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穿越指南 第197节

  便只好说道:“虽然差旅费等取消了,是咱们这次增加了奖励机制。

  奖励的数额还不小。

  大家可以算一算,奖励经费可以赚到项目预算的20%,而个人可以得到的最高是15%。

  这就是说,只要做出突出的贡献,就可以得到研究经费的3%,作为个人奖励。

  10000块钱的研究经费,就是300块钱的奖励,100000块钱的研究金,那就是3000块钱的奖励。

  当然了,有一点我要补充说明一下。

  那就是关于这次对于个人最高奖励,奖励金额不能超过1500块钱。

  这一点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众人听到陈平安这个解释,脸上的表情好了不少。

  虽然他们心里清楚,要想在这项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怕是不容易。

  可是,他们都是各个厂的精英,在每个厂分到的任务里面,做出一些杰出的贡献,他们还是对自己有这个信心的。

  到时候哪怕不能拿到1500,拿个四五百,那也是可以很大的缓解家里的情况。

  最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又添加了一条。

  那就是对于参与研发的技术人员中,那些有优秀表现,家庭困难的技术人员,可以提供适当的经济补助。

  总额不能超过研发费用的5%。

  毕竟是涉及到大家的福利,所以讨论的时候很是激烈,基本上所有人都发表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了,很多意见都是被陈平安直接拒绝的。

  就像有人提出,要给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发研究补贴,直接按照整个研发费用的30%进行发放。

  陈平安想都没想,便直接拒绝了。

  这年头,大家都是领着国家工资的,参与研发也是工作的一种,又不算额外的加班,凭什么发补贴?

  虽然各个单位,大多数不属于铁路系统。可是,如今全国一盘棋,配合研发,不仅是义务,更是一种职责。

  张显其实对于陈平安这种抠门的做法,心里有些不同的想法。

  只不过,自己才刚刚来到联络处,再加上,不管什么情况,他都得支持陈平安的工作。

  所以这件事情,在会议之前,他提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之后,便再也没有坚持。

  他这会看着陈平安三言两语便安抚好这些专家,心里不由得想到:这家伙忽悠人的能力是越来越高了。

  其实这件事情,还真不怨陈平安。

  毕竟,他个人是很不喜欢这种吃大锅饭的感觉。

  所以在整个经费的使用上,他都是往结果导向上挨。

  只要能出结果,激励奖金是真的不少。

  所以,有能力就去争激励奖金。

  一天到晚盯着那些补助和差旅费算什么啊。

  当然了,他的这种思想,这种做法,在这个年代还是极危险的。

  好在不管是白玉龙组长,还是阎主任或者是常征同志,都是带着上面那位的指使,做事有着浓浓的革新意志,这才畅通无阻的通过了。

第158章 制定标准

  最终,经过大家的商议,关于热棒研发费用的使用规则,在大会上顺利的通过了。

  接着,便是各个单位开始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度。

  这属于今天会议的重中之重,对于各个单位的汇报,大家都是极为重视。

  光这个流程就占了整整一天半,接下来的半天是由各个单位互相交流学习的时间。

  整体来说,目前最困扰大家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于密闭容器的生产。

  难题主要是成本太高。

  这种情况,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是极为致命的。

  毕竟,按照目前国家的经济,绝无可能不顾成本的去修高原铁路。

  原本,对于现在而言,修建高原铁路就比其他铁路成本高很多了。

  所以,廉价好用的热棒,才是联络处和战斗组最理想的产品。

  陈平安看着各个专家都在热烈的交流着技术,他自己则是在一旁看着文件。

  这是他们起草的《热棒技术规格和验收标准》的试行版本。

  毕竟接下来的会议,就是要讨论《热棒技术规格和验收标准》的试行版本。

  等到给他们这次会议通过,就可以报送战斗组技术委员会,最后再由部里技术委员会鉴定,这样一份国家级的标准就诞生了。

  过了一天,会议的最后一天,由张显在会上将《热棒技术规格和验收标准》的试行版本的一些情况做了简单的说明。

  当然了,与会的专家手头提前两天已经收到了纸质版的《热棒技术规格和验收标准》的试行版本。

  毕竟,今天就要讨论,总要让他们先熟悉起来。、这次的标准。

  主要涉及到六个部分。

  分别是:规范范围、术语;组成分类;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当然了,大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这三个部分。

  毕竟,这是涉及到主要技术问题的。

  大家对于这个标准的制定,还是极为热情的。

  要知道这是国内首个针对热棒技术的官方标准,规范了热棒的设计、制造及验收流程。

  文件直接对热棒的一些核心构建和功能直接做了定义。

  首先对于热棒的组成,直接规定热棒主要是由基管、官腔、中心测温管和工质组成。

  基管作为热棒的外壳,起到保护内部结构和支撑的作用,其材质和厚度直接影响热棒的强度和耐久性。

  官腔是工质流动和热量传递的通道,合理的官腔设计能优化热传递传递效率。

  中心测温管可以实时的监测热棒内部的温度,为热棒运行状态提供关键数据,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

  所谓的工质,则是热棒实现热量传递的核心介质,其性质和充装量决定了热棒的工作性能。

  最终在大家的科学研究论证后,决定对热棒的尺寸进行了规定。

  热棒采用89mm直径的凝段散热器,长度为315mm,冷凝段散热器面积达619mm?,翅片厚度为119μm?。

  这些参数的确定,对于后续的研究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

  当然了,这不是拍着脑袋决定的,而是通过论证能够确保了热棒在多年冻土地段的高效散热性能。

  在工质材料选择方面,热棒选用液氨作为工质,因其沸点适中,约-33.3℃,既能满足低温环境需求,又能实现单向导热,有效防止冻土融化。

  大家对于热棒基管的材质选择,基本上一致决定使用碳钢或不锈钢。

  因为这两种材料基本可以满足对腐蚀性、成本等要求。

  “同志们,焊接质量与气密性试验是热棒安全与稳定运行的关键。

  陈处长、各位专家,刚才我们私下里交流了一下,我们京城红星轧钢厂准备跟京城锅炉厂合作,对焊接工艺进行研究。

  我先说一说我们的看法啊。

  首先这焊接接头应牢固、平整光滑、无虚焊、漏焊等问题。

  毕竟我们都知道,焊接质量如果不佳,在热棒工作过程中,高温高压的环境可能导致焊接处断裂,引发工质泄露,造成热棒故障。

  所以,这气密性试验要求热棒在一定压力下无泄漏,能够确保工质在密封系统内循环,维持热棒的正常工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焊接质量控制和气密性试验,热棒才能在寒区长期稳定运行。”

  接下大家都是踊跃发言,有人还专门谈论了气动特性和等温特性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这俩个都是热棒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

  一机部材料研究所的同志,对于材料性能测试,作了一些专业发言,介绍了专业方法和关键指标的判断依据。

  介绍的很是具体,主要是从材料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度测试、纯度测试、导热系数等多个方面都做了很是详细的汇报。

  最后张显还专门说了一下产品验收的要求。

  “同志们,对于热棒产品的验收,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检测全面,涵盖材料性能、外观质量、尺寸规格、焊接质量、气密性试验等都要进行检查。

  还要对才来哦进行全性能检测,包括化学成分分析。

  我们要严格要求,对微小缺陷也不能放过。

  规格尺寸的测量精度也是严格把控,要绝对确保产品符合设计标准。

  其他各项性能测试也要在极端或者典型使用条件下进行,全面评估热棒性能。”

  《热棒技术规格和验收标准》的试行版本涉及到众人科研的根本利益,或者说是项目的成功与否,所以没有人敢大意,大家都是积极思考,从各个专业角度开始论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与这个比起来,经费使用都是小事。

  毕竟,这年头的专家,那都是真专家。

  他们最在意的是能够用胸中所学,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出一番贡献。

  会议一直到了晚上这才结束。

  讨论了一下午,陈平安都觉得整个人累的不行。

  从金城局回来后,刚到自己办公室。

  他们联络处办公室主任杨杰便找了上来。

  这几天开会,由于他们联络处没有这么大的场地,都是借用金城局的小礼堂。

  所以,每次会议结束后,陈平安回来还要在办公室处理一会工作。

  这会,他看着杨杰问道:“杨主任,有什么事吗?”

  杨杰听到这话,便开口问道:“处长,是这样的。

  按照以往惯例,这种会议结束后,主办单位都是要举办一次会餐的。

  所以,我请示一下,我们这边要不要办?”

  陈平安听到这话,也是不由得沉默了片刻。

  然后说道:“办吧,不要浪费,节约成本。”

  杨杰听到这话,也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就是怕事情太突然,所以之前跟金城饭店打过招呼了。

  好在提前打过招呼,不然实在是有些来不及。

  “处长,我之前已经跟金城饭店那边打过招呼了,今晚上就可以举办。”

  陈平安听到这,便问道:“费用什么情况?”

首节 上一节 197/2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