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又拆了旧纱窗,换上新买的纱网,手指被纱网勾破了个小口子,他没当回事,随便找块创可贴贴上,继续忙活,直到把三个窗户的纱窗都换好,才拍了拍手上的灰,坐在门口抽了根烟。
傍晚时分,王桂兰在厨房做饭,李景帮着择菜,李卫国则把换下来的旧灯泡、破纱窗收拾好,准备明天带出去卖废品。
厨房里飘出炖菜的香味,王桂兰跟李景说:“明天咱们去菜市场买年货,你爱吃的糖糕、炸丸子,妈都给你备上!”
李卫国在门口听着,没说话,却悄悄把自己的钱都塞进了王桂兰的钱包。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三人择菜的、做饭的、收拾东西的,没有太多热闹的话,却透着说不出的融洽。
李景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
这就是家的样子,平淡却温暖,不管在外头闯得多远,回到这里,就永远是被疼爱着的孩子。
大扫除结束的傍晚,李景坐在沙发上,看着父母收拾工具:“爸,妈,我这几个月赚了点钱,明天想带你们上街,给家里添点东西。冰箱有点旧了,洗衣机也老出故障,都该换了。”
王桂兰手里的抹布一下顿住,连忙摆手:“换啥换!冰箱还能用,洗衣机修修也能凑活,别乱花钱!你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她性子急,下意识就想拒绝,怕儿子为家里操心。
李卫国也皱了皱眉,开口道:“不用换,家里的东西都好好的,别浪费。”
他一辈子节省惯了,总觉得东西没坏就不用扔,更不想花儿子的钱。
“爸,妈,这钱是我正经赚的,给家里换点东西应该的。”李景语气坚定,又笑着说,“再说新冰箱能多放些年货,洗衣机省力气,以后妈洗衣服也不用那么累,多好啊。”
见儿子坚持,王桂兰看了看李卫国,两人眼神对视了下,终究没再反驳。
儿子长大了,能赚钱想着家里,心里又暖又感慨,哪还能再拦着。
第二天一早,李景把车开到楼下,王桂兰特意换了件新羊毛衫,李卫国也穿了李景买的羽绒服,两人坐进车里,都有些新奇。
王桂兰伸手摸了摸座椅,笑着说:“这车里真暖和,比坐公交舒服多了!”
李卫国没说话,却悄悄打量着车内的仪表盘,眼神里满是欣慰。
以前总担心儿子在外面吃苦,现在看着儿子开着车,还想着带他们买东西,知道儿子是真的出息了。
车子缓缓驶在街上,王桂兰看着窗外的街景,时不时跟李景说:“前面那个路口以前有个卖糖糕的,现在咋没了?
你小时候总爱去那家玩具店,现在改成服装店了。”
李卫国则一直看着开车的李景,见儿子握方向盘的手稳,换挡熟练,嘴角悄悄勾了勾。
这孩子,以前连自行车都骑不稳,现在却能开着车带他们出门,不知不觉间,已经长成能扛事的大人了。
李景听着母亲的话,偶尔应两句,从后视镜里看到父母的神情,心里微暖。
车子穿过热闹的街道,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照在一家三口身上,满是踏实的幸福。
对他来说,能靠自己的能力让父母过得好一点,比赚再多钱都更有意义。
李景没先去家电城,反而把车开到了摩托车行。
2006年年底,这种烧油的摩托车在小城很流行,父亲平时去工地干活,要么挤公交,要么骑自行车,遇上刮风下雨很不方便,他早就想给父亲买一辆。
李卫国刚下车看到满院子的摩托车,立马就愣了,拉着李景的胳膊说:“你带我来这儿干什么?我不要这个!骑自行车挺好的,花这钱干什么!”
他嗓门都提高了些,皱紧眉头,手还一个劲摆,显然是想直接走。
“爸,听我说。”李景按住他,耐心解释,“您去工地那么远,下雨下雪骑自行车太遭罪,有辆摩托车方便不少,也安全。这钱我赚得踏实,给您买是应该的。”
“不行不行,太贵了!”
李卫国还是拒绝,他在工地干一天活才赚几十块,知道买辆摩托车得花不少钱,舍不得让儿子这么破费,两人在车行门口拉扯了半天,谁都没说服谁。
王桂兰在旁边看着,心里早就明白了儿子的心意。
李景是心疼他爸干活辛苦,想让家里日子过得舒坦点。
她拉了拉李卫国的胳膊,笑着打圆场:“你别跟孩子拧了!儿子也是一片孝心,你平时上班确实不方便,有辆摩托车也省劲,就听孩子的。”
李卫国还想说,王桂兰又悄悄碰了碰他的胳膊,眼神里带着点嗔怪:“孩子都长大了,能给咱买东西了,你就接着,别让孩子为难。”
李卫国这才不说话了,只是嘴唇还抿着,看得出来心里还是有点过意不去。
李景见状,立马拉着父亲走进车行,挑了辆银灰色的摩托车。
车身不算大,操控起来方便,安全系数和性能在当时都算不错的款,还特意让店员加装了防滑脚踏和后视镜。
店员把车推出来时,李卫国忍不住凑过去,手指轻轻碰了碰车把,眼神里的拒绝慢慢变成了心动,嘴角也悄悄往下压,想藏住笑意,却还是露了出来。
王桂兰在旁边看着,眼眶有点热,拉着李景的手小声说:“你这孩子,跟你爸一样,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数。”
李景笑着没说话,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地试着转动车把,心里也感到高兴和满足。
从摩托车行出来,李景直接把车开到了家电城。
刚走进大门,王桂兰看着琳琅满目的冰箱、洗衣机,就拉着李景的胳膊小声说:“就看看,别买太贵的啊!”
李卫国也在旁边点头,眼神里满是局促。
这辈子除了搬家时买过家电,他们还从没一次性看过这么多新家电。
第191章 锦囊碎片
李景先走到冰箱区,指着一台双门冰箱跟导购问参数,王桂兰凑过来一看价格,立马拽了拽他:“这也太贵了!咱家那台单门的还能用,别换了!”
李卫国也皱着眉说:“没必要,太浪费了。”
“妈,这冰箱容量大,过年能放不少肉和菜,您也不用天天去菜场了。”
李景笑着解释,又指了指旁边的洗衣机,“这台全自动的,您以后洗被单不用再手拧,省不少劲。”
见父母还想拒绝,他又补充道,“这些都是必需品,我现在能赚钱,给家里换点好的,你们用着舒服,我也放心。”
王桂兰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李卫国,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反对。
她知道儿子是真心疼他们,再拒绝反而会让儿子心里不舒服。
李卫国也沉默着点了点头,只是伸手摸了摸冰箱外壳,心里满是感慨。
以前总觉得儿子还是个孩子,现在却能给家里撑起一片天了。
除了冰箱和洗衣机,李景还选了台液晶电视。
以前家里的老式彩电总出故障,画面也模糊。
王桂兰看到新电视时,眼睛都亮了,却还是念叨:“这电视看着就清楚,就是太破费了……”嘴上这么说,嘴角却一直没下来过。
付完钱,商家安排师傅跟着送货上门。
回到家,师傅们忙着拆旧家电、装新家电,李景在旁边搭手,王桂兰和李卫国也没闲着,一会儿递水,一会儿帮忙挪东西。
看着家里的旧冰箱被抬走,新冰箱稳稳放好,洗衣机接通电源能转起来,新电视打开满屏清晰的画面,两人脸上的笑意根本藏不住。
等师傅走后,李卫国忍不住走到院子里,推出新买的摩托车,试着跨上去,手握着车把,慢慢发动起来。
摩托车的引擎声不大,他骑着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下来时,平时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王桂兰站在门口看着,眼眶不自觉有些湿润,却笑着说:“慢点骑,别摔着!”
李景看着焕然一新的家,看着父母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满是暖意。
这时,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获得父母深度认可与感动,符合奖励条件。
奖励一:银色锦囊(年后可开启)。
奖励二:锦囊升级碎片(1/3)。】
见状,李景微微诧异,虽然这次给了银色锦囊,但是没奖励技能,而是锦囊升级碎片。
这升级碎片是什么……
看样子似乎要筹齐三块才能使用。
正当李景还在思索系统信息时,屋里王桂兰摸着新冰箱的门,跟李卫国感慨道:
“你看这冰箱多好,以后给儿子冻点饺子,他回星市时带着……”
李卫国点着头,眼神落在儿子身上,满是欣慰。
儿子长大了,懂事了,这就是他们这辈子最满足的事。
……
过年前最后一天,李景应了高中班长的约,去参加同学聚会。
刚到饭店包间门口,就听见里面热闹的声音,推开门的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
“李景,你可算来了!”班长率先站起来,笑着迎上来,“听说你开公司了?还买了车?真的假的?”
李景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事应该是自己父母传出去的,高中有几个同学的父母和自己父母认识,住的地方也在一起,经常碰见。
而这话一出,其他人立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景哥,你开的啥公司啊?花了多少钱?”
“你那车是啥牌子的?有空带我们兜兜风呗!”
大家叽叽喳喳的,眼神里满是兴奋和羡慕。
高中时李景虽然成绩还不错,但话不多,谁也没想到他现在竟然能开公司。
李景被围在中间,无奈地笑了笑,只能简单解释:“就是跟朋友合伙弄的小公司,不算什么,车也是公司用的,方便跑业务。”
他没多说细节,可大家根本不在意,依旧围着他聊,话题从公司说到学校时的趣事,包间里的气氛更热了。
角落里,黄馨安静地坐着,手里攥着水杯,眼神复杂地看着被人群围着的李景。
高中时,她偷偷喜欢过李景,也知道李景对自己有过好感。
李景帮她修过坏掉的mp3,运动会上替她捡过掉在跑道上的眼镜,那些细碎的瞬间,让她心里泛起过涟漪。
可那时李景家条件一般,她爸妈总说“要找个家境好的”,她犹豫着,终究没敢把心意说出口。
现在她只能默默看着李景从容应对众人的样子,听着旁边女生小声议论。
“李景现在又帅又有能力,真是没想到。”
“是啊,早知道当初就跟他多聊聊了。”
闻言,黄馨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说不出的滋味。
有羡慕,有遗憾,更多的是后悔。
她当初要是没那么在意家境,要是勇敢一点,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正想着,李景刚好朝这边看过来,跟她的目光撞了个正着。
黄馨连忙低下头,心跳快了几分,等她再抬头时,李景已经被其他同学拉着喝酒去了。
她看着李景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手里的水杯冰凉,就像她此刻的心情。
有些机会,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吃完饭,有人提议去唱歌,李景干脆说了句:“KTV就我来请客吧。”
话音刚落,同学们更兴奋了,纷纷簇拥着他往KTV走。
包厢里灯光闪烁,大家抢着点歌、喝酒,气氛热闹得很,不少人喝得满脸通红,连说话都带着酒气。
黄馨也喝了不少,眼神迷离地盯着李景的方向,见他起身去厕所,立马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