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326节

  七月初,京师城东郊,炮声隐隐,烟尘蔽日。

  太平天国北伐军在韦昌辉、林凤祥等人的率领下,早已攻占京师城最后一道屏障通州,顿兵京师城下,与僧格林沁、胜保、西凌阿等清军将领统带的清军在京郊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

  上一回京师城如此热闹,还是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

  紫禁城养心殿内,咸丰皇帝面色苍白,眼窝深陷,焦疲之态尽显。

  虽说在京郊同北窜长毛的鏖战僧格林沁、胜保、西凌阿等人已经渐居上风。

  且京郊的长毛缺乏攻坚用的重炮,即使长毛从天津拆卸了大量重炮运往京郊,天津的那些重炮用于攻打京师城这等规格的城池效果有限。

  京师不缺重炮,京师城的守军面对攻城的长毛有着极大的火力优势和后勤优势。

  只要京师城内部不出现大乱子,京师城还是能够守住的。

  咸丰皇帝所面对的京师危局,要比两百多年前的崇祯好得多。

  至少咸丰钱粮较为充裕,有足够的兵力可以调动,叫大起朝臣们都能悉数来朝,京师的人心还在大清这一边。

  但御极三年就让粤西的发匪一路从广西打到京师城,无疑是大清立国两百余年来的奇耻大辱,咸丰的脸色极为难看。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死寂。

  “捷报!一定要是捷报!”

  咸丰在心中默念着,希望外头的人带来的是好消息。

  军机大臣祁寯藻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他甚至来不及完整行礼,便扑倒在地,双手高举着六百里加急文书,说话的声音都变了调:“皇上!皇上!湖广……湖广八百里加急!襄……襄樊……丢了!”

  “什么?!”

  咸丰猛地从御座上弹射而起,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险些栽倒。

  旁边的太监连忙上前搀扶,却被咸丰一把推开。

  咸丰死死盯着祁寯藻,难以置信地问道:“你……你再说一遍?哪里丢了?是樊城……只是樊城丢了,对不对?襄阳还在,对不对?!”

  咸丰仍旧怀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期盼是自己听错了,或者只是丢了一个樊城,作为主城的襄阳尚在,湖北的局面就还未完全崩溃,尚有转圜补救的余地。

  祁寯藻以头抢地,泣不成声:“皇上……是……是襄樊两地……俱已沦陷!短毛发逆已完全占据襄、樊二城!湖北要地尽失矣!”

第372章 临门一脚

  咸丰只觉得一股腥甜直冲喉头,为了不在大臣们面前失仪,他强行咽下了口中的这股腥甜。

  北方战局的天平逐渐向清军倾斜。有了点转机,咸丰好不容易看到了点曙光。

  他本打算在消灭京师城外的北窜长毛之后调兵由豫入襄樊,再以襄樊为跳板,进逼武汉三镇和荆州,会同湖南的清军南北夹击湖北的短毛,压缩短毛的活动空间,直至彻底剿灭湖北的短毛。

  岂料襄樊会丢得这么快,丢得这么彻底。

  襄樊一失,咸丰原本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根据祁寯藻呈递上来的加急文书,襄阳之所以丢的这么快,乃是襄阳知府海瑛、襄阳镇总兵邵鹤龄通敌、临阵倒戈之故。

  去岁短毛西窜之际,尚且只有一知府、一知县降短毛,这次倒好,文官武官全都凑齐了。

  不知短毛下一次将征伐何方?又会有多少地方文武大员向短毛纳降?

  思及于此,一种前所未有的、彻骨的寒意,瞬间席卷了咸丰的全身,甚至压过了对城外北伐军的恐惧。

  “襄樊……襄樊……”

  咸丰先是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随即,积聚的恐惧、焦虑、屈辱和滔天的怒火,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骤然爆发。

  “湖北总督崇伦现在何处?”

  震怒之下的咸丰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墨纸砚齐齐跳起,问及湖北巡抚崇伦的下落。

  虽说咸丰对旗人较为宽容,但他宽容也是有限度的。

  整个襄樊战役期间,崇伦这个湖北巡抚全程隐身的表现让咸丰着实宽容不起来。

  “崇伦现在在山西太原。”一直一言不发的肃顺向咸丰汇报了崇伦的行踪。

  “崇纶这个狗奴才是湖北巡抚!他跑到山西作甚?要朕赏他个山西巡抚当当么?朕待他不薄!委以封疆重任!他们家世受国恩,就是这么回报朕的?这狗奴才将大清江山社稷置于何地?!将我大清列祖列宗的颜面置于何地?!”

  咸丰猛地转向祁寯藻和殿内其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军机大臣,咆哮道。

  “传旨!立刻传旨!着即革去崇纶一切职衔!拔去花翎,剥去黄马褂!锁拿槛送京师!拿到之后,不必再审,直接交付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从快拟罪!拟罪之后,不必等秋决!给朕立即绑赴菜市口,斩立决!朕要让天下文武百官都看看,临阵脱逃、擅离职守、弃城失地,是何等下场!”

  咸丰上一次得知崇伦的下落还是在河南洛阳,这才过去多少天,崇伦这厮便从河南洛阳一路跑到了山西太原。

  崇伦是咸丰即位之初亲自从军机章京擢为湖北巡抚的满洲大员,崇伦此等表现令咸丰感到颜面扫地,怒其不争,失望至极。也怪自己识人不明,用人不察,以致襄速失。

  但凡崇伦现在还在河南,咸丰都会考虑给崇伦个戴罪留效自赎的机会,让崇伦在河南筹措粮草兵力,为日后收复襄樊做准备。

  连河南都不敢久留,一路逃窜至山西太原,此等畏敌如虎之辈,莫要说正黄旗出身,即使是镶黄旗出身也不能再用了。

  有清一朝,对旗人高官,尤其是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如此迅速且不留情面地处以极刑,是极其罕见的。

  说明咸丰此刻内心的惊惧与愤怒已达顶点。

  上一次咸丰对旗人官将如此震怒,还是武昌一战中诈死潜逃安庆,犯了欺君之罪的湖北绿营参将阿克东阿及其弟广东绿营副将巴图。

  只是上一回气归气,最终在判罚时咸丰还是网开了一面,判了绞立决,给两人留了个全尸。这次咸丰则是一点情面不留。

  几个旗人大员正欲上前为崇伦求情一二,毫不意外地被愤怒的咸丰斥退。

  “臣臣遵旨!”祁寯藻浑身颤抖,连连叩头领命。

  “都退下吧。”咸丰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群臣告退之后,咸丰只留下肃顺议事。

  “襄樊乃南北之间的关键一着,襄樊在我大清之手,则我大清可在襄樊屯兵聚粮,顺汉水以下武汉三镇。如今襄樊落入短毛发逆之手,朕担心短毛发逆会借机乘胜北窜。你觉得应当派遣何人主持收复襄樊为宜?”

  咸丰看向肃顺,急切地问道。

  肃顺乃旗人大员之中为数不多的能堪大用,挑大梁之辈,咸丰对肃顺极为信任和倚重。

  襄樊于南北之争而言实在太重要了,咸丰迫切地希望能够在短毛立足未稳之前收复襄樊。

  被粤西发逆将战线推到首都京师城下的事情,咸丰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咸丰把关外的马队,以及北方地区能调动的部队悉数调到了京师附近勤王,还是连通州都没能守住。

  直至到了京郊,凭借重炮和马队的优势,才遏止住了北窜长毛的攻势。

  若是短毛发逆北窜京师,会是怎样一番境况,咸丰甚至不敢细想。

  “回主子,奴才觉得现在不宜分兵襄樊。”肃顺直言道。

  “眼下正值雨季,我大清内河水师不如短毛发逆,雨季南下攻襄樊,乃以我之短,击短毛发逆之长。

  我大清之于短毛发逆,马队乃我大清所长,即使要南征襄樊,也当以入冬之后,河水封冻,土地坚硬之时南征襄樊为宜。

  奴才以为,当务之急应当集中兵力,肃清京郊的长毛发逆,以稳定京师,乃至天下的人心。”

  肃顺也清楚襄樊的重要性,他又何尝不想早日克复襄樊,但肃顺不认为在雨季南征襄樊是什么好主意。

  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再者,比起襄樊的远虑,京郊的近忧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眼下京郊的战事正处于关键阶段,现在抽调兵力南征襄樊,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顾此失彼。

  “如若短毛以襄樊为跳板北上,同北窜的长毛合并一处,该当如何?”咸丰道出了他的担忧。

  “短毛用兵图稳,短毛不会在没有万全的准备下贸然北窜,再者,有乌兰泰、骆秉章、张亮基、江忠源等人在长沙牵制短毛,短毛不敢大举北上。”肃顺说道。

  历来关于长毛、短毛的战报肃顺不仅都看过,还让人整理装订成册,以便时时查阅。

  故肃顺虽远在京师,没有亲临前线,但他对长毛、短毛都有一定的了解。

  长毛和短毛用兵风格说是两个极端也不为过。

  长毛用兵激进,短毛用兵稳重,喜欢稳扎稳打。

  肃顺认为以短毛的作战风格,不会在准备不充分,有长沙清军威胁后方的情况下贸然北上,长驱直入攻打京师。

  清军在南方战场,尤其是湖湘战场表现得一塌糊涂,但北方战场的主动权,仍旧在清廷这边。

  “传旨,速速肃清剿灭京郊的长毛,务必在入冬之前结束京郊的战事。”咸丰凝思良久,终于做出了决断。

  与此同时,京师城东郊的北伐军大营。

  因处于前线战区之故,为了防止被清军集中兵力突破,五万余太平军在京师城东郊扎的是品字形大营,各营之间互相呼应。

  如此布营增加了纵深,使得清军难以破营,即使偶尔被清军破了一两个营地,整个东郊大营也不致全线崩溃,尚有补救的余地。

  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便是牺牲了营地的正面宽度,难以对京师城这等规格的城池形成合围。

  韦昌辉、林凤祥等人不是不想将营寨拉长,对京师城完成合围,而是实在做不到。

  除却留守通州、东安、武清、天津等不得不守的城池,后方能抽调的兵力基本都被韦昌辉、林凤祥抽调到了前线。

  李开芳曾提出直接将所有兵力押到京师城下,毕其功于一役的激进建议。

  不过韦昌辉没有采纳。

  五万人围不住的城池,七万人未必围得住,更改变不了他们兵力劣势的现实。

  再者,南方的老兄弟基本都已经被抽调到了前线,多增加两万余北方新兵,能起到的作用也极为有限,改变不了战局。

  去年韦昌辉已经吃了不少没有后方的亏,入冬以来一路忍饥挨饿,减员甚多,今年韦昌辉不想在这方面栽跟头,故坚持留守天津,为自己,也为北伐军留了条后路。

  京师城东郊的中军大帐内,辅王韦昌辉眉头紧锁,目光落在大帐中央粗糙的沙盘上。

  一侧的李开芳双手抱胸,凝视着帐外灰蒙蒙的天空,一言不发。

  帐外传来的连绵不绝的铳炮声令他心烦意乱。

  “又退下来了!”

  随着帐外的铳炮声渐歇,帐帘猛地被掀开,一股刺鼻的硝烟味和血腥气随之涌入帐内,林凤祥大踏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愤懑。

  “弟兄们冲了三次,都被清妖的铳炮给压了回来!僧格林沁和胜保的马队在侧翼游弋,我们的弟兄只要冲锋阵型稍微一散,他们的马队就冲上来放箭,没有足够的炮火压制,根本靠不近城墙!”

  随着火药告罄,老兵减员严重。

  北伐军在野战中已经越来越难以反制清军马队。

  攻打京师城之初,面对清军马队的抄掠袭扰,北伐军尚能凭借队伍中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和有限的火药,长枪手、火铳手结阵互相掩护以抵御清军马队的掠袭,给清军马队造成不下于自身的伤亡。

  现在面对清军马队的袭扰,他们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缺乏老兵压阵,很多时候连方阵都结不起来,即使结起来了,面对清军马队的袭扰,他们的方阵也不如往日那般坚固。

  韦昌辉抬眼看向满面风尘的林凤祥,问道:“伤亡如何?”

  至于战况如何,韦昌辉已经从林凤祥的表现和方才传到帐中的铳炮声得到了答案,没必要再究问。

  口干舌燥的林凤祥抓起桌上的水壶,狠狠灌了一口,水渍混着汗水从他下颌滴落:“比昨天又多了三成!特别是老弟兄,折损太多了,清妖躲在壕沟、城郊的屋舍、箭楼后面放铳放炮。

  没有炮火掩护,没有遮蔽物,我们的人冲上去,完全是活靶子!纵是掘地掘壕而进,清妖也会派兵袭扰我们正在土工作业的将士,防不胜防。”

  帐内陷入一片死寂。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比起去年年底攻打天津前夕风餐露宿、缺衣少食,现在的处境确实好上了不少。

  李开芳开口打破了沉默:“粮草还能支撑三个多月。多亏四月初打下了通州,不然咱们现在不仅要为红粉发愁,还要为粮草发愁。”

首节 上一节 326/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