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816节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能够收到好消息。”

  兰林杰意气风发的说道。

  不和敌军交战,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强。

  原本看缅甸王国有数十万军,背后还有西洋人支持,本以为这将是一场苦战。

  安南都护府衙门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万万没想到开战之后,居然是一边倒的局面。

  看似强大的缅甸军队,里面充斥着大量从全国各地抓来的壮丁,武器装备也是外表光鲜。

  双方一开打,缅甸兵就表现出了应有的素质。

  守城战中,还能坚持一下。

  野外遭遇战,完全是一触而溃。

  一些部队甚至还没来得及上战场,光听到炮火声,就自己先崩溃了。

  缺乏足够的军事训练是一方面,更多还是缅甸王国内部的问题。

  封建王朝生产力有限,能够组建数十万大军的,那都是威震一方的霸主。

  缅甸王国的家底,还是薄了一些,经不起穷兵黩武。

  一下子组建数十万大军,财政出现了严重问题,缅甸高层不得不节省钱粮开销。

  有好处的时候,普通士兵没份;但削减开销的时候,他们却成了最大受害者。

  大家都吃糠咽菜,那也没什么。

  问题是欧洲雇佣兵抵达后,缅甸朝廷一直都是好酒好肉招待着。

  落入缅甸士兵眼中,这种区别对待,宛如一根根利剑刺入了他们的心头。

  “幕府那边可有动静?”

  李牧继续询问道。

  对面人心已经散了,覆灭缅甸王国,只是时间问题。

  相较于战场上的情况,他更想知道,这次能够引出多少敌人。

  “暂时没有变化,估摸着应该是在观望局势。

  如果其他战场上,反虞联盟占据上风,没准他们也会跟着趁火打劫。”

  兰林杰想了想后回答道。

  自家侯爷对倭国,有超乎寻常的关注。

  正常情况下,这种弹丸小国是没资格入眼的。

  真要说倭国和其他临国的区别,大概是数十年前,他在东南沿海掀起了倭寇之乱。

  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本质上倭寇之乱,他们也只是背锅的。

  盘踞在东南沿海的世家大族,才是倭乱的真正黑手。

  当时威名赫赫的海盗头目,全部都是世家大族暗中扶持起来的。

  倭寇之乱爆发前夕,正是朝廷内部关于开海问题,争议最严重的时候。

  等到倭乱平息之后,朝廷彻底启动了禁海政策。

  从利益角度看,在那轮博弈之中,朝廷赢得了面子,沿海世家获得了里子。

  此后的很多年,他们都垄断对外贸易,攫取巨额利润。

  一直白莲教叛乱席卷南方大地,才动摇了他们的根基。

  后续开海征收关税,那都是世家大族力量,遭到严重削弱之后。

  “既然幕府那边没动静,那就暂时不动他们了。

  让北方舰队留意一下,高句丽王国那边的变化。

  我们封锁了鞑靼人的贸易线路,他们肯定会寻找新的战略物资获取渠道,高句丽王国无疑是一个不错的中转点。

  发现有商船往那边输送战略物资,一律查扣下来,追查幕后船东身份。

  派人放出消息,本侯不希望有人吃里扒外,做资敌之事。

  如果有人顶风作案,所有参与者,一律以通敌罪论处。

  军方制定一套预案,必要的时候,直接在高句丽半岛发起登陆作战。

  在战略上,对鞑靼王国形成围攻之势!”

  李牧面无表情的说道。

  如果不是反虞联盟的出现,他都差点儿忘了还有一个高句丽王国,能为鞑靼人提供战略物资。

第557章 被死亡

  “侯爷,高句丽王国暂时不宜动啊!”

  “不同于别的藩属国,高句丽王国对朝廷素来恭顺。

  倒向鞑靼人,也迫于敌人的兵锋。

  冒然对他们动手,容易引发非议。

  何况北虏正在南侵,我们有余力进攻高句丽王国,却不派兵过去勤王,政治上交代不过去。”

  王靖川委婉的劝说道。

  看似在说高句丽王国的特殊性,实际上却是在隐晦的提醒,安南都护府需要鞑靼人南下。

  大虞帝国死而不僵,没有外力介入的话,南方朝廷还能支撑数十年。

  纵使李牧有足够的耐心,能够等到大虞自然崩溃,他们这些渴望从龙之功的臣子也等不起。

  在朝的一众都护府高层,除了少数军方将领年富力强外,文官的年龄都到了四五十岁。

  在这个人均寿命有限的时代,四十岁已经是抱孙子的年纪。

  如果不快点儿统一天下,他们这帮老骨头,就赶不上从龙之功了。

  为了青史留名,都护府内部的官员,暗地里就没少给大虞朝廷捅刀子。

  地方督抚敢和南京朝廷能对立的这么严重,他们也是居功甚伟。

  对众人的小动作,李牧自然是知道的。

  可作为团队的老大,他也不能拦着下属要上进。

  当下安南都护府的文武百官,就只有一个目标——夺取天下。

  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其他的政治分歧,都可以搁置。

  内部的高度统一,造就了安南都护府官僚团队的战斗力。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就算李牧想要叫停,都无法阻止大家从龙的决心。

  没有直接来一出黄袍加身,那都是顾全大局。

  不断的挑起对外战争,既是为了扩张疆域,同样也是在释放内部压力。

  文武百官都忙了起来,才不会胡思乱想。

  如果没有持续的对外战争,李牧怀疑自己早就被黄袍加身。

  这种事情都不需要串联,只要有人带头,就会有人跟进。

  “嗯!”

  “那就先缓缓,等条件成熟后,再出兵高句丽半岛。”

  略加思索之后,李牧顺势接受了建议。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大虞帝国这座破屋子,已经在风中摇摇欲坠。

  稍微有点儿变故,都有可能轰然倒塌。

  抢救维修的成本,比拆除重建还要高。

  注定无力回天,那就索性推上一把,加速改朝换代的过程。

  具体的行动,无需李牧吩咐,下面的人自己就会完成。

  不光安都护府的官员会出手,搞不好他留在朝中的那些旧部,也会在关键时刻推一把。

  从龙之功没人不喜欢,大虞帝国越是局势糜烂,愿意支持他的人就会越多。

  “侯爷,英明!”

  众人齐声开口说道。

  有了李牧的默许,大家的积极性瞬间高涨。

  明明有实力争夺天下,却窝在安南都护府按兵不动,众人早就憋坏了。

  偏偏出于政治上考虑,为了得国名正言顺,他们又不能直接起兵造反。

  鞑靼人的入侵,成为了最佳介入点。

  不需要亲自上场,只需暗示前线的虞军将领保存实力,这次入侵就会成为压死大虞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哪怕鞑靼人打不过长江,叛军也会打过长江,甚至是两者一起打过长江。

  一旦南京朝廷崩溃,维系着大虞帝国统一的最后力量,就会跟着烟消云散。

  ……

  缅甸王国。

  “陛下,好消息!”

  “鞑靼人联合鬼方人组成草原联军,一起出兵三十万,向大虞发起了猛烈进攻。

  虞朝在北疆兵力不足,算算时间的话,这会儿估摸着已经打到了他们的都城!”

  国相奥三兰神色激动的说道。

  战争爆发了这么久,终于收到了第一个好消息。

  对摇摇欲坠的缅甸王国来说,无疑是黑夜中的一缕曙光。

  “消息确定了么?”

  “草原联军真这么厉害?”

  缅甸王难以置信的问道。

  通过前面的一系列战斗,对虞军的战斗力,他也有了大致了解。

  在他的印象中,虞军已经是天下精锐。

  哪怕傲气的西洋人,在和虞军交手之后,也承认他们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强军。

  拥有这么精锐的部队,还被草原联军打到都城,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首节 上一节 816/8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