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6,我靠锦囊崛起人生 第119节

  ……

  小年这天的清晨,星市飘着细碎的雪沫子。

  李景先开车去加油站把油箱加满,回老家的路要走两个多小时,得把油备足。

  随后绕到胡鹏住的宿舍楼下,胡鹏早已拎着两个鼓鼓的行李袋等在路边,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袄,连耳朵都罩在耳罩里。

  按照约定,李景先开车送对方去车站。

  车子一路开到火车站,还没靠近,就被黑压压的人群惊住。

  2006年的春运,交通工具远不如后来多样,火车站广场上挤满了扛着蛇皮袋、拎着网兜的人,每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脸上带着急盼回家的神色,连走路都得跟着人流挤。

  李景把车停在路边,帮胡鹏把行李搬下来。

  “景哥,谢谢你送我。”胡鹏挠了挠头,语气里满是感激,又补了句,“你路上慢点。”

  “放心吧,你也注意安全,别挤丢东西。”李景拍了拍他的肩膀。

  胡鹏点点头,拎起行李就往人群里走。

  他身材高大,在人群里本算扎眼,可刚走进广场,就被涌动的人潮裹着往前挪,没一会儿,那道高大的身影就被密密麻麻的人头淹没,只能隐约看到他的脑袋,很快彻底看不见了。

  李景坐在车里,看着广场上拥挤的场景,心里也泛起股感慨。

  还好有车能开回家,不用像这样在寒风里挤火车。

  他发动车子,挡风玻璃上的雪沫子被雨刷扫开,掉头往回开去。

  随后,李景特意绕到市中心的商场,给父母买了过年的礼物,才开车往老家赶。

  虽说这一世是第一次开这辆雪铁龙上高速,但上一世跑业务时摸过不少车,上手格外熟练,方向盘在手里稳得很。

  出发前他还担心年关会堵车,没想到路上车流虽比平时多,却没出现堵得动不了的情况,一路顺畅。

  车子驶离星市,窗外的风景渐渐变了。

  高楼变成低矮的平房,柏油路旁是覆着薄霜的田野,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里晃着,透着冬天特有的萧瑟。

  李景看着这熟悉的景象,心里泛起股复杂的滋味,有感慨,也有怀念。

  上一世忙着打拼,很少有时间好好看路边的风景,这一世倒能慢下来,好好感受这份踏实。

  两个小时后,车子驶入娄城的地界。

  娄城虽是地级市,却透着小城的安逸,街道不宽,路边的商铺已经挂起了红灯笼,有的门口还贴起了春联。

  路过主街道时,一家服装店门口的音响正放着热门过年歌曲,欢快的旋律飘进车窗,瞬间勾起李景满脑子的回忆。

  小时候跟着父母来这条街买年货,挤在人群里抢糖块,趴在父亲肩头看舞狮子的场景,一幕幕在脑海里闪过。

  他放缓车速,看着街上拎着年货、说说笑笑的行人,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不管在外打拼多久,老家的年味,永远最让人安心。

  李景把车停在老小区门口时,隔着挡风玻璃就看见寒风里的两个身影。

  母亲王桂兰裹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棉袄,手里攥着围巾,踮着脚往路口望,嘴里还时不时跟身边的父亲念叨。

  父亲李卫国穿了件旧工装外套,双手插在裤兜里,站得笔直,眼神却紧紧锁着来车方向,没什么表情,却透着藏不住的期盼。

  “爸!妈!”李景推开车门喊了一声。

  王桂兰听见声音,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跑过来,伸手就摸李景的胳膊:“咋才到?冷不冷啊?我跟你爸从早上就等着了!”

  说着,她神色微变,这才注意到李景是从驾驶位走下来的。

  她绕到车边,盯着雪铁龙看了半天,手在车身上轻轻碰了碰,语气满是震惊:“这……这是你的车?你啥时候买的车啊?”

  李卫国也走了过来,没说话,看了眼李景,又看向眼前的汽车,满是疑惑。

  “这不是我的车,是公司的。”李景笑着解释,“我跟朋友合伙开了家电脑维修公司,我出技术,算技术入股,公司配的车,方便跑业务。”

  “开公司?”王桂兰嗓门一下提高了,拉着李景的胳膊追问,“你不是还在上学吗?咋就开公司了?靠谱不啊?别让人骗了!”

  她性子急,一连串问题抛出来,眼里满是担心,又忍不住上下打量儿子,见他比上次回家时精神了些,又心疼地说:“是不是上学累着了?看你脸都瘦了!”

  李卫国在旁边听着,眉头轻轻皱了下,依旧没说话,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

  他这辈子在工地干活,只知道靠力气赚钱,“开公司”“技术入股”这些词,他听着陌生,怕儿子走上歧路。

  “你们别担心,我跟朋友一起弄的,不是瞎折腾。”

  李景笑着看向两人,耐心解释:“就是帮人修电脑、做售后,我特意学了这些,技术过硬,人家才愿意跟我合伙。而且同学老师都知道,是正经事。

  这车是公司的,我平时跑业务用,不是我自己买的,没花钱。”

  王桂兰还是有点不放心,嘴里嘟囔:“修电脑还能开公司?以前没听说过啊……”

  但看着儿子说话时笃定的样子,又想起之前儿子的性子向来沉稳,心里的担心慢慢松了点,语气软下来:“那你可得当心点,钱够花就行,不用跟人家比。”

  “嗯,我知道。”李景点头,又看向李卫国,“爸,我这公司现在挺稳的,上个月还跟大厂家签了合作,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李卫国这才开口,声音有点哑:“在外头,自己多留个心眼,照顾好自己,别逞强。”

  他没说太多,却拍了拍李景的肩膀,力道很沉。

  他以前总觉得儿子还是个需要操心的小孩,现在看着儿子能说会道,还能“开公司”,心里虽觉得不可思议,却更多了份感慨,知道儿子是真的长大了。

第189章 温馨

  随即李景提着行李跟父母往家里走去,一路上跟父母解释了不少公司的事,让两人慢慢放下心来。

  走到单元楼门口,王桂兰又想起什么,转身往家跑:“对了!我得赶紧把排骨炖上!你爸早上特意去菜场买的新鲜排骨!”

  而李卫国帮李景拎着礼盒,跟在后面,走了两步忽然说:“车停外面没事吧?要不要找个靠墙的地儿,别让人刮着。”

  语气依旧平淡,却藏着对儿子汽车的上心。

  李景看着父母一急一缓的背影,心里微暖。

  不管他在外头是“李老板”还是“设计师”,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需要惦记的孩子。

  他笑了笑:“没事爸,小区安全,我们先回家,我再说说公司和学校的事。”

  楼道里的灯被脚步声点亮,一家三口的说话声混着笑声,在老楼里轻轻回荡,满是过年的暖意。

  回到家,王桂兰刚把礼盒放下,就又拉着李景问公司的事,生怕儿子“在外面被人骗了”,也担心学习被这些事给耽误。

  闻言,李景笑道:“爸妈,这学期专业课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他科目也都在前几名,你们放心,我没耽误学习。”

  王桂兰满脸诧异:“真……真考第一了?你以前上学虽说不差,可也没这么拔尖啊!”

  说着,她又拍了下李景的胳膊,有些心疼道:“还是在学校用心好,别光顾着外头跑,身体和学习最要紧。”

  李卫国没说话,却转身从柜子里翻出个搪瓷杯,给李景倒了杯热水,递过来时,嘴角悄悄往上扬了点。

  他这辈子没怎么读过书,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学业,见儿子能兼顾学习和做事,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只轻声道:“好,没白上学就行。”

  歇了会儿,李景把行李箱打开,里面的礼物一件件往外拿:“妈,这是给您买的羊毛衫,枣红色显气色;还有条围巾,冬天出门围着暖和。”

  说着他又递给李卫国一个袋子:“爸,这是您的羽绒服,还有帽子和皮带。”

  王桂兰拿着羊毛衫,翻来覆去地看,嘴里念叨:“这得不少钱吧?你刚开公司,钱得省着花,别给我们买这么贵的!”

  可她眼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还对着镜子比了比,又拉着李卫国说:“你看这颜色,是不是挺好看?”

  李卫国点了点头,然后接过李景给自己的羽绒服,摸了摸面料,厚实又软和,想起自己那件穿了三年的旧外套,心里微暖,却只说道:

  “浪费这钱干什么,我那旧的还能穿。”

  虽这么说,他手里却把羽绒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衣柜最显眼的地方。

  李景又拿出两条烟、一瓶酒,还有个小小的首饰盒,里面是条银项链:“妈,这项链您戴着玩,不值钱,图个高兴。”

  王桂兰打开盒子,看着闪着光的项链,手都有点抖,连忙收起来:“这么金贵的东西,我可舍不得戴,要不……留着给你以后娶媳妇用!”

  而李卫国看到那些烟酒也是诧异不已,接过来后,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最后感慨说了一句:“谢谢了,儿子。”

  随后,收拾完礼物,王桂兰要李景在客厅休息,自己则满脸欢喜拉着李卫国进了厨房:“你赶紧去把肉洗了,我切菜,今天给儿子炖个排骨,再炒个他爱吃的青椒肉丝!”

  李卫国应了声,系上围裙就去忙活,平时在工地沉默寡言的人,此刻在厨房却格外利索,洗菜、剁菜,动作有条不紊。

  王桂兰一边做事,一边跟客厅里的李景搭话:“学校食堂的饭是不是不好吃?看你瘦的,回家妈天天给你做好吃的!”

  李景靠在厨房门口,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笑着应:“食堂还行,就是没家里做的香。”

  闻言王桂兰笑得格外开心,似乎做菜都更有劲了些。

  饭菜很快端上桌,排骨炖得软烂,青椒肉丝喷香。

  李卫国打开李景带回来的酒,给自己倒了杯,又给李景倒了小半杯:“你还小,少喝点,尝尝就行。”

  王桂兰也给自己倒了点酒,道:“今天高兴,我也陪你们喝点。”

  饭桌上,王桂兰絮絮叨叨说家里的事:“你张阿姨家的儿子结婚了,彩礼要了四万八。

  楼下的老周,上个月在工地摔了一跤,现在还在家养着。”

  李卫国偶尔插一两句,大多时候是听着,偶尔给李景夹块排骨,提醒他多吃点。

  李景也跟父母聊学校的趣事,说同学怎么夸他修电脑厉害,说陈丹琳、张文平,这些朋友的事,没提生意上的难处,只捡开心的说。

  酒过三巡,李卫国的话多了点,拍着李景的肩膀:“在外头别太拼,家里不用你操心,照顾好自己就行。”

  王桂兰也感慨万分,心疼道:“是啊,有什么困难就记得回家,我和你爸永远都会帮你……”

  窗外的夜色渐浓,屋里的灯光暖融融的。

  饭菜香混着酒香,一家人的说话声、笑声,在小小的屋子里飘着,满是过年的温馨,也满是最踏实的亲情。

  ……

  接下来的两天,李景没出门,在家陪着父母忙活过年的事,小小的老房子里满是烟火气。

  王桂兰一大早就把窗帘、被单拆下来洗。

  李景见状,主动把沉重的洗衣机搬到阳台,又帮着拧干被单、搭在晾衣绳上。

  王桂兰一边擦桌子,一边絮絮叨叨:“你歇着就行,这些活我平时都干惯了!”

  嘴上这么说,手里的抹布却慢了半拍,见李景把晾衣绳拉得笔直,还不忘叮嘱:“被单边角要捋平,不然晒干了全是褶!”

  李景笑着应下,按母亲说的仔细整理,王桂兰看着儿子熟练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以前儿子在家,连袜子都很少洗,现在倒学会帮着做家务了。

  下午两人一起大扫除,王桂兰擦窗户,李景搬梯子、递抹布,还主动把客厅天花板的吊扇拆下来清洗。

  吊扇积了不少灰,李景擦得认真,王桂兰在旁边看着,时不时递张湿巾,嘴里念叨:“慢点,别摔着!以前你爸擦这个,总把灰掉我头上,还是你细心!”

  说着就笑,屋里满是她的声音,热闹温馨。

第190章 买家具

  另一边,李卫国也没闲着。

  他从工地借了工具,早上先把家里坏了的灯泡全换了新的。

  以前客厅的灯泡暗了好几天,王桂兰总说“凑活到过年再说”,李卫国却记在心里,趁着儿子在家帮忙,搬着梯子挨个检查,换完还特意开开关关试了好几遍,确认亮堂了才满意。

首节 上一节 119/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