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251节

  为保扬州绅民平安,扬州绅商江寿民非常识时务地凑了十万两银子,粮米酒肉无数,进贡给太平军。

  林凤祥、李开芳非常高兴,给江寿民指了条明路,命其再备厚礼前往天京向天王、东王进贡。

  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等人东征镇江、扬州的这些时日。

  太平天国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东王府内。

  杨秀清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梳理小天堂的内政民生。

  杨秀清在武昌所设立的男馆、女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男女别馆制度,增设童子馆、诸匠馆、敬老馆、残废馆等新馆。

  天京城内三十万百姓,全部被编入馆中。

  各馆无论男女老幼病废残,皆根据情况安排工作,再由圣库统一发放维生所需之口粮。

  洪秀全、杨秀清俱曾许下诺言,只要进入了小天堂就许夫妻团聚一处。

  只是真正进入小天堂后,洪秀全、杨秀清不约而同地食言,并未兑现当初的承诺。

  除了已经废除男女别馆之制的北殿,天国之内,能与家属住在一处,不必遵循男女别馆之制的,仍旧只有诸王加上秦日纲、胡以晃两位天侯。

  少数老人把洪秀全、杨秀清当初许下的话当了真,入了小天堂后,夫妻私下相聚。

  杨秀清闻知此事勃然大怒,将所有违反别馆国策的夫妻公开处决,以正天国纲纪。

  被处决者多为广西老人,一时间,天京上下肃然。

  尽管很多夫妻仍旧对男女馆制度心怀不满,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严格遵守男女别馆制度,夫妻骨肉分居各馆。

  别馆制度之外,杨秀清在原来圣库的基础上成立了诸如典炮衙、典织衙、铅码衙、刷书衙、典竹衙、油漆衙、豆腐衙、整舆衙、铸钱衙、结彩衙等数十囊括军事、食品、服饰、日用品、建筑、交通、印刷等诸多行业的生产管理衙门。

  此制名为百工衙门,负责天京城各馆一切生活物资的供应。

  百工衙门名义上归天国所有,实际上由东殿直接管辖,没有东殿允许,任何人不得开办染指百工衙门。

  “天军刚刚进入天京城的时候,天京城混乱不已。而今馆衙俱全,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衣穿、有饭吃,阖城上下,万众同心,犹如一人。馆衙之制,乃亘古未有之善政。”天京城步入正轨,杨秀清得意洋洋地说道。

  “我天国如日方中,欣欣向荣,何愁天下不定!”

  杨秀清自认为馆衙制度的推行,不仅兑现了当初有衣同穿,有饭同吃,有钱同使的诺言,还加强了东殿的权柄,一举两得。

  从古至今,再没有比这更加伟大的事情了。

  “东王英明!”

  以谋士钱江为首的数十个负责整理汇总情报,起草东殿军政文件,传达杨秀清命令的东殿承宣连连盛赞杨秀清为一世英主。

  本来钱江还想拍一阵杨秀清功劳可比肩三皇五帝的彩虹屁,可想到在武昌时天国就已经做出了三皇非皇,五帝非帝,唯有天父天兄乃真皇上帝的论调,赶忙把话收了回去,以免触犯天国的政治忌讳。

  就连东殿的武将,诸如杨辅清、杨英清、陈承瑢、林启荣等人,早被杨秀清打板子给打出心理阴影了。

  尽管他们对馆衙之制中的别馆制度心存不满,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随大流,跟着东殿承宣们高呼东王英明。

  杨秀清正在东王府沾沾自喜间,南王冯云山乘坐轿撵来见杨秀清。

  杨秀清虽然膨胀,但对于南王这位教中元老,上帝会的老大哥,还是心怀一丝尊敬的。

  闻知南王来访,杨秀清亲自出迎。

  冯云山下轿,抬眼望见杨秀清,开口寒暄道:“四弟气色不错。”

  杨秀清本就执掌天国军政大权,目下又手握百工衙门,集天国军、政、经大权于一身,权柄过重。

  连南王冯云山这个老好人都对杨秀清大肆揽权有了意见。

  百工衙门脱胎于圣库,天国的总圣库自金田团营令伊始,便是由太平天国的天使投资人辅王韦昌辉的人在掌管。

  辅王韦昌辉执掌天国圣库的两年时间里,把圣库打理得井井有条,并无什么过错。

  金田韦家是第一个毁家纾难支持上帝会传教事业的大户,功勋卓著,杨秀清毫无缘由,不声不响地夺了辅殿执掌圣库之权。

  冯云山觉得杨秀清此举有些太不近人情了,有卸磨杀驴之嫌。

  虽说韦昌辉曾为此事专门找冯云山抱怨,向冯云山大倒苦水。

  可冯云山本就是个重情义的人,即使韦昌辉不找他抱怨,他也会为韦昌辉出这个头,问个公道。

  “三哥气色不是很好。”

  杨秀清一面迎冯云山自仪门入府,一面说道。

  自入武昌,杨秀清开始变得极为重视规矩与等级尊卑。

  东王府的仪门基本上都处于大门紧闭的状态,连东殿的国宗、功勋老将都只能从东王府的偏门进入东王府。

  东王府的仪门还是头一回开门迎客。

  “四弟是天国的顶梁柱,肩上担着天国的江山,担子太重了,天国不能一日无四弟,我们几个兄弟理应为四弟分担些压力。”冯云山步入东王府大殿落座,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七弟镇湖北,八弟镇安徽、江西为四弟分担了些压力。唯独天京的五弟,赋闲无事,五弟精钱谷之事,原来就掌着圣库,把天国的钱粮打理得有条有理。

  依我看,天京城的百工衙门,不如交由五弟打理,四弟肩上的担子也能轻些,好专注天国军政。”

  杨秀清自然不会因冯云山的一席话就把已经攥到手里的权力放出去的道理,开口说道:“五弟不仅精通钱谷之事,乃我天国柱石,我岂会让五弟一直闲着。”

  值此时,很有眼力劲的东殿右二承宣李寿辉奉上了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等人轻取镇江、扬州的消息,打断了两人的谈话:“禀东王殿下,南王殿下,镇江、扬州大街,两地绅民箪食壶浆,以迎天军,扬州良商江寿民筹得白银十五万两,粮米八万石乘船来天京进贡。”

  “好!好!好!”杨秀清大喜过望,连说了三声好,旋即问道,“果然是良商,江寿民的船队现在到哪里了?”

  镇江、扬州皆为漕运重镇,杨秀清的心理预期是用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攻取镇江、扬州。

  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等人仅用不到十天的时间连下两座重镇,多少还是给了杨秀清一点小小的惊喜。

  显然,江南的清军要比杨秀清预想的还要不堪,这对于天国而言是重大的利好。

  “已过征仪,近日即可抵达天京。”李寿辉回复说道。

  “很好,到了天京后,让他直接来见我,我有重赏。”杨秀清颔首道。

  虽说太平天国今非昔比,已经是一个割据一方的政权。

  不过十五万两白银,八万石粮食对太平天国而言仍旧不是一个小数目。

  眼下天京初定,天国正需粮米。

  更何况江寿民等人是主动进贡,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满心欢喜的杨秀清决定亲自接见赏赐江寿民,以彰表四方。

  “四弟,那百工衙门的事情?”谈话被打断的冯云山罕见地表露出不悦之色,恶狠狠地瞪了李寿辉一眼。

  “天国不应当局限于江南一隅之地,三哥也都听到了,清妖目下正虚弱,正是犁庭扫灭京师妖穴,诛杀咸丰妖头,一统江山的大好良机。”杨秀清岔开话题,态度强硬地说道。

  “百工衙门之事,日后再议不迟。”

  武昌城内张灯结彩,自离开平在山后,彭刚终于得以过上了一个安稳的年。

  较之刚刚经历战火的天京,经过三个多月休养生息,填民实城、又不行馆衙制度的武昌更具烟火气,百业初兴。

  长江上的舟楫往来如织,穿梭于武昌、汉阳、汉口之间。

  彭刚的兄弟姐妹,除了彭勇肩负武汉三镇西北门户汉川之责,担心清廷军队趁着年节突然发兵偷袭汉川,主动请求留守汉川,过了十五之后再回武昌相聚之外。

  彭毅、彭敏都在北王府同彭刚一起过了个好年。

  壬子年(1852年)大年初五,彭刚于北王府内宴请了在武汉三镇周围的主要僚佐,庆祝新年。

  于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中,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人定鼎天京,轻取镇江、扬州的消息渐次送抵北王府,喜上加喜。

  江宁城破,洪秀全、杨秀清定鼎天京,还顺手断了江南的漕运,同清廷分庭抗礼,不仅对太平天国是重大利好,于北殿而言同样如此。

  无论是从政治影响力层面,还是财政层面考量。

  清廷都必须匀出一部分原本用于湖湘地区的资源,调整原有战略,重新部署兵力来应对天京方面的威胁。

  今年北殿在武昌面临的军事压力,相较去年年末,会轻不少。

  除却拜年、传达天国捷报,东王杨秀清亦在信中言明他在天京城内为彭刚选定并修缮了北王府,邀请彭刚的兄弟姐妹到天京去享福。

  彭刚自然是不吃杨秀清的这一套,他可不想让他的兄弟姐妹到天京去当人质,蹚天京城的浑水。

  但天京城的北王府可以留着,当做北殿人员的驻京办公场所使用。

  杨秀清的来信中,所提及的最为紧要之事乃是西征长沙之事。

  杨秀清军事上的嗅觉素来敏锐,很清楚清廷在长沙府的兵勇是当前太平天国最大的威胁,命令彭刚抓紧时间筹备,年后发兵西征,攻取湖南省垣长沙,歼灭清廷的在湖南的野战兵团。

  宴席毕,彭刚在西花厅召见了他幕僚智囊,向他们出示了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近来的来信。

  看完四位天国王爷的来信,获悉洪秀全、杨秀清他们定鼎天京之后,非但没有废止别馆制度,反而进一步完善,并辅之以百工衙门制度。

  左宗棠颇觉意外:“左某投效殿下,入幕北殿的时间虽晚,可天王、东王他们在广西为稳定军心曾许下广西老兄弟入了小天堂便允夫妻团聚享福的诺言。

  如今入了小天堂,又出尔反尔,如何服众?就不怕寒了新老兄弟们的心?

  还有这百工衙门,尽为东王所掌,东王权势过重,集天国权势于一身,终非幸事。

  东王喜欢借天父之势压人,天父的威压,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

  览阅过数封天国诸王的来信,左宗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太平天国,也窥视出了太平天国驴粪蛋子表面光的本质。

  天国瞅着光鲜,内里问题一大堆。

  “天父之势,不仅压到了南王、辅王他们身上,也压到了我身上。”彭刚示意左宗棠就坐。

  “东王要咱们北殿筹措西征长沙,殿下可以想好如何回信?”左宗棠撩袍就坐,问道。

  “即使东王不来信催促我西征长沙,来年咱们也需要发兵西征,消磨些湖南兵勇的主力。”彭刚端起热气腾腾的茶盏暖了暖手说道。

  “向荣的镇筸兵、江忠源的楚勇、曾国藩、罗泽南的湘乡勇在长沙练得有声有色,是不小的威胁,必须发兵消灭一部分湖南兵勇,以免他们起势。”

  彭刚已经知道了湖南的团练大臣是夺情练团的曾国藩,湖南的团练底子在各省中本来就比较好。

  有江忠源的新宁楚勇在,长沙城本就难打,彭刚决不能给湘乡勇起势的机会。

  再者,汉阳开始土改之后,汉阳的清田工作虽然稳步推进,邻近州县反叛的民团武装在北殿官兵的剿杀下也没成什么气候。

  但出逃的汉阳府乡绅民团基本都投了襄阳的湖北团练大臣罗绕典,成了罗绕典麾下的湖北团练武装。

  汉阳土改推行的消息传到襄阳,原本对罗绕典办湖北团练态度较为冷淡,捐输钱粮都不积极,只是聊表心意,意思意思一下的湖北乡绅,为保住自家田地,态度较之以前积极了很多。

  很多襄阳府、德安府、安陆府的乡绅纷纷主动捐输钱粮,输送本家子弟,协助罗绕典招募练勇办湖北团练。

  北殿当前面临的外部局势说不上好。

  “正好可借此事向天王、东王他们索要些西征的钱粮。”左宗棠点点头,随即问道。

  “东王既命殿下西征,天京那边可有北伐、南讨的消息?”

  北殿名义上占据武、汉、黄、岳四府之地,可眼下北殿只对湖北首县江夏县以及汉阳县的部分地区完成了。

  北殿统治能够称得上稳固的地区,除却整个江夏县,小半个汉阳县,仅有四府下辖的府城、县城。

  还不具备直接攻占有重兵把守的湖南省垣长沙的基础。

  不过咬牙挤出些钱粮,同湖南的清军打一场大会战,歼灭湖南清军有生力量的物质条件还是具备的,也是有必要的。

  东王杨秀清他们自出长沙后一路顺风顺水,尤其是打江南打得非常轻松。

  杨秀清又是个很有野心抱负的人,要说杨秀清除了西征,没有北上京师城,南进浙江,让天下归一的想法,左宗棠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

  更何况清军两支堪用的野战部队分别在长沙和南昌。

  长沙骆秉章所部的清军兵勇有彭刚的北殿兵马牵制,南昌赛尚阿所部的清军兵勇有石达开的翼殿兵马牵制。

  北上南进可比西征要容易。

首节 上一节 251/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