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王朗的故吏虞翻。
曹植跟他不熟,以为是本地的某个乡贤,于是上前拉着对方的手,天南地北地攀谈起来。
然后很快就发现对方学识非凡,特别对于《易》的理解,堪为人师。
于是打算引为师友。
这时有人上前提醒道:
“君侯,虞公乃吴王的宾客,自江左而来!”
“吴王又如何?孤还曾是雍丘王呢!”说着便打算将虞翻带去厢房细谈。
但蓦地看清说话之人那孔武的身形,心中蓦地一咯噔。
此人正是驻守徐州的大将臧霸。
曹植瞬间酒醒,松开握着虞翻的手,噔噔噔连退三步,左顾右盼一番,这才惶惶作声:
“吴,吴王竟也遣使来为王公吊丧吗?”
“天,天子知道此事吗?”
臧霸微微摇头,但目光却在江东三人组身上游弋。
其他同来吊丧的曹魏士人,也大多如此。
虞翻抬袖擦了擦眼眶,抱拳对众人道:
“老朽乃江左一介庶民,非是谁的宾客。今日更是以王公故吏身份而来,诸公无须猜疑。”
曹植闻言看了看臧霸,又看了看披麻戴孝的王肃,一时不知该不该应答。
王肃则将目光落在臧霸身上,微微眯着,若有所思。
最后还是臧霸开口:
“虞公说自己是庶民,我信了。”
“但同来的那两位后生,腰缠印绶,总不能也跟吴王无关了吧?”
于是全场目光又转到张休和诸葛恪身上。
第329章 喜忧参半
张休显然不习惯应付这种场面。
面对臧霸满脸杀气的注视。
声音压在喉咙里,愣是发不出来。
诸葛恪却从容应声道:
“将军这话就问得奇怪了。”
“我三人便是吴王的臣属又如何?”
“王公生前乃天下仰望的名士,吴王惜其才,敬其德,于是遣我等前来下邳吊丧,难道有什么不符合礼节的地方吗?”
又转向上首的王肃道:
“主人在此间酬谢宾客,事前并未明言不请吴人,莫非当下要改口了?”
王肃这才应声道:
“若只为祭奠先考而来,自然都是贵客,不分南北。”
诸葛恪回头挑衅般地看着臧霸。
然而这位征伐无数的沙场战将,只是冷吭一声,就此退下。
张休不由对诸葛恪投来敬佩的目光。
然而后者面色不喜反忧。
他刚刚就是看出臧霸有意将虞翻的身份从东吴臣子里剥离开来,这才故意挑衅臧霸,故意强调三人代表吴王而来,继而引发更大的混乱的。
谁知道臧霸居然能忍得住他一个无名小辈的挑衅?
此人心机之深沉,实在出人意料。
诸葛恪一时喜忧参半。
喜的是,此人分明有意配合虞翻。
张昭等人的谋划,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实现。
但忧的是,如此心机暗藏之人,张、虞二公,真的能拿捏得住吗?
这还只是一个臧霸。
其余武将想必也非等闲之辈。
但无论如何,主人已经发话。
喝得浑浑噩噩的曹植也好。
各怀鬼胎的魏吴双方将臣也罢,都不好在丧礼上继续造次。
一场小小的风波很快便过去。
唯独主动入局的诸葛恪,心中所虑更胜先前。
却碍于智量、能力、地位的不足。
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好在他虽然等不来神仙般的黄石公。
但还有一个叫世所公认的智者叔父,诸葛孔明。
于是决定等回去后,立即向他写信求教。
“对了,大人说叔父近来去了陇右,书信不便……或者,也可以去问一问那位?”
诸葛恪想了想,决定两边都写信去问。
集思广益嘛。
当然,这第二封信。
他是绝对不会以个人名义直接写给对方的。
而是先去询问近来去了长安尚书台的堂弟,诸葛乔。
借后者之口,再求教于那人。
……
建兴三年(这里是228年)夏五月。
就在麋威丧期快要结束之际。
赵云在并州方向的初步战果也传回了河东。
结果有些出乎预料。
起初,赵云遵循麋威的建议,选择晋阳城北上攻略并州北部的郡县。
但大军刚刚离开太原郡的北界,就与一部南下的魏军不期而遇。
双方狭路相逢,仓促交战,都有些措手不及。
赵云担心这路人马与晋阳守军南北呼应,乃是早有预谋的伏兵。
于是亲领一部精锐骑士前去突阵,一度前突到敌方中军阵前。
很快引起了敌方前军的混乱。
陈到、冯习等将领趁势掩杀,直接击溃了敌军前部。
但敌将也是个老于用兵的宿将,见前军已败,果断撤回附近的九原城中,然后据城而守。
赵云见对方进退有度,且九原城跟晋阳一样都提前进行了坚壁清野。
于是更加断定对方早有预谋,就没有继续冒险北进。
而是在锁城的同时,派遣斥候四下打听敌情。
最终发现自己猜对了一半。
对方确实有预谋。
但不是放任自己北上再打伏击。
而是打算南下奔袭太原的己方人马,解围晋阳城。
这部突然冒头的魏军,正是由曹魏雁门太守牵招亲自统领。
再结合早前曹叡突然闪现到涉县,大搞清理的奇怪举动。
于是一个完整的战术方案便浮现出来。
曹魏君臣打算声东击西,解围晋阳城!
不得不说,曹叡的这次战场首秀,还是颇有些想法的。
一眼看中上党对于汉魏双方的重要性,先声夺人西出,吸引了河东汉军的瞩目。
同时自身又是大魏的皇帝,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足以吸引全场目光。
这就是双重的诱饵。
再加上扬言要牵招南行涉县接受赏赐,似要让他代替羊衜为上党太守。
这就进一步让汉军疏忽了并州北部的军情。
若早前赵云真的分兵来上党,那牵招这次南下突袭,指不定真能给晋阳城之围打开缺口。
“只是曹魏君臣千算万算,没算到我这边也是玩了一手虚虚实实。”
“结果两边虚对虚,实对实,狭路一战,谁都没占到便宜。”
麋威轻轻一叹,放下手中军报。
谯周不解问道:
“看赵镇北描述,他部人马已经围困了九原城,分明是我军占据上风啊?”
麋威微微摇头解释道:
“军事账不是这么算的。”
“一时的上风不代表什么,关键要看是否达成战略目的。”
听着这些生僻的词汇,已经跟麋威相伴近三年的谯周,有所恍然。
“将军的意思是,赵镇北此番北上,目的在于将魏军赶出并州北部,然后锁住关要,回头再专心对付坚城晋阳。”
“而此时因为牵招南下到九原城,又一时攻不破城池,原先的目标已经无法达成,所以不算成功?”
麋威点点头,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