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风云:家父雷洛,香江新豪门 第125节

  对于雷家港公开收购“九龙仓”的事,他们昨日就知道。

  但……“龙争虎斗”票房在西欧、北米各收获过亿美刀的事,他们可都不知道的。

  现在看到报道后,也将他们震惊到难以置信。

  能够进入上流社会的人,也算是真正见过各种大场面的人,此刻他们看到票房几亿美刀的报道后,也被深深震惊到。

  邵氏电影公司这边。

  “老六,我说一句中肯的话吧,商人以利为重,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再与那位小雷生怄气了,都是香江电影创造者,我们不是更应该共同为香江电影创造更多好作品,应该合作啊。”

  “老六,听二哥一句,找他谈谈合作吧,我观此子不管气运、还是气度都不凡,非常人所比,与他合作利大于弊啊。”

  可邵艺夫闻言则仍然不以为然,甚至对于他兄长说的话更是忍不住去讽刺:“二哥,你什么时候连看相都学会了?”

  “老六你……?”

  “罢了,你自己考虑吧。”

  “根本无需考虑,星耀电影公司就那么两部片做出成绩,我不相信他每一部片都能这么好成绩,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本事。”邵艺夫仍然不服输的回应道。

  随即他再道:“现在是人家摆明要和我们作对,我已经发出消息,谁和嘉禾那几个叛徒合作就是和我邵氏过不去。”

  “你看……人家当回事吗?”

  “据我所知,嘉禾与星耀合作的电影足足6部,其中几部马上就要上映,是他不将我们邵氏放在眼里,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本事,能风光多久?”

  邵艺夫冷冷说道。

  他其实对雷家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是纯粹的不服气不肯承认自己不如他而已。

  再加上他个人性格又要强,他想要封杀嘉禾电影公司,而雷家港却不将他的话当回事,如此才更让他心里感到不爽而已。

  而听到他的回应,邵邨人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很了解邵艺夫性格,见劝不动,他也就没有再劝,轻叹一声走出办公室。

  而在嘉禾电影这边。

  “邹兄,看来以后我们得好好抱着那位小雷生的大腿啊。”何冠昌感叹的说道。

  一旁梁凤也是点着头认可。

  “希望能够借着星耀电影公司的渠道,能将我们这几部影片也推出海外播映吧。”邹文怀低声的说着,满脸露出期待。

  他两位排挡何冠昌与梁凤也是同样想法,如今的嘉禾电影公司才刚刚成立不久,根基未稳,面对邵氏的打压可以说已经寸步难行,如今星耀电影公司如此成功,又肯带着他们玩,邹文怀几人肯定想紧抱雷家港大腿了。

  不单止是他们。

  一众华资大佬这边。

  不少富豪看到报道后,都在感叹电影公司居然如此赚钱,之前星耀电影公司在亚洲票房大卖他们还能自我安慰说是观感一样才会让票房得到大卖。

  可现在北米、西欧地区再收获超两亿美刀票房,总票房高达3.2亿美刀,如此大的利润,纷纷让他们生出开电影公司的打算。

  这可是3.2亿美刀啊。

  按照美刀与港币的汇率是1-5,相当于16亿港币,而电影成本投入仅仅80万美刀,也就是400万港币罢了。

  投入400万短短半年时间,赚了足足400倍,如此暴利,怎么会引起那些富豪的欲望呢?

  要知道他们做死一辈子的实业,打拼了大半辈子资产也不过亿,人家一部电影,半年时间就赚10几个亿港币,任谁也抵抗不了这种诱惑。

  别说一般富豪了。

  就连李超人、新鸿基那三位,新世界郑裕同他们也是对电影行业有蠢蠢欲动的想法。

  而霍东东大佬他今日正好出席某个公众活动,被记者问到他如何看待雷家港时候,他更是直接回应记者:“生儿当如雷家港。”其它一句废话也不说。

  要知道这时候的霍东东在香江华资中身份地位可是很高的,他能说出这句话可见他对雷家港的评价有多高?

  一时间搞到满城都是关于雷家港的话题,各层次人士都在议论、羡慕、妒忌都有。

  同时随着星耀电影公司票房的报道传出后,整个香江商人甚至一些有能力的人无一不对电影行业有了新的认知。

  除此之外。

  华商中的大佬除了对电影行业感兴趣之外,也对雷家港相当佩服,居然敢打洋行产业,而且还是喵准怡和旗下产业动手。

  这种事情他们别说做了,就连想也不敢去想,而雷家港却不单止做了,还公开挑衅怡和,不得不让他们万分佩服的。

  如今还是70年代初,各华资大佬可以说发展才刚刚上轨道,而洋行还算是如日中天时候,他们还真没想过打洋行主意。

  哪怕李超人目前也没这想法,就算有,他也没这实力。

  而尽管外面传得沸沸扬扬,作为始作俑者的雷家港,此刻正在家中休闲的做着运动。

  对外面的事半点也不关心。

  直到接近他才出门,他也直接过去证券中心这边。

  “老板你来啦。”

  “嗯,今日情况如何?”

  “九龙仓这边不太理想,目前为止市场没有一单卖盘抛出,同时也没有股民联系交易。”

  “另外九龙仓事件发生后,导致股市行情发生改变,恒指在昨日开始缓慢高走,到下午收盘涨幅共36个点,也导致一些优质股票价格出现上涨,而置地股票便是其中之一。”

  “也因此导致置地股票在今日开盘后,卖盘抛出不多,开盘到现在我们只购入不到4万股置地股,恐怕那些股民以为股市回暖了,都在进入观望状态。”

  雷家港闻言也相当无奈,可他也没有办法,他也只能等。

  他当然希望等到十月石油危机爆发后怡和也没发现到他的动作。到那时香江股市会再次受到影响,而那些拥有置地股票的股民绝对会争先恐后抛出。

  毕竟3月这次股灾肯定让不少股民造成了心理巨大影响,只要股市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会那些股民惊慌的抛出。

  都见过鬼了,谁不怕黑?

  “行吧,置地与九龙仓这边让一两个人盯着就好。”

  “前几日让你了解中华煤气与港灯、青州英泥、安达臣大亚矿石厂等公司信息,了解得如何?”雷家港问道。

  “老板稍等,我马上拿资料给你看。”周若娴说完便往她办公的地方走过去。

  如今他已经完全掌控九龙仓,虽然目前能不能拿下置地还是未知数。但目前他至少有了九龙仓作为母公司展开发展。

  哪怕最后他无法拿下置地,但九龙仓公司经营范围内也是有地产公司、物业公司运输、酒店、码头、仓库等产业。

  因此他得开始将香江一些核心、对民生影响较大的产业做好动手的准备。

  在这个时期可是最容易也是最低成本能拿下这些产业时刻,如果这时他不动手,等到股灾过后,他再想去出手拿下恐怕就得付出更大代价了。

  而“港灯”、“中煤”、“箐洲英坭水泥厂”、“安达臣石厂”雷家港肯定会将这些产业控制。

  能与他未来地产公司相辅相成,可以解决他很多问题。

  至于“中华电力”雷家港暂时不打算动它,原因是嘉道理家族可不是吃素的,毕竟是犹太人,背后隐藏的大佬太多了。

  另外英港府也不会让一个人将香江电力全部控制,如果你想要“港灯”,那么必须得放弃“中电”,得维持平衡嘛。

  目前“中电”想要拿下比较困难,他也不想大费周章,因此雷家港将目标锁定港灯。

  至于“箐洲英坭水泥厂”与“安达臣石厂”这两间公司价值虽然不大,但重要性不言而喻。

  未来他肯定会涉及房地产行业,而水泥与沙石可是地产必须物。他掌控这两家公司后,至少以后不用被人暗中搞手段,中断他重要的物料。

  反而是,如果他掌控这两个产业,那么香江地产界很多人得看他脸色行事。

  箐洲英坭与安达臣都是香江唯一的公司,可以说完全是垄断产业,别人想要水泥与石子,那么就得来找他,不然就去出口购入,但价格会贵很多。

  因此这两家公司的重要性还是非常大的。

  最重要的是,箐洲英坭水泥厂是在九龙红磡,工厂那块非常大,未来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历史上李超人收购这家水泥厂就是为了得到这块地。

  后来他建了黄埔花园,为李超人赚了多少钱的?

  拿下“箐洲英坭水泥厂”不单止可以垄断香江水泥市场,也能提高他在香江地产界的地位,又能得到那块不错的地皮,这笔生意怎么算都是非常值得的。

  “安达臣”也是一样。

  反正这几家公司任何一间他都不会错过掌控。

  除非是没有办法拿下而已。

第127章 布局嘉道理家族的“中电集团”

  “老板,我先汇报箐洲英坭公司情况吧。”

  雷家港点了点头。

  “受股灾影响,香江地产行业在这段时间新房交易量大跌,而各地产公司也纷纷叫停在建项目,也因此导致箐洲英坭公司目前水泥厂陷入大量压货状态,前几日该公司还在恒生银行咨询贷款问题,当中很多股东也在联系投资公司寻找买家。”

  “该公司比较核心数据目前无法查到,但按目前情况来看,这家公司财务肯定有很大问题。”

  “按照价值来看,我认为不合适收购这……。”

  “停停停……。”

  雷家港直接叫停周若娴。

  “你只需要汇报如果我想要控股这家公司成功率有多大,另外资金需要多少就可以了?”

  对于周若娴的风险评估报告雷家港一点不感兴趣。

  他当然知道“箐洲英坭”公司目前困境了,也知道现在收购这家公司的价值不大,甚至还需要贴钱进去维持经营呢。

  但雷家港收购这家公司并非是为了让其赚大钱,是要减去以后可能会带给他风险的可能。

  同时他也需要水泥厂在红磡这块地而已。

  “箐洲英坭”公司其实已经是一家百年公司,也是英资产业,最初19世纪是在澳海那边的,后来搬到香江九龙红磡建厂。

  历史上在76年,李超人收购九龙仓失败之后,转手就花了3000万港币在市场上收购这家公司25%股权。

  后来他通过汇丰银行大班出面的帮助之下,让其去劝说“箐洲英坭”其他小股东将股权出售给他,达到40%股权时候成功出任董事长职位,再后来发起要约回购全部股权退市所有化。

  而李超人收购“箐洲英坭”总耗资也就一个亿港币多一些,但他将水泥厂拆除之后,见了“黄埔花园”直接让他爆赚几十亿。

  当然,巧遇当时英港府推出“十年屋邨计划”,而他正好赶上这个时间,当时市道也好,才会让他赚到这么多的。

  但也说明其价值很高啊。

  知道这些资料的雷家港,当然不需要周若娴向他汇报收购风险的问题。

  “抱歉老板……。”周若娴有些失落的道歉一声。

  “我有信心能够将这家公司拿下,单是目前市场上就有不少流通股与一些股东抛出的股票,如果再去将其他股东股权交易过来,绝对能控股的。”

  “行,你先去将那些想要出售股权的小股东达成交易,然后再去市场全力购入。”

  “安达臣公司呢?”

  “安达臣公司情况与箐洲英坭公司差不多,只不过安达臣公司并没有上市,想要收购只能去谈,我会去尝试的。”

  雷家港也是知道的。

  而这家安达成大亚公司背后的老板并非洋人,而是未来大名鼎鼎酒店大王、以及澳海“银河”菜市场老板吕智和。

  这家伙虽然没有其他富豪那么出名,但他在60年代实力就非常强,而且魄力也很够。

  这家伙在50年代,20岁时候就已经开始打拼,敢一个人漂洋过海到R国购买机器回来香江发展,当时他花了几百万获得一个地区的采石权,从此开始建立他的石矿商业帝国。

  要知道50年代的几百万可是非常大,但他就能拿得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25/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