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睿也玩累了,趴在陈凌腿上,小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
陈凌把他抱起来,轻轻拍着后背。
小家伙嘟囔了一句“爸爸……大脑斧……”,便歪在他怀里,呼吸变得均匀绵长,彻底睡熟了。
将睿睿安顿好,盖好小被子。
陈凌却没有立刻睡意。
雨夜静谧,空气清凉,他的脑子因山行的刺激和饱食后的满足而异常清醒,思维格外活跃。
白天山里追踪的紧张、与过山黄隔空较量的兴奋。
阿福阿寿戏耍黑熊的滑稽、雨中山林的空灵静谧……
种种画面和情绪在脑海中交织盘旋,激荡着一股创作的冲动。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桌前,拧亮台灯,铺开稿纸,拿起那支熟悉的钢笔。
灯光将他的影子拉长,投在墙壁上。
窗外雨声淅沥,如同天然的白噪音,让人的心更容易沉静下来。
他原本只是想随便写点东西,记录一下今日的山行趣闻,或者构思几个新的儿童小故事。
但笔尖落在纸上,流淌出的却不是黑娃小金的冒险,也不是睿睿和“小不点”的日常。
而是一个带着雨夜潮湿气息和侠骨柔情的开篇……
【余杭镇近日阴雨连绵,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油亮,李逍遥打了个哈欠,百无聊赖地倚在客栈门框上,看着檐外如织的雨线,心里琢磨着怎么从婶婶眼皮子底下溜去赌坊翻本……】
文字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
带着他沉浸到那个交织着仙侠幻梦与宿命悲欢的世界里。
酒剑仙的疏狂、赵灵儿的纯真宿命、林月如的飒爽烈性……
一个个角色在笔下逐渐鲜活,一段段情节自然流淌。
他写得专注,甚至没注意到王素素何时收拾完厨房,悄悄走了进来。
直到一双温热柔软的手轻轻按上他的太阳穴,力道适中地揉按着,他才恍然回神。
“几点了?还不睡?”
王素素的声音带着温柔的嗔怪,俯身看着他稿纸上的字迹。
“又在写那些打打杀杀的故事?费神。”
灯光下,她的侧脸线条柔和,带着沐浴后的淡淡清香。
陈凌放下笔,向后靠了靠,享受着她指尖的温柔,笑道:“不费神,脑子清醒,写得顺。”
“雨夜正好,有感觉。”
“有什么感觉也不能熬太晚。”
王素素指尖轻轻划过他的额头:“孩子都睡了,咱们……也早点歇着吧。”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和暗示。
陈凌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看着妻子在灯光下泛着柔光的脸颊和微微闪烁的眼眸。
想起这几个娃娃确实接连几日都睡得安稳,他们夫妻二人也确实许久未曾温存。
一股暖意和默契的笑意顿时涌上心头。
他伸手握住王素素的手,指尖在她掌心轻轻挠了挠,眼中带着戏谑和了然的笑意:“哦……原来是孩子们睡了,某些同志……是想搞‘夜间活动’了?”
王素素的脸“唰”地一下红了,羞恼地抽手轻轻打了他一下:“去你的!没正经!爱写不写,我睡了!”
说着就要转身。
陈凌哪能让她走,笑着起身,一把将她拉进怀里,低头在她泛红的耳垂边低语,热气呵得她颈间痒痒的:
“写啥啊,天大地大,不如陪媳妇睡觉事大……”
“走,睡觉去!”
语气里的促狭和期待毫不掩饰。
王素素被他搂着,耳根更红了,象征性地挣了挣,便软软地靠在他怀里,声音细若蚊蚋:“……油嘴滑舌……灯还没关……”
“关灯关灯!”
陈凌笑着,拥着妻子,顺手拧灭了台灯。
屋内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轻柔地笼罩着这温馨静谧的农庄春夜。
远处,廊下趴卧的两只巨虎似乎感知到了什么,耳朵微微动了动。
喉咙里发出极其低沉的、几不可闻的“呜噜”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将大脑袋埋在前爪里,沉入安详的守护与梦乡。
第874章 紫麒麟
雨后的清晨,空气清冽得能拧出水来。
日头一照,农庄里到处都水汪汪、亮晶晶的。
杏花的花瓣沾着水珠,显得格外娇嫩。
陈凌起了个大早,心里惦记着县城那边孵的小雁。
前两天有别的事,没空去管,今天说啥也得接回来了。
那玩意儿娇气,出壳后得尽快让“家长”带着认食认水,不然容易折。
“素素,我去趟林场,把咱家那窝小雁崽子接回来。”
陈凌一边喝着小米粥,一边对正在给乐乐喂蛋羹的王素素说。
“行,早点回来。”
“大棚里荒了一冬,草都快比菜秧高了,咱们还得拾掇呢。”
王素素头也没抬,细心地擦掉乐乐嘴角的奶渍。
睿睿一听“小雁”,立刻从碗里抬起头,嘴角还沾着米粒:“爸爸!睿睿也去!看小鸟!”
“你去干啥?林场那儿乱,下雨一脚泥泞的,再给你摔了。”
陈凌捏捏儿子鼓囊囊的腮帮子。
“不嘛!睿睿要去!睿睿乖!不踩泥!”
睿睿立刻放下勺子,抱着陈凌的腿开始耍赖。
陈凌被缠得没法,只好道:“成成成,带你去。赶紧吃,吃完了换双小靴子吧,没你这号的小胶鞋呢。”
爷俩吃完饭,陈凌给睿睿套上小靴子,自己蹬上高帮胶鞋,跨上小青马,驮着儿子往林场去。
山猫正猫在暖棚里,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只毛茸茸、灰扑扑的小雁从竹匾里捧出来,放进垫了干草的柳条筐里。
见到陈凌父子,他长舒一口气:“可算来了!再不来,我这都快成托儿所了!这小东西比娃还能闹,比小鸡小鸭能吃多了,一饿就嘎嘎嘎,吵得我脑仁疼。”
柳条筐里,十几只小雁挤作一团,嫩黄的喙一张一合,发出细弱的“唧唧”声,黑豆似的小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陌生的人类。
睿睿踮踮着脚尖,看得眼睛发直:“爸爸,小鸭子!灰色的!”
“傻小子,这是小雁,长大了能飞老高呢!”
陈凌笑着纠正,伸手摸了摸,小雁们绒毛干爽蓬松,精神头不错。
“对了,孵小鸡的钱还没给你分呢!回头给你把账分了!”
陈凌提起柳条筐,稳稳放在马鞍前的驮架上。
“不急不急,等把我惦记的狗场搞起来才是正经。”
山猫摆摆手。
辞别山猫,陈凌小心控马,带着一筐“唧唧喳喳”的小生命和兴奋的睿睿回到农庄。
接下来是关键一步。
让大棚里那些成年大雁认下这群“娃”。
陈凌提着柳条筐走到大棚区。
那些成年大雁正在水渠边梳理羽毛,见到陈凌过来,发出“嘎嘎”的叫声,并不怕人。
它们对这个提供食物和庇护的两脚兽已经很熟悉了。
陈凌将柳条筐轻轻放在渠边,然后退开几步,示意睿睿也别出声。
他摹仿着大雁的叫声,低沉地“嘎”了几声。
领头的那只公雁警惕地伸长脖子,歪着头看了看筐里的小不点,又看看陈凌。
似乎有些疑惑。
一只母雁似乎被小雁的叫声吸引,踱步过来,好奇地往筐里瞅。
筐里的小雁感受到同类的气息,叫得更急切了。
那母雁喉咙里发出温柔的“咕咕”声,竟主动跳进筐里,用扁嘴轻轻啄着小雁们的绒毛。
其他大雁也围拢过来,“嘎嘎”交流着。
很快,又有两只母雁跳进筐里,似乎本能地被激发了母性。
“成功了!”
陈凌心中一喜。
这些大雁果然灵性,或者说,集群的本能让它们愿意接纳新成员。
他小心翼翼地将筐倾覆,让母雁们领着蹒跚学步的小雁走到水渠边。
成年雁们围着小雁,用嘴蘸着水,教它们如何饮用、梳理。
小雁们摇摇晃晃地学着,很快就在水边嬉戏起来,发出欢快的“唧唧”声,融入了这个新的群体。
“嘿嘿,小鸭子下水了!”睿睿看得咯咯直笑。
“好了,让它们自己玩吧。”
陈凌放下心,大雁社会化了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他挽起袖子,目光投向那两个已经清理干净棚顶、只剩下骨架和土地的大棚。
“走,睿睿,跟爸爸种菜去!”
“噢!种菜菜!”
睿睿欢呼一声,拎着他的小塑料铲子就跟了上去。
大棚里的土地荒废了一冬,杂草疯长,需要重新深翻、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