ……山风习习,从陈凌家的果林再往西,走三四百米山路,还要从沟沟坎坎,乱石堆砌的陡峭山峡爬上去,才能看到野人沟的边界。

  黄豆、花生收回家,等晾晒好卖掉,就再没什么要忙的了,索性陈凌就带了两只狗来野人沟这边瞧瞧,这个地儿距离自家地盘太近了,怎么也得弄清楚里面是个啥情况。

  不过此处的山势太过陡峭,到处的耸立的尖石怪岩,尽管以陈凌和两只狗的身体素质,这点路并不会感到累,但往上走着也是极为艰难。

  断崖,残缺的山岩,杂乱无章的林木,还有不时跑出一些受到惊扰的蛇虫野物。

  走了一段距离,天空传来嘹亮的鹤鸣。

  陈凌抬头看了眼,突然“啪嗒”的一声,一团白色的东西紧擦着他脸颊,垂直的砸落在他肩头。

  陈凌定睛一看,顿时郁闷坏了。

  “好家伙,今天走了鸟屎运了啊?”

  真够可以的,天降鸟屎这种事都能碰上。

  还好差了那么一点。

  要不然这坨屎,就落在他脑门上了。

  越想越气,捡起一块石头向这群坏家伙丢了过去。

  两只狗也跟着冲天空汪汪大叫。

  并蹿跳着向上方追去。

  “嘿,你们两个傻蛋,追啥鸟啊,小心待会把你们掉进沟里。”

  陈凌喊着,追了上去。

首节 上一节 175/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