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早点把狼打跑的好。
听到陈凌这么说,王素素长呼了口气,放心了不少。
陈凌见状笑笑,拉起媳妇的手,叫上小白牛往家走。
“走吧,回家做饭,十二点多了,真真恐怕早就饿了。”
“嗯。”
……
锄草、浇水,忙活了一整天。
等到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小两口握着铁锹,把从水沟引水浇地的几道水渠用土填好堵上。
今天锄完草的田里,浇了水,一根根瘦小的花生苗、豆苗都挺直了腰杆。
菜园子自然也没忘记浇水。
田里现在除了韭菜又长起来之外,不知道还从哪冒出几株南瓜,或许也是多少受到之前陈凌浇水的影响,王素素晚上蒸了两个,香糯软甜,非常可口。
煮的南瓜粥也很香甜。
至于其它菜,豆角、丝瓜之类的,陈凌没再浇过水,就算重新长出来,也已经长老了,枝蔓都开始枯萎发黄,王素素就摘回来留作种子,丝瓜瓤留着刷洗锅碗用。
次日,陈凌要去县城给王真真办上学的事。
一些提前知道这件事的人家,大早上的就找了过来,想让陈凌帮着打听打听,能不能让自家娃也去。他们也不想让自家娃娃整天乱跑,再说过些日子要进山了,家里只有老人、婆娘在家,小娃娃们为了玩啥都敢干,万一看不住出点啥事,后悔都来不及。
还是送到学校去有老师管着省心。
陈凌对此也都一一应下,建了次房子,让他跟村里大部分人都亲近起来,这样的来往不是坏事。
把来人陆续送走后,王素素就去田里放牛了,顺便要给兔子打草,下午再干家里的杂活,不然下午太热,田里干活的人少,要是有狼下山,自家的田离别家又远,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陈凌也没急着去县城,因为王立献家五妮儿考上大学了,前两天刚给送来的通知书,不过今年情况特殊,延迟了一个月,八月十五过后才开学,但考上大学总归是件大喜事。
尤其在山村出了大学生,可是不得了,怎么也要庆祝一下的。
摆酒的事,王立献该通知的人早就通知过了,今天是要去县城领奖金的,五妮儿分数够,学校没报漏,够资格领钱,但是他不会跟公家人打交道,怕说不好话,想让陈凌顺道跟他作伴。
陈凌自然没啥好说的,就在家等他去村委开信,自己在家喂了喂兔子,又去荷花池添了两勺溪水,给池子里的鱼喂了点馒头渣。
池子里不仅有韩闯送来的那些鱼,家里原来水缸的红鳝鱼苗也都一股脑放了进去,起初王素素还舍不得,毕竟是值钱东西,怕鳝鱼打洞以后找不到了。但是陈凌说在水缸里养着长不大,三个月了还是一拃多长,反正现在没人肯出钱买这玩意,还不如放进池子里。
后来先是放了两条进去,过了七八天果然长大不少,王素素这才答应,现在陈凌一过来添水喂食,它们也混在鱼群里游到了水面上,红艳艳的飘了一片,个个都有三十来公分左右,煞是好看。
欣赏了会儿鱼,又把洞天里的鸽子放了出来,陈凌有些日子没管它们了,早就在里边憋坏了,一放出来就绕着满院子飞,最后落在房顶上,沿着房檐来回走动,不断咕咕的叫着,就是不肯下来了,索性陈凌也不去管它们。
除了鸽子,红腹锦鸡蛋也早就孵出了小鸡,只是时间不长,一个多月时间没长多大,并没有成年的红腹锦鸡那么鲜艳漂亮。
这个红腹锦鸡陈凌是不打算放出来的,放出来太惹眼也是一桩麻烦事,还不如留着自己欣赏。
“富贵,信开好了,准备走了!”
“来了。”
王立献开好信过来喊上他,两人就一块去了县城。
没费多长时间,事情就顺利办完,回来的时候,王立献高兴之余,买了好烟好酒,猪肉也有十多斤,准备今晚请人过来,为自家闺女庆祝。
“富贵下午没事早点过来,咱们俩把羊杀一杀。”
“行。”
自从王立献家的大公羊上次被骟之后,肉长得那叫一个快,正好这次五妮儿考上了好大学,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本来准备留到年底卖钱的,现在直接杀了吃肉庆祝。
八月十三这天呢,陈凌就带着媳妇跟小姨子,去王立献家吃了顿饭,也就他们这帮关系好的,没啥外人,直热闹到大半夜。
结果八月十四,又有两个人家生了娃办满月酒,都是年轻一辈的,跟陈凌恢复来往之后,就上门喊他过去。
所以陈凌这两天没别的事,就是带着媳妇跟小姨子,吃完上家吃下家,欢欢乐乐,热热闹闹的,一直到八月十五。
第132章 得闲
中秋节到了,各家各户忙碌起来,有了过节的氛围。
陈凌家却难得清静。
这两个月时间,忙完别家忙自己家的,就没咋消停过。
房子建完,又是升学宴,又是满月酒的,连着赶了几天的饭场。
到今天才算真正的闲下来。
尽管王来顺昨天已经在大喇叭喊着要在夜里找人值夜巡逻,防着狼进村了,但是短时间之内肯定是轮不到自家的。
这没了事情要忙,陈凌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早上起床之后,就带着两只狗,拿着弹弓出了门。
过段时间,等打跑狼,就要上山打猎了。
但是猎枪还没申请下来呢。
陈凌手痒之际,就先用弹弓来过过瘾。
这阵子村民们都比较忙,鸟雀一时间没人管,又多了起来。
大早晨的到处叽叽喳喳一片。
陈凌裤兜装着石子,看到哪里鸟多就停下来,打上两弹弓。
让村民们见了直摇头:“这小子,才刚安分几天,咋又开始了……”
老话讲逮鱼摸虾,耽误庄稼;遛狗架鹰,家财空空。
都是不务正业的人才会干的事。
多好的娃,年轻力壮的,咋就偏偏不干点正经事呢?
村民们纷纷暗自摇头叹息。
陈凌也不管这些人咋想的,见到该打招呼打招呼,该说笑就说笑,一路走出村子。
他今天也没往自家田地走,出了村就往南去了。
不过鸟确实是挺多的。
太阳刚升起来,草叶上的露水还没干透彻,就出来到处找食吃来了。
南边没种啥粮食,这是陈二柱当初盖大棚承包的那些农田,二柱被抓之后也就闲置了下来,只是前阵子涨水的时候村里人家的粮食有被冲出来的,麦子、稻谷、高粱、大豆都有生长,就是被杂草影响的,长得稀稀拉拉的都不高。
陈凌刚往这边靠近,就有一大群鸟轰然飞起,喜鹊、野山雀、灰麻扎居多,常常是二三十只一起出动。
这么多鸟,他只是打了两弹弓,就蒙到了一只。
虽然仅仅是擦伤了翅膀,但还是受了影响,被黑娃轻松的摁在地上,衔干净毛之后,吃进了肚子里。
小金则跟在陈凌身侧,望着不远处的树上,不安分的摇动着尾巴,嘴里还小声哼唧着。
陈凌瞄了一眼,就知道肯定又是那只鹞子,这傻鸟总是偷偷跟着他,虽然喜欢在他附近活动,但也不怎么露面,整天神出鬼没的,他也不想过多理会。
反正不用他喂食,也不用他养,爱跟着就跟着吧。
接着就带着两只狗,一边打鸟,一边四处溜达。
没过一会儿,准头就渐渐上来了,越打越顺手,只是打下来的鸟并不多。不过他单纯就是娱乐的,也不在意收获,打下来就都让两只狗吃掉了。
只有见到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收进洞天里,有鸟、有树苗、也有水洼子里的鱼虾蟹之类的。
慢慢的,离南山越来越近。
陈凌有阵子没到山上去了,就喊上两只狗,绕过老河湾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走。
近来来山上的人比较少,周围的杂草灌木越发浓密,把山路都挡得严严实实的。
不能说寸步难行,但是走起路来也极其艰难。
让陈凌都有种回到后世的感觉,那时候农村生活好了,有互联网有电视,大部分村民闲暇时宁可窝在家里,也不往山上走。最多就是秋天进山打点野果做点柿干、蜜饯,或者弄点野葡萄酿酒。
那时候不咋进山,山路都被花草树木,灌木野藤覆盖了,比现在的情景严重得多。
陈凌从洞天抽出柴刀来,一边开路一边往上走,越过一个小山坡,草丛中的小动物多了起来,不时就有鸟雀从道旁惊起,扑棱棱的飞过头顶,还能看到一些蘑菇、地衣,还有蛇泡等野果子。
甚至陈凌还在小金的提醒下,看到一个獾子洞,就在灌木丛旁,挖出碎土堆,紧挨着土堆就是一道深洞。
洞穴应该是才刚挖出来不久,泥土都是新的。
小金上次没挖到这玩意儿,还念念不忘,察觉到这熟悉的气味,就绕着獾子洞又是打转,又是来回嗅,可能是知道这洞比较深,过了会还咬着陈凌裤腿往洞口那边拽,想让他帮忙去抓。
“好了小金,它们又跑不了,等过两天再来堵也是一样,乖乖的,咱要听话。”
陈凌拍了拍小金的脑袋安慰道。
黑娃只是蹲在旁边哈喇子流了老长,瞅瞅獾子洞的洞口,再瞅瞅小金,仿佛在等獾子自己出来。
这玩意儿肉好吃,上次炖出来,虽然给它们没剩多少,但是骨头都进了它们两个的肚子里,那味道它可记着呢。
“就知道流着哈喇子干看,除了惦记吃就不能长点本事?”
陈凌见到黑娃这一脸馋样子就来气,给了它一脚,就领着小金往前走。
黑娃这货挨训习惯了,根本不在意,甩了甩毛发,没心没肺在獾子洞旁撒了泡尿,迈着小碎步就跟了上去。
过了会儿,眼前的野果子越发多了起来。
这不,陈凌就站在一处山葡萄旁,举着石锄刨了两株下来。
这种葡萄就是纯野生的,果子比家里种的葡萄要小很多,大多数也就成人的小指头肚那么大,皮厚肉少籽儿多,吃起来发酸发涩。
这玩意儿现在村里的小娃娃都不稀罕看一眼。
也就是陈凌这样的,小时候零食少,才会抢着过来摘了吃,觉得是难得的美味。
现在也就是秋天酿葡萄酒的时候,每家进山摘一些,还别说,酿出来的葡萄酒,喝起来味道还真挺不错,劲儿也足。
陈凌也是惦记着这一口,直接刨了两株下来,扔进洞天随它生长去。
挖了两株山葡萄,陈凌瞄准不远处的野山楂……
这也是儿时常吃的野果。
就是太酸了。
收进洞天长起来,口味估计能好上不少。
很快,他又去挖了两棵猕猴桃树,也收进了洞天。
这种野生的猕猴桃,个头同样很小,刚摘下来的时候特别硬实,需要放在麦麸里捂上半个月才能吃。
挖完猕猴桃又挖石榴,最后连几株枸杞也被他收了进去。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往山下走的时候,恰好又遇到一处竹林。
不是大毛竹,是当地的笨竹子,土生土长的,也不知道学名叫啥。
这种竹子生长缓慢,也不高大,就只是长得匀称一些,大概三根手指头那么粗。不能做建筑材料,笋也不好吃,主要是农家编制竹器来用的,像竹筐子,竹筛,竹耙子等等。
做出来的竹器经久耐用,就是一般人做出来太粗糙,不咋美观,带到集上卖也卖不出好价钱,除非有陈大志那样的手艺。
陈凌砍竹子主要是王素素做竹篦子要用,这种事他自然是不能让媳妇来干的,正好见到了就顺路砍两棵回去。
砍完竹子,陈凌收了手,喊上两只狗往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